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屠夫 > 第四十三章 披甲舞戈

明末屠夫 第四十三章 披甲舞戈

作者:兮非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0:28 来源:笔趣阁

慑于虎山贼的武力和名声,在这个村子的抓丁总体还比较顺利。有哭闹,有挣扎,有谩骂,但是没有村民真正站出来反抗,更没有发生什么流血事件。

这让杨炯长长舒了一口气。若是真爆发流血冲突,杨炯心中更是不忍。因为,这次抓丁都已经严重触及了他的道德底线。

被抓出来的壮丁,有五十多个年轻汉子和后生,一个个面色惶恐和无助,仿佛在等候未知命运的审判。人群另一边,婆娘们在哭喊,叫唤着自家男人或者孩子。场面很是悲苦和凄凉。

杨炯也不好说啥。人都强抓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杨炯也是有事情做的。来之前,杨炯便让亲兵把县衙府库里的银子都带了出来,满满装了好几车。

一挥手,亲兵们推出一辆架子车来,掀开盖在上面的布匹,都是白灿灿、亮晶晶的银锭。

“现在就发饷。选中的壮丁,每人二十二两!这就是你们的安家银和这个月的饷银。”

“哭丧个啥!吃上我们虎头山的粮,绝对不亏!过段时间你们就知道好处了!”

“都是大老爷们,一辈子窝在地里刨食,哪有当兵吃粮快活自在!婆娘们也不要哭了,等会就跟着去县城享福了!”

亲兵们大声吆喝,语气里透露出强烈的优越感。

拿出的真金白银,加上亲兵的劝慰和诱惑,不仅被抓的壮丁两眼发亮,就连原本一边嚎哭不已的婆娘们也迅速收住了嘴,眼巴巴盯着车上的银锭。

待饷银发下去,欣喜更是取代了惶恐,一个个喜笑颜开,有的婆娘甚至拿牙齿去咬。悲剧变成了喜剧!

……

连续五天,杨炯挨个扫荡了衡山南麓的所有村庄,把青壮一扫而空,强行征集了五千余名壮丁。

期间准备的银子不够,杨炯脱离抓丁的队伍,连夜赶回县城。按照闫胖子和师爷给的名单,把县城里的富商和地主们都叫到了县衙。

杨炯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借条。借条上的数额是两个活宝弄的,杨炯就是简单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

杨炯冷声道,“你们现在就让家里筹集银两,赶紧送到县衙来。记住,只有半天时间。”

此言一出,一片哀嚎。

“大当家的,我们家哪有这么多钱呀?开口就是五千两白银!”

“是呀,是呀,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耕读传家,哪有这么多现银放在家?”

“哼,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哩!我没有,我就是不借!”

静静看着一群地主和富商在表演,杨炯面无表情。能理解,谁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了攒下银子,也是一个家族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积累。不过,杨炯心里已经定了决心。必须弄到银子!五千多人的队伍,光军饷一个月都得一万多两白银,这还不包括军械粮草的消耗。

军无粮则散。这个粮,不仅是粮食,更是军饷。要维持纪律,要组织训练,最根本的维系和支撑就是军饷。

等他们发泄完,杨炯站了起来。挺拔的身材明显较一般人高得多,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杨炯淡定地说,“我也知道,让大伙平白掏出钱来,是为难你们了。但是,若是没有在座诸位的银子,我们虎山军就维持不下去。今天既然把大家请来了,就必须有个结果或者说法。若是没钱,你们也就回不去了。半天之后,谁若是还不肯给钱,就去牢狱里呆着吧。”

本来想说,没钱就要命,不过杨炯狠不下这个心肠。这也是受后世思维理念的影响,对战场上的敌人可以残酷,但是对老百姓就没什么脾气了。

事实证明,杨炯错了。此话一出,当场就有几个家伙表示,宁可把牢底坐穿,也绝不愿掏银子。

杨炯很无奈,只得问闫胖子,“他们是真没钱,还是要钱不要命?”

闫胖子笃定地回道,“哼,你又没说要他们命。这样一来,他们当然宁可坐牢也要保住钱了。”

想了想,杨炯呵呵一笑,“胖子,我让你去抄他们几个的家。不管弄到多少钱,都给你半成的好处!干不干?”

听了这话,闫胖子立马呼吸急促,面色红润,双眼发光,犹豫片刻后斩钉截铁回答道,“干!我干!”

一旁的师爷连忙阻止,“东翁,你可是朝廷命官。若是此事张扬出去,便是从贼的名声呀!”

“从贼就从贼!银子可比名声重要!”胖子很干脆地反驳,心里想着:有了这笔银子,就可以去赎梅姑了,而且,等这些匪贼被朝廷剿灭后,还可以用这笔钱上下打点,说不定不仅不会问罪,还可以官复原职,嘿嘿!

说干就干,杨炯当即让亲兵队随着胖子去抄家。

见杨炯动真格,那几个家伙又反悔了,连忙求情,表示愿意给银子。

杨炯没搭理他们。走到大堂中央,杨炯用手指着自己的额头,说道,“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我叫杨炯,是虎山军的头领。我一介草莽,因为生存所迫,是干过不少抢劫掳掠的事。不过,我是很讲信用的。第一,今天借你们的钱,一定会还,即使不还,也会定期给些利息。第二,刚才说了,不肯借钱,就得坐牢,这不是假话,更不是戏言。等会我就让亲兵把他们几个不肯借钱的关到牢里去,而且还会去他们几个的家里抢钱。以后记住了,我们虎山军是讲信用的,也是说一不二的!”

说完,杨炯一挥手,如狼似虎的亲兵便上来拖走了那几个家伙。

余下的地主和富商噤若寒蝉。

经过这个波折,借钱和抄家便顺利许多,一口气从二十多个地主和富商那里借了近十万两白银,又抄出了价值约四万两的黄金、白银、房契和地契。

杨炯当即拿出两千两白银,送给抄了一夜家,两眼红肿的闫胖子。对于这次的横财天降,胖子喜不自胜,激动得竟然拉着杨炯的手,哭着说道,“大当家真是豪爽哩,当官这么些年,还是第一回一晚上就弄到这么多钱!看来,当土匪来钱比当官还来得快!”

杨炯呵呵大笑,拍着胖子的肩膀说,“你不用谢我!没有你这种专业人士去抄家,也抄不出来这么多东西!我手下都是穷光蛋,那里比得上你。只有你这种有钱的人,才知道怎么藏钱。对了,胖子,你会不会也在县衙的后院里藏了钱?”

胖子一愣,当即大哭起来!

……

靠着连借带抢弄来的银子,杨炯给每一个强拉的壮丁都发了安家银和当月的饷银。银子一发下去,壮丁们的心思就逐渐稳定下来。虽然,这些壮丁都是山民,没见过什么世面,但不代表人家傻。这个大当家虽然是个土匪头子,但做事讲究。你看,银子没发下来,就不带往县城,非得等银子发下来才动身。就凭这一点,哪怕是个土匪,也是有章程有规矩的土匪。

把五千多壮丁弄到县城,盘龙岗大营立马充实和热闹起来。在**临时整治出来的校场上,杨炯现场整编队伍。考虑到编制的简洁化和模块化,杨炯便借用之前蒙古人的编制,按十进制进行编队。现在,虎山军有三个来源,从何家冲带出来攻打县城的队伍,占据县城后张榜招募的两百多壮丁,再加上这次强行抓的壮丁五千多人,队伍总数扩大到五千七百多人。

考虑到平衡,杨炯把所有的总旗官直接升为千夫长,不过每个千人队还缺编一半,也就是暂时只下辖五个百人队。下边的十人队、百人队则是全部满编。把强抓和招募的壮丁全部打散列队,然后让各个总旗官根据缺额轮流挑人。

前去挑人的总旗官,一个个喜笑颜开。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从小喽、庄稼汉、猎户摇身一变,变成了千夫长,这就好像是做梦一般。

胡素一边打量站着的壮丁,一边想着自家婆娘二丫说过的话,“大当家做事有章法,想得也长远,这不是一般的土匪头目。跟着大当家混,应该不会没个结果,说不定还能光宗耀祖哩!”嗯,自己婆娘说的很有道理,你看,这么快就又升官了!

待整编完,虎山军一共编设了十个千人队,其中四个长枪兵千人队、四个刀盾兵千人队和两个弓箭兵千人队,每个千人队实编五百人,共计五千人。剩下的七百余人,杨炯则把他们都编入了亲兵队,不过没有设千夫长,只有七个百人队,各队归自己直管。关于亲兵队,杨炯下步的考虑是,等条件成熟了,要把亲兵队编为斥候、火枪手和骑兵。只是现在装备缺乏,只得先作为刀盾手进行训练。

全军编成,杨炯组织了成军仪式升旗。

为了筹备这个仪式,特意挑选了几十个个子比较高的兄弟,临时教他们如何迎送军旗和升旗,又从县城里找来了戏班子,对军歌进行谱曲配乐。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杨炯觉得,必须要为虎头山编一首军歌。因为军旗是杨西施设计的,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原则,杨炯再次请杨西施出马。

杨西施没有辜负杨炯的期待,填的词比较契合杨炯的心意:虎山儿郎,披甲舞戈,纵横天下,不死不休。

伴随着激昂的配乐,看着冉冉升起的军旗,五千多人列队反复吟诵,“虎山儿郎,披甲舞戈,纵横天下,不死不休……”,气势雄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