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给李太宰带了伴手礼

“惟服圣命。”李纲拜服道。

李纲觉得自己的官家的有些想法,非常有趣。

比如这个不签订任何停战、或者议和的协定,选择单方面罢兵的事,就很有趣。

这世界总是有很多很多的规矩,签订议和条约,停战条约,就是在战后进行总结。

但是官家,就是不议和!明明白白的告诉金人,朕还要打!

李纲从文德殿出来的时候,总觉得心神不宁,心绪不定的时候,所以在宣德门前,让自己的老仆人先行回太宰府邸。

而他兜兜转转来到了相国寺附近的小院,那是他当初进士及第之后,家中资助他在汴京的落脚的地方。

据说旁边就是苏轼苏太师的住所。

庭院幽深,宽大的梧桐树遮蔽了整个庭院,因为李纲搬离这里,这里也少了人的打理,看的有些萧索。

他拍打石凳上的灰尘坐在了凳子上,看着梧桐树枝头的乌鸦发呆。

“这群鸟雀还挺会挑地方的嘛,知道这里出了个太宰啊。”李纲自嘲一句,但是他不准备驱赶乌鸦。因为乌鸦在大宋是福气的象征。

李纲呆坐在石凳之上,他也终于知道了自己为什么心绪不宁。

今天在朝堂上,李纲清楚的知道自己站错队了,其实他在跪下来的那一刻,就在等待着官家怒斥,然后罢官、离京。

但是李纲必须要让官家知道现在真的不能打下去了。

不是钱粮不济,汴京城还有一年半的存粮,官家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内孥填补着军阵的亏空。打还是能打的,再支撑个一年半载才是极限。

也不是大宋军卒厌战,李纲没有看到有任何一丝一毫军卒的懈怠。

当然现在的军卒,已经不是那群废物禁军,而是以捷胜军、永定军为主的北地兵卒。

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让李纲都有些胆战心惊,唯恐官家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他李纲也不是基于祖宗之法重文轻武来恶心武将,他还没那么闲,也没那么不懂事。

他必须要让官家知道,河北东西两路,太宗皇帝挖的坑,该填了,太宗皇帝在太原毁掉的晋阳,该建了。

万一战事不顺,那新收复的云中路被金人攻克,那宁武娄烦入太原,还是陷入灭国之危。

所以李纲才会在朝堂中,公然与官家站在了两个队里。

只是李纲非常奇怪,官家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两个泾渭分明的队,三言两语,最后变成了一个队。

或许,本身就与官家站在一个队里,那就是休养生息。

李纲的想法是罢兵言和,而官家的想法是停兵来日再战。

“还是官家仁义啊。否则我这个太宰还能做几天?官家也不知道心里有没有怨怼?觉得我这个宰相话多?”李纲站起身来,步行回到了太宰府。

李纲身后的阴影才消失不见,太宰府现在有永定军卒一百人在内,负责守卫太宰府邸的安危。

而李纲身后的阴影,是赵桓安排的亲从官,负责保护李纲从皇宫到太宰府这段路的安全。

李纲在汴京还不安全吗?

赵桓觉得非常的不安全。

曾经出现过李纲被工匠所劫持,前段时间,八门进京,李纲血洗了汴京城,保不齐有漏网之鱼。

现在李纲在相位上越来越熟练,处理诸事井井有条,最近梳理汴京和京畿地区的扑买,也就是商税,卓有成效。

大宋的国库也终于不再是跑老鼠了。

所以李纲的安保等级,在赵桓这里提升了几个档次,自己重用的大臣里,就李纲和宗泽手无缚鸡之力,其他都是将军,安危不用自己操心。

沈从来到了文德殿,打断了赵桓批复札子,说道:“官家,李纲在相国寺,他自己的小院里,仰天问官家心中是否对他有怨怼。”

赵桓停笔。

自己为何要心中有怨怼?这是什么逻辑?

他停笔想了一会儿,才想明白,这是官场的规矩,那就是站队。

只有站好队,才能快速晋升,只有站好队,才能平步青云。

大宋已经一百六十多年了,这种官僚风气已经蔚然成风。

所以,李纲今天没有和皇帝站在一个队里,让李纲生了惶恐的心思。

而赵桓却皱眉。

他当然对李纲没什么怨怼,相反,他非常倚重李纲这个左丞,有他在,自己才放心的让朝堂一群废物把持各部。

因为李纲能把这群废物调动起来做事。

他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更何况李纲在劝谏自己议和的本意,只是想要大宋停一停军事征伐而已。

李纲和自己的本意并不冲突,只是李纲的格局站在了大宋,而赵桓的格局,却站在了浩渺的历史长河里去看待。

所以,自己为什么要怨他呢?

对他不满?自己去哪里找个这么能干的人,关键时刻还能够血洗汴京的强力宰相?

把李纲罢黜了,自己还玩个屁,直接退出游戏好了。

赵桓从来不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把这大宋给治理好了,那太难了。

所以需要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沈指挥,让皇城司的察子以后不要再将李太宰、宗少卿的话汇报了。如果他们知道了恐有君臣生隙的可能。大宋的中兴才刚刚开始。朕不能让他在起步的时候,就出了岔子。”赵桓对沈从郑重的说道。

“那其他的朝臣还用汇报吗?”沈从问道。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要汇报了。”

沈从点头,官家不糊涂。

就大宋朝堂这群人,金人还没丢骨头,就吹了个口哨,就舔起来了的模样,不监视着,怕是要出卖国贼。

赵桓忽然眉头舒展,不再皱眉,笑着说道:“咱们是不是从大同府带回来很多的小牛肉?大同府紧邻草原,给李太宰送过去点,多送点,挑那些上好的小牛犊的给太宰送过去。就说朕给李太宰带的伴手礼。”

“要挑好的,小牛犊那些。多拿点。”

分麾下炙,赵桓最新学到的拉拢大宋军卒的好手段。

“李太宰开门!快开门!我是沈从!”急切的拍门声,陡然响起。

而太宰府门房老翁迟迟不敢开门,今天早朝自己老爷,李太宰在朝堂上公然冲撞了官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大宋朝堂就是个筛子,早朝刚发生的事,下午全汴京就都知道了。

李纲叹气,该来的还是来了,皇帝,毕竟是皇帝。

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

李纲叹气的打开了太宰府的大门,然后被迎面而来的腌牛肉腿给撞翻了。

“李太宰你让让,让我们进去,官家让我给太宰带点伴手礼。这都是从云州带回来的腌牛肉,后面还有些冻牛肉,都是冰鉴里冻着带回来的。味道可鲜了。”沈从大声的喊道。

李纲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感情是自己想错了吗?

“太宰让他们让让,让我们挤挤。没带多少,挤一挤就过去了。”沈从喊着号子,众多亲从官带着牛肉就进了门。

李纲看着掉了的半扇门,脸色发苦,这大门都能给挤掉了,真的是挤一挤?

“李太宰,这都是上好的云州小牛肉,肉补脾胃,益气盘,强筋骨。都是好东西,那没事我们就先走了。”沈从拍了拍手走了。

李纲看着堆得和小山一样的牛肉发愁。

“沈指挥,伴手礼何意?”李纲大声的问道。

“不知道,得问官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