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

苏厨 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油当然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不过他是真没想阻止。

就算没了沈括,一样会有李定、舒亶,这事儿只能怪大苏自己管不住嘴,归咎沈括屁用没有。

何况他也实在是舍不得苏轼变成一个圆滑的官僚,而断送影响后世千年的文化偶像。

郏亶的肤色形容,脱去士人衣服完全就是一个农夫,对苏油拱手:“郏亶谢过少保缓罪之恩。”

出行前,苏油奏请了朝廷,以郏亶开拓昆山水利的功劳,提拔郏亶为司农寺丞,江东转运判官。

苏油赶紧扶起:“郏老客气了,能得你相助,加上存中的浙西调查,农事我应该可以放心了。”

郏亶很开心:“关键是有理工测量小组,昆山,太湖周边,地势平坦,高低起伏不大,有时候差一点都不成,有了理工测量方法和精准的地图,水利工程规划,方才轻松很多。”

苏轼在一边打岔:“今日且将政务丢开,我们先把流程走完吧。”

苏油有些不明白:“什么流程?”

苏轼拍拍手:“上来吧。”

丝竹之音响起,一队窈窈窕窕的女子行了过来,当先两位美丽的女子,深深一福,娇音婉转:“恭迎转运使履任。”

苏油明白了,这是如今大宋迎来送往的风俗,新任官员履任,老官员会派遣通判去辖地边境迎接,还要带上最好的官妓,安排宴席。

官妓也是文化人,与苏轼自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轼甚至给她们取了个诙谐的古怪称谓,叫搽粉虞候,意思是涂脂抹粉的公务员。

既然是惯例,连老张老赵都避免不了的那种,苏油也就只好看着美女们表演。

然后想起一件事情:“周南可在其中?”

苏轼笑道:“哦?明润也知其名?”

苏油白了苏轼一眼:“慕召南之化,空冀北之群嘛。叫来见见。”

苏轼就对着领队的两名女子招手:“你们过来。”

两名女子过来,苏轼介绍:“周南善歌,邵南善舞,合称二南,乃一郡之冠绝者。”

苏油点头:“周南姑娘,两浙路教坊司,有多少跟你一般想要脱籍的女孩?大苏虽耽误了你两年,但他一个通判而已,本身就做不了主,你别怪他。”

周南低下头,不敢言语。

苏油说道:“虽然他不可以,我却可以,我这就给你脱籍。”

说完取过笔来,唰唰唰写下判词:“南有樛木,置彼周行。归宁父母,以不永伤。”

四句分别来自《诗经·周南》十一首诗歌里的四首,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南边有棵好树木,可惜生在大路旁,回家看望父母吧,这样才能不哀伤。”

周南不由得大为感动,眼泪就要掉了下来,哽咽道:“奴家谢过运帅。”

苏油又从随身的皮包里边摸出一份诗稿:“看看这个。”

周南接过,眼神一亮,细细读了出来。

“汉帝中宫稀丽色,椒房阆苑犹空缺。

四门奔骑出长安,使者南来巫山北。

万姓怜儿愁远嫁,招媒奔聘竞呼择。

渔郎樵子皆得妇,狡贾时英胥吏杰。

家山本在荆门里,四壁萧然徒疏涩。

无计可违明主心,太守寻来惊玉泽。

素帛三封一匹绢,断离骨肉永天彻。

长催入轿拥将去,幼弟号呼娘泣绝。

绿水飘摇送旖舟,个中娉婷只侬愁。

巫山回首铅云外,峡雨争帘夜渡头。

夜渡苍藤人去久,香溪木叶雁回秋。

数声梆鼓青岚镇,一隅江天白鹭洲。

素面禅衣漫弃船,轻车款款入长安。

玉阙巍峨排坊市,铜驼威凛压雕栏。

三千锦跸上林苑,百尺星台受露盘。

移归柳榭长珍养,留取君王展眼看。”

然后抬起头来:“这是仿白乐天《长恨歌》体?写的是昭君?”

苏油点头:“一路与王相公同行,此老作了几首明妃曲,被他鼓起了诗兴。”

周南睁大美丽的眼睛:“却如何只得一个开头?”

苏油说道:“这只是一个算是旁白的引子。我的想法是这样,以这诗为起点,将昭君出塞的故事,编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故事中的人物,他们的思索,对话,矛盾冲突,旁白……都通过曲子填上优雅的文辞,配上音乐表现出来。”

“然后教坊司将这个故事演绎出来,比如昭君,汉皇,毛延寿这些角色,都由专人来饰演,将昭君的悲欢离合,家国情怀刻画出来。”

“这样的尝试大宋不是没有,不过流于粗鄙,满足的是乡中社会,市集鼓噪的需要,难登大雅之堂。”

“可要是如你们今日所唱之曲一般,将之一段段串联起来,将这个故事表现完整,我想,是会非常打动人的。”

苏轼捋着胡子:“好主意!就是这心思花得大了。”

苏油对周南和邵南笑道:“我肯定是不行的,公务太多,不过你们可以。还有两浙路的文人士子们,哪些才子有这水平,你们比我更加了解。”

周南泫然欲泣,终于还是鼓起了勇气:“奴家还是想脱籍。”

苏油赶紧说道:“当然这不是要留你在教坊司,我想你脱籍之后,一样可以琢磨这个嘛,否则岂非辜负平生所学?对了,京中绿箬,你听过吗?”

周南讶异道:“绿箬妹妹?她是京中制曲大家,一曲《春庭》风靡南北,奴家岂能不知?听闻她嫁给了张七郎,琴瑟和谐,让姐妹们好生羡慕。”

苏轼抚掌笑道:“这就对了,到时候你们还可以共同切磋!小七,带新妇出来见见!”

张麒笑眯眯地出来,对着苏轼拱手:“大先生,绿箬都嘀咕好久了,但是不蒙宠召,都不敢出来放肆。”

绿箬也施礼:“大先生天姿颖发,绿箬早就崇慕非常,今日得见,不胜之喜。”

苏油笑道:“总之这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办了,周南姑娘你放心,有我在浙江,相信没人敢骚扰你。不过你也要抓紧噢,罗敷有夫,自然就不怕这个了。”

周南这才破涕为笑,也不娇羞,大方施礼:“多谢苏帅。”

一场宴会,变成了一道替佳人脱籍的佳话,除了苏轼嘲笑苏油是抄书匠外,大家对苏探花的文采风流还是满意的。

宴席快要结束的时候,苏轼对苏油说道:“这个戏剧的点子挺好,不过要想成事,估计明润你文采上还稍差那么一丢丢……”

在大苏面前卖弄文采,只有被践踏的份,苏油只好老实受教:“那怎么弄?”

苏轼说道:“给你介绍两个人,一个是钱塘县令晁端友之子晁补之,此子聪明强记,王平甫第一次见他就感到很惊奇。”

“这次他父亲来杭州做官时,他也随同,一路荟萃了钱塘山川风景秀丽人物,写成《七述》一书。”

“不瞒你说,钱塘风物我曾经也想过动笔,他的文章真是写得博雅隽永,瑰伟无伦,呈给我看过之后,我直接就搁笔了!”

苏油有些惊讶:“这么厉害?”

苏轼说道:“此子以后一定会显名于世,现在年方十七。明润啊,如今你也是人物了,要多提携我文坛后进才是。”

苏油笑眯眯的点头,能被苏轼说强记的人,记性绝对不一般,搞不好就是张天选那样的变态,这个必须抓来当秘书:“还有一个呢?”

苏轼叹气道:“还有一个我也只见过一次,这娃曾经冒充我的风格,在一山寺里边留了诗,后来被我看到,把我都整糊涂了。”

“我纳闷了半天,这庙我之前没有来过呀,更想不起来自己写过这么一首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