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杨曙

苏厨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杨曙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油给交趾学者带来了一份厚礼,是石膏倒模,水泥浇铸出来的复制品——后蜀成都学宫石室十三经翻版石碑!

其中的《孟子》一经,是苏油增补的,王安石详注,苏轼抄录。

能请得动这俩人合作,估计连赵顼都够呛有这面子,全大宋大概也就只有苏油一个人可以做到。

大苏去年中秋一首《水调歌头》,彻底凝聚了神格,现在是当之无愧的大宋文豪,至于还能飞多高,只有云知道。

所有经碑文字,近二十万言,每一句都有规范注释,书法秀美,堪称石刻杰作。

当苏油亲手推开经室大门,让所有交趾学子,学者见到庄严矗立其中的一百九十多块整齐碑石的时候,李道成不由得老泪纵横,黎文盛激动得嘴唇颤抖。

虽然是复制品,也足以让交趾儒生们惊喜若狂。

这样的碑文,连大宋都只有三处,成都,洛阳,汴京。

李道成带着交趾士子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叩头膜拜:“交趾德牧王化,知礼明伦,盖自今日始。南海万民,叩谢皇宋圣恩!”

苏油将他扶起:“李老,开启民智,你是先行者。高丽儒家,自号称‘海东孔子’的崔冲所起,至今其国繁华安定,人民儒雅尚义,有小中华之号。”

“先生乃南海儒宗,之前受制于逆恶,难伸抱负,如今,正其时也。”

李道成白须颤抖:“道成名节已污,岂敢比续先贤,惟竭力尽心,为一方百姓谋福尔。”

苏油笑道:“有此一心,青史会给你公正评价的。”

祭祀完毕,学子们移步明伦堂,李道成请苏油开讲第一堂课。

鉴于交趾特殊的情况,苏油选择了《礼运·大同篇》。

《礼运·大同篇》是论述礼之源,礼之实,以及礼之变的专论。

以《礼运》为篇名,正表明它的中心内容,是在记录时代的礼乐因革。

不过,《礼运篇》脍炙人口的,倒不在于它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而是由于冠于篇首的“大同小康”思想。

它为世人描绘了一个华夏民族理想世界的蓝本,故后世有“礼运大同”之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文中其实是将大同置于小康之上,从表面上看,似乎也的确很有道理。

而理学思潮,却第一次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同,真的可以在今世重现吗?

苏油如今也算是思想家,在他的启发和带领下,如今的理学一宗认为,“大同”,是一个数学里“绝对”的概念,可以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达到。

而使社会无限趋近“大同”的,是“小康”所论的制度和方法。

是以“大同”为理念,制定出来的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礼法和典章;

是以“大同”为理念,从启蒙到成人的一套伦理教育过程;

是以“大同”为理念,从乡野到朝堂,构建起来的一套社会结构模式。

“大同”,其实就是“内圣”,是宗旨,是追求,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品质修养的最高标准,是一个儒家思想继承者最高远的志向。

“小康”,其实就是“外王”,是一个人对外与人相处,行为做事应当遵循的方式和方法,是一个儒家思想继承者,在实践中践行大同理念的体现。

两者是一种内部的矛盾统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内圣者一样会用兵,立法,以外王为手段,去推行政治制度。

原因就在于“大道既隐”,大同的产生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一个以儒家思想武装自己的人,他的内心应该是具备“大同之心”的,而他的行为,则体现为“小康之行”。

或者反过来说,不以血裔民族为标准,能这样践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儒家。

这就从理论上解释了李常杰和苏油的区别,也解释了两者在战争中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决了交趾学子们思想上的矛盾和苦闷,给了他们武装头脑的思想武器。

这是理学成熟的思想体系在交趾的牛刀小试,苏油引经据典,声情并茂,让一干学子听得如痴如醉。

苏油没有将儒家说得多么高大,而是给学子们指出了一条道路,一套方法论,而且是一条切实可行,能够一步步达到的方法论。

学子们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大道深旨,苏油告诉他们不需要崇拜古人,只要和他们一样不断地修为和实践,一样可以无限接近于古代的那些圣人和大贤。

每一个人,都可以“内圣外王”,不在于能不能达到和趋近,而在于那个人自己,选不选择走上这条道路而已。

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只是解决了思想选择上的问题,具体到学习上,无论心还是行,要汇通圆融,还是非常艰难复杂的。

仅仅最表面的君子六艺,要全面掌握,那都一辈子学不完。

仅仅一个“慎独”,多少人在艰苦与诱惑之前,选择了放弃。

不过这些却是下一节课的内容了。

一堂课讲完,苏油相当于将在交趾的执政纲领交代了一遍,李道成和黎文盛恍如醍醐灌顶,不但对苏油的学养气度佩服万分,更是对他之前的种种作为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对他今后的施政完全放心。

的确,一切都解释得通了,这和李常杰那样的穷兵黩武,完全是境界与档次上的差别。

课程结束,学子们各回学舍,今天同时也是开学典礼,下午还有分班考试。

趁中午的时间,苏油举行了一场小型宴会,招待新聘用的学宫直讲们。

这一堂课,收获最大的其实是他们,很多学子还是懵懵懂懂,真正能听明白道理的,主要还是这一帮人。

交趾人最爱的一道菜,是用牛骨,鹿骨,羊骨,鸡鸭骨,加上香料,熬制成浓郁鲜美的汤汁。

然后他们还喜欢吃水牛肉。

为了办好这次招待会,苏油特意聘请了王室的大厨,买了一头牛,给直讲和学子们打牙祭。

直讲们的学问也要经过考核的,苏油按照眉山学宫的考试方式出了诗,赋,策问各一道。

其中一份,苏油认为去大宋拿个进士功名都没有问题,印象很深刻,这时便开口问道:“谁是杨曙?”

就听“当啷”一声,有人摔碎了盘子。

一个文士抖抖索索地过来:“后学杨曙,见过大学士,罪大于天,不敢请死。”

苏油见杨曙这幅模样不由得有些纳闷,对李道成问道:“李公,这怎么回事儿?”

李道成苦笑了一下:“杨曙是我交趾难得的文才,李常杰北侵之前,逼迫他作了那篇《伐宋露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