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苏鱼公

苏厨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苏鱼公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这个完全是保守派们的主场,改革派这边,就一个蔡卞勉强拿得出手,可不但人在辽国不说,屁股似乎也不是特别的正;章惇也勉强算一个,但是和苏油一样,也是强在政治。

所以只能看着人家撒欢。

苏油见不是事儿,对赵顼说道:“陛下,此事未若缓议。耽误之急,是奖励韩纯彦,命其妥为保护遗址。”

“其后命翰林院设立局式,由学识深博之臣主事才行。”

赵顼问道:“可有推荐之人?”

苏油说道:“臣以为……或者,只有司马学士。”

此语一出,所有人顿时不闹了。

保守派的活祖宗,没人敢跟他抢。

赵顼其实还不太愿意司马光靠近汴京城,但是殷墟发掘乃是文华盛事,能用的人又实在是没有,只好点头:“那再议吧。”

蔡确适时奏道:“陛下,苏少保发见之功,也当与嘉奖,且寄禄格下,为特进之阶者,已经拟赏,不若双喜临门,便请王相公宣讲?”

章惇立即制止:“不成体统,如此何以尊望重臣?还是中书拟进,然后陛下颁旨宣召,方才行得。”

赵顼刚刚都差点想要随口答应了,得章惇提醒,这才一下清醒过来:“参政说得是,还是再等等吧。对了,在八位宅子里边,选一座给苏油,以后入朝议事也方便。”

赵顼登基之后,鉴于皇城房价高昂,为了照顾宰执们,在紧靠内城的地方,给修了八座大宅院,给宰执们居住。民间俗称“八位”。

在汴京城里边那算是超级豪华公寓,每套院落光房子都是一百多间。

苏油赶紧拱手:“臣还年轻,不怕路途稍远,再说家里人丁也不多,用不了那么大的宅第。”

“之前陛下赏赐的景福坊张知白相公住过那所宅邸,就已经足够了。景福坊离宜秋门就一道城墙,跟那里的街坊也熟悉。八位大宅,陛下还是留着赏赐其他勋臣吧。”

“街坊……你还要继续串门子怎么着?”赵顼不禁有些啼笑皆非:“听说你每次回京,都要搅扰邻居周大娘子?风萝卜炖腊猪腿真就那么美味?”

“要不改天我给陛下送两条尝尝?”

“不要!”

赵顼想想又放缓了语气:“能得百姓拥戴,自然不是错,但是也要注意官体。”

“一品大员在市井厮混,被不识高低的莽撞人冲突了可怎么是好?”

苏油嬉皮笑脸地道:“陛下教训得是,臣下次就改。”

“……”

夏,四月,乙未,观文殿大学士吴充卒,年六十。

吴充为相,务安静。临死前戒训妻子,不得以自己和家中私事干扰朝廷。

世人评价吴充心正而力不足,重其名节,而讥其弗能勇退。

赵顼命赠司空兼侍中,谥正宪。

乙亥,正官名。

详定官制所上《以阶易官寄禄新格》:“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右仆射为特进;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五曹尚书为银青光禄大夫;左、右丞为光禄大夫;六曹侍郎为正议大夫。”

对于已经是特进散阶的官员,进国公。

其中王安石,进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从舒国公改封荆国公。

文彦博,加太尉,进潞国公。

苏油,加少保,进鱼国公。

之前的苏少保,那是瞎叫,其实是太子少保。

这一次去了太子二字前缀,成了真正的从一品,“三孤”之一,有尊望无实职。

苏油,苏鱼公。制命一下,立刻引发轩然大波,群臣纷纷上章反对。

不过这次不是狙击苏油,而是为苏油鸣不平。

于理不合。

宋代封爵,是有制度的,公爵,分为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和开国县公五等。

宗室的封爵不带开国字样,等级比开国功臣爵要高。

而功臣的开国封爵,也是按照封国规模,以大、次、小三等划分。

根据景佑三年评定三等国名,自赵至唐为大国,自相至凉为次国,自江至润是小国。

那么苏油这个鱼国,在哪里呢?

唐代杜佑《迪曲·州郡》载:“夔州,春秋时为鱼国,后属楚。”

最关键的是,在大宋三等国名之中,根本没有这个什么劳什子鱼国!

这就有点欺负人了!

冯京就非常不忿,在朝会上怒怼赵顼:“国朝爵禄,不轻与人,然得授者,必功德孚望,众誉交归。”

“苏油历仕以来,抚南蛮,战西夏,安两浙,定南海。所在称能,扩域万里。而今乃以非礼待之,是推隆其功业邪?还是寡薄其资望邪?”

“如推隆功业,则当进等中之国;如寡薄资望,则不当以公爵偿授。”

“如今置于非位,有讥诮功臣之嫌,有慢薄群臣之心。请陛下收回成命,另行委任。”

“如无职可委,臣请外放,愿让知枢密院事与之!”

李肃之也出列:“冯相所言,乃是正理,然苏油之功,臣以为不在地方。”

“其功之大者,在金融之论,会计新法,在纠正青苗,改良市易,在提振工矿,开辟田亩,在整顿军备,分列台谏。”

“相比地方政务,这些才是国计。一个不伦不类的鱼国公,臣请问宰执,出于哪部典章?”

“故臣附冯公之议。”

“然枢密重职,不可轻易。而三司胄案条例,河渠条例,金融统计之法,本是苏油在三司时所创设。如陛下无任可委,请至三司,臣忝为其副手,也是可以的。”

王珪出列:“陛下,苏油虽然功序已高,然乃在外路所得。今日入朝辅弼,是否如以往一般能渥,尚待陛下试用之。如骤拔高位,失却了磨练砥砺之道。”

“臣等老矣,然苏油尚年轻,为陛下子孙储才所计,也不宜命于高位。”

“特进之臣,尚有介甫公,宽夫公,以二公辅弼殊勋,当列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以上。”

“苏油虽在其列,然与二公相比,资望均有未足,且不能与致仕大臣同等。”

“故臣等考议,进少保以示尊荣,然爵在国公之内,而封在诸国之外,似乎更为妥当。”

“群臣大起误会,尚以为薄待未妥,臣则別请圣裁,乾纲独运。”

此话立刻引来更大的反弹,吕公著缓缓说道:“相公处置难服群议,便推诿于陛下,似乎更加不妥。”

“国朝爵位,概不轻授。我们争议的,不光是苏油封爵妥与不妥,更是担心这样的封赏,会败坏了国礼纲常,成为后人讥笑我朝的话柄。”

“相公如今想要将之交于陛下来处理,那以后青史昭昭,都是议陛下而非吾辈。”

“臣束发受教,只知道致君尧舜,故不敢以此未定之议,委之于陛下。相公,我们还是继续商议为好。”

蔡确很满意现在的局面,这次争议虽然是保守派借故而起的一次反弹,但是效果却不一定就会对苏油有利。

无论如何,朝争是因苏油而起,那么苏油就不是无辜的盘观者。

不管苏油是接受还是不接受,都是输家。

接受了,保守派肯定不会满意,两者之间就必然产生裂痕。

接受了,改革派这边就会容纳他?并不,王珪对苏家人的防范之心,不可能因此消减一丝。

不接受,保守派看似赢了,但是苏油却输了,至少“大臣之体”四个字上,会粘上瑕疵,而且极有可能,在赵顼心里会埋下一根刺。

这根刺其实一直就是蔡确非常嫉妒苏油的地方,人人在陛下心里都有刺,司马光的人才四论,有才无德,有德无才,无才无德,而这苏油,似乎是又有才又有德。

如果苏油不接受,那苏油就回到了和自己同样的起跑线上,会让赵顼明白,政治家这种东西,天生就不会是洁白无瑕的,哪怕是仁宗皇帝亲封的“仁性天生”,也照样天下乌鸦一般黑。

而且如今所有人还没有看到,要是苏油真不接受,更大的难题就还在后头。

保守派们能鼓励苏油做枢密使,做三司使,可要是做右相呢?

冯京和李肃之推让枢密使和三司使,真的就只是高风亮节?没有一点自己的小算盘?

想到这里,蔡确心里暗暗得意,事情在完全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在演变,而演变的结果,自己可是连王珪都没有告诉的。

看着诸人的反应,蔡确决心再加一把火:“陛下,何不听听苏油自己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