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二一章 辅政王独裁

乱清 第二二一章 辅政王独裁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关卓凡也在皇极门外等候,不过,不是为了陪皇帝,他此时的身份,是“前引大臣”。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从寝宫到宁寿宫的这段路,慈安的“迎扈大臣”是伯王,慈禧的“迎扈大臣”是睿王,到了宁寿宫,皇帝和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三宫”銮驾合三为一,关卓凡这个“前引大臣”正式上岗,伯王、睿王两个“迎扈大臣”则转为“后扈大臣”。

两宫皇太后降舆,皇帝上前请安,“三宫”换乘软轿,皇帝打头,慈安皇太后次之,慈禧皇太后再次之,重新起驾。

“前引大臣”轩亲王走在队伍前头,身后跟着排成两列的御前大臣,引导着皇帝的软轿,慈禧皇太后的软轿后头,是并肩而行的“后扈大臣”科尔沁亲王和睿亲王,队伍入皇极门,入宁寿门,“三宫”的软轿,一路抬进了皇极殿。

殿内丹陛之上,御案已经撤掉,宝座则由一变二,上方悬方眼黄幔一方,皇帝奉侍两宫皇太后升座,自己则立于黄幔之前,靠左站定。

有两点需要留意,一个是“御案已经撤掉”,这意味着此时此刻的两宫皇太后,虽然“垂帘”,但并不处断政务;一个是宝座上方悬挂的那方黄幔,亦即所谓的“帘”,款式上头,和之前的“帘”,略有差异下缘左右各截去一角,这意味着,今日之“垂帘”,不同往日之“垂帘”事实上,“撤帘大典”之前,在法理上,两宫皇太后就已经“撤帘”了。

两宫皇太后升座之后,“前引大臣”、“后扈大臣”的差使,就算告一段落,关卓凡、伯王、睿王各自归班。

鸣赞官唱礼,殿内殿外,群臣三跪九叩。

礼毕,皇帝颁下第一道上谕,由协办大学士文祥宣读。

这道上谕,用的是“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的名义,说的却不是两宫皇太后的事情,而是轩亲王关卓凡的事情。

将轩亲王的功绩从头到尾铺排了一遍之后,上谕宣敕,“轩亲王锡加‘辅政’名号,称‘辅政和硕轩亲王,亦称‘辅政王’,位居诸王之上;亲王仪卫,加豹尾枪二,仪刀二,其余仪卫、服御、仪注,一同和硕亲王。”

这只高挂了许久的靴子,终于落地了,虽然早在意料之中,殿内殿外,王公亲贵,文武百官,依然深感震撼。

震撼之中,也有意外,这就是“其余仪卫、服御、仪注,一同和硕亲王”。

亲王的仪仗称“仪卫”,关于豹尾枪和仪刀的部分,是“豹尾枪四,仪刀四”,“加豹尾枪二,仪刀二”,就是“豹尾枪六,仪刀六”了。不过,对于轩亲王来说,这是一个纯粹的虚名儿,几乎不存在任何实质意义,因为关某人出门,从来不摆什么“亲王仪卫”,他玩儿的,全是“西法练兵”的那一套。

“其余仪卫、服御、仪注,一同和硕亲王”却是有实质性意义的如上所述,“仪卫”并不重要,但是,“服御、仪注”,尤其是“仪注”,却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彼此见面时的礼仪安排,孰高孰低?孰尊孰卑?

“一同和硕亲王”,就是说,辅政王虽然“位居诸王之上”,但同其他的亲王见面,彼此还是平礼。

不止于亲王,殿内、殿外的许多人,都暗暗的松了口气。

这是第一道上谕。

关卓凡领旨谢恩之后,文祥开始颁读第二道上谕还是轩亲王的事儿。

哦,现在该叫“辅政轩亲王”或“辅政王”了。

依旧是“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

皇帝说,遵照两宫皇太后的指示,她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主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此,放在国事上的时间、精力,一定是有限的,因此,“钦派辅政轩亲王恭代缮折”,“钦定蓝笔批本”。

殿内殿外,王公亲贵,文武百官,又一次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震撼归震撼,其实也不算太意外,辅政王原本就在“恭代缮折”,不过,之前的“恭代缮折”,是因为穆宗“见喜”,慈安皇太后心力交瘁、左支右绌,不得不暂时做此权宜之计,是极特殊情形下的极特殊安排,是暂时的;而今后的“恭代缮折”,却是长期的哪个晓得,今上读多久的书,才能够“圣学精进”乃至“圣学大成”呢?

因此,今后,“恭代缮折”就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真正的“制度”了。

还有,“钦定蓝笔批本”,表面上是为了区别于皇帝的“朱笔”,以示“君臣分际”,但事实上,这是对“恭代缮折”的制度、以及辅政王“恭代缮折”的权力的突出和固化。

在这种制度下,轩亲王之“辅政”,实际掌握的权力,其实过于两宫皇太后之“垂帘”两宫皇太后之“垂帘”,毕竟不直接掌握办事权,而轩亲王之“辅政”,即掌握决策权,亦掌握办事权。

有人想,从今往后,今上的“亲政”,还要不要“听政”呢?之前的“恭代缮折”,母后皇太后虽然不批折子,但好歹还走一个“听政”的过场,即把轩亲王批过了的折子一一扫上一眼,然后当着军机的面儿发下去,说一句,“就这么办吧。”

今后的“恭代缮折”,会不会连这个过场也取消掉呢?

毕竟,既然“钦定蓝笔批本”已经说在了前头,则轩亲王的“蓝笔”,无异于皇帝的“朱笔”,也就相当于母后皇太后的那句“就这么办吧”已经说在前头了!

如是,今后的“叫起”,特别是“军机叫起”,还有必要举行吗?

呃……皇帝还有必要去养心殿吗?

有人甚至想,今后,今上只有亲政之名,而无亲政之实;轩亲王虽无“摄政”之名,却有“摄政”之实了!

殿内殿外,除了文祥朗朗宣读上谕,一声咳嗽也听不见,但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谕旨只说了“恭代缮折”、“蓝笔批本”两条,并未涉及其余种种具体程序和细节,只能算是一个“指导性”文件,但无论如何,这道谕旨以及之前“轩亲王锡加‘辅政’名号”的谕旨颁布之后,关卓凡便在宪制层面,正式的取得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政治独裁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