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课

苏厨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课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五万顷斥卤之地,以前一百五十钱一亩的芦苇莎草放羊滩,转眼就变成旱涝保收的极品良田!

这种地,就在汴京城北面几十里,常年不缺水,价值该合两贯半一亩!

苏油给赵顼讲课的时候,赵顼不顾苏油阻止,主动要求拿笔算了一下,算完直嘬牙花子,不对不对,我肯定算错了。

又算了两遍,三个11750000000摆在纸上。

然后赵顼怒了,猛地一拍桌子,苏明润,你坑了我一千万贯!

苏油将纸拿起看了,又恭恭敬敬地放回去:“陛下,你算错了。”

赵顼更怒,这回把铅笔都拍断了,坑了我一千万贯还能忍,好不容易算了一回全对,敢说我错了,这个不能忍!

苏油拱手:“陛下,兴这么大的工役,不用给钱的啊?各种机械,不用给钱啊?郑州水泥厂,铁料厂,好些还是宗室的产业呢,高使相能赊贷给我?”

“一万民夫,一夫一月八缗,这就是近四十万贯。”

“之后答应一夫赠田四亩,这就又是十万贯。”

“铁筋水泥预制桩,这就是五十万贯。”

“夹水堤,水渠,这里就是三十万贯。”

“租用骡马从汴河拉肥泥,三千骡马,两个月,一天五百钱,骡马钱就是十万贯。”

“日后还要维护堤坝,清理水道淤塞,保养水车,都要钱。”

“这还没算水车的造价,虽然有了四通营造,用水力机械加工木料,速度快,成本低,但一架水车,那也是千贯的成本。”

“现在五万顷田才淤洗好几千顷而已,所以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赵顼这才松了一口气,冷静下来:“即便如此,这也是大好事。”

苏油这才说道:“其实这个工程的目的,除了开拓耕地,更多是另一个好处,养民。”

“郑州工厂,五十万贯里边,有朝廷三成的赋税;有了田地的刺激,民夫们用命,加上大机械如龙门吊,巨型滑轮组件之类的使用,工程才会如此快完工;保甲们的马给他们赚了大钱,大家养马才更加的积极;提升了堤埽的防洪标准,汴京城以后不怕普通水患,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利所在。”

赵顼点头:“我有点明白你那金融论的观点了,无怪曾布如此积极,原来除了田土之利,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苏油点头:“是极,而且这好处散归于民,上下皆利,非如隋炀帝开挖运河那般,穷尽民力,最后导致国家覆亡。”

“金融的优势,就是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兴办大事,所以此次臣斗胆跟皇宋银行贷款了百万贯,年息一成五,转眼就多了十五万贯利息的亏空呢。”

赵顼有些心痛:“平白无故多给这么多啊?”

苏油都气笑了:“陛下,你可是皇宋银行的最大股东,银行不盈利,就办不下去了。”

赵顼问道:“那这些新地,都归了皇宋银行了?”

苏油说道:“那当然不行,这些新地,只是开封府的抵押,是能够偿还本金的保证。”

“开封府最终会将地发卖给无地户,四五等户,鼓励他们多种,然后用这些钱财还贷。”

赵顼又有些绕晕了:“无地户四五等户,不是说穷苦难当吗?他们哪里来的钱?”

苏油笑道:“这就是陛下的仁德了,河堤工程的工钱,比强制性役务给得丰厚,一季工程下来,力夫们就都有了积蓄,除了朝廷奖励的四亩地,还可以花钱买几亩,不过这些田土,开封府会严格审核购买人的资格。上等户是没用资格购买的,而且力夫买去之后,十年内不准交易。”

“如此一来,无地户出役一季,能变成拥有十亩地的自耕之农,自耕之农越多,佃农就越少。”

“佃农越少,兼并之家雇佣人力成本就越高,兼并的势头势必得到抑制。”

“当大户被迫购入机械,牛马代替人力的时候,陛下,这场仗,我们就赢了。”

赵顼有些懵:“什么意思?”

苏油说道:“到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民富国强。”

赵顼摇头:“不,西夏和辽国不灭,就不是真正的民富国强。”

苏油笑道:“陛下,真到那个时候,平灭西夏和辽国,就不再是陛下你一个人的志向,也不再是少数精英的奔走鼓呼,而是举国上下,士农工商,要求你必须为国人争取更多利益,资源和安全的时代。”

“这一天,现在看来,或许会比为臣所估计的,来得更快。”

说完从书包里取出之前赵顼给他的镀金手铳:“刚刚进宫,侍卫就这样让我进来,宫禁制度,应该整顿了。”

赵顼将手铳收起:“你一直不还,我都没有好意思提……”

说完从书桌下又取出一支雕饰繁复无比的手铳:“嘿嘿嘿……不过我让国舅又给我打造了一支。”

将新铳丢给他赏玩,赵顼说道:“宫禁制度你不用担心。纯臣该给的体面,我自然会给。”

说完自己都叹气:“要是大臣们都如你这般多好,王相公的执拗,有时候让我都下不来台,不过看你和他倒能相处?”

苏油说道:“陛下,你没发现,王相公与你有些类似吗?”

赵顼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不承认:“我可没他那么执拗。”

苏油说道:“陛下,你与相公,还有司马学士,富相公,文相公,甚至张公,赵公,其实都是一类人。”

“就是不计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目标坚定前行,百折不回的人。”

“可以理屈,可以义撼,不可以言争,不可以私动。”

“在上,为圣主;在下,叫正臣。”

“而所谓的意见分歧,不过在于大家的着眼点不一样,各自所持的论点,依据不够充分扎实,给彼此留下了太多攻击的漏洞而已。”

“臣所做的,不过是根据大家所持的论点,去一一寻找证据,予以求实,然后想办法将这些漏洞补上。”

“《论语》有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臣以为至论。这也是理学的实践的纲要所在。”

赵顼点头:“明润学问日渐圆融,可谓精益求精了。”

苏油躬身:“陛下谬赞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能想得出来的,是我与大学问人书信往来,共同切磋论证,得蒙教诲提点,获益良多的结果。”

……

五月,章惇在湖北上书,又招抚了两处地方,蛮首向永晤、舒光银以其地来降。

同月,苏油上奏,经过查实,开封有县里以栽桑为资,升百姓户等的现象,向赵顼请罪。

赵顼下旨:“农桑,衣食之本,宜以劝民。然民不敢自力者,正为州县约此以为资,升其户等耳。旧有条禁,可申明之。”

命中书重新制定条例,不准将桑林当做抬升户等的标准,将新法下发诸路,每年二月点检,栽够数量者有赏,不及七分者有罚。

六月,鉴于京西、淮南、福建、江西、荆湖钱荒,三司请于六路各置一钱监,各自铸钱十五万贯到十万贯不等。

高士林及时献上冲压铸币机,要求改钱监为银行,宝钞由京中统一印制,发快银船配送,铜币可允许当地自行压铸。

赵宗谔,赵颢献上皇宋银行考计之法,要求钱数不能拍脑袋滥发,要认真确定京西、淮南、福建、江西、荆湖发行钞币的规模。

结果还是出了问题——新币因钱文清晰精美,备受欢迎,民间新币,与同等重量的铜器等价,同样的实心币,价格比旧空心币更高。

这个问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第一批发行的新币,很快从市场上消失无踪,被民间收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