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二零章 不可问,不可问!

乱清 第二二零章 不可问,不可问!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八号,慈安、慈禧皇太后的“撤帘大典”,于紫禁城宁寿宫皇极殿正式举行。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对于这个典礼,几乎所有躬逢其盛的人,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这是因为,这个“撤帘大典”,不比登基、万寿、元旦,真正叫“史无前例”,真正叫“空前绝后”以前没有,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有了。

大典的一切仪节,都得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而且,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拿来大大的议论一番,而且,很多年之后,依旧是可以拿来谈说的。

对于参加典礼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有一样事情,大约也是“空前绝后”的进入内廷。

进入紫禁城并不稀奇,内阁、内务府、军机处都在紫禁城内,许多官员都要和这几个衙门打交道,可是,那是“外朝”,不是“内廷”,除了亲贵和少数身上有“内廷行走”差使的,一般的官员,是一辈子也没有进入“内廷”的机会的。

宁寿宫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区域,可到底也算是“内廷”啊。

对于亲贵和身上有“内廷行走”差使的人来说,进出内廷,虽然不算稀奇,可是,宁寿宫却也是第一回进来自“千叟宴”之后,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宁寿宫一直没派过什么正经用场,因此,大伙儿就没机会进去下一回,不晓得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今儿的天儿,虽然半晴半阴的,比不得今上登基大典那天的碧空万里,不过,也算过的去了,至少,没雪雨,风也不算太大。

锡庆门前,陈设“金鼓铙歌大乐”,包括龙鼓,仗鼓,铜鼓,扁鼓,铜钹,铜点,龙,平,云锣,金口角,大、小铜角,蒙古角,画角,金钲,拍板,红镫,以及管、笙,等等等等花样。

“金鼓铙歌大乐”并不是皇太后的仪仗,而是“法驾卤簿”的一部分就是说,是皇帝的仪仗。

在“撤帘大典主会场”的入口处,陈设“金鼓铙歌大乐”,这个道理,等同迎接圣母皇太后回銮的那天,在**前、外金水桥北陈设“仪象”,是皇帝拿自己的仪仗,为皇额娘“先导”的意思,既为“崇功报德”,亦表达了皇帝的“孺慕之心”,是本朝“以孝治天下”的体现。

这个花样,二十四史不载,完全出自轩亲王一人之脑洞,可是,没毛病啊,亲贵重臣,翰詹科道,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异议,反而有许多人为之津津乐道,都说,真乃“佳话一段”,足以“垂范天下,仪型后世”。

入锡庆门,就是进入了宁寿宫的地头,右手边是九龙壁,左手边是皇极门,皇极门前,陈设凤舆、仪舆、凤车、仪车从这里开始,就是皇太后自己的仪仗了。

入皇极门,御道两旁,陈设吾仗、立瓜、卧瓜……间以五色龙凤旗。

宁寿门前,陈设黄直柄花伞、红直柄瑞草伞、青黑直柄九凤伞。

入宁寿门,皇极殿在望,御道两旁,陈设赤龙扇、黄龙扇、凤扇、雉尾扇。

丹陛之下,设赤方伞、素方伞。

丹陛之间,设金黄素扇、红鸾凤扇、黄缎绣四季花伞。

丹陛之上,即皇极殿前露台上,两顶大大的黄曲柄九凤伞,一左一右这是两宫皇太后的代表。

其后,二十顶五色九凤伞风中猎猎。

殿檐之下,陈设着金节、金拂尘、金香炉、金香盒、金唾壶、金盥盘、金盂、金瓶、金交椅、金杌、金方几、金脚踏……嗯,不错,这就是原先摆在长春宫,“除了长春宫的人,谁也看不见”,令圣母皇太后若有所憾,现在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示之于群臣”的那批“仪仗”了。

参加典礼的人,几乎都是第一次进来宁寿宫,不过,其中有资格“内廷行走”的,都是到过乾清宫的,咦,这个皇极殿,怎么辣么眼熟啊?好像……跟乾清宫是一模一样的?

不说皇极殿本身的规制乾清宫一模一样了都是重檐庑殿顶,都是面阔九间,就是殿前露台、丹陛的种种设置,也是一模一样的

相关人等都记得很清楚,乾清宫的殿前露台,一上丹陛,御道两侧,各设铜鼎炉一对;露台东南角设日晷,西南角设嘉量;露台左右两侧,各设铜龟、铜鹤一对皇极殿这儿,如法炮制,鼎炉、日晷、嘉量、铜龟、铜鹤,一样不少,连摆放的位置,都是和乾清宫的一模一样。

还有,丹陛之下,左右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铜亭哎,这不就是乾清宫那两座俗称“金亭子”的“江山社稷金殿”么?

唯一的区别,就是皇极殿的“金亭子”,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乾清宫的“江山社稷亭”上没有这个“寿”字。

俺们也晓得皇极殿是仿乾清宫的规制的,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仿的这么像!这个皇极殿,根本就是乾清宫的“翻版”嘛!

不少人都在心中嘀咕:高宗这人有意思啊,把他的“太上皇正殿”整的跟“天子正衙”一模一样,几乎分毫不差,想做什么呢?

嘿嘿,这个用心……嘿嘿!

不可问,不可问!

一边儿胡思乱想,一边儿在礼部司官和纠劾御史的监督下,殿内殿外、台上台下,分班站好,皇极殿内外,一片朝珠袍褂,翎顶辉煌。

吉时一到,静鞭一响,整个宁寿宫的“前朝”,虽然堆满了人,却是立即寂静无声。

不久之后,便听得“吃吃”的喝道之声,由远而近。

嗯,这是皇帝奉两宫皇太后的銮驾,到了宁寿宫了。

两宫皇太后是同时自寝宫起驾的,她们两位,虽然一个住东六宫,一个住西六宫,不过,钟粹宫到宁寿宫的距离,同长春宫到宁寿宫的距离,相差并不大,加上抬舆的太监,略略调整和控制步速,结果,两宫銮驾同时出发,同时到达,几乎分秒不差。

彼时,皇帝已在皇极门外等候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