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七十七章 先圣谟烈

乱清 第七十七章 先圣谟烈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你说的是,”慈禧叹了口气,“如果没有海禁,讲不定,咱们早早儿就有了洋枪洋炮,早早儿就‘西法练兵’,英国人再强凶霸道,也不见得能讨得多少便宜去——也未必就会有辛酉年的大劫!”

“太后圣明!”关卓凡目光炯炯,“咱们中国,本来样样强过泰西诸国,可是,自从关上了门窗——拿洋人的说法,就是‘闭关锁国’——就好像一个人睡起了大觉,这一睡就睡了好几百年!”

“这几百年间,泰西诸国,狂飙突进,花样百出,文明制度、技艺机器、舰船枪炮,样样都追了上来——不仅追了上来,还过了咱们的头!待咱们睡醒了——还不是自己醒的,是被人家敲醒的——外边儿的世界,早已经天翻地覆了!”

慈禧看了看关卓凡微微涨红的脸,心中也不禁感动于他的“公忠体国”,柔声说道:“咱们毕竟已经醒了过来——嗯,不仅醒了过来,还开始奋起直追了。我想,只要……君臣同心,总有重新追上去的那一天。”

“就怕不是人人都能和太后同心共德!”

话一出口,略觉不妥,关卓凡又说道:“臣是说——只怕有人还没有睡醒!咱们要奋起直追,有人会说,跑什么?一跑就乱了步子,嗯,这个步子,可是‘祖制’!”

慈禧凝视关卓凡片刻,然后微微一笑,说道:“好啊,前边儿兜了那么大个圈子。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关卓凡也不说话。微笑着看着慈禧。

沉吟了一小会儿。慈禧说道:“祖制自然是紧要的。不过,我记得,你说过句什么‘与时俱进’——这个‘与时俱进’,也算祖制。”

关卓凡目光大大一跳。

“不然的话,”慈禧慢悠悠地说,“康熙二十三年,圣祖爷何以开海禁?雍正五年,世宗爷又何以再开海禁?”

“真正是圣明不过太后!”

关卓凡单膝跪地。握住圣母皇太后的一只柔夷,抬到自己的嘴边,轻轻一吻。

御姐格格娇笑,不过,这一次,倒是没有硬往回抽,反而把另一只手也送了出来。不过,不是朝关卓凡嘴边儿送,而是竖起一根柔嫩的手指,在他额头上轻轻一戳:“我都叫你绕晕了!”

关卓凡握住圣母皇太后的手儿不放。又在白皙细嫩的手背上吻了一下,才抬起头。笑嘻嘻地说道:“臣岂敢?再说,太后圣明天纵,哪里是臣能……”

“你不敢?你不能?”

慈禧又戳了关卓凡的额头一下——这一次,可是用上了力气。

关卓凡夸张地“哎哟”了一声。

“松手!不然,再给你来一下更狠的!”

关卓凡只好松开了手。

慈禧抬起手,将一缕秀发,抿到耳后,嫣然一笑。

“让我想一想,今儿这一大篇儿话,话头是怎么起来的?啊,对了,昆明湖!瞅瞅,被你牵着,左兜右转,直绕到现在,我还不晓得,这昆明湖和云南的昆明,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靠,这个茬,我差点儿都忘了。

“呃,臣荒唐!”

“汉武帝大事西南夷,”关卓凡说,“云贵一带,河流众多,须水陆并进,分进合击,方为上策。北人不习水战,于是,汉武帝在长安上林苑中开凿了一个极大的池子,方圆三百馀顷,用以操练水军。”

“三百多顷?咱们这个昆明湖,有多大啊?”

“回太后,大约三千亩,就是……三十顷。”

“哟!”慈禧轻轻惊叹了一声,“十个昆明湖?”

关卓凡也被自己报出的数字小小吓了一跳:我没有搞错什么吧?

没有。

“是,整整十个昆明湖。先圣谟烈,真正叫后人追慕。”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臣方才给太后回过,秦、汉之时,云南有国名‘昆明’,不服王化,遮闭汉使。这个巨池,既然为征伐西南夷操练水军之用,汉武帝便名之‘昆明’,以激励士气,昭示天罚。”

“啊,是这么回事。”慈禧说,“咱们这个昆明湖,是不是有……追慕这个昆明池的意思?”

“追慕”这种文绉绉的词儿,很少出于御姐之口。关卓凡刚刚说了句“先圣谟烈,真正叫后人追慕”,御姐现学现卖,虽然用的略觉不伦不类,但是……咳咳,这种好学活用的精神,还是应该鼓励赞扬滴。

“正是如此,”关卓凡微微一笑,“这是高宗纯皇帝手上的事儿。”

“哦?”

“昆明湖原名瓮山泊。”关卓凡说,“高宗纯皇帝二征金川,形势和汉武事西南夷,颇有相似之处——金川也在西南,也要用到水军。于是,高宗纯皇帝取汉武昆明池故事,将‘瓮山泊’改名‘昆明湖’,就在昆明湖上,操练、校阅八旗水师。”

“八旗……还有水师?”

“呃,是,高宗纯皇帝校阅的水师,隶属前锋营,算是‘御林水师’。此外,东北、荆州、江南、福建、广州,也驻有八旗水师。”

“不过,”关卓凡微微苦笑,“这些,都是康、雍、乾时候的事情了,今天……”

说到这儿,摇了摇头,打住了话头。

慈禧明白他的意思:或者形同虚设,或者风流云散。

这倒不意外。

旗营——想一想,陆上的都是副什么情形?水里的就更加不必说了。

关卓凡想,昆明湖和“八旗水师”还真是有缘。乾隆在这儿弄了支“前锋营水师”;到了光绪朝,醇亲王奕譞又在这儿办了间奇葩无比的“水师内学堂”——在人工湖里培养海军人才。

在本时空,不晓得奕譞这位活宝,会不会也弄个类似的主张出来?

哼哼。

正在心中“哼哼”,只听慈禧说道:“说起水师,嗯,上次提过的整顿长江水师的事儿——该派谁去,你想好了吗?”

关卓凡精神一振。

上一次他跟两宫皇太后提长江水师的事儿,重点并不是“派谁去办整顿长江水师的差使”,而是“要不要整顿长江水师”?

整顿长江水师,兹事体大,牵连极深,若处置不当,引起的风波,只怕非止于口舌之争,“动摇国本”都不是不可能的。

若论难易程度,整顿长江水师,其实还过于整顿盐务。所以,关卓凡只是提出建议,并说明此事不能不行的原因,并未要求两宫皇太后马上就做出决定。

当然,关卓凡也强调了,此事既然要办,那就是晚办不如早办,拖得愈久,愈是尾大不掉。

现在慈禧做如是说,就是同意了他“整顿长江水师”的要求了。

“回太后,”关卓凡说,“臣以为,办这个差使,最适宜的人选,莫过于彭玉麟了。”

“啊?啊……是他……”

前面那个“啊”,音调不由自主地上挑,说明了,对关卓凡的这个举荐,圣母皇太后大出意料;后面的那个“啊”,音调下垂,音量也低了下来,表示圣母皇太后的内心,对这个人选,是不解和犹豫的。

关卓凡耐心地等着。

过了一会儿,慈禧说道:“彭玉麟清介刚直,不避权贵,这,我是晓得的;可是,他和长江水师的渊源,你应该也晓得吧?”

“臣晓得的,”关卓凡说,“都说是曾国藩手创长江水师,其实,长江水师的规划、制度,大半出于彭玉麟之手,说的确切些,应该是‘曾国藩和彭玉麟合创长江水师’才对——这支水师,于彭玉麟,真正像亲生儿子一般宝贝的。”

“既如此,”慈禧狐疑地说,“你叫他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下刀子,这,行得通吗?”

“回太后,”关卓凡说,“整顿长江水师,确实是下刀子。不过,下刀子是有讲究、有分别的——是割喉咙呢,还是切腐肉?割长江水师的喉咙,彭玉麟自然不肯;但如果只是将长江水师身上的腐肉切下来呢?臣以为,正因为彭玉麟视长江水师若己出,才不能容忍黄翼升等人,将长江水师弄得乌烟瘴气、面目全非!”

慈禧又“啊”了一声,点了点头,说道:“这也倒是。”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