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郑州

苏厨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郑州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老李说道:“要说没有那是瞎话,这搪瓷器刚刚出来的时候啊,是没有坐税的,那是赵宋家的产业啊!”

“到后来,这宗室产业也要交税,坐税就还得我们承着。没办法,不愿意承着的,那订单就得往后排,这十税一的行税都给了,也不差三十税一这一哆嗦是吧?”

“诶,今年不一样了,今年多了个搪瓷二厂,听说上头俩王爷都掐起来了,颙王爷想要留住老客户,大手一挥,给咱将这坐税给免了。”

苏油点头,这也是题中之义,引入竞争之后,自然就会出现这些现象,笑道:“再小也是肉,一年下来,也能省出几十贯了吧?”

老李赧然:“我这生意小,上不得台面,听闻边境那里,将这些玩意儿卖给夏人,那才叫日进斗金呐……”

大家先聊着吃过饭,老李收拾了桌子,给苏油端来热水烫脚,赧笑道:“蹭了一顿好的,老汉也就只请得起先生这个了。”

苏油点头:“三天吃头羊,也不如泡脚再上床,这个也好。有劳老李了。”

说完对张麒二人说道:“不知道赵孝奕现在到底成功没有。”

张麒笑道:“以他的机灵劲儿,指定已经成事儿了,临走之前他不是拍着胸脯给你保证来着?”

苏油叹了口气:“我是真希望他不成功……”

……

清晨,郑州管城郊区,一座守卫森严的大工厂边上,走来了一个士子装扮的年轻人。

年轻人穿着一身月白色的月纹华闪暗花锦的袍子,斜跨着一个皮书包,腰间是一条黄铜扣的皮带,脚上蹬着一双地丁胶底儿的黑色牛皮靴。

最关键的,这年轻人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黑色赛露络边框的眼镜,头上还戴了一顶后世潮男爱戴的那种青灰色帆布软沿布帽。

工厂门口一名管事似乎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一见这人的做派,立刻便迎了上来:“理工学院的张助教吧?幸会幸会,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现在理工学院士子,尤其是毕业后留校,做到助教以上的,收入那是相当的高,对理工产品也熟悉,穿着打扮就基本就是这么一股“现代”范儿。

尤其是眼镜和皮包,几乎就是标配。

而且这帮子人受他们的创派导师的影响,常常一人一包就单独出行,郑州工厂这边的人也是熟悉得很了。

那少年看了一眼厂牌:“郑州锻造厂……嗯,学院说是你们的五百吨级锻床出了问题?”

“正是正是!”管事连连点头哈腰:“一号锻床都停了两天了,厂里技术员是商州技工学校毕业的,比不上皇家理工学问扎实,这不就求到学院了吗?”

少年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也不能这么说,商州技工那边重视实践操作,皇家理工重视理论研究,各有各的长项。”

“要是我没记错,你们厂的一号锻床,是长压五零零三型的,那可是水压型老物件儿了,出点毛病也正常。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密封圈的问题,你们的密封圈换代了吗?”

这也是理工学院出身的做派,还在厂子门口就讨论起技术问题来了,管事赧笑道:“我这是负责搞接待的,具体技术问题也弄不明白,走走走,我们先进厂区去说话,对了,小郎君怎么称呼?”

年轻人说道:“我叫张贾,字子虚,对了,厂里技术员我怎么记得是我师兄啊,叫姚思喜的没错吧?怎么着,他不在厂里了?”

“哎哟!”管事的大喜道:“有这一节在,那子虚老弟跟我们厂就不是生交情啊。”

“思喜的技术那是没的说的……嗐!这不是郭司马被种经略相公调去做教头了嘛,临去前跟高国舅推荐了思喜,我们厂虽然舍不得,可也不能阻了思喜的前程不是?现在思喜是高国舅坐下指挥了。”

张贾笑道:“我那师兄,当年在学院里小名叫做姚竹竿儿,文质彬彬的瘦高个,这还混到军伍里去了?他举得动刀吗他?”

管事笑道:“郭司马还是个大胖子呢!他都能当教头,咱们思喜有啥不行的?对了,子虚老弟你吃过了吗?没吃过我安排伙房给你弄点,既然人到了我们就不着急了。吃过饭再去看锻床的毛病!”

张贾从包包里边取出一封信来:“这是学院开的介绍信,你看看?”

管事的连连摆手:“就老弟的一身行头,还有这风度气质,对锻床和思喜都那么熟悉,我还能信不过?走走走,进厂再说……”

将介绍信拍给了门口岗亭便的保卫,拉着张贾就进了厂。

……

船到了河阴,苏油三人便要与老李分手了,这里是郑州的大码头,再往西北走,就是汴口。

汴口如今只有在冬季黄河水流较缓,泥沙含量相对较低,而洛水不够灌渠的时候,方才开闸,平时都关着不再使用。

而汴渠的新水源,来自洛水,从巩县洛口仓的新渠引入,水质清澈,极大地缓解了汴渠泥沙的沉积速度。

而河阴,就是洛汴新渠在汴口以下的第一个重要码头,郑州到洛阳和汴京的货品,主要都是在这里集散。

老李要忙着交割挂面,进货,忙得不行,只与几人匆匆作别。

苏油则雇了一辆回城的空车,乘车前往郑州。

郑州其实苏油有熟人,大宋理工精英家族,李南公一家的祖籍,就是郑州管城。

李家的一帮子,算是老交情了。

不过这个熟悉,乃是停留在理工学问层面上的,李南公在河北转运副使任上,还曾经想要与知澶州王令图,请开迎阳埽旧河,想要于孙村回水东注,还认为于大吴埽安置锯牙,可以约河势归故道。

这是回河说的余孽,苏油请朝廷命使者行视,李南公和王令图在理工考察图纸面前,复以前议为非,云:“迎阳下瞰京师,孙村水势不便。”

其实知错就改,苏油认为没什么,但是在大宋官场,这叫做反覆诡随,人无特操。

加上李南公又是吏员出身,被御史抓住了把柄弹劾,诏罚二十金,改知延安府,职位被苏元贞顶了。

不过李南公家的藏书楼,也是苏油曾经翻刻的对象,而且苏油非常重视。

因为李家的藏书,关于城池,楼宇等人工建筑修造的非常丰富。

李南公的儿子李诫,倒是颇得苏油赏识,除了书法,绘画都是高手以外,对宫殿、城郭、桥梁、邸第、房舍、道路等土木工程的设计,预算,管理,都有特殊的天赋。

于是苏油向赵顼举荐李诫,为了加强对官办建筑行业的管理,对工程用工,用料,资金有个精准的预算,对建筑工期有个精准预估,对建筑的安全性有个统一规范,大宋需要一部建筑工程技术典籍和法规性质的专书,以规范行业行为。

请赵顼命李诫修撰《营造法式》。

全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以前的经史群书中,有关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史料加以整理,汇编成“总释”。

第二部分,按照建筑行业中的不同工种分门别类,编制成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即“各作制度”。

第三部分,总结编制出各工种的用工及用料定额标准。

第四部分,各作制度绘图制图。

除了这些与历史上《营造法式》相同的地方,苏油还给李诫增加了更多的任务。

其一就是各种建筑机械的原理和图样。

其二就是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方式、建筑结构的收录。

其三就是工程系统管理。

其四就是供热,燃气,通风,调温,给排水等如今的建筑前沿科技的研究成果。

最后再加上结构力学和建筑美学,这部著作,其实就是一个建筑院系的总纲目。

这部煌煌巨著,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而且光靠将作监的力量都不足以完成,苏油指示四通营造司和皇家理工学院都要参与进去。

李诫也知道,这部著作要是能够完成,那将是超越周代《考工记》那样的巨著,而自己也必将成为大宋最著名的营造专家,加上这本身也是他的兴趣爱好,于是一头扎进了资料堆里,如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