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转化

苏厨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转化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章惇冷笑:“那也是他们不厚道在先,学士还真拿辽国当兄弟了?”

苏油都懒得管章惇作怪,继续说道:“关于国家的命运问题,臣始终认为,是要依靠君臣的共同努力,让国家自身变得强大起来才行。”

“不管是寄希望于敌国自己衰乱灭亡,还是寄希望于敌国出现洪水旱情,都是不可取的。”

这一点司马光非常赞同:“苏油此乃至论,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辽国国主昏乱,这些年来屡失大政,才是国势衰亡的原因。”

“侍御史刘挚曾经上奏,皇帝陛下春秋鼎盛,左右前后宜正人与居。”

“伏见兼侍讲陆佃、蔡卞,皆新进少年,**于两制以上别选通经术、有行义、忠信孝悌、淳茂老成之人,以充其任。”

吕公著说道:“龙图阁待制赵彦若,朝请郎傅尧俞,皆老成中道,赵彦若可兼侍读,傅尧俞兼侍讲。”

高滔滔说道:“那就罢陆佃、蔡卞,以彦若、尧俞代之。”

蔡卞被兄长蔡京投机取巧,在神宗末年窜起得太厉害,改朝换代被打压也算正常。

苏油赶紧说道:“然二人只是资薄年轻,非讲解有失,如太皇太后欲罢讲读,也当以它职酬之。”

高滔滔点头:“司徒所言有理。”

苏油又说道:“臣还想请太皇太后下诏,宣布国情于中外,使天下皆知刷新之意。”

“朝政所向,在均宽民力,提振国力,减轻负担,藏富于民,兴办教育,重视州县,推广良政,精炼军伍。”

“司马学士所议广开言路者,除了言弊,言利亦不可偏废,对于上述国策有思量者,不论官职大小,在朝在野,同样许实封条陈上奏,以收群智。”

高滔滔的话音里不禁带上了一丝笑意:“高士林提举铁路局,不知道从何举措,听说是司徒你送了他一计,命铁路局上下自诉其职,并有建议者一并上陈,还开出了赏格,分上中下三等,对于铁路事有精到见解者,一经录用,便有奖励,还计入考绩。”

“一年下来,规制井然,铁路乃得大用。司徒从洛阳乘车到汴京,不坐车厢,却跑到车头里和司机煤工论道,还改良了计时器?”

苏油知道自己瞒不过高士林,高士林也一定会转告高滔滔,却不知道高滔滔在这时候拿出来跟他开玩笑,只好拱手:“呵呵……臣平生爱好不太多,只是一年多不见大机械了,手里有些发痒,当不得太皇太后一笑。”

高滔滔却不再玩笑:“这是正理,如今天下新奇物事繁多,只因其中学识过于艰深,人或不解,视其为奇技淫巧。”

“若天家亦如此,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因此官家在这方面的学识,司徒,老身就靠你了。”

苏油吓得赶紧躬身:“臣不敢,臣自当竭力。”

“好在京师大学堂已经提上了日程,郑州到开封两百里间,正在选址。”

“还有就是理工之学首重实践,陛下要得其奥,光听讲恐怕不行,不说动手,起码去看看实物,考察工厂矿山,也是必须的。”

司马光立即制止:“司徒,陛下身系国家安危,岂可一日不在京师?此议休提,老臣不放心!”

吕公著也说道:“陛下如今每日下午要去皇家理工学院学习,臣等已经认为不太妥当了,只是如明润所言,很多东西如窥天镜等,需要在那里才能习得,方才做了让步。”

“那个泰山号不就是有模型摆放在宫中吗?能不能让内工坊造作些模型,让官家能够明白原理,再命工厂献进图纸。”

“再不行,用那写生之法绘制下来,给陛下看看场景,也就可以了嘛,不一定非得要亲临实地吧?”

苏油偷偷看了赵煦一眼,赵煦也正朝他看过来,脸上充满了失望之色。

苏油对着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二公是老成之见,便依二公所议吧。”

……

己卯,诏:“均宽民力。有司或致废格者,监司、御史纠劾之。”

又诏:“罢义仓,其已纳数,遇歉岁以充赈济。”

两道诏书,第一道,标示着朝廷已经达成共识,当前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国家资备不足,军力不振,与周边巨大的边患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转化成为边患平息,未来短期内不会再发生大战,国家贫困人口过多,广大百姓生活困难,与大宋以仁孝治国,兴礼乐之邦的国家目标,和人民要求急需提升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

今后的国家,会将国策调整到宽体民生,兴修水利,促进交通,提振工商,增加耕地,移民授田,防灾备灾,增产减税,兴办教育,精兵简政上来。

第二道,则是将赈济纳为国家责任之一,之前的义仓是老百姓输入粮草,在地方官府手里集中,到了今天,大宋将采纳苏油的政策,将国家粮食分出四种,进行储备。

当然储备还是得先沿着漕运和铁路一横一纵两条干线进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两条线上进行储备,最大的考虑是行政成本问题。

贪污问题在古代非常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条——消息不及时和路途上耗时太长,导致查处贪墨的行政成本暴增。

在目前即便是有了电报解决了部分消息不畅带来的行政成本,但是交通问题带来的却没有解决。

等到御史们杀到贪官府上,人家早都已经抹平手脚杀掉告发者河清海晏了。

尤其是粮食,沿途周转倒来倒去应付检查,别说宋代,哪怕是到了后世都是痼疾。

有文章称前苏联的战略储备物资浪费,占了总数一半以上,可见其贪腐之盛行。

因此苏油列出了战略、备荒储备以横线为主,纵线为辅设置,战略储备粮仓分别设置于兰州、洛阳、郑州、汴京、陈留、徐州、金陵、扬州、杭州。

专项储备设立于大名府、登州、成都。

周转储备散于民间,鼓励民间存粮和自发贸易,声明政府今后不再按照户产计税,农税只按照田亩和田力来征收。

用于周转的粮食,则按照普通商品来看待,而且还有优惠,按行坐两税皆三十税一进行,鼓励粮食朝需要的地方周转。

九月,新上任的右司谏苏辙上书,吴居厚、王子京、蹇周辅、吴居厚、李稷、陆师闵借新法之名目,乱法残民,要求对于这类各地官民反应比较严重的官员,应该对天下公布调查结果,以安定人心。

诏从之。

老台谏黄廉提点刑狱,高滔滔任命他专使调查,最后查得苏辙反应的问题基本属实。

其中吴居厚以铁钱法、盐法搜刮民财,购置绢帛生利,致使京东路百姓怨声载道。

不过吴居厚没有贪污,搜刮得来的钱帛账目清晰,属于酷而不贪的“清官”,贬黄州团练使。

王子京行福建茶法,为害同样不小,不过还是不贪,贬泉州通判。

蹇周辅的江西盐法造成的破坏与影响极大,掊克欺诞,负公扰民,罢知和州。

李稷先行茶法于川中,几败坏青唐之策,后于陕西酷虐民夫,为政苛暴,创制侵街钱,口碑极坏,论法当罪。

不过李稷在平夏时也算有功,加上推行保马法的时候,他知道行不通,于是利用靠近青唐的便利,改行“马券”,让百姓认领。

朝廷需要马匹征调的时候,他就用马券钱跟牧民购买,此举却又实实在在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于是审计下来,算是逃过一劫,朝廷只严厉申斥了一番,没有处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