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屠夫 > 第122章 岭南之战(一)

明末屠夫 第122章 岭南之战(一)

作者:兮非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0:28 来源:笔趣阁

拜会完刘公公,杨炯连夜出了郴县,回到宿营地,迅速召集各营指挥使、千夫长,还有秀才和周鹏等随军幕僚,开始军议。

军议正式开始之前,杨炯就下达了一个命令,“杨真,你马上派出一个百人队,连夜进郴县,包围驿站,把今日前来宣旨的人,除刘公公外,一律格杀!记住,不许逃脱一人!”

“尔后,这个百人队,就负责贴身保护刘公公,待打下韶州后再归建制!”

下边的众人听了,心神震荡,一脸惊疑地看向杨炯。

对下边的兄弟,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杨炯向来都不喜欢隐瞒。

于是,杨炯耐心解释道,“朝廷已下旨,由我担任衡州卫指挥使兼守备。若是现在就正式接旨,就没法再进军岭南,攻打韶州了!不攻打韶州,不再抢一批钱粮,咱们虎山军,上上下下三万多人,难道喝西北风么?”

“……我已跟宫里来的刘公公计较过了!继续南下广东布政司,打下韶州后,再接旨!大伙不必多想,咱们一介武夫,刀兵在手,打好仗、打赢仗,这才是正道!”

**等人听了杨炯的解释,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杀几个人,对他们这些真正打过仗、杀过人的家伙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压根就不会放在心上。真正让他们担心的,是杨炯接不接受朝廷的招抚任命。

没人愿意永远背负着山贼土匪的名声,他们也渴望获得朝廷,还有民间的普遍认可。在他们看来,此次朝廷下旨招抚,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洗白身份的机会。从此,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对家人说,自己也是正经的朝廷武官了。

等大伙反应过来,便是一顿祝贺。

“恭喜大当家!不,不,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恭喜将军!”

“恭喜指挥使大人!”

唉,都是乡下人哩,对朝廷的官号根本不了解。

杨炯伸出右手,示意大伙闭嘴。待大伙停下祝贺后,杨炯冷声说道,“今天,算是个特别的日子。我有三个想法,先跟大伙交个底,认真听了!”

“其一,这个指挥使兼守备的名号,是咱们虎山军,用鲜血和胜利换来的!”

“其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咱们虎山军未来的命运,取决于奋斗和战斗!”

“其三,当今天下动荡,朝廷朝不保夕,名号固然重要,实力才是根本。”

杨炯不再多说,给大家留下了思考和反应的时间。

上位者就得有上位者的样子!在招抚这个重大事件上,在虎山军的这个命运转折点上,杨炯作为首领,必须站出来,有个明确的表态和发声。这三句话,既是杨炯自己的心声,也是对兄弟们的交待。

说名号是用鲜血和胜利换来的,这是给大伙的承诺,意思是杨炯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了,绝不会忘了大家的付出,是会回报大家的。

命运取决于奋斗和战斗,是指在未来,即便招抚了,并不意味着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而是依旧要好好练兵,继续打仗。

至于天下动荡,朝廷朝不保夕云云,则是暗示大伙,非常时期,朝廷不一定靠得住,个别人你别想着背叛虎山军,背叛我杨炯,去另攀高枝,而是要老老实实呆在虎山军,老老实实跟着我杨炯混,这才是正经的出路。

不过,老实忠厚的王威听了,只觉得大当家,不,指挥使大人好有学问,道理讲得好高深,一脸的崇拜。

心思灵动的**和李文贵倒是听懂了,一脸肃穆,看向杨炯的目光更是恭顺。

杨真一脸平静,紧抿着嘴唇。

秀才和周鹏听了,则若有所思,眼神发亮。

下边的其他千夫长,一个个也表现各异。

这么一出后,军议的氛围便更显凝重,大伙都不敢吱声,都是杨炯一个人在分工指派。

“……招抚的消息,暂时封锁,大伙不要张扬。等打下韶州后,再公开这个消息。”

“对了,秀才,你也不要到处宣扬,心里开心就行了。就是你那新纳的小妾,也别透露。管住下面的东西,还有上面的嘴巴,才是真男人!”

“韶州,距离郴县并不太远,关键是要顺利翻越南岭。”

“……李文贵,你营作战凶狠坚决,此行,由你部担任前军。军议结束后,便派出几个百人队,担任先遣。任务就是,抢占隘口,开辟通道,搞好侦察警戒,防止中军、后军被伏击。”

“……胡素、**、杨真,你们三个营,组成中军,我在中军行动。王威,你营担任后军。各军行军间隙为半天,各营行军间隙为一个时辰。至于各千人队的行军间隙,由各营指挥使自行确定。”

安排完行军的事,杨炯站了起来,转身指着地图,语气沉重地说道,“广东布政司,地形狭长,治所广州,距离韶州很近,行军快的话,估摸着两日即可抵达。”

“另外,目前是两广总督,节制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这便于他们统一组织防御。”

“还有,光是广州,就有广州前卫、广州后卫、广州左卫、广州右卫这四个卫。附近有,惠州卫、清运卫、肇庆卫,这三个卫。除此,还有韶州府驻防的韶州千户所,及其附近的南雄千户所。”

“……最乐观的估计,两广总督会动员这附近的七个卫,还有两个千户所,用于抵御咱们的攻打。也就是说,如果野战的话,他们可能会有三万多士卒。当然,也可能还会更多,像潮州卫、广海卫,这些远一点的卫所,也可能会加入战斗。”

“……大伙要心里有数,这一战,决定了咱们虎山军的未来,究竟是个小虾米,还是一条大鱼?究竟是窝里横,还是可以横行天下?”

大伙一听,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原本还以为,打个韶州府,就像打永州府一样,只需要对付一个卫,或者几个千户所,没想到人家实力这么雄厚,士卒有这么多。这不是遇到硬茬子了么?

杨炯见状,倒是没再多说什么,便宣布军议结束了。

……

待各营指挥使和千夫长走了后,秀才和周鹏却留下了。

两人对视一眼后,周鹏问道,“大人,在下有三不解,还请解惑?”

杨炯点了点头。

“其一,大人你为何要斩杀湖广都司,还有宫里来的人,却唯独留下那姓刘的太监?”

杨炯神色萧索地回道,“这是刘公公的意思。杀了其他人,就死无对证了。到时候,刘公公可以对外声称,咱们虎山军是在打下韶州后,才接到朝廷招抚的公文的。这样一来,朝廷有了台阶下,刘公公和咱们也都没有了罪责。”

周鹏听了,点点头,又问,“其二,大人你既然判断两广总督能集结这么多卫所,人数远多于虎山军,而且还是以逸待劳,那怎么还要以少对多,劳师远征?”

杨炯苦笑着回道,“先生你呀,是还不熟悉咱们虎山军的运行——军饷高、训练苦、纪律严。说到底,根本就是军饷高。就是先生你,充任我的幕僚,目前的职务,相当于一个千夫长,光月俸就是十六两银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抢到钱粮,坐吃山空后,队伍必散,照样等死。继续抢下去,说不定还会有点活路。”

周鹏思忖了一会,又点点头,继续问道,“其三,大人你为何实言相告,就不怕影响士气么?”

这回,杨炯笑了,回道,“虎山军,虽说是我一手拉起来的,但不是我一个人的虎山军。只有下面的士卒坚强敢战,军官精明强干,才能真正走得远。这些营指挥使,还有千夫长,总归是需要在压力下成长的”

最后,杨炯感慨道,“没有谁的成长,可以由别人去担当,或者教会的,只能独自承受。若是一遇到难事,就逃避退缩,那还出来闯荡江湖干什么?一支军队,遇强则怯,逢敌不敢亮剑,那又有什么前途可言?!”

……

两广总督府。

总督沈犹龙神色不豫,怒道,“湖广来的贼子,公然喊着攻打韶州的口号,你们竟然还不感念军情紧急,加快集结?简直是昏聩至极!倘若哪个卫所,再行动迟缓,老夫就要先斩后奏了!”

沈犹龙,字云升,松江府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这二十多年来,官运亨通,先后任鄞县知县、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等官职,现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久历仕宦,官威自然日重,大堂上站着的这一帮卫指挥使,一个个吓得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生怕被总督大人抓出来杀鸡骇猴。

见这些武将被吓得神色紧张,惶恐不安,沈犹龙又温言劝慰道,“虽说湖广贼子嚣张之极,但我两广也人杰地灵,豪杰辈出的。你们身为卫所要员、朝廷武将,都负有安靖地方、守护桑梓之责。老夫虽然生气,可那也是希望诸位忠于王事,勇于任事呀!”

听了这话,众人才心思稍安,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过了一会,广州前卫指挥使霍神山站了出来,抱拳大声回道,“卑职谨记大人教诲!一定奋勇杀敌,击退湖广贼子来犯,还岭南一片清净!战阵之上,我广州前卫,决意誓死不退!”

沈犹龙听了,心里大慰,抚着长须,连连说道,“好!好!好!”

其他指挥使见霍神山拔了头筹,也赶紧跟上表态。

“……广州后卫也必将奋勇杀敌,一马当先!”

“肇庆卫绝不落在后边!哼,我们广东,又岂是湖广可以欺负的?!”

“……我们惠州卫英勇善战,在广东十五卫中,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对,誓死不退!誓死不退!”

大堂上的情绪,渐渐激昂起来。

之后,霍神山又站出来建言,“总督大人,各卫所,都是久不习战事,骤然集结,必定迟缓。不过,广州府距韶州府并不远。大敌当前,在下倒是有一点粗鄙之见,还请大人指点!”

沈犹龙依旧抚着胡须,颇为期待地说道,“好!你且道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