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华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华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带着一坛好酒,陈酿苏合香酒,每一斗酒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能调五脏,祛腹中诸病。

李纲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到了靖康元年,李纲四十三岁。

这四十三岁的时候,身上已经少了青年时候的毛躁,正在由青年转为中年。

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视为不惑。

但是四十岁以后,这人的身子骨也逐渐从完全的健康,开始走下坡路了。带点药酒给李纲补补身子。

赵桓带着赵英还有几个亲从官,慢慢踱步在大宋宫城里,由东掖门而出,站在了繁闹的大宋汴京。

大宋不设宵禁,是因为真的不能设宵禁。

百万之城,百万之众要在这个城里生活,致使这个城市,晚上依然是灯火通明。

有往来不绝的游客,有在此间短住的游子,更多的是为了生活、劳作奔波的乡民。

到了夜晚在斑驳的城墙下的小摊位上,点上几个小菜,喝上一壶小酒,放下白日里的疲惫。

身份的高低,在这个时候,所有人就抛到了脑后。

人们敞开心扉,听老农吹吹牛,见证小商小贩们赚的盆满钵满,妇女聊着坊间的八卦消息,过往的游子端起酒一饮而尽,感慨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衣锦还乡。

还有些读书人,因为没有了位置,温一碗酒,站在了柜台前,听到有趣的事,也会和民夫一起哈哈大笑。

鼓楼夜市,时间最长,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汴京双塔就这样静静的站在这热闹的汴京城中,看着这汴京的点点滴滴。

从御街,到城外的八个关厢,处处店铺林立,到了这晚间,也让是往来不绝,客人不断登门,往往能听到互相讨价还价的声音。

赵桓的脚步也不断的前行着,走过了州桥夜市、马行街夜市、矾楼门前夜市以及朱雀门外街心市井、樊楼下、土市子从行裹角等等地方,看了看大宋之盛景。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不知京国喧,是谓江湖乡。这就是繁华的大宋啊。”赵桓连连感慨着,自己几个月的军旅生活,看到的关中、看到的河东路,满目萧瑟。

直到这个时候,赵桓忽然想到了一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虽然大宋的百姓日子的确很苦,但是相比较金人,大宋人的日子,还是非常优越。

“苏太师这首词写的是真的好。官家诵读朗朗上口。”赵英这个狗腿子,在这种时候,负责拍马屁就对了。

“说的不错。这首词写的真的好。”赵桓在太宰府门前站定,指着那半边掉下来的门,啼笑皆非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沈指挥送牛肉的时候,挤掉的。”赵英如实回答。

赵桓摇头说道:“他都这么大了,做事还是这么毛毛躁躁,回去说说他。赵都知,你去知会一下李太宰。就说朕到了。”

不一会儿,李纲就从屋子里跑了出来,俯首说道:“官家你怎么来了?”

“还能因为什么?这不是从宫里摸了一坛好酒,就来找个酒友吗?”赵桓说着自己就笑起来了,他还记得李纲和那个老何是酒友。

“臣甚是惶恐,快快请进。”李纲连连说道。

赵桓第一次踏入太宰府,差点笑出声来,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太宰府半边门都被挤掉了。

整个走廊回环的房檐下挂的都是早就腌好的牛肉,赵桓走了一圈,满目都是牛肉。

实在是云中路这上百年都在北夷手中,特产就变成了牛羊肉。

羊肉大宋很多,只好装了些牛肉回来。

在汴京,牛肉是稀罕物,因为牛多数都是田里的壮劳力,除非是牛摔死了,否则一般是不会有人宰牛的。

在赵桓的军功爵均田制度下,有牛可以分田一亩地,恩荫三代则收回。牛在大宋的地位,比契丹奴的身份和地位还要高一些。

“官家,这伴手礼是何意?”李纲怎么可能不明白这词的意思,他怕是自己理解错误,误会了官家的意思。

“伴手贽曰伴手。谓手之以相问讯也。出门在外,给亲朋好友,带点礼物,就是伴手礼,没有其他意思。”赵桓摇了摇头。

做皇帝就是这样,随便说句话,连李纲这样的直臣,都需要谨慎考虑。所以有封建局限性的皇帝们,很容易把自己活成一个孤家寡人。

当然赵桓没有封建时代的局限性,自然有什么说什么。

当个皇帝把自己搞的那么累,又是后宫,又是前廷,实在是麻烦至极。

那是皇帝?那是受罪。

“臣也寻思着,应该没什么别的意思。臣想把官家送的这牛肉,替官家分给各大臣之中。不知道官家以为如何?”李纲问道。

赵桓不在乎的说道:“那就去送吧。我那冰窖里还有不少的牛肉,要是不够,尽管去取就是了。”

牛肉上桌,小牛犊的牛肉炒出来的嫩炒牛肉片,看起来格外的招人喜欢,引得馋虫大动。

“牛肉炒到三分熟,放两三粒凤仙子,在撒上些芥末,味道应该还是不错,官家多吃点。”李纲说道。

赵桓将自己提的酒放在了案上,说道:“御用药酒,极为珍贵。朕给你提了一坛。”

李纲拜谢。酒过三巡才好谈事情,要不然这李纲打不开话匣子。

“太宰,朕心中有一疑虑。今日你在殿上说,治万民,如何治理,朕,不擅长此道。”赵桓说道。

他其实什么都不擅长,唯一擅长的计算机,在大宋一无是处。

也就思想觉悟还有点,否则自己的这皇位,怕不是那么安稳。

李纲深深吸了一口气,果然啊!

自己这位官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问政来了。

“大宋如汴京之不夜城共计三十六处。官家。”李纲先给赵桓报了个数字,让他做好准备。

“处处百万人口之大城?”赵桓这是第一次知道这个,目瞪口呆。

这个数字,有点恐怖,这个城市化,比后世某黄金十年的民朝还要高出不少啊!

一个城市的夜市很容易反应这个地方的繁华程度和人口密集程度,以及治安程度。

夜晚是犯罪的最好时机,如果一个城市的夜市极为发达,也侧面印证了这个城市的治安。

李纲的话刚出口,就让赵桓有点吃惊。

“你继续说。”赵桓吃了一块牛肉,果然肥嫩。

“也并不是处处百万,也就临安、建康、汴京是百万之众。但是最少的也有三十余万人。太原那个围十里的小破城,常驻约二十余万,极限下,能放四十余万。”李纲突然站起身来,跑了出去。

这又是哪一出?

赵桓摸不清楚头脑,看着李纲跑进跑出,老半天,李纲才坐在了案前,放着一个茶壶,桌上放着一个盘子,一个酒樽,一个酒杯。

“官家,请看这就是大宋的税赋。”李纲指着盘子对着赵桓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