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屠夫 > 第十五章 吃粮人

明末屠夫 第十五章 吃粮人

作者:兮非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0:28 来源:笔趣阁

冬日的寒意已经完全散去,春天的温暖渐渐回归。空气湿润了,雨水渐渐多了起来,萋萋的青草仿佛一夜之间钻了出来,让大地换了颜色。虎头山下的田野里,农人披着蓑衣,赶着水牛,扶着犁耙,开始了一年之初的耕作。就是连绵的虎头山,一些缓坡上的梯田也开始了犁地修田。那是散居在山上的猎户开垦的。不过,今年这些猎户们的耕作压力大了些,因为好多当家男人,或者家里的壮小子都跑出去了,家里都是些老人、妇人和小孩子。

在一方梯田里,是一个年轻媳妇在刨地。山上养牛不方便,这些千辛万苦开垦的梯田只得用锄头翻的。年轻媳妇平素被大家叫作二丫,从山下嫁到山上来才一年多,男人是个猎户,叫胡素。之所以愿意从山下嫁到这山上来,按二丫老爹的话来说,“山上的猎户不需要交税,而且胡家还有几块田,只要愿意下力气,饿不死人的!”

于是,二丫就被父母嫁到胡家。到了山上,虽然冷清些,因为山上地形限制,都是两三户人家在一处山坳或山腰,不像山下很多人家聚居在一块。但家里多少有点粮,男人出去打猎便有肉吃,确实像老爹说的一般,饿不死。但是,也仅仅限于饿不死而已,因为家里的田地总共不到两亩,一年下来收的稻谷,满打满算就是喝粥都不够。为了不让二丫饿着,家里男人就是寒冬腊月都要出去打猎。

原本,这点地是不需要二丫下地的。但上个月,胡素去虎头山当土匪去了。想起这个,二丫心里就是惶恐和担心。习得文武艺,卖货帝王家。哪有正经人家跑到土匪窝里去吃粮的?男人临走前,欣喜地拿出十两银子给二丫,让她收好,还叫她改天去集市上买些粮食和布匹,日子要过好点。男人还告诉二丫,往后每月都会给家里钱,“那个杨大当家说了,咱虽然不是朝廷官军,但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土匪。按月发饷,每月二两,绝不拖欠!”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十两银子是什么样的二丫,当听说每月二两的饷银,便动心了:就冲这二两银子每月,当个土匪也值了。

然而,二丫没想到的是,家里男人一走,好多事只能自己干了,像刨地,才一会,就觉得这锄头跟千斤重担一般。反正家里男人一个月有二两饷银哩,不着急!于是,二丫决定休息一会,坐到了田坎上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揉着酸痛的胳膊。

“二丫,二丫!”一阵急促的呼叫传来,是隔壁王大婶的声音。

二丫连忙站起来答应。

“你家男人回来了,叫你赶紧回去!”

……

等到了家里,才发现来了好多人,好些个陌生男人围着自家男人说话,语气还比较恭敬哩。

见到二丫回来,胡素让她赶紧做饭,还特意招呼,“把家里存着的腊肉熏肉都拿出来。都是野味。弟兄们喜欢吃!”

二丫算是个贤惠的女人,很会在外人面前给自己男人面子,没有理会男人语气里的兴奋和张扬,低眉顺眼称是之后,便钻进灶房里忙活去了。

“胡大嫂真是贤惠呀!”

“胡哥有眼光!”

……

等一伙人吃完饭,到这个时候二丫才知道,原来今天胡素回来,是要带她也上山寨。夫妻俩在屋里商量了好一会。主要是胡素解答二丫的问题。

“山寨里有地方住吗?住山寨方便不?”二丫很担心。

“有!我看过了,有专门供家人住的,还挺宽敞的,连家具都有!”

“这去土匪窝,我一个妇道人家,合适吗?”

“没事!队伍上是有纪律的,而且我现在也是小旗官哩!就是大当家,也是一家人都住山上。很安全!”

“那吃饭呢?还要带些什么东西?”

“就跟着队伍一起吃!你别问了,去了就知道了,绝对没错!从小我就打猎,这眼力劲错不了。大当家是一头真老虎,跟着错不了!”

在自家男人带来的一帮兄弟的帮助下,二丫简单收拾了铺盖和衣物,以及钱财,其实也就是上回男人给的安家银,便跟着上了山寨。

进了山寨准备好的房子里,二丫注意力便被转移了。连着的三个房间,一个大房间,有桌子和椅子,甚至还有个小茶几;两个小房间,都是有床有柜子的,特别是柜子做的很大,里边好多不同大小的隔层,其中一个隔层很高,上边还装着一个木棍子。

家属房的设计,杨炯非常偷懒,直接照搬照抄后世自己住的地。因为山寨小,以及做不了后世的给排水系统,所以没法建造配套的厨房和厕所。但其它的基本上和自己后世住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卧室里的大柜子,更是当年适应各种衣服的良心标配。作训服、常服、礼服,三个系列四个季节的各种衣服,要是没个大柜子,尤其是挂衣服的隔层,真心头疼。

房间采光也很好,都有一个很大的窗户,边上还有折起来的布帘。二丫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用处:不用窗户的时候可以拉开布帘遮住窗户哩。这个设计还蛮巧妙的,可比自家一年到头、一天到晚总是阴森森的要强的太多。二丫兴奋地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完全停不下来!

看着自家女人发自内心的高兴,还有那眉眼里散发出来的喜悦,胡素心里也是跟着开心,更是油然生出自豪感!当家男人,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便是本事!嗯,好长时间没在一起了,今天得好好办办事,好早点传宗接代!

……

在小旗长胡素在谋划传宗接代的时候,他们的大当家杨炯也在谋划事情。

杨炯现在和大伙住在一栋楼,也就是集中的宿舍,不过是单间。房间里就一张床、一套桌椅、一个大柜子,墙角里还有个木架子,上面搁着两柄大斧,散发着出雪白幽冷的光芒。桌子上放有一个碟子,里面搁着几个桔子。那是惠姑准备的,平时也是她在收拾房间,每天早饭后都会来一趟,到晚上再来一趟,是送洗脚水的……

然而,杨炯的心思不在桌上的桔子。两个月前走了五个人,现在又来了五十多个人。当时重建山寨的时候,杨炯潜意识里就想过要拉起队伍来,要认真地壮大山寨。哪怕就是当土匪,也要当个响当当,甚至名满天下的土匪。这世以来,虽然一直被人瞧不起,但杨炯心里还是有傲气的!

新增的五十多个人,大多是虎头山的猎户,他们世代居住在虎头山,不编户、不纳税。因为实在住得太高了,而且都是散居在连绵的群山里。某种程度上讲,编户齐民的代价太大了,官府也就懒得管了。所以自大明立国以来,这些都是“黑户”。也亏得杨炯一开始就是大手笔,每月二两饷银,否则,这些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猎户们也是不会被吸引的。要想让人卖命,就要出得起买命钱。对这个,杨炯还是明白的。

对山寨里人数的增加,及其带来的管理上的问题,杨炯压根不放在心上。前世,杨炯就当过营长,而且还是合成营的营长。好几百人都能摆平,现在这才五六十人,自然不是什么问题。杨炯操心的是,下步怎么办?每月二两饷银,注定了杨炯只能不断抢劫,或者找到其他来钱,而且必须是来大钱的路子。否则一旦没钱了,队伍就散了。另外,已经抢了何举人,算是向周边百姓和官府宣告了,虎头山不是像原来那样,只祸害南来北往的客商,现在是窝边草也吃哩!这样一来,官府的下一次进剿随时都可能到来。这也是杨炯要扩充队伍的直接原因。面对成建制的官军,若是没有对抗的力量,那就只能再带着娘和惠姑逃命天涯了。

想来想去,杨炯觉得,他只得在扩大队伍和扩大祸害规模这条不归路上,一路狂奔了。至于未来会怎么样,只得听天由命了。以前,杨炯是不信命的,但现在,连人都穿越了,再加上成为杨西施的儿子以来,各种奇葩和奇遇,不由地动摇了杨炯原本坚定不移的三观。

对于扩大队伍,现阶段该扩大到什么程度,杨炯觉得,应该是达到力量规模与祸害能力,也就是筹饷能力的平衡。太多了,养不起,迟早破产解散;太小了,对抗不了官府,吓不住乡下的土豪地主们。

琢磨来,琢磨去,杨炯定下决心:一队长枪兵、两队刀盾兵、一队弓箭兵,每队五十人,总体规模控制在二百人出头一点,刚好也是当初山寨的设计初衷。维持二百多人的队伍,光是饷银,就得四百多两,再加上伙食、武器、以及其他方面的支出,哪怕抠着银子花,也得五百两左右。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要打造补充大量的武器护具,那银子花得就跟流水一般。稍微细算一下,杨炯心里苦笑,嘿嘿,可惜了,人家何举人家三代积蓄,竟然不够两百土匪三个月的开销,真应了那句攒钱困难败家易!

于是,虎头山上的招兵旗,确切说是招匪旗,继续扯起!杨炯相信,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让大伙山下去,去田间、去集市、去码头、去县城,去秘密串联、游说:包吃包住,每月二两,绝不折扣!

杨炯还放了个大招,谁拉来一个合格的新人,给一两银子。一时间,队伍上好多兄弟都请假下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