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乌龙

苏厨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乌龙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外交乌龙 陆师闵下场最惨,本以干当公事入职,不是正经出身。 李稷将蜀茶榷额从三十万增加到五十万,他就敢来了个翻倍,增加到一百万,祸被秦蜀,之后被苏油弹劾,去了荆楚。 结果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到了那边又将蹇周辅的盐法来了个翻倍,继续在荆楚两河肆虐。 可以说蹇周辅和李稷的一半罪过都是受此人拖累,因此处罚也最重,贬守东岳庙。 要不是邸报上真这么写着,苏油都不知道大宋还有这么个奇葩官职。 六名路级官员的过失和处罚结果得以公布于天下,朝廷也是第一次不再为这些“士大夫”的体面遮掩。 小苏司谏一道上章,名声大振。 各地报纸予以转载,曾经的受害地区民众,更是鞭炮连天地庆祝,其中尤以京东吴居厚一路为最。 不过从历史褒贬来看,最惨的是蹇周辅。 因为一首诗歌流传了开来。 学长通关进士津, 谁知刻薄蹇家人。 荆公最喜边缘客, 一路升迁侍郎身。 应该说蹇周辅为恶不算最甚,而且投入产出比算是最高,江西盐法聚敛数目达数百万贯,是数人当中最高,然而其为害却远比其余诸人来说较低。 也就是说这蹇周辅也算是懂一些经济之道的人,但是因为名位最高,因此士林责之最重。 苏油对几人的处罚非常满意,满意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黄廉没有枉法滥罪,而是根据其行为予以相应行政处罚,比以前御史风闻弹劾乱安罪名,这一次更加注重实证,“合法”了许多。 也是这个月,苏油的乌鸦嘴再次应验。 河决大名小张口,河北诸郡皆被水灾。 小苏探花一直碎碎念防灾备灾,果然,出事儿了! 也是好在他铁乌鸦的名声早已蜚声国际,因此河北的官员们对他的碎碎念产生了警惕,虽然受灾,但是因为准备充分,没有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事后知澶州王令图建议浚迎阳埽旧河,又建议发孙村金堤置约,复故道。 转运使范子奇请于大吴北岸修进锯牙,擗约河势。 与历史上此次河决的严重灾难性后果,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第三次“回河东流之议”所不同的是,大宋已经点开了分洪的金手指。 此次河决,让大家再次看到了危机,要求增设更多的泄洪渠道,继续巩固水利设施。 而苏油再次上书朝廷,效仿泾河治理的成功案例,在上游主要沙区栽种防沙经济作物。 这一次,高滔滔终于同意了苏油的请求,而且对于王令图与范子奇的建议一并采纳。 咱大宋现在不差钱了!都修!豪横! 癸未,侍御史刘挚言:“州县之政,废举得失,其责在监司。宜稍复祖宗故事,于三路各置都转运使,用两制臣僚充职以重其任。” “自馀诸路,亦望推择资任较高、练达民情、识治体、近中道之人,使忠厚安民而不失之宽弛,敏给应务而不失之浅薄。” 诏三省合议。 乙酉,葬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于永裕陵。 丙戌,都巡院使种诂,折冲都指挥使高公纪上奏,沿漕运、铁路各州府路,折冲府司人员已经到位。 高滔滔一声冷笑,出中诏罢方田,并以折冲府人员为骨干,测量沿路各州府田亩、田等,造鱼鳞户册,与官府勾对,搜出隐田,隐户,然后量定州府税额! 这才是设置都巡院和折冲府的第一目的,受诸位大臣提醒,知晓国家隐田之弊后,高滔滔一直在想办法。 直到这时候,才亮出自己锋利的爪牙。 折冲府的官兵都来自外路,自有俸禄,行的是军法,统带者是经过血火考验,还能够通过律令式的新军退役都卫以下小头目,绝大多数还是烈士之后,对国家和皇家极度忠诚,一个个堪称油盐不进铁豌豆,谁来行贿都不好使。 这帮子人有深厚的军事技术背景,找道路找村落,画地图搞测量,那都是一把好手,地方官想欺瞒都做不到。 而且他们不归州官管辖,完全不用给地方官员面子,要是对他们动粗,那就更是找死,这帮老西军,空手都能吊打一个州郡的不法之徒。 很多折冲府的军士都是苦出身,他们的屁股天然坐在穷苦老百姓一边,现在懂了文化,有了思想武器,做起动员工作来也是得心应手。 这道诏令,直接开启了大宋剩下一大半地区的田亩人口大清查,而且这些漕运和铁路途经的地区,都是人口和田亩集中之地。 高滔滔的这一手展现出了一个英明的政治家能力突出的一面,事先连苏油都被瞒在鼓里,完全没有预计到。 女中尧舜,不管真实历史上高滔滔这个名声是否名副其实,就算成色极度不足,但是光凭能够拥有这个名声,就说明她的手段相当高明,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女性政治家。 之前请设折冲府的时候,苏油给军士们开出的工资过高,就被司马光敏锐地抓住了瑕疵,现在又被高滔滔利用折冲府这个地方警察编制,玩了一把大的,让苏油不禁有些心惊胆战。 这尼玛一直苟着是对的,大宋朝堂上这一大帮子,就特么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好在结果是不错的,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喝彩,苏油立即上书盛赞太皇太后圣明,这才是真正的完成先帝伟业,普惠天下百姓。 苏油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各地报纸连篇累牍地详解了这次折冲府的设立和土地人口调查给大宋带来的好处,仅仅天子眼皮底下的一个颖昌府,就搜检出隐田五千余顷,诡寄人户三万余丁,王公豪强不应免税田亩三千多顷。 也就是说,大宋仅仅一个颖昌府,所逃田税便高达二十万石,换成钱,就是十四万贯! 当然颖昌府有其特殊的地理原因,因为地处汴京城的南大门,安置厢军流民最多,地处交通要枢,人口流动性大,功臣勋贵赏赐田亩在这里也最多,以私计免的问题很突出,导致这里成了大宋隐田诡寄最严重的州府。 但是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整个大宋,除了几处推翻旧世界打造新世界的地区如南海、宁夏,在正确政策下分配的新开发地区如两浙路太湖、荆湖南北路之外,其余地方,问题严重! 但是高滔滔现在已经巩固了朝堂,掌握了军权,州军权,有了发达的通讯网络和交通网络,有了足够的资金粮秣为后盾,通过苏油间接控制了民间舆论,并且利用四通的巨大利益,摆平了宗室权贵。 本身就是将门之后的高滔滔,现在根本不忌惮展现一次自己的铁腕。 这道诏旨她并没有与任何大臣商议,但是却在事后立即得到了苏油、章惇、司马光的大力拥护。充分展现出了她的政治智慧,政治魅力和政治能力。 就在大宋朝野都在盛赞高滔滔的贤德之时,苏油却隐隐有些担忧。 要是到了赵煦应该亲政的时候,声誉崇高的高滔滔还是不放权的话,可该如何是好? 不过现在还说不到那么远,赵煦才十岁,苏油在琢磨着,是不是该给赵煦套上些光环了。 丁亥,辽国使臣刘温舒转交了辽国最新的国书,还有一封耶律洪基写给高滔滔的信。 此举引发了朝中的轩然大波,认为辽朝皇帝写信给高滔滔,大不合礼数,司马光要求斥退辽使,断绝外交关系,哪怕引来辽**队侵犯都在所不惜,因为大宋礼制的尊严必须维护。 苏油从辽国的国书分析,苦奏耶律洪基此举并非故意辱慢大宋,最多只是一出外交乌龙。 因为从国书条款来看,辽国完全接受了他之前给牛温舒的建议,从索取机床、军器、车辆等工业和战争用具,转而索取风车、水车、耧车、水利专家支援上来。 行文也异常客气,看不出什么戾气。 最多就是辽人不知礼仪轻重而已,绝对不像司马相公所说的那样“无耻之尤”。 牛温舒也到宣德门外叩头,表示辽国皇帝陛下绝无轻慢之意,如果因为这一点礼节上的瑕疵就破坏两国和好近百年,如今更是蜜里调油的关系,绝对是巨大的外交灾难。 恳请大宋太皇太后就算退回那封信件,也不要断绝外交关系,让两国爱好和平的人士几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