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国考试

苏厨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国考试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次日,苏油骑上马,优哉游哉地到了礼部。

礼部官员才主办完春闱,知道这小子是今科探花,侍郎亲自出来接见:“小苏探花所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朝廷任职下来,多有为明润鸣不平者。”

苏油笑道:“宰执官家,自有他们的考虑,这点苏油是理解的。”

侍郎笑道:“理解就好,你年纪还小,就算两年后转迁,也才十六岁,前途无量啊。”

苏油拱手:“多谢侍郎美言,苏油今日前来,只为听说了一件事情。”

侍郎问道:“何事?”

苏油笑道:“是这样的,去年朝廷下文,让诸路举贤。苏油惭愧,和明允堂哥,忝在眉州举荐之列。”

“今年诸路,敦遣行义文学之士,齐赴京师,馆于太学,即舍人院试论策。听闻即使辞不就试,亦将以作监主簿命之?”

侍郎心中咯噔一下,靠,完蛋了!宰执失虑了!

也就是说,人家苏油压根都不用参加这次科举,也一样有足够的资格被任命为将作监主簿!

堂堂正牌探花,和地方所举那些累试不第的老贤良同等待遇?!

如此一来,朝廷重复任命,处置明显不公,转眼就会酝酿成一场政治风暴!

侍郎的脑门上,顿时汗就下来了。

苏油这才再次施礼:“为朝廷政局平稳所计,苏油无奈,想来想去,只有一策。”

侍郎就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何计?”

苏油躬身正色:“油,请试制科!”

侍郎傻了:“这……这个……”

制科,是为外朝官员升转京官,选拔优秀干部而设,职位非常珍贵。

外朝品级提升,尤其是基层干部,比京官快得多。

如苏油这样的,如果不考虑年纪,外放一般是上县知县,中州通判,混得好的话,两年一迁要不了几年就能升为上州知州。

外官以通判的品级再考回来,那朝廷就得以知制诰,侍御史之类的职务相待,当年老张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

不过这路子对苏油这种的一甲出身的就不适合了,起点本身就太高,要这样搞的话,两边的捷径都被他占了,年纪轻轻就升到顶那还得了?接下来做权臣吗?

可如今这事情闹得……

侍郎不敢做主了:“明润你稍坐,我去上禀春官,看看如何处理。”

苏油站起身来:“无妨,我回去等候消息即可。这事情可能还要惊动宰执,你们慢慢商量。就算朝廷维持前议,也是没关系的,一切以枢府的意见为准,我全力配合就是。”

这口锅一甩出来,韩琦接个正着,顿时傻了。

让地方举贤良,鬼知道一群老头里边夹着一个十四岁的“贤良”!

再仔细看了举荐理由,特么这个十四岁的,竟然是最贤良的那个!

地方奏报,无可挑剔!

你说你这么小,没事儿急着在地方上搞那么多事情干嘛?

你说你这么小,没事儿急着出来科考干嘛?

科考就科考,偏偏他还一甲高中!

你说你这么小,没事儿考这么好干吗?!

老王也是,没事儿把这娃的卷子给拎出来干吗?!

其实维持前议也不是不可以,个人歧视的小问题,韩琦不怕别人戳脊梁骨。

职务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碗水端不平也正常嘛。

关键在重复授职!这是将朝廷选官制度视同儿戏,闹了这么大笑话,御史言官们可没一个是吃素的!

因此苏油提出的解决办法——为国考试,还真成了化解这道难题的唯一解法。

制科还有几个月,让这娃天天去将作监签到打酱油,这就算是有了工作履历。

然后报名参加制科,这是符合流程的,名正言顺,官员的正常升迁捷径嘛。

官员考制科,品级有点小要求,可这娃是探花,品级本来就高,早过了坎了。

虽然国朝从来没有哪个探花闲得蛋疼了来考制科——要知道万一失败,对声名的影响那是很大的——但是制度也没有规定说一甲三魁不能考不是?

这也可以强行理解为人家探花郎上进,想通过这种方式换工种对不?

苏油提出参加这次考试,还真是实心体恤朝廷——因为他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不报考,对苏油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污水哗啦哗啦泼下来,都在朝廷身上,他不但沾不着一点,还要落得朝野一致的同情。

万一他考上了,得到的好处也只是职务上的小小提升,相比于外官转京官这种大跳跃,可以忽略不计。

黄榜三魁,除授本来就是实打实的京官好不好?

十四岁的探花郎,就算从此天天打酱油摸鱼,几十年后都能位列公卿好不好?

韩琦在心中过了一遍苏油提出这个解决方案,没有大毛病。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才是重头,劝说陛下。

官家还不一定同意这个方案呢!

……

赵祯果然当然地不想同意。

我的神童探花郎,居然报名考制科?还要不要更荒唐?!

大宋文教百年,好不容易到我这里出了个实打实的祥瑞,万一考坏了怎么办?!

韩琦你赔?!

韩琦满脸惭愧,将幞头摘了下来:“臣,辜负圣恩,处置失策,如今惶退无据,只得向陛下请辞。”

赵祯摆手:“不至于为了一个孩子,处置国朝重臣。韩卿你不要忧虑,现在是如何挽救的问题——真没有别的办法了?”

韩琦无奈地摇了摇头。

赵祯闭上眼睛,心痛得都快不行了,半晌才睁眼说道:“难为这孩子了,小小年纪,便知道周图国是……”

“你说说你们,啊?非要拿年纪说事儿……要是不顾虑他的年纪,正正常常地安排职事,怎么会出这种事情?如今搞成这样……”

韩琦心里也在日狗:“臣愚昧。”

“唉……”赵祯抹着自己的脑门:“罢了罢了,富弼守丧刚去,你稳定朝局也费了不少心力。也是一时疏忽了……终究是朝廷体面为重,便许了这孩子一片忠恳之心吧……”

韩琦满脑门都是汗,躬身道:“臣多谢陛下保全。”

赵祯意兴阑珊地挥手:“多谢我干嘛?多谢人家明润才是……”

……

苏轼将礼部送来的文告啪地拍到苏油身前:“这就是你跟我说的解决办法?!”

苏油正在做题:“不然呢?看着御史们闹腾,看着韩相公去职,看着朝堂因我而动荡?”

苏轼语塞了:“可这也太亏了!万一……万一……”

“万一考砸了是吧?那你就让让我呗……”

苏轼瞪眼:“你当国朝华选是什么?就算我让,文章不入大佬们的眼,一样刷下来!制科不取一人,又不是不可能!”

苏油笑道:“那就赶紧,将子由叫来,一起研习,箭在弦上,不能不发。大佬们搞出来的麻烦,我还能怎么着?”

……

苏油这把名声刷大了,这不再是仁性天生了,这是真正的思虑周翔,顾全大局,舍己为人,体国公忠。

不管制科考得上考不上,如今朝堂,再没有人用他的年纪来说事儿了,人家苏明润,这是考试报国啊……

每日苏油还老老实实地去将作监签到,知监直接腾出一间屋子,还派了两个老军专门伺候。

明润你要不要这么老实?读书准备应考才是正事儿,这个破到,我帮你签!

实在不行派个闲差,就说你考察物价去了,三五个月后才能回来?

苏油笑道:“多谢知监盛情,在其位谋其政,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

知监摇头感慨:“一张白纸啊,想当年老夫初入仕途,也是如你这般的品行……难得,实在是难得……”

所有人都认为苏油人品高尚,为了朝廷大局宁愿委屈自己,没有人想得到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这娃经过苏家人的几次考试,发现自己这只蝴蝶,对大宋如今的影响还没有太大。

比如苏轼应试时的《刑尚忠厚论》,欧阳修出题与自己所知道的完全一样。

甚至连苏轼这娃三杀三宥杜撰的内容,甚至到后面欧阳修梅尧臣的反应,也完全一致!

每届科举试题是什么,后世不是专业历史研究人士,没有人会知道。

因此自己的这个探花,是硬生生凭真本事儿考出来的,是自己九年苦读,三年刷题,辛辛苦苦磨出来的!

可是大佬们一而再,再而三,竟然如此不公!

苏油咬着牙恶狠狠地想,大佬们,这可是你们逼着我作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