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变化

苏厨 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变化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机井技术,可以打出地下的温泉,温泉通过大棚里弯曲回环的小水渠,除了供日常浇水所用,还能提高温度。

加上地膜,有机肥,可以提高地温,冬日里种菜已然不是什么高难技术。

好东西谁都稀罕,在勋贵们心里,穷御史们瞎哔哔,那是因为他们吃不起馋的!

老子们纷纷上马冬菜项目,也算是为皇上挡枪,这就是咱勋贵们该做的本份不是?!

于是勋贵们纷纷到苏家庄子取经,投资菜园子,将尉氏渐渐开辟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季节绿色蔬菜基地。

种植需要技术,所以如今这里除了菜园以外,还成为了大宋最大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及水产驯化选种基地。

四通商号先后将苏油提供的嫁接技术,果树矮化技术,以及小妹发现的遗传学定律,应用到了农业实践当中来,并且创造出了可观的效益。

小妹通过对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已经揭示出了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中的第一条——基因分离定律。

然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金鱼遗传的研究,发现了第二条,也就是第一条的多倍形式——自由分配定律。

如今的小妹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由四通农技司专门提供科研小组,展开了对果蝇的实验观察,朝着第三条定律——连锁互换定律方向迈进。

在此基础上,各种农业作物的杂交培育,也在尉氏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主要目标有几项——高产水稻种子研究,高产小麦种子研究,十字花科和黎科选育杂交研究。

其中最后一项是个大项,包括了高产油菜作物,食用蔬菜作物,禽畜青储作物,制糖作物好几个课题。

好多都是苏油从海外搞来的,除了这两大类,还有胡萝卜,甜象草,香料作物等。

比如甜象草,在汴京这个纬度以北,每年都需要播种,但是在尉氏,因为有温水保证,一年种下,可以连续收获三年。

于是这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农业的另一个大项目——牲畜选种繁育的基地。

赛马活动的兴盛,国家鼓励养马的政策,新式马匹培养方式和现代化马场的成熟,让马匹的培养成为了方兴未艾的事业。

就如同后世土豪们热衷于收藏豪车那样,名马,是现在勋贵们身份的象征。

以前骐骥院里才能出现的五尺八寸骏马,现在在尉氏比比皆是。

赵顼特意在尉氏开辟了一个赛马场,还成立了马术行会,亲自担任会首,每过一段时间,这里就会举行贵族们的酒会和赛马会。

马会还带有博彩的性质,也是皇宋慈善基金的一笔大收益来源,马会上的勋贵们端着精美玻璃杯,硅胶过滤后的葡萄酒,吃着精致的烘烤小点心,嘴里开口闭口就是什么“谱系”“纯种”“速度因子”“耐力因子”等专业名词,就跟那马是他们亲手养大的一样。

除此之外,尉氏蓬勃发展的,还有生猪产业,畜力用牛和乳牛产业。

所有的这些东西,最好的都在苏家,在四通商号。

很多东西还是国家机密,苏家庄子边上的几栋大楼,都有卫兵看守,隶属天武新军,由皇城司直接明目张胆地监督。

传言里那里边有干犯天机的秘术,只需要用稻草扎成牲畜模样施法,一夜之后,便能够让庄上所有的母畜怀上马驹牛犊羊羔猪仔。

猜测得虽然不中,却也错得不远。

一路过来,除了绿地,惠民河边还有许多的风车,水车。

冬小麦已经出苗,进入了疯狂的生长期,如今麦饭这种不好吃难消化的东西,已经彻底告别了京畿十六县百姓们的餐桌。

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的大馒头,煎饼,面条,春日里甚至还能美美地包上一顿荠菜饺子。

这都是那些风车和水车的功劳。

经过发酵,再调整酸碱度的面团做出的食品,从难消化难吸收变成松软可口营养丰富,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以前,面粉是上流社会才能享用,民间多食麦饭,唐代张鷟所撰的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中记载,曹怀瞬兵败的时候“遗却麦饭,首尾千里,地上尺余。”

要加工,就需要人力,磨面筛选也耗费功夫。

直到有了无需大量人力的自动化机械出现,才算是迈过了这个坎,面粉,终于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节约了人力,还节约了粮食。

一斤面粉蒸出八个大馒头,能够供一个壮汉吃两天。

将大部分咀嚼的工作交给石磨,大部分消化的工作交给酵母,食物的吸收转化率大大提高。

而剩下的难于消化麸皮,可以成为禽畜的添加饲料,还能成为四通商号收购的物资,一点都亏不了。

四通收购麸皮的主要目的,除了制备乙醇,甲醇,乙醚,青霉素,酵母等有机物产品外,最主要的是通过一种新工艺,生产大量的饲料。

其实这技术就是最早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出成型技术,用于制造水压机的高压密封技术,和用于造船的蒸汽加工技术的叠加,应用到饲料业上,就能生产出一种厉害的东西——膨化饲料。

在后世营养过剩的年代,这玩意儿简直就是灾害,为世界制造出了无数的胖子,导致胖子的行情一再走低。

然而在普遍性食物匮乏的今天,这东西的效果堪称逆天!

刚开始四通董事会对苏油提议的这个科研方向不怎么感兴趣,因为三种技术如今都算高精尖,用来生产饲料,有点大题小做。

然而实验结果让董事会的大佬们惊喜交加。

根据实验小组反馈的报告,生麸皮直接给禽畜使用,其转化率最多百分之三十,如果制备成孰料,能够提升到百分之四十。

但是膨化饲料,能够将这个转化率,提升到逆天的百分之九十九!

四通相当于买入的是废料,产出来的是金子。

那就啥也别说了,赶紧投产是正经!

尽管饲料的生产成本不低,但是四通还是能够大赚。

因为禽,畜,鱼,吃了这种饲料后,体格异常健壮不说,生长速度很快,产奶,下蛋的效率奇高。

价格也不贵,饲料销售的行情,在如今集约化农场较多的陕西,汴京,两浙,蜀中,销量日渐走高。

而这一切,都是理工给大宋带来的福利,御史们瞎逼逼说理工是“邪学”,在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甚至可能在他们自己的心目中,都是荒谬之极。

不说别的,就凭理工学问能让家中的母鸡每天一个蛋,有时候高兴了还早晚各一个,地里能够长出三四斤一个的大萝卜,大白菜,狗御史们说破大天去老子们也不认。

老子们犯过的最大错误,就是交纳赋税,养肥了这群空心大佬倌啊……

这种邪,天天中老子们都乐意!真当咱小老百姓全都是白痴吗?!

尉氏一路过来,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象——鱼塘。

如今汴京的冬日其实挺冷的,苏油设计的开封府新城墙,墙体里边还藏了冰室,就是利用冬日里的气候,将泉水冻结成冰,储藏在墙体里边,夏日里再取出来供皇家使用,外加做冰雪冷饮赚钱。

这个业务,归皇城司冰雪务管辖,别小看这一项小小的设计,给皇室带来的收益,每年也不下上万贯。

皇城司的开销经费,苏油一个顺手的设计就给赵顼完全解决了。

而尉氏的鱼塘,因为用的是流经菜园之后的暖水,虽然温度已然大大降低,但是满足几口鱼塘不结冰的需要还是可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