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

苏厨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毫无疑问,将封建王朝的思想发展往这个方向引领,才是苏油穿越到这个世界来的终极任务。

如今的大宋,即将面临一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思想变革,扁罐盗船出海探索世界的举动,看似一场偶然事件,但是对于人类发展来说,却又是一场必然事件。

作为父亲,苏油既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担心,却又暗暗为他骄傲。

就好像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说过的那句话,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苏油不认为自己有多伟大,更不是什么思想家。

从骨子里来讲,他只是一头政治动物,一个精于算计的官僚,一个功利主义者和一个实用主义者。

因此他只有到这里来,在眉山,在程夫人和八公的灵前,他才敢动笔将前人后人,东方西方的思想家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理论,融汇贯通,形成著述。

放在后世,这部书或者不算什么,但是放到今天,绝对振聋发聩。

而其内容很多非常敏感,因此还得将自己的思想巧妙的予以修饰和加工,该显的显,该隐的隐,该繁的繁,该简的简。

得让它成为一颗种子,深深埋入华夏这片思想的沃土里边去,然后静待它生根发芽才行,而不是一出现被统治阶级当做瓜子给料理了。

深吸了一口气,苏油拿起钢笔蘸了墨水,开始唰唰唰地在纸上写了起来。

……

六月,礼部言:“欧阳修等编《太常因革礼》,始自建隆,讫于嘉祐,为百卷。

嘉祐之后,阙而不录。

熙宁以来,礼文制作,足以垂法万世,乞下太常,委博士接续编纂,以备讨阅。”

从之。

壬辰?辽国开始出现货币危机?禁毁铜钱为器。

秋,七月,甲辰?伊、洛溢?在陕西造成一定的自然灾害。

韩维不待朝廷诏命,命九原、兰州调集钱谷、工匠、牛马、物料以济民。

此举非但不拘常制?跨路作业,而且是宁夏三路第一次反哺大宋。

这事情就连苏油都不敢干,可韩维是赵顼潜邸时的记室参军,一如富弼之于仁宗。无论他做什么?赵顼都不会对他有忌惮防范之心。

这次差事干得非常漂亮?也让大宋朝野上下,对于宁夏三路的价值,有了正确的估量。

于此同时,黄河让大名府元城大堤遭遇考验,都水司熟门熟路?再次通过御河分流,虽然也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可以忽略不计。

知大名府王拱辰上书,要求加强秋冬黄河治理,不能以“爱民”为由,耽误了必要的水利工程整修。

爱民,是要把工钱给够,而不是什么都不做!

王拱辰还指出了一个严重问题:“河水暴至,而钱谷禀转运,常平归提举,军器工匠隶提刑,埽岸物料兵卒即属都水,盐运司在远,无一得专,仓卒何以济民!望许不拘常制。”

苏油也在眉山上书,要求朝廷对于重大灾害,需要设定应急预案,而应急预案里边,最重要的就是明确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地方各级临时指挥体系的权属。

赵顼给王拱辰下诏:“事干机速,奏覆牒禀所属不及者,如所请。”同时命令中书制定相关条例。

丙午,遣使赈恤,赐溺死者家钱。

甲寅,王安礼再次罢官。

这是一次很搞笑的政治事件。

刚开始是一件小事儿,王珪与王安礼陈乞子侄差遣,用了尚书省的批状,御史张汝贤认为这操作不合规,对二人提出弹劾。

赵顼认为有条文规定,可以用例奏钞,但是张汝贤始终不下章格。

御史同意,是官员任命的审批手续之一,御史不同意,任命就通过不了,这事情就卡在了最后一关上。

王安礼听说之后面奏赵顼,请治张汝贤之罪。

张汝贤反奏王安礼一本,说其不能修身治家,而且在湖、润任上,曾与倡女“共政”。

这也是北宋官员们常有的臭毛病,料理政务的时候,要表现得云淡风轻,毫不费力,似乎不这样不足以体现得自己能力超群,这个官当得毫不费力一般。

这和明清两代的官员们明明污朽糟烂,却还要穿补丁官服,不修官衙,脸色枯槁,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得自己兢兢业业,克勤克俭那样,是两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极端。

平心而论,王安礼算是保守派中颇有干能的人物,不过办理公事的时候还在招妓听曲,明显玩得过了。

于是赵顼将王安礼叫来训斥:“汝贤奏弹不当,固有罪;其所言奸污事,卿果如此,何以复临百官?”

张汝贤虽然被罢黜,王安礼终究也不自安,于是上奏赵顼,以兄长王安石疾病为由,请求外任,方便照顾兄长。

赵顼让他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

其实这次事件,在苏油看来,可以视作是保守派尝试重回朝堂的最后一次失败。

……

还是七月,左旋螺号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再一次见到了陆地。

这回麻烦了,因为这里似乎是一片大陆,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左旋螺号只得折向南方,开始找寻继续往东的通道。

船在北纬四十九度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峡湾,钻进去之后发现了一个风平浪静的优良深水港口。

港口位于一条河边,前方又被峡湾的对岸长长的半岛阻挡了风浪,可谓得天独厚。

这里气候舒适,地势平坦,水质优良。

两岸全是参天的巨木,森林里物产非常丰富。

扁罐让龙海生在河口停船,大家乘坐小艇上岸修整。

经过测量,这里地处北纬四十九度十六分,东经一百四十三度七分。

最让扁罐他们惊喜的是,这里居然有人!

而且是跟他们一样的黄种人!

从各种特征来看,这里的人和扁罐他们自己都差不多。

不过这里的人还处于原始状态,成部落形态居住在河谷当中,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风俗,巫法宗教,喜欢用羽毛装饰自己,穿着棉麻纺织品,住在小帐篷里。

这些人表现得很友好,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扁罐他们展现出了“神迹”的缘故。

他们已经能够使用陶器,用燧石和黑曜石制作石器,压剥箭头,也有极少量的铜、青铜、陨铁的武器和饰品。

有些也已经开始耕作,作物品种还相当多。

语言很难沟通,不过椅子是绘画高手,大家连比带画地进行交流,倒也非常有趣。

当地原住民对于扁罐他们的到来,也显得异常兴奋和开心。

甚至为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用来招待的食物都很神奇,有好几种块根类作物,还有各种神奇的大大小小的豆子,还有一种黄色的棒子一样的作物。

在比划当中,扁罐一行得知这种黄色的棒子是从很远很远的南方,用盐换来的,在部落里也非常珍贵,只用来款待最好的客人。

现在正是野生菜蔬和野物都丰美的季节,用上了扁罐他们带来的调料和烹饪手法之后,原住民们就更开心了。

为了表示回报,扁罐决定和原住民进行一次狩猎。

原住民的狩猎方式很简单,他们会利用奔跑将野牛从牛群中驱赶出一部分来,然后赶向一处悬崖,最后让野牛摔死。

线路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沿途都有人埋伏,用呐喊吓唬野牛群。

扁罐经过研究,派遣理工小组在沿途需要牛群转弯的地方安排了几个炮仗,别说野牛们吓了一大跳,就连原住民都吓了一大跳。

不过收获是很可观的,部落里这一趟就打到了四十多头野牛,足够一个秋冬季的食用,部落里最厉害的勇士阿坦因此和扁罐成了好朋友。

扁罐还动用了渔网,只一网就围住了几万斤得鲑鱼,还教会了原住民们用香料和盐制作熏鱼干。

用的是左旋螺号的存盐,在这里,盐也是硬通货。

原住民们出于感激,用了大量的作物来进行交换。

船员们在这里过了几天开心的日子,可能是太久没有吃红烧牛肉了,几个船员开始拉稀。

老族长给船员们送来了一种树皮泡水,堪称神效,扁罐发现后立即去找老族长切磋。

太神奇了,这里的竟然也有人懂医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