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五六三章 种植

永不下车 第五六三章 种植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对事关永生的一切,意识,本质是什么,怎样的技术才可能有助于永生,这些问题,阿达民与nep_774的科学家们都很清楚。

正因如此,在吩咐这些专家、学者们做事时,方然并无特别的顾虑。

永生,多么自然而然的念头,从蒙昧时代起就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即便迄今为止,尚无人能实现,身为大区管理员,治下区域内说一不二的“上帝”,有这念头也再正常不过,没有必要遮掩。

最近一年来,nep_774机构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脑的外连。

事关永生,既然意识是人脑中流淌的信号,现阶段既无法读取,更无法复制,且不说即便实现了这一切,也只是制造出与当事者毫无关系的复制品。

那么要在身体朽坏之前,延续意识,便必须另辟蹊径。

在这方面,一个相对可行的策略,是经由外连接,在一段时间内循序渐进的“引导”意识,仿佛导水般将其过渡到新的载体之上。

与简单粗暴的“意识迁移”相比,这种策略,并非是要让意识搬家。

人的“自我意识”,倘若阿达民与专家们的认识没错,应是一种载体中流淌的生物电。

这种东西,可想而知会高度依赖载体,而且极其脆弱。

在针对人脑与意识的研究中,774机构进行过测试,利用电极、线圈、磁共振等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对大脑施加影响,结果显示大脑的生物电在外部干扰下十分稳定(这可想而知),但引入脑组织内部的电磁信号,则会对意识构成巨大的影响。

这些研究,原则上一点也不新颖,旧时代的脑科学家们也做过,只是没有这么精细。

试验中,经过巨型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处理,nep_774机构的专家们还无意中达成了一项成就:

绘制出人类在旧时代便想做,却没能在盖亚大战前完成的“人脑全景图”。

迄今为止,人类第一次将脑的功能区域,定位到神经簇,原则上这也是最精确而无法更进一步的描述,这一规模巨大的资料,显然对人脑与意识的后续研究大有裨益。

但对于意识迁移,则只有辅助性的帮助。

人脑,相当于分布参数模拟式计算机,显然无法与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等量齐观。

最起码的,百年前的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就已经揭示,人脑的特定功能与特定区域之间,并没有很明晰的一对一映射关系。

虽然可以粗糙的将脑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掌管视觉、听觉、语言表达、空间思维等能力,但这种分划并不准确,至多只能说这一区域的脑组织,负责视觉的神经元、或者意识流动成分更多些。

除此之外,所谓掌管某一功能的特定区域,也会多少与其他功能相关。

此外,不同于批量研发、设计与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每一个人的头脑,原则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功能区域的划分上也多少会有差异。

这一点,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基本功能上,差异较小,而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高级功能上,差异较大,甚至可以有很极端的情况,部分脑组织先天缺失、或者受损的人,可以很好的将功能转接到脑的其他区域,而没有外在可见的异常。

相比于辅助性的脑区域研究,nep_774的主要工作,还是脑的外连。

与一般意义上的“脑对外连接”不同,传统的大脑神经连接研究,是在已有的神经通路脑髓上做文章,或者通过外周神经通路来进行。

这种研究,难度其实一点也不高,但凡动用各种手段,向神经通路中送入电信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体自身的神经冲动,继而让信号抵达脑部,或者反过来接收大脑送出的电讯号,解读其含义。

用计算机做比方,可以认为,这相当于利用键盘、显示器等已有的外设,与其联络。

而nep_744研发机构的方向,则更进一步:

试图用机电、或者生物的方式,直接与脑建立广泛的联系通路。

通俗的理解,浏览研发报告时,方然会将这一过程想象成计算机的内部改动,通过增加线路连接的方式,将某台计算机直接与其他计算机相连,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类的大脑,乃至意识,会对这种连接有何反应。

凭空在脑上挂载一个外来模块,然后观察,实验者的意识是否会觉察到这一加载模块,如果能,又会如何反应,这是774机构进行过的研究。

具体的实验过程,漫长而繁琐,且伴随许多骇人听闻的操作。

方然不太关心这些,他更关心的是结果。

nep_774的总体研究思路,大致来讲,分为“生物”与“微电子”两条线。

一条线,是尝试脑组织间的连接。

说白了,就是尝试将其他个体的脑组织移植、附加到实验者的大脑,凭借精密之极的微操作,与术后的刺激手段,建立起移植脑组织与实验者大脑之间的神经连接,然后观察这对实验者意识会有何影响。

另一条线,相对来说则更高深,是尝试用仿生构造,来建立实验者大脑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通路。

人脑与计算机间的互联,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

不论脑组织,还是计算机,

总之,都是一种建立脑外连接的大胆尝试。

这样做的动机,理由,可以有很多,旧时代的研究机构也开展过类似的研究,虽然成果寥寥,但其动机则大致一样:

无非是想尝试一下,以人类的技术,能否突破脑的诸多物理限制,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

至于这设想是否能实现,现在,nep_774的研究报告,结论与已有的资料很相近,并不认为用脑组织进行脑的“延展”,能做到这一点。

人脑,迄今为止,倘若不考虑nep_791等机构的“强人工智能”,仍然盖亚表面的最强大智慧载体。

但这种能力,显然受限于脑的物理属性,从体积,神经元个数,神经元细胞的体积、树突数量,到神经纤维传导能力等等,都会对脑的能力产生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