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六十九章 车同辙

乱清 第六十九章 车同辙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僧王的王牌,是他的蒙古马队,追南逐北,算得上一世之雄。

但捻军也有马队,而且捻军的马队一年比一年壮大。蒙古马队虽快,捻军也异常机敏,你追我走,你走我扰,来去无定。僧王跟在捻军屁股后头撵,疲于奔命,却永远也追不出一个尽头来。

其余参与剿捻各军,在僧王这种战法下,相互之间很难有效配合;也有不少积暮成习,根本不堪一战;或者以邻为壑,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总之捻匪不窜扰我的辖区就好。

慈禧想:如果“他”现在国内,哪里需要这么苦恼!

问题是“他”现不在国内。

恭王决定:调曾国藩以钦差大臣身份,驻扎鄂、皖边境,坐镇指挥剿捻。

君臣奏对的时候,恭王说:“两江可以暂交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办理粮台,他们师弟之间,应该最是相宜。”

这个安排慈禧并不反对,但其他方面不能没有疑虑:“僧格林沁呢?会不会生出什么意见?”

恭王踌躇了一下,道:“曾国藩用兵最为稳妥,深谙以静制动的道理,和僧格林沁正好相得益彰。此举有益国家,僧格林沁身为国戚,与国同体,明晓大义,一定是能够顾全大局的。”

所谓“相得益彰”,即暗指僧王冒进而无谋,非曾国藩予以矫正不可;“身为国戚,与国同体”,是逼僧王不能不接受这个安排;“明晓大义”,是承认慈禧的忧虑。僧王多少会“生出意见”来的;最后。只能指望他“顾全大局”了。

恭王这些话。慈禧当然都听懂了。对于僧王是否真能“顾全大局”,她心中可没有什么谱,但眼下并无更好的办法,只好轻叹了口气:“说得也是,就这么办吧。”

恭王补充道:“请两宫皇太后宽心,僧格林沁必格外用命,以报天恩。”

这句话的意思是:僧格林沁既不愿曾国藩分功,又以此攸关一世威名。剿捻必出全力。情形仿佛当初关卓凡赴金陵会剿洪杨,金台号开炮轰城,曾国荃大受刺激,拼命先登,终于克复大城。

曾国藩就是甩在僧格林沁头上的“鞭子”。

用意是好的,就是别过犹不及,捅出什么篓子。

文祥看出慈禧的不安,奏道:“启禀圣母皇太后,用曾国藩督剿捻匪,并不求马上收功。只要能控制住局面,等到轩军回国就好。”

慈禧的眉头舒展了开来:正是。只要在轩军回国前局面不继续恶化,等“他”回来了,捻匪再凶狡,岂能当轩军之一击?

仔细想想,竟是四角俱全,僧王那一点可能的不愉快,变得完全不重要了。

于是拟旨,用印,六百里加急廷寄江宁。

第二天,三等毅勇公关卓凡奏亚特兰大大捷事的折子到了。

这一次的折子是申时六刻到的,比上次从容的多,向晚时分,整个北京城便都晓得了。

于是,宫内宫外,内阁军机,六部九卿,翰詹科道,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鞭炮声又足足响了一个晚上。

“他”就快回来了。

慈禧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种种忧虑那么可笑,什么捻乱回乱,有什么好操心的?“他”回来之后,什么乱子自然都风消云散!

这段日子,美国的地图,连慈安也看明白了,也晓得打下了亚特兰大意味着什么,虽然还是忍不住感叹落泪,但很快便笑逐颜开,更拿出自己的梯己,在宫中放了一轮赏。

东边的抢了先,西边的自然不能后人,又放了一轮赏。

于是宫女太监,个个私下底求神拜佛,保佑关公爷在那个什么美利坚天天打胜仗。

慈安悄悄跟慈禧商量:“妹妹,那个胜保,要不然咱们别办了吧?”

慈禧一笑:“姐姐放心,他不是因私害公的人。”

这个“他”,慈禧未具其名,但慈安当然知道她说的是谁,而且听在耳朵里,自然而然,没有一点突兀的感觉。

慈禧沉吟了一会儿,道:“不过看在他的面子上,可以留胜保一条命。”

慈安舒了一口气,道:“这样好,这样好,永不叙用就是了。”

这天晚上,虽然宫外边的鞭炮声不断,但慈禧睡了一个多少天来都没有的好觉。

三更时分,“他”又来了。

这一次,没有半途而止,没有白氏搅扰,一路舟行,终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花海中的帐幕,方家园的绣榻,全都回来了。

她一定喊出了声音,因为醒过来的时候,帐子外的一盏宫灯点亮了,两个宫女惶恐地跪在地上。

慈禧叫她们退了下去。

重新熄灯之后,黑暗中,年轻的太后目光灼灼。

次日一早,军机全班叫起,四品道台衔利宾奉特旨随班觐见。

和上次一样,利宾提前一天到了北京,恭王先接见,第二天关卓凡的报捷折子由上海六百里加急送到,今天利宾随军机进宫为两宫“譬解”。

不一样的是,昨天晚上,宫里面颁下旨意,加赏利宾四品道台衔。

随旨意一起过来的,是全套的四品官服:青金石蓝色涅玻璃顶戴,八蟒五爪蟒袍,雪雀补子,香木朝珠。

这个恩典可真是异数。

说实话,利宾之前的那个五品知府衔,因为是捐来的,不算多么值钱。这个道台衔可不一样,不但连升两级,更重要的是特旨颁赏——这个含金量,十倍于捐官了。

问题是,为什么呢?

利宾虽然辛苦,却只是一个信使,朝廷似乎没有给报信的打赏的规矩啊?再说,这也赏得太厚了呀。

何况,前线将士还没有正式颁赏呢。

但君有赐,臣不能辞。利宾官小职微,也没有辞的资格。

他不知是祸是福,忐忑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候班觐见的时候,军机大臣们对他一夜之间换了官服,却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微笑着恭喜他。利宾连连逊谢,得个空,悄悄向曹毓瑛请教。曹毓瑛却只是笑着说了句:“总是好事。”便不肯再说什么了。

还是在养心殿东暖阁召见。

两宫满面笑容,慈安太后还笑着说了句:“利宾,咱们可又见面了。”

和之前的查塔努加大捷不同,亚特兰大大捷是由一系列战役组成的,比查塔努加大捷复杂得多。但有了查塔努加大捷以及这几个月做的“功课”打底,加上利宾譬讲生动,连慈安太后都搞明白了一连串大战的来龙去脉。

对关卓凡屡出奇谋,多尔顿迂回奇袭,萨勒卡断敌粮道,阿拉图纳掘壕抵近,新希望教堂散兵夜袭,妙计迭出,连克坚垒,君臣都不由赞叹不已。

阿拉图纳月夜战壕内生死相搏,肯纳索山阵前尸山血海,两宫想象当时情形,禁不住悚然动容。

只是有一点两位太后听不明白:关卓凡的奏折内、利宾的口中,反复出现的“铁路”、“火车”,是两样什么东西?

这个疑问由慈安提了出来。

利宾道:“回母后皇太后的话,这个‘铁路’和‘火车’,二而为一,算是一样东西。‘铁路’是在地面上铺两根长长的‘铁轨’,这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总是一样的,并肩而行,永不相交。这‘火车’由许多车厢前后连缀而成,每一个车厢下面都装有车轮,这车轮亦是铁做的,同‘铁轨’严丝合缝,‘火车’乃可在‘铁轨’上奔走。”

这还不算太难理解。慈禧点了点头,道:“‘车同辙’嘛。”

利宾道:“圣母皇太后圣明!”

慈禧继续问道:“这火车如此沉重,可是要套上许多马匹方才能够拉动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