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

苏厨 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宾童龙就是后世的岘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苏油早就对此地垂涎欲滴,于是给出了一个貌似“公平”的方案——三州之地乃占城故土,被交趾无故占领,大宋如今设立交趾郡,出于维护地区稳定的,承担大国责任,致力地区和平为目的,同意将三州之地交还给占城。

但是占城国王制矩,应当尊重三州人民对生活的选择,他们已经适应了在新土地上生活,如果强行让他们翻山越岭重回故地,显然是不仁的。

因此大宋本着对属国负责任的原则,在将土地归还给占城的同时,要求占城国王尊重三州人民的意愿,要求占城统治阶层,认真考察三州的优良制度,做出一些合理的改变。

同时,为了打消旧州刺史王珍的担心,大宋决定派遣两艘战舰,驻守旧州会安江入海口,建立军港和城镇,为王珍和宾童龙城提供保护。

鉴于王珍对此次战争做出的贡献,大宋同意在旧州设立市舶务,组织商业运输,归海宁市舶司直辖。

而王珍可以分享部分商业利益。

这是一个几方都接受的方案,至少在今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划算。

而苏油实际上还给了占城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换来了一处重要殖民地。

对于占城和真腊之间的矛盾,苏油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真腊和占城的交战区域,主要在九龙江平原,于是苏油用铅笔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说大宋在这片沼泽上也建一座城吧,将之作为军港。

以后也南洋水师会在这里驻扎,设立安抚司,调解南海诸国的矛盾,保护过往海商的利益,有事情,大家可以找安抚司斡旋。

今后的西方贡舶,都会在那里暂时驻泊,取“西方来贡”之意,就叫做西贡城好了。

两国大使面面相觑,真腊大使对占城大使挤眼,少保这是糊涂了吧?那里可是一片沼泽。

占城大使对真腊大使挤眼,这不正好,那地方鸟不生蛋,总不是占我们的土地,多好?!

为了将事情敲得铁板钉钉,苏油甚至还用了西军撤离后留下的五千个罐头,外加一部分西军撤退后留下的成药,作价两千五百贯给两个国家平分,“买下”这处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同时许两国组织船只来宁海市舶司进行贸易,这让两国非常高兴。

大宋成药效果非常明显,拿回去孝敬两国王室,绝对优秀。

卖东西给宁海市舶司,赚的钱肯定没有卖给杭州市舶司挣钱,甚至不如卖给广州市舶司,但是,架不住路途短了很多啊!

诸事敲定,协议签好,苏油立刻将占城和真腊的属从军通通从交趾赶了出去。

和小高相爷就好谈了,大家是好朋友,那还有啥好说的,茶马古道上的关卡通通拆除,人头堆这种提醒交趾和大理之间曾经有过不友好历史的东西通通挖坑掩埋,大理的商品尽管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运过来,做生意嘛,必须你好我好大家好才行!

小高相爷乐得都不行了,我就知道明润不会亏了咱!对了听说你在两浙路搞出个湿法炼铜术?这个这个……

苏油拍着胸脯打保票,给!这还能不给?谁叫咱们是铁哥们呢?

小高相爷不知道的是,交趾人民和海外蕃商可是不认纸钞的,交趾产金银比铜铁多,光整大面值的金银币可带不来交趾的全面繁荣,用大理铜铸造舶来钱,才能将经济触角深入到交趾的方方面面!

又是几份协议,不过就是苏辐代表四通商号和小高相爷签署了。

苏油忙外交的同时,李道成和黎文盛在忙内政。

苏油并不担心刺客暗杀之类的事情,先不说石薇和平正盛两大保镖,就说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别说现在的交趾人了,就连大宋人都不是特别强。

陕西西军里,大部分骑军都是吐蕃人,跟自己的同族西夏吐蕃和青唐吐蕃干仗的时候,照样狠。

就算还有残余的反对势力和既得利益受损者,李道成和黎文盛也会料理干净。

没有别的原因,那些人对他俩的仇恨,远比对苏油的仇恨来得强烈得多。

名义上苏油是来挽救交趾人民的,不是参战一方,而且一直表现得非常克制和忍让。

一切脏事,都是郭逵郭老贼干的。

苏少保仁性天生,保住了交趾王室,解救了太后和小郡王,解救了被宋军围困的二十万军民,敢为了交趾人民和中官叫板,横搅蛮缠地将交趾的赔偿折价了一半……

入城之后,严厉打击了占城和真腊军队,以及那些所谓“勤王军”气焰,制止了他们的抢掠,救升龙城百姓于水火,救治城中受难的居民,开仓放粮,并且命令诸州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在官府备案,人日给米豆各一升,小儿半之,三日一给。

郡君心那就更好了,慈济院,举子仓,幼育院纷纷建立了起来。

将升龙城里和周边的十岁以下的孤儿,全部收养,不但养活他们,还要教读书认字,锻炼体魄!要让他们以后能够自食其力!

至于炮打升龙城这样的事情,那是因为要结束战争,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苏油当然知道舆论带节奏和面子工程的重要性,处理完外交事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修复被炮火炸毁的寺庙,宫殿,城墙。

当然宫殿逾制的部分还是得拆除,正好,用拆除的那些补上炸毁的那些,刚刚好。

然后就是修缮文庙,扩建学宫,搜罗士子,他要传道,授业,解惑!

好吧其实就是洗脑。

熙宁十年四月朔日,苏油带领着交趾郡各州县送来的士子们,来到新修缮完毕的文庙祭拜。

升龙府文庙建立于宋熙宁三年,李朝神武二年八月,也就是说这根本不是苏油强制人家搞的,而是自发自愿,七年前就已经有了的东西。

庙中塑孔子、周公像,并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为陪祀,以及七十二贤等像。

同时规定四季祭祀。

不过儒家文化在交趾还是相当高大上的东西,也就是说,还没有普及,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向心力。

所以此次来到升龙府的士子,基本上都是各地官员们的子弟。

如今的文庙经过扩建,和中土文庙格局相同,完全仿造大宋的规制,文庙,学宫,泮池,魁星阁等等等等,全都建造起来。

为了推广和普及,苏油还增设了校书阁和书局,准备印刷书籍之用。

苏油可以算是学宫里的超级老油条,整个童年基本上都在这样的地方度过,现在装起逼来,那简直堪称雅步风神,观行修整,法度尊严,仪范崇伟。

就连堪称交趾持律之宗的李道成,都不由得既是感愧,又是激动。

潜心儒学几十年,今日交趾,终于迎来了儒学正宗!

听闻小苏太保自幼聪灵,其后师从西南大儒龙昌期,《春秋》名家唐淹,文豪苏洵。

明心发慧,早取科名,又吸收了关学精髓,创制理学一门。

修身,齐家,治国;立德,立功,立言,皆有建树。

平日里与之相处,分明是温润君子,如子侄晚辈一般体贴,今日见到另一面,又如此的端凝稳重。

听闻西夏重臣梁屹多埋,恨不能师从之;大理国小高相爷,称他忘年师友;青唐董毡之辈,都不敢直表其名,恭敬地称他“益西威舍”。

这是一个让敌人都不由自主地尊敬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