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五五四章 燃烧

永不下车 第五五四章 燃烧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以科技先进、工业发达的nep大区为模板,预测全世界的年氧气消耗量,以及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

但现在,这一方法得出的数据,根本与实测对不上号。

盖亚大气圈的氧含量,十年来累计下降万分之四,0.04%的数字,看起来简直一点都不起眼,对应的氧损耗又是多少呢,用大气总质量五千三百万亿吨,乘以万分之四,就能得到2,120,000,000,000吨的数据。

十年时间,消耗两万一千二百亿吨氧气,这才是从大气监测数据得出的实际情况。

也就是每年2,120亿吨,这数字,是西历1480年的十倍。

伴随而来的,是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飙升,博士接下来的陈述也提及这一点:

“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两相对照,我们有理由认为,过去十年间的氧含量下降,几乎都是由化学反应、也就是燃烧的形式被消耗掉。

虽然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根据历史数据,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间,盖亚大气的氧含量持续下降,二氧化碳的含量则随工业化进程而持续攀升,趋势根本没有这么猛烈,像这种情形,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前所未有的变化,是吗;

难道盖亚表面的板块运动,在最近十年里,有所加剧。

但,不太可能,如果真有如此剧烈的变动,不消说,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必然频发,地处板块交界地震带的nep大区,不可能毫无觉察。

想到这里,与克莱德曼博士的思路相近,方然也开始怀疑,这一反常的自然现象,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虽然“万分之四”的氧含量降低,相当于十年间消耗2,120,000,000,000吨氧气,两万亿吨还多,这数字未免也太夸张。

过去十年,或者,过去的三到五年,盖亚表面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

阿达民的疑问,很显然,报告情况的克莱德曼博士无法回答,作为地理、生态方面的专家,对现实世界的情形缺乏把握,很难找出真正的原因。

如何解释盖亚大气中氧、与二氧化碳的变动,提出设想,已经很不容易。

当然如果用大白话来表述之,倒很好理解:

按博士的推测,这情形,就仿佛有人在盖亚表面放了一把火,平白烧掉了无以计数的可燃烧物造成的。

0.04%的氧含量变化,乍一看,并不会对人类造成麻烦,甚至没有直接的影响。

但背后潜藏着的可怕现实,却令方然警惕,他立即吩咐asa对这一情况展开调查,不说查明真相,至少也要给出更合理、更贴近真实数据的预测。

与此同时,自己也在心中盘算,结合过往见闻,其实,身为管理员并不难猜到些什么。

新时代的盖亚表面,浩劫之后,世界可以说已进入一种“完全失控”的状态,国际协调,合作,荡然无存,掌控割据势力的野心家门,完全受自身目标的驱使,深陷一场注定令所有人处境越来越恶化的囚徒困境,这正是当下发生的事。

氧气消耗,取而代之的,则是二氧化碳,肇因显然是一系列的燃烧过程。

“燃烧”,在现代社会,并不一定就是烈火熊熊,而是泛指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过程,过去十年间,nep大区的能源消耗水涨船高,每年燃烧掉好十几亿吨的石油、天然气,和超过二十亿吨煤炭,这些过程都会大量消耗氧气。

那么世界上其他地方,情况又如何,一开始,方然与asa的想法接近,认为北大陆的几个大区,能源消耗都会比较剧烈,其他大陆的割据势力则不一定。

燃烧能源的规模,在当今时代,显然与一个大区的科技水平、生产规模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先入为主的认为其他割据力量实力稍逊,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会太大,asa才会给出五百亿~七百二十亿吨的预测数据。

现在看来,这一预测结果,比真实的数据少了六、七成之多。

原因,无须asa去分析、提炼,方然自己就能想到,是此前对其他割据势力的猜测有重大偏差。

盖亚表面的割据力量,要想维持毗邻者之间的平衡,而不致被吞并,大区之间本应实力相若,进而,每年消耗的能源数量也应大致相仿,这是方然一开始的想法。

但他仍认为,在北大陆之外,或许也有很多割据者,实力比北大陆上的一干大区弱得多。

譬如南大陆,在旧时代就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空有资源、人口,在全球资产主义框架内,却始终跳不出极端贫困的泥淖。

可是现在,观察到意料之外的二氧化碳增幅,与氧气消耗,线索就指向一个确切的方向:

盖亚表面的其他割据大区,实力,恐怕都不容小觑。

但即便如此,或者说,将遍布世界的几十个(估计值)大区之消耗,统统以nep的数据代入,最终的数据仍低于实测值,而很显然,要说这世界上每一个大区的能耗都比肩nep,未免又有些矫枉过正。

氧气含量的降低,恐怕,还另有一些生态方面的原因。

好几天里,不时就会想起这问题,方然心神不宁,他知道,自己在为曾一度漠视的盖亚生物圈而担忧。

而克莱德曼博士的后续报告,则印证了这种忧虑。

身为科学家、而非管理员,克莱德曼看待“大气成分变化”的视角,与方然不一样,他直截了当的提出设想,从原理上剖析问题。

大气中的氧含量,迅速降低,对应的则是二氧化碳含量飙升。

这一事实,不论表面上的原因如何,本质上,却无非是“固定碳”变为“游离碳”的过程。

即,原本以石灰岩、有机生物体、化石燃料等形式,固定在盖亚表面的碳,由于一系列的氧化作用而重新进入大气。

盖亚表面的固定碳,都分布在哪里:

地下的能源,广泛分布的石灰岩,以及,遍布生物圈的生物体,大致如此。

那么现在的情形,略一猜测,差不多就是这些蕴藏量巨大的“碳源”,正在被大规模氧化“燃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