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开炮

苏厨 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开炮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甲申,宰相韩琦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进封卫国公;

曾公亮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枢密使张昪、参知政事欧阳修赵槩并加户部侍郎;

枢密副使胡宿、吴奎并加给事中。

新领导核心班子成立。

乙酉,作受命宝,命欧阳修篆,其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宝。”

所有官员,进一等。苏油因此成了直宝文阁,朝散郎,赐银鱼袋,云骑尉,知夔州军州事,兼夔州路转运判官。

宝文阁是仁宗经常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如今是收藏仁宗文字,御书的地方。现在还未设学士,侍讲之类。直阁为外州监臣贴职,正七品,给苏油非常合适。

发诸路卒四万六千七百八十人,修奉山陵。

丁亥,吸取仁宗的教训,早立储嗣。

赵曙以皇子、右千牛卫将军仲鍼为安州观察使、光国公;右内率府副率仲纠为和州防御使、乐安郡公;仲恪为博州防御使、大宁郡公。

癸巳,权三司使蔡襄奏大行山陵一用永定制度。

永定陵是宋真宗赵恒的陵墓,比较宏大,这与赵祯遗诏中厉行节俭不符。

群臣纷纷上言,表示反对。

同修起居注郑獬上言:“今国用空乏,财赋不给,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窃惟先帝节俭爱民,出于天性,无珠玉奇丽之好,无犬马游观之乐,服御至於澣濯,器玩极于朴陋,此天下所共知也。今山陵制度,乃取乾兴最盛之时为准,独不伤先帝节俭之德乎!”

嘴炮堂哥如今是礼院编纂,对宰相韩琦开炮了,说他如华元之不臣,一炮打得“琦为变色。”

这里有个典故。

《春秋左氏传?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

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

春秋大义,臣子的职责,在于帮助君主处理复杂的政务,去除君主的困惑,让他成为清明之君。

君主活着的时候,不规劝引导;君主死后,葬礼铺张浪费。这叫“弃君于恶”,与不臣是同等的罪名。

老堂哥这一炮威力的关键在于,华元不臣,是被《春秋》定性了的,偏偏这个人却和韩琦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这娃是春秋是宋国大臣,四朝元老。

曾经在军中分肉羹不公平,自己的司机没分到。

结果打战的时候司机说:“分肉羹的时候你做主,现在轮到我做主了。”直接把车开到敌军之中投降,导致宋军大败。

后来华元被宋国赎了回来,在监督造城墙的时候,老百姓作歌讽刺他:“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意思是“鼓眼睛,大肚子!弃甲回来的大胡子!”

华元命司机回喊:“只要有牛,就有牛皮!犀兕的皮也很多!丢了皮甲,有什么大不了?!”

百姓回应也刁钻:“纵然有皮,涂在皮甲上的丹漆也没有了啊!”

华元只好说:“这帮人嘴多,说不过他们,咱走!”

韩琦读到这里的时候,脑海中绝对会浮现出好水川大败而回时,军人家属攀着马鞍,争问他自家子弟今在何处的那幅场景。

一辈子里最大的伤心事,心理阴影面积大到不可求。

然而还是老堂哥歪靶子机枪的一贯的风格,说事儿三成,人身攻击七成。

……

春耕时节,苏油很忙,忙到连给狐大仙的伙食标准都降了,这些都是在稻田边上,听赶来汇报工作的通判孙修给他说的。

苏油在田坎上牵麻绳,插秧的是梁家的佃客,种稻子是新手,有了这个,才能把秧苗插直。

闻言笑道:“老堂哥果然还是那么犀利。只有一个问题。”

孙修问道:“什么问题?”

苏油说道:“造陵墓的钱需要多少?”

孙修说道:“五十万贯。”

“大行皇帝将遗产分给众臣,价值多少?”

孙修一下醒悟过来:“百万有余!”

苏油说道:“照啊!要是大行皇帝用那笔钱给自己造陵,造两座都有剩!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当时只有一个司马光仗义直言,群臣装聋作哑一言不发;而今却一个个跳出来找存在感?!”

“既然当时只有一个司马光敢言,如今也就只有一个司马光有资格反对!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说,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别人也做到!”

不过自己是山高地远一小官,虽然如今刚刚名列朝官序列,有了上言的资格,但是却不是那种将凤翔衙前从丰水期调整到枯水期,都要写信给宰相的性格。

几次提起笔来想写点什么,最终还是搁笔而叹。

五月,富弼既除丧,戊午,授枢密使、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夏汛到来了。

夔州型纵帆船,正式下水。

相比长江中下游的巨型宽体吴船,夔州型在载重量上不具备优势。

然而在操控性,灵活性,方便性,速度,安全……

种种方面,甩出吴船几条街去。

第一次首航,苏油要求,夔州号在抵达扬州后,不要急着掉头,在扬州就地招募海航老手,驶出江口,尝试沿着海岸线前往浙江,如果可能,前往广州。

八月庚辰,王珪议上大行皇帝諡曰神文圣武明孝,庙号仁宗。

因为赵曙的一系列表现,导致曹太后的不满,加上宦官谗间,两宫遂成隙。

韩琦,司马光,心都快要操碎了。

太后曾经对韩琦表示对赵曙的不满,韩琦耍赖甩死狗:“臣等只在宫外才见得到官家,内中如何保护,全在太后。太后应该明白,若官家失了照管,太后你也安稳不了。”

太后惊道:“相公这是什么话!我对官家很用心的。”

韩琦说道:“太后照管了,则众人自然照管了。”

反过来理解——众人说赵曙的坏话,那就跟你有关系。

同列吓得缩颈流汗,下来对韩琦说道:“老韩,这样说太过了吧?”

韩琦心里头在日狗:“不这么说不行啊……”

很快又有赵曙在禁中犯过失的事情传出,“众颇惑之”。

韩琦说道:“岂有殿上不曾错了一语,而入宫门即得许多错!不要相信。”

于是传言也稍稍平息。

但是苏油认为,这大概率是真实,恰恰说明,赵曙是在禁中故意如此,轻慢太后,表达自己控制权不足的不满。

九月辛亥,皇子、光国公仲鍼为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淮阳郡王,改赐名顼;

乐安郡公仲纠为明州观察使、祁国公赐名颢;

大宁郡公仲恪为耀州观察使、鄠国公,赐名頵。

左右谗间者,或阴有废立之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