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六十七章 华工新兵

乱清 第六十七章 华工新兵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轩军的华工新兵到了,整整一万八千人。

叶茂等“联邦陆军西部战区志愿役工作特使”到达加利福尼亚之前,轩军已经在当地的华人中被传成了神话。

基本上,美国华人对轩军的胜利的反应,和北京的老百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不同。华人们吐气扬眉,奔走相告,尽有涕泗长流,不能自己的。一夜之间,在洋人面前,华人们的腰板就神奇般地挺直了。

甚至有人觉得自己比洋人还要高大,可以居高临下了:中国人既然打败了美国南边的洋人,就等于挽救了美国北边的洋人——你们美国洋人,南边的也好,北边的也罢,还有什么可说的?

加利福尼亚当地的华人社团,举行了多次祝捷活动,不但向轩军发电祝贺,还向国内的朝廷上了“贺表”。他们的“贺表”当然不能直达天听,而是从香港递呈两广总督,再由两广总督转奏朝廷。

因此一听说轩军招兵,华工们极其踊跃,几乎未经过任何宣传鼓动,报名人数便远远超出了预定的一万八千员额。叶茂的“人事经理”的技能,其实没派上什么用场。

招兵的时候,已经明言,打完仗是要回国的。回国后军饷会比美国低一点,但承诺每月不少于七两白银。这个数字即便放在美国也不算太低,在国内更加算“高收入”了。而且中美物价有别,在中国的七两白银,不会比在美国的十五美金过得差多少。

因此华工们当兵吃粮的热情不减。

爱尔兰人自然是躲得远远的,反倒是叶茂原来的老板——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怕叶茂去找爱尔兰人的麻烦,误了他的工程。专门跑过来请叶茂吃了一顿饭,致送了一份不菲的礼物。至于央请叶茂对他的华工下手轻一点这种话,提也没提。

一万八千名华工新兵,完全沿着轩军当初的老路,从加利福尼亚乘船南下巴拿马,上岸走过巴拿马地峡,再登船北上纽约,从纽约坐火车一路到达查塔努加,最后,由查塔努加而亚特兰大。

叶茂没有和新兵们一起过来。轩军扩充得太快了。很快便发现原定的一万八千员额不敷使用,叶茂于是留在加利福尼亚招收第二批兵源。

华工新兵要填满轩军各部队因伤亡产生的缺额,并组建第四师。除此之外,轩军的炮兵师、工兵团完全是从轩军其他各部抽调出来的;骑兵师新增的两个团,除了少数在当地招用的白人。大部分也是从轩军各部抽调,这些都使各部队产生了相当大的缺额。都需要华工新兵填数的。

结果。这一万八千人一分,填完各部队缺额后,只给第四师勉强留下了三个团的员额,搞得姜德和展东禄很是郁闷。

而且,战争结束后,第三师至少会走掉一半。

如此算下来。少说还缺三个团的员额。

第二批华工新兵未必赶得上萨凡纳战役,如果关卓凡和谢尔曼的动作够快,新兵们甚至不一定赶得上这场战争。但不管那么多,编制有这么些。填满它再说

训练场上吼声震天。

算算日子,在亚特兰大呆不了太久了,得抓紧时间狠操这群菜鸟。

轩军新兵的训练强度超过了正常的新兵入伍的强度,但就如关卓凡事前判断的那样,华工们的底子确实是好,能吃苦,守纪律,皮实耐操。而北军的远远超过铁路工地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供应标准,保证了新兵们在大负荷的训练后,能得到足够的热量补给。

关卓凡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回国之后,是否还能保证同样水平的卡路里供应?是否还能保证同样的训练强度?

再次感叹:国力是战力之本。

在佐治亚州境内游荡了一段时间的南军胡德部,出现了异动。

不是往南边去和友军汇合,挡在北军继续南下的路上,而是掉头北上了。

有意思。

本来关卓凡和谢尔曼都不打算搭理胡德的。北军此次的战略目标不是消灭南军的哪支军队,而是消灭南方的战争潜力。等到士兵们都没有东西吃了,南军多一支军队少一支军队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现在胡德跑到了北军的后路上,那么就不能完全不管了。

不过,关卓凡和谢尔曼也并不真的如何担心。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以北这段,胡德是呆不住的,因为经过北军反复的“收集粮草”,已经没有什么吃的留给胡德了,他手上可还有差不多三万人,喂不饱的。

那么胡德只能去打查塔努加的主意了。那可是啥吃的穿的都有。

可能性也不大,查塔努加留有昆布兰军团的一个军驻守,深沟高垒,凭险据守,胡德不足三万的疲惫饥饿之师,几乎不可能打得下来。何况,亚特兰大和查塔努加相距并不太远,又通火车,胡德若真的发神经去打查塔努加,急切难下,北军回援,南军非被聚歼于查塔努加城下不可。

如果不打查塔努加,胡德想干什么呢?

当然,也不排除南军北上只是寻求补给——田纳西州的吃的比佐治亚州多得多。可是,田纳西州是北军的地盘,你到我的地盘上找吃的,我管还是不管呢?

消息传来,胡德部未对查塔努加做任何骚扰,而是越过查塔努加,继续向北。

关卓凡和谢尔曼明白了:胡德要去打纳什维尔。

纳什维尔是田纳西州的首府,是北方的军需物资南下运抵查塔努加的必经之路,拿下纳什维尔,等于中断了北军的后续后勤补给,北军的库存就剩下查塔努加的那些了。

纳什维尔的布防可比不了查塔努加。纳什维尔原是谢尔曼的俄亥俄军团驻地,俄亥俄军团南下后,纳什维尔就没有正规军了,只有一点民团,是绝对挡不住胡德的。

胡德这招看起来挺厉害:切断北军后勤线,逼北军后撤,退出佐治亚州。

但关卓凡、谢尔曼都没真当回事。

从亚特兰大南下萨凡纳,和亚特兰大战役及之前诸役完全不同,本来就不打算依靠查塔努加的后勤支援。因为这一路的作战目标不是军事据点,而是要进行大范围的无差别破坏。所以,大部分时间会远离铁路线,深入到佐治亚州的农村地区。而查塔努加的补给一旦脱离铁路,就无能为力了。

那么怎么解决后勤补给问题呢?

很简单,能够带多少就带多少——最多二十天的量吧,过了二十天,“因粮于敌”。

看上去似乎比较冒险,但关卓凡、谢尔曼有足够把握。

亚特兰大至萨凡纳,南军数量质量都很有限,紧守城池都来不及,主动攻击这么一支庞大的北军的可能性不高。打类似多尔顿、萨勒卡、阿拉图纳那种战役的概率很低。另外,只要到达萨凡纳,联邦海军便可以从海上对南下大军进行补给了。

查塔努加的存货足够撑到北军从亚特兰大出发,包括带走在路上吃的用的,所以,即便纳什维尔失守,也不影响北军南下战略的执行。

当然,纳什维尔毕竟是田纳西首府,真丢给南军,未免有失观瞻。

更重要的是,关卓凡的“变现战利品”计划,需要后方畅通的交通线的保证,所以,纳什维尔不能丢。

北军兵力充沛,派一支足够数量的兵马回援纳什维尔,不会对南下产生什么实质影响。

而且,北军坐火车,南军步行,北军一定后发先至。

关卓凡、谢尔曼商量了一番,决定派托马斯率昆布兰军团和俄亥俄军团回援纳什维尔,并保证亚特兰大以北铁路线畅通。

松江军团和孟菲斯军团继续南下。

关卓凡叮嘱托马斯:到达纳什维尔后,立即修筑工事,等待胡德主动进攻就好。

他判断,胡德的正面强攻的爱好是改不了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