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七十四章 股市

永不下车 第七十四章 股市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理想联盟的尸体,如此庞大,西方国家的经济借此又续了长达三十年。m.uu234

然而再怎样庞大如山的遗产,迟早也会败光,抽水机隆隆运转,将理想联盟与同时变色国家多少年来积累的资源、财富、劳动力与年轻女子榨取一空,当西方经济体制之外的能量逐步消耗殆尽,世界便再度滑向危机的深渊。

当坐吃山空的地主傻儿子败光了一切家产,完蛋的,不止是傻儿子,还有那些贩卖奢侈品给他的奸商。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十年一次,差不多成为了一种规律,撇开这表层的周期震荡,方然看得清大趋势,总危机的爆发越来越近,而且,很可能就是这一次。

那这场危机又会怎样结束呢。

应对经济危机,财政手段不能治本,刺激政策也只能换来一时的活蹦乱跳,挪用未来的钱填眼前的窟窿,必然造成未来更大规模的危机,且不说,即便联邦政府想这样做,也还有一个信心的问题,当大多数人都不认为“未来”是一个靠谱的东西时,寅吃卯粮的戏法就无法再进行下去。

那么就只有战争了吗,如罗伯特*布朗所担忧的那样,当核武器的震慑不复存在,盖亚,就会再度变为一个流淌血与火的世界么。

也许是,也许不是,但,目前联邦与其他列强的反导技术,还没有成熟,挣脱恐怖平衡的桎梏,打作一团,那恐怕也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情形。

一剂二十年后才能生效的药,当然是笑话,根本不能应付眼前的危机。

战争的阴云出现在天边,但,万幸还离得远。

时间,一天天流逝,伯克利校园里的一切运转如常,危机却在墙外的世界愈演愈烈。

在经济危机的滔天巨浪中,无数人损失惨重,甚至因为资产价格的暴跌而破产,街头巷尾的流浪汉在增加,市场萧条,治安恶化,央行的应对措施却姗姗来迟,国会老爷们在会场上争执不休,甚至上演一出出全武行。

对策,其实总归是有的,凯恩斯的灌水疗法不费力气,什么时候都可以发动。

不过在危机肇始之时,就果断灌水,这种做法却举世罕有,事实上但凡可以拖延,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总会在危机全面爆发,债务链条断裂的差不多时,才开闸放水,加上危机爆发时的迅猛加息,将洪水逐渐控制住。

至于那些不幸淹溺,漂浮在水面上的债权人、债务人,蒸发的股票市值和湮灭的债权,正好作为经济危机的牺牲品。

单纯的放水,等同于扩大信贷,事实上就是在挪用未来的金钱,并不能治疗经济危机。

否则,风平浪静时始终在偷偷掺水的联邦,又怎会步入经济危机呢,所以危机中,真正起作用、能拯救经济的,并不是放水,而是在此之前已经破产、资产暴跌甚至清零,**则往往随自戕而一并被消灭的可怜虫。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无法偿还的债务,那么,只有消灭债务,才能走出阴霾。

至于如何消灭,全联邦范围内注定无法偿还的天量债务,注定无法变现的泡沫资产,哪些应该被保留,哪些应该被勾销,伍尔街的寡头们心知肚明。

谁有暴力撑腰,谁的资产和债权就高枕无忧,反之,哪些在股市、债市随大流的普通民众,则注定会输的一干二净,即便再有坚强的决心,也会在窘迫的生活面前,忍痛贱卖、平仓。

危机中,联邦股市狂泻,资产价格随之暴跌,许多人倾家荡产,甚至债务缠身。

对这样的厄运,普通人除了大吼大叫、抱头痛哭,大概还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资深一些的股民,投资者,和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金融专家,则将其归罪于民众的贪婪与非理性。

这些白痴在高位买进,期望大赚特赚,一旦遭遇凶猛的下跌,又出于恐惧和焦虑而盲目斩仓,才会遭遇沉重的损失。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方然眼中,不是坏,就是蠢。

投身股市的普通民众,表面看来,损失的确来源于逆市操作,高进低出,而倘若意志坚定、绝对理性的操盘,也的确可以反手获得一定的收益。

但这种损益,事实上来自于零和博弈,如果将交易成本也考虑进去,甚至是总体上必亏的负和博弈。

股市全体参与者的损失,根本上讲,是在新股入市、认购的那一刻,就已经事实发生了。

从现金到股票,认购,很容易完成,然而从股票到现金,除非在股市完成交易,指望发行机构赎回,实在是一件极不靠谱的事。

股票认购,真金白银换来一纸凭证,损失既成事实,接下来的一切博弈,无非是在恶浪滔天的股市里,为短线收益而尔虞我诈,不断进行负和博弈而已,真正的获益者,早已将上市融资所得揣在囊中,一边利用上市募集的资金指点江山,一边坐看贪婪的投资者在股市里自相残杀。

上市,就是圈钱,用莫须有的未来兜售股权,愿者上钩。

认购新股,等于白白扔钱,多少游荡在股市里的投资者不以为然,方然就和这样的人打过交道,虽然是在网络上交流,他也能感觉到,那些持有价格翻倍、甚至翻十倍股票的人,会怎样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然而考虑到另外一点,股票的价格,不管再怎样高昂,却只能在卖出后才能落袋为安、真正转换为金钱,就可以理解上面的论断。

众所周知,股票价格的上扬,分红只是微不足道的因素,根本原因还是公司未来的期望,然而再想一想,不论公司的未来如何辉煌,普通民众手中的股票,除非有买家收购,否则也永远无法真正兑现其市价。

面对持股的大机构,也永远无法真正发挥股东的作用,只能跟在公司和大机构身后奔跑,捡拾一点所谓“分红”的残羹剩饭。

当然,市场中的每一个持股者,在股价高涨时,可以选择清仓、落袋为安。

然而从总体上观察,这种想法,却只是一个白日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