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七十八章 一生知己是梅花

乱清 第七十八章 一生知己是梅花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还有,”关卓凡慢吞吞地说,“以彭玉麟的资历,以及他和长江水师的渊源,不论拿长江水师如何搓扁揉圆,黄翼升以下,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大约会去找曾国藩叫苦,可是,既然这个差使,是彭玉麟在办,曾国藩想必也不好说什么,就算有所婉讽,彭玉麟也不会听——彭玉麟可是弹劾过曾国荃的,还不止一次!”

慈禧想了一想,说道:“啊,是有这么回事——我想起来了。”

关卓凡笑了一笑,说道:“为了彭玉麟一再和他九弟为难,曾国藩还很不高兴,两个老朋友,在信里大吵了一通,从此就生分了——太后,彭玉麟是国家大臣,不是谁谁谁的私人,如果说他有所维护的话,维护的也是整个‘湘系’的利益,而非某人、某姓之利益。”

顿了一顿,又说道:“彭玉麟是断不会容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是这么个道理。”

“整顿长江水师,”关卓凡说,“主其事者,第一须是‘湘系’大佬,不然,‘湘系’不服;可是,单单‘湘系大佬’四字还不够——如果其人之资历劳绩皆自陆上而来,从未带过水师,水师依旧不服!”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如此,太后请想一想,办这个差使,彭玉麟之外,还能做第二人想吗?——除非是曾国藩自己来办!可是,太后也晓得的,曾国藩哪里肯兜搭这件活计?硬逼着他去办。必然办得不痛不痒、不汤不水。”

“确实如此。”

“还有一个好处。”关卓凡含义暧昧地微微一笑。“由彭玉麟来主持整顿长江水师,就算操切峻急,‘湘系’也只好相互抱怨,脾气发不到朝廷头上来。”

这是很紧要的一点。

慈禧眼中波光一闪,看了关卓凡一眼,脸上露出极其赞许的神情,点了点头,说道:“周到得很。”

她沉吟了一下。又说道:“不过,你方才说,彭玉麟若‘有所维护的话,维护的也是整个湘系的利益’,那么——”

“这个嘛,”关卓凡说,“不劳太后厪虑。臣做个不大适宜的譬喻:彭玉麟是一柄好刀,不论他本心如何,他这一刀,总是砍出去了。万事开头难。砍了第一刀,开了个口子。砍第二刀、第三刀,就容易了——这第二刀、第三刀,臣以为,就不必再麻烦彭玉麟了。”

慈禧微微颔首,深深默喻。

她沉吟了一下,说道:“不晓得彭玉麟会不会痛痛快快接这个差使?洪杨一平,他立即上疏致仕,朝廷本来是叫他做漕运总督的,但他去意极坚,我和老六,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赐金放还了。”

说到这儿,慈禧叹了口气,说道:“可是,别说什么‘赐金’了,就是养廉银子,他都没有拿——都捐出来充作军饷了!这样一个人,如果他不肯‘出山’,你是拿他一点法子也没有的!”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臣请太后且舒厪虑。彭玉麟清廉刚介,淡泊名位,臣佩服得紧!不过,这里面儿也还是有些讲究的。”

“哦?你说说看。”

“彭玉麟虽然只有一个‘附生’的底子,”关卓凡说,“又是以武职入仕,但骨子里,却是最地道的文人——功成身退,逍遥林下,长伴梅花,固其愿矣!”

“可是,和那种沽名钓誉、待价而沽的文士不同,彭玉麟绝不是矫情的人!若国家有事,临危受命,义不容辞,彭玉麟是不会推脱的!”

“只是,”关卓凡笑笑说,“漕运总督这种差使,在彭玉麟眼中,只能算做‘庸酬’,不能算作‘国家有事’——这个‘庸酬’,拿过来,不仅没地儿搁,还碍着他画梅花。因此,他是没有兴趣的。”

“还有,臣记得,彭玉麟上疏请辞漕运总督,自谓‘不明漕政’,又说自己‘性情褊急,见识迂愚’,难以与各方圆通相处,等等。这些,虽然是他的谦辞,但彭玉麟对民政不感兴趣,又生就一副耿介孤岸的脾气,却是事实——这是彭玉麟聪明的地方,明晓己身短长,不肯舍长就短。”

慈禧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情郎:“你这番见识,可比当初老六他们,深上一层了。”

关卓凡也不晓得,“老六他们”,“当初”是怎么看彭玉麟坚辞漕运总督的?

他笑一笑说:“臣不敢当。整顿长江水师,既是‘国家有事’,且非彭某不能为,水师又是他最为熟悉、最为擅长的差使,太后想一想,这彭某人,岂有不肯出山之理?”

慈禧点点头,说道:“我想起来一件事来——恐怕,彭玉麟真是你说的这么回事。”

“咸丰十一年,曾国藩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奉旨督办苏、皖、浙、赣四省军务,举荐彭玉麟出任安徽巡抚——当时那种情形下,曾国藩的‘举荐’,几乎就等同‘任命’,朝廷是自然照准的。可是,没想到的是,彭玉麟却不干了。”

“我记得,彭玉麟说,他‘已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朝廷勿‘弃长用短’。刚开始的时候,朝廷还以为他假谦虚,谁知他一连三次上疏,口气愈来愈坚决,怎么也不肯赴安徽巡抚的任,朝廷这才知道他是当真的,只好收回成命,给他加了个‘兵部侍郎’的衔头,叫他依旧督带水军。”

“回想起来,”慈禧微微皱眉,“彭玉麟这么做,当时,曾国藩似乎不大高兴呢。”

“太后……圣明。”

“是你见识得深。”

“太后奖谕,臣惶恐。”

“好了,别跟我假客气了。”

顿了一顿,说道:“你说,要不要叫彭玉麟来京陛见?”

“臣以为,”关卓凡说,“给彭玉麟加个‘钦差’的头衔,‘简阅水师,周历察看’,就足够用了。叫他为了这个事儿,长途跋涉,进京陛见,白白地兜一个大圈子,费时费力,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可是,”慈禧沉吟着说,“我总觉得,你最好还是和他见一面——有些事情,当面交代,清楚透彻,才更放心些。”

“是。那么——就叫他到上海好了。臣陪‘美利坚访华代表团’到上海的时候,和他好好儿谈一谈。”

顿了一顿,又说道:“彭玉麟现居原籍衡阳。自衡阳浮舟湘水,北上洞庭湖,于岳阳入长江,迤逦而东,一条水路,最终可到上海。这一路上,可先将沿途的长江水师,暗暗地勘察一遍,到了上海,待臣跟他谈过了,定规了进止,再由上海出发,掉头而西,一路整顿过去。”

“好!”慈禧面现喜色,“妥当得很!而且,一点儿冤枉路也不用走!嗯,这个长江舆理,你熟悉得很嘛!”

“呃,谢太后奖谕。因为长江水师的事儿,臣不能不在这上面花多一点儿心思。”

一件大事定了下来,慈禧的心情甚为放松,她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儿,说道:“你方才说彭玉麟‘画梅花’什么的,我隐隐听说,彭玉麟画梅花,似乎……和一个女人有什么牵连?这个事儿,是真的么?”

关卓凡目光一跳,说道:“回太后,是真的!”

“这个女人,乃是彭玉麟外祖的养女,芳名竹宾。不过,大家都叫她‘梅姑’。这个,到底是她本来就有这个雅号,还是因为有了‘画梅花’这段公案,才附会开来的,就不可考了——自然是没有人敢去向彭玉麟求证的。”

“彭玉麟幼时,是养在外祖家的。梅姑和彭玉麟,托名姑侄,其实年纪相若。青梅竹马,耳磨厮鬓,时间长了,情愫暗生,大约也有了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然诺。”

“可是,彭母——彭老夫人,怎么肯把自己的妹妹——虽然是义妹——嫁给自己的儿子?这不是逆伦了么?到底棒打鸳鸯,将梅姑许给了姓姚的人家;又替彭玉麟做主,娶了邹家的小姐。”

“四年之后,梅姑不幸殁于难产。彭玉麟乍闻噩耗,身心俱碎,哭誓此生之余,画十万梅花,以祷亡人。”

“彭玉麟自此画梅不辍,戎马倥偬,枪林弹雨,出没波涛,亦从未中断。他每成一画,必钤二章,一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曰‘一生知己是梅花’。”

慈禧已是听得痴了,心里想:鼓儿词唱的才子佳人、英雄美人,也比不上彭玉麟和梅姑的哀怨凄婉、荡气回肠呀!

她深深地看了眼前的男人一眼,脑子中,回转着一个关卓凡再也想不到的念头:你待我,能如彭玉麟待梅姑吗?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