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

苏厨 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这还是苏油第一次在异乡过年,虽然衣食无忧,心情还是有些复杂。

毕竟同他感情最深的人,都在眉山,在成都。

前世他也是一个人过,因为没有牵挂,所以并不孤独。

今生却是大大的不同了,这是心境上的变化。

他最感谢上苍的,是上苍让他在这一世里,领会到了感情的滋味。

大相国寺的钟声响了,随着钟声,里巷里的鞭炮声也响了起来。

苏油其实是无神论者,这一刻也双手合什,虔诚地为自己关心的那些人祈祷起来。

就听院子里有人冲了进来:“明润还没睡吧?二十七娘生了!”

……

嘉佑五年的春天到了,黄河上游解冻,春汛夹着冰块飞速从河面上向下游流去。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大家起早,互相庆贺,就算再穷的穷人,也要穿上干净衣服,买点便宜的蜜酒相互请送,邀约一起,开心地出门赌博。

一出门便能看到。

小贩们摆在摊子上的各种货品食物,动使工具,瓜果,柴炭,一路呼叫关扑之声不绝。

玩法多种多样,最普遍的就是丢铜钱,铜钱正面曰“字”,背面曰“纯”,抛掷一组铜钱全为背面,叫做“浑纯”,一般都是六枚,叫“六纯”,赔率高的则用十枚,叫“十纯”。

当然普通的扫帚葱姜也能关扑,这个二纯三纯也能玩。

若买家赢了,就取回押注并免费获得商品,若输了,押注就归卖家。

规矩很简单,双方先商定商品价格,比如一壶美酒,价值是一贯。

然后约定所扑纯数,比如双方约好三纯,那就抛三枚铜钱,赢取概率是八分之一,那押注的价格就为商品价格的八分之一抬一格七分之一。

以这壶美酒为例,以“七纯”为条件关扑,那么你只须掏九文钱就可以了,胜率是一百二十八分之一。

还有一种玩法,就是玩飞镖投转盘,转盘上画着各种动物,扎到狮子图案算是赢。

梦想着靠这个一夜暴富的的人,不比后世买彩票的少。

宋人笔记上就记载过一个关扑买柑橘的,从早到晚输了万钱,最后一个橘子没赌到。

不过概率问题张藻张麒苏小妹都门清,只有他们出去利用概率骗别人的份,因此都是兴致勃勃的观看新奇。

赌徒在他们眼里,和傻子没区别。

石家的四轮马车如今已经成了时尚,苏油定了几种型号,今天石通开来的,就是十二座的大车厢那种。

这马车类似后世美国西部大开发那种邮车,顶上是浅盘状架子,可以放行李,车厢类似公共汽车,有三排座椅,每排两边两个座位,中间是过道。

这款车的车型图纸一传到眉山,程文应和史洞修立刻着手修建眉山到陵井的水泥路,俩老头准备让人免费乘坐,目的就是让陵井上的工人们进城消费。

大车经过潘楼街,州西梁门,一路都是彩棚,棚子里的商家铺陈出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这些都是值钱的东西,是关扑的大头。

消费层次不一样了,这里的赌品,需要用小银板作为赌资,称为“笏”,除了关扑商品的,还有**裸的金钱对赌,最高赔率高达一笏赔三十笏。

轻易得来的东西,最容易轻易失去,因此各扑场周围,闻风而来的就是舞场,歌馆,赢家们对漂亮明星们的打赏,堪比后世直播间的土豪。

石通介绍道:“到得晚间,就连大富人家的妇女们都会过来,没有男女之分,她们一样入场,纵赏关赌,然后入市店馆宴。惯习成风,汴京风气,比我们眉山开明。”

路过使馆区,老外们也在张灯结彩,不少队伍穿着彩色的民族服装,在练习演礼或者射箭,为正旦大朝会做最后的准备。

苏油一路饶有兴致地看着,一边想象自己的侄儿是什么样子。

他记不清历史上这孩子叫什么名字了。

他只知道二十七娘贼能生,七个,还是八个来着?

马车到得宜秋门,大家下车,苏油就见一个使婆端了一个盘子出来。

盘子上中间是个彩画漆盆,底下是一束粟秆,上以盖锦绣,边上插着插花朵及通草,贴着一圈五男二女的剪纸花样。

旁边还有两盘馒头,一圈面做卧羊和卧鹿。

苏油就要伸手拿面羊:“这是啥?”

使婆赶紧闪开:“哎哟我的小少爷你别乱动,这叫分痛盆,粟秆表示多子,通草表示顺产,馒头表示娃娃健康肥胖,眠羊卧鹿表示产后安生。”

“现在小孩子生下来了,这些东西用不着了,老婆子得拿去分给邻居们表示感谢。”

这时候邻居们也上门来了,送米的,送粟的,送醋送炭送布的,没一个空手,反倒把苏油搞得很突出就他们一帮子没带礼物。

二十七娘生子平安,不过还在休息,见不到

三日落脐灸囟,七日谓之“一腊”,至满月洗儿会时才出来。

所以今日过来就是探问一下,顺便给苏辙道喜。

冬日里汴京的鱼贵,苏油之前就已经养了一大石缸的鲫鱼,院子里做了鸡笼,买了十多只母鸡关里边育肥,保证妈妈的营养。

之前可不能乱补,胎儿过大,在这年头那就是凶险异常的事情。

苏辙上来拱手:“小幺叔来了……”

苏油问道:“孩子多重?二十七娘还好?”

苏辙还有些恍惚后怕:“都好,七斤二两,不过还是胆战心惊了一夜,你说怪不怪,二十七娘又想吃酸菜田鸡汤了……”

苏油都无语了:“弄鲤鱼鲫鱼我都行,这大冬天的上哪儿给她弄田鸡去?先用酸菜鳝鱼汤糊弄吧……我这幺爷可就等着孩子百日看热闹了……”

……

汴京的天气越来越暖和,柳树抽芽,听苏轼说,郊外各种花开得那叫一个热闹。

不过这些与苏油没什么关系,他还在继续读书刷题。

进京的士子们也多起来了,听苏轼那大嘴巴显摆,知道苏家竟然在贡院对面租到了一套院子,不少关系户就搬了进来。

甚至还有不考试的也搬了进来。

比如章和章。

章不用说了,这娃就是来气苏油的,第一次考试嫌侄子比他好,去年重考,又拿了一甲第五,就跟进士随便捡一样。

这么做,章得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优势这娃有两榜同年,也是科考史上独一份了。

章生性豪爽耿介,胆大包天,因此和爽朗旷放的苏轼如今好得穿一条裤子似的。

这娃已经是待选官了,结果早早跑来苏油这里住下,是为了给自己的族兄章占位置。

虽然章和苏轼相爱相杀一辈子,但是说实话,苏油对他不反感。

只要实心为大宋做实事,为缓解大宋衰亡出力的人,就算他人品脾气再讨厌,苏油也难生反感之心。

和王韶,范先生一样,这种人,大宋太稀缺了。

前几天章也进京了,大家把文章拿出来对比交流,苏油顿时对章家的家学刮目相看。

这娃的文章比章还要出色,和碾压过二苏的状元章衡有一拼。

苏油不由得瞠目结舌难道章家,一个状元打不住?

不管以后如何,至少现在自己有了四块好磨刀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