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零一章 前世因,今世果

乱清 第一零一章 前世因,今世果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政治上,徐桐虽然保守偏执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但对儿子被打这件事,他的直觉却是准确的。

确实有古怪。

事实上,徐承煜被打,是轩军军调处秉承关卓凡意旨,一手策划实施的。把徐大少诱到妓院,制造冲突,然后大肆渲染,广而告之,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破坏徐老爹的“清誉”,达到逼其主动请辞弘德殿的目的。

中间人徐承煜是认识的,并无可疑,但吴永却是军调处的人。

那个动手打人的“杜哥”,倒不是轩军的人,如徐福所说,他就是个混混儿的头儿,一向在城东一带讨生活的。本书开篇不久,此人曾经露过脸儿——对,就是关卓凡二哥关卓仁请来跟关卓凡为难的那位,孰料运气太坏,撞上了关卓凡的乔迁之喜,被步军统领衙门的白明礼打了个半死。

这几年,杜二的日子,实在难熬。他眼看着关卓凡一路高升,由侯爵而公爵,由公爵而贝子,由贝子而贝勒,最后竟然封了郡王,领班军机,独秉大政,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起自己当年不知起倒,得罪了轩郡王那单子事儿,杜二就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

如今的轩郡王,若要修当年旧怨,要自己的性命,真的就像捻死一只蚂蚁一般。不晓得哪一天,自己脖子上的吃饭家伙,就要不翼而飞?

军调处找到杜二,杜二以为大祸终于临头,不想竟是给自己“派差使”来的!

这一下喜从天降!这样一来。不仅再也不必担心脑袋搬家。我他妈的不还成了轩郡王的人了吗?操。别说个贡生,就是翰林,也照打不误!

徐大少爷就这样平白挨了一顿狠揍。

徐承煜年纪轻轻,并未有过什么恶行,因为老爹的缘故,被此无妄之灾,似乎有些……不大公平?

这事儿得两说。

原时空,这个徐承煜。可是一只真正的“枭獍”。

食母之鸟曰“枭”,食父之兽曰“獍”,徐承煜很符合这个标准。

野史笔记的说法,是八国联军入北京城,徐桐决意自尽殉国,希望儿子陪他一块儿“全节”。徐承煜一口应承,但服侍老爹上了黄泉路后,自己却逃走了——放了老爹的鸽子。

后世论者,也基本持类似说法。

然而,对徐桐父子城破后的反应。《清史稿》却有这样的记载:“联军入,桐仓皇失措。承煜请曰:‘父庇拳匪,外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儿当从侍地下耳!’桐乃投缳死……承煜遂亡走。”

就是说,徐桐本来没想死的,是徐承煜把老爹忽悠得上了吊,自己再溜之大吉。

应该说,有的话,徐承煜并没有说错。

徐桐是死定了的——联军逮捕徐桐后,倒不会杀他,但是会要求中国政府杀他。判处徐桐死刑,必然是和议的条件之一,且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不自杀,徐桐最好的下场就是赐死——他根本无路可逃。

反正都是个死,逃出去也是个死,死的还很不光彩,不如留下来,自挂东南枝,还能够博个“全节”、“殉国”的名声。

徐承煜认为,老爹的这个名声,对保住他徐楠士刑部侍郎的官位,是大有助益的。

所以,老爹赶快去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加上了那句“儿当从侍地下耳”,这样,老爹就不好意思再推三阻四了。

陪徐桐一齐自尽的,是徐氏满门一十三口,其中,应该包括了徐承煜的母亲、兄弟、妻子、儿女。

只余下了一只枭獍。

嗯,徐承煜是唯恐老爹一人的血不够用,不能确保他的顶戴不变颜色,于是,他用上了全家人的血。

不过,徐承煜费尽心机,却没有能够逃出北京城,他落到了日军的手里。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逃了出去也好,没有逃出去也罢,下场都没有什么分别。

和议成后,日军将徐承煜移交给中国政府,他被拉到菜市口,咔嚓一刀。

痛快,痛快。

徐桐之死,并不值得同情。他就算死一百次,也弥补不了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伤害。可是,他毕竟留下了一个“殉国”的名声,较之刚毅、崇绮、赵舒翘之流,虽然逃了出去,但或自裁,或赐死,终究都不免一死——有的死的还很难看,徐桐的“身后之事”,毕竟顺眼了许多。

这个,竟然是拜他生下了一只“枭獍”所赐。

历史,实在吊诡。

无论如何,徐承煜挨的这顿打,不冤枉。

当然,原时空的枭獍之行,本时空的徐承煜,还没来得及做,大约也永远不会有机会做了,可是,前世因,今世果,小小报应一番,也算天道好还。

儿子流连花丛,荒唐无行,对讲道学的老爹,当然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可是,这毕竟不是徐桐本人的事儿,如果他和儿子“划清界线”,譬如,声称“赶不肖子出家门”之类——以徐桐的尿性,未必做不出这样的事儿来。然后,老起面皮,死活不肯请辞弘德殿的的差使,似乎也拿他没什么法子。

嗯,一单事儿,分量略显不足?好,咱们再加上一单。

第二天,徐桐下值,回到家里,一进大门,徐福便匆匆地迎了上来。一看他的神情,徐桐心里面“咯噔”一声:难道那个孽障的伤势起了反复?

不是徐承煜的事儿。

“老爷,”徐福难掩神色的惊慌,“舅老爷来了。”

“舅老爷”就是徐桐的小舅子,徐夫人张氏的幼弟,叫做张福祥,对姐夫一向是巴结唯恐不周的,他来了,有什么好惊慌的?

“他?”徐桐一边往里走,一边问,“什么事儿啊?”

徐福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呃,舅老爷说,‘福源记’……被步军统领衙门……查封了。”

徐桐猛然停住了脚步。

“福源记”是张福祥开的一间当铺,徐桐与之亦“颇有渊源”。

开当铺,要领“牙牌”——就是营业执照,张福祥自己办不下来,求到了姐夫这儿,徐桐却不过太太的情面,悄悄替小舅子打了招呼,终于拿到了“牙牌”。张福祥大表感激,说长姊如母,今后,“福源记”每年盈利的两成,他要拿了出来,“孝敬”姐姐。

大家彼此心照,小舅子的这个钱,其实是给姐夫的,既为酬功,也为买姐夫日后的“照应”。

反正这钱名义上也不是给自己的,徐桐睁只眼闭只眼,半推半就了。

儿子被打,小舅子的当铺被封,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两件事儿……有没有什么关联?

进了二门,便见到张福祥那张哭丧脸了。

“姐夫……”

“进屋说话!”

坐定后,徐桐喘了口气,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我也不晓得啊?”张福祥说话带着哭音,“说我什么‘匿销贼赃’……”

“贼赃?”

“有个人,昨儿拿了几件首饰过来,都是……挺好的东西。今儿一大早,步军统领衙门就上门了,说睿王府报了窃案,他们要一间间当铺清查过去。结果一看到那几件首饰,就嚷嚷着说是睿王府丢的……”

睿王府?

“然后,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就说‘福源记’‘匿销贼赃’,要封店!还说,明儿要传我‘到案’什么的……我跟他们好说歹说,没有用;塞银子,也没有用——不收!搬出你来,还是没有用……”

“什么?你……把我搬了出来?!”

“是啊……”

徐桐双手在椅子的扶手上一撑,就想站起来给小舅子一个大嘴巴子。屁股刚刚悬空,长叹一声,颓然跌回了椅子。

他感觉,一条沉重的锁链,已经套到了自己的身上,力图挣扎,却难以动弹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