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

苏厨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除了这个,其实还有很多选择。

比如三传科,考《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三礼科,考《周礼》、《仪礼》和《礼记》。

五经科。考《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九经科。考《周易》、《尚书》、《诗经》、《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

学究科。《毛诗》、《论语》、《尔雅》、《孝经》、《周易》、《尚书》

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

以上各科,只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还有开元礼科。考唐玄宗时期编撰的一部关于礼仪制度的书籍——《开元礼》。

按照周礼分吉、嘉、宾、军、凶五类,考的内容就是封禅怎么封、垂帘听政怎么听,外交接待怎么搞,受降仪式怎么弄,大军出发前如何祭旗,皇帝驾崩如何举行丧事等等与礼仪有关的问题。

最后明法科。根据《编敕》和《宋刑统》,进行案例分析。

除了进士科,以上考的都是记忆力,不涉及理解能力和自由发挥。

因此进士科要求最高,功名最重,甚至可以携带两本参考书籍进场——《切韵》和《玉篇》。

《切韵》,是隋朝仁寿年间编撰的注音书。

《玉篇》,是依据部首检字法编纂的字典。

因为诗、赋都限韵,还讲求平仄,所以允许带这两种工具书备查。

到了现在,苏油所刷的题,便从分类巩固变化为按照考试顺序内容综合,每三天在明允堂哥指点下,刷评一整套试卷。

不管准备充分不充分,时间可不等人,照常一天天地翻过。

……

正月,诏书下来,大比,诸路举人已经到达的,排日赴都堂,帘引,交送审查资料,等候通知,择日开考。

很快,诏书再下——翰林学士王珪知贡举。

接到诏书,王珪立刻赴贡院,然后贡院封锁,禁止出入。

半月之后,省试开始。

进场程序与解试是一样的,不过排队的人群,年龄明显就偏大了。

上一场苏油年纪不算突出,这一场,好些外地来赶考的见到他都是一愣——谁家书童这么不晓事,混进我们贡士老爷们的队伍里来了?

等到诸人进入考场,王珪带着大家拜了圣人,然后取号,一群人乌泱乌泱地散开,寻找各自的考位。

这次考试连考三天,顺序和解试相同:第一天策,第二天论,第三天诗赋加贴经墨义。

这个考试也要定名次,不过名次屁用没有。就好像苏轼,这次高中,结果殿试好惨。

三天内考生是不得出去的,吃喝拉撒都在这里。

大宋,至少汴京,是商品经济社会,因此小商小贩们无孔不入。

你就是光着身子进来,只要有钱,也能应付好这次考试——什么东西都有卖。

只是什么东西都比外边贵上好多倍。

苏油的东西其实带得很齐全,不过他不差钱,因此有小吏拎着篮子过来的时候,他也随意打发一些,买了也不一定用。

这也是关系学,虽然估计赵老头或者老张的残余势力跟他们打过招呼,但是这几日里,这些小吏,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打开考卷,苏油微微一笑,耗时三两年的刷题**——生效了。

题目虽然中了,但是文章也要有些微的变化,因为考官乃是王珪。

王珪是成都华阳人,以文章致位通显,在地方上打转的间极短,好像考上榜眼之后外放过一任通判,之后就一直在皇帝身边打转。

后来成了著名的“三旨相公”。

他的文章,气魄宏大华丽,历任皇帝非常喜欢,后人评价——不出国门而参预大政,词人荣遇,盖罕其比。

说白了实质上还是一个御用文人,那自己文章究求实务的风格便要改上一改。

就用之前的模拟卷为蓝本,用华丽的辞藻包装一下,除了分量和味道,色和香得占到一半,这样成绩才不会太差。

想好之后,开始在稿纸上动笔。

文章写完,苏油将之放在一边,从书箱里取出碗筷。

监考官从苏油身前踱步过去,然后又走了回来,目瞪口呆地看着他——这小孩要在贡院里做饭?!

明代可以带炉子进考场,不过宋代不可以。

苏油见监考官看着他,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在铜碗里装了大半碗饮水,从一个瓶子里舀了一大勺肉酱放进去,然后取过裁纸刀,从进场后买来的卤肉上切下了一些放进去,又剥了一个鸡蛋。

监考官不走了,这孩子还是经验太少,凉水泡这些东西,吃了不拉肚子才怪!

不过现在不用制止,等到他准备下嘴再告诉他,要他感恩,也是积德。

却见苏油又取出一个用面条丝绞在一起的面饼,金灿灿的,好像用油炸过。

将面饼也放进去,盖上了盖子。

接着又取来一个铜钵,从一个罐子里边挑了一些粉末到里边,加入清水,将铜碗放上去,严丝合缝!

监考官愈发觉得奇怪,事有反常即为妖!这货必须盯紧一点!

然后就听见咕嘟咕嘟直响——铜钵里的水开了!

怎么可能?!监考官都傻了,伸手一摸铜钵的外壁,哎哟好烫!

几分钟后,苏油打开铜碗的盖子,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卤肉面做好了。

监考官不由得抽了抽鼻子,一时间都忘记了无火做饭这种灵异事件。

靠!这肉酱的味道,真香!

苏油拿筷子对着碗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要不要也来点?

监考官咕嘟咽了一口口水,狠狠地看了苏油一眼,一甩袖子走了。

老子眼不见为净!先去看看什么时候开饭!

苏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来,声音极大地嘬了一口面汤,然后眯着眼睛“嗐——”了一声,神情中充满了满足。

然后就听两边考棚发出肚子咕噜咕噜的声音,接着悉悉索索的一阵响,隔壁的士子看来也被勾引得忍不住用餐了。

美美地吃了一顿方便面,苏油抹了嘴,擦了手,开始第二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古文就是这样,推敲的时候容易钻进牛角尖,放上几天再看,就会发现到处都得改。

因此苏油的规矩是,每篇文章,起码要过手三遍,而且时间上得要跳开。

改了一遍,再次放到一边,起身活动身子,然后又给自己弄了热水,调了一碗芝麻糊。

这东西也很香,吃起来声音也不小,勺子刮碗的声音和吧唧嘴的声音,又惹得两边考棚悉悉索索地响了起来。

吃过了芝麻糊,肚子里有了热气,手也暖和了,苏油这才开始誊抄考卷。

先是填写家状,然后取出铅笔列式计算行数和每行字数。

真是一点不能马虎,虽然试卷要经过弥封和誊抄,但是如果有文字出格,算是作弊,直接黜落。

要是笔画不清,誊抄人手一滑,自己就该哭瞎。

苏油的字除了前世的记忆,光这一世已经练习了九年,如今已然大成,以清雅著称,自成一体,这是老张老赵都点过赞的。

这一通安排,不紧不慢,交卷时间就有些晚,还用上了蜡烛。

贡院的蜡烛,特点就是身子细,个头小,烧得快,价格高。

不要纠结这些细节,将卷纸誊写完,招手让小吏过来,将卷子取走。

二月的夜晚还凉,苏油钻入丝绸羽绒的特制睡袋,开始睡觉。

真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