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风生水起(小说520) >

风生水起(小说520) 二

作者:城市公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51:32 来源:笔趣阁

盗墓可是个犯法的事情,不论你挖谁家的坟墓,即使汉奸也一样,倘若被国家逮住还好说,大不了蹲上几年大狱,若是被乡下的农民捉住,说不定就打死!为此我们还动了一番脑筋,我们一行人来到福建,穿着地质勘测队员的服饰,在施姓大汉奸墓,到处跑来跑去勘查。遇到有人询问,就亮出花了二十块钱买的伪造证明,硬邦邦地声言这里是对敌前线,需要勘测地质,预备未来统一祖国,一般人也不敢多废话了。

施姓大汉奸的坟墓建筑规模颇大,不下八十亩地,我们心想,这个大汉奸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建这么大啊!这坟墓是砖石结构,呈“风”字形,墓翼逐层外扩。如果直接采用考古挖掘的方法,动作未免太大,容易惊动别人,我们决定采用“鼠行”!其实倒是我们多虑了,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旧思想一时没有转换过来,没破四旧就算好了,谁会来管一个汉奸的坟头?直到我们干完都没人来过问。

在考古队发掘的时候,一个解放前的老盗墓贼曾经向我们介绍过,按照发掘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虎下、蚁聚、鼠行。

虎下就是老虎下山一般凶猛,毫无技术可言,直接是施展蛮力破坏坟墓。譬如民国年间军阀孙殿英盗采定东陵慈禧墓,直接动用工兵埋炸药开采。蚁聚就是用人像蚂蚁,小心翼翼地逐个把坟墓一点一点发掘开来。这种手段主要用在考古队上,他们由国家,不存在非法违法问题,又有充分的时间和人力,为了保障文物的完好,常常把整个坟墓发掘。而鼠行,就是如老鼠一般打洞,通到墓室里面盗取陪葬物品。盗墓贼一般都是以这种手段开采,缺点是危险系数极高,一不小心就盗洞坍塌或者墓室毒气喷出致人死地。

不是吹牛,我们这个集团光论技术,可比以前的盗墓贼老祖宗们先进。单是勘测工具,不少新来的同行还在吃老祖宗的本,拿着一把洛阳铲东挖西掘。我们就用上了先进的地质勘测仪——这是从一个地质研究所收废品的时候低价收回来的,我修了一下,凑合还可以用。

我们先拿炸药制造一次小型人工地震,再用这地震波勘测仪记录下来,绘出地下墓的构造。明清墓掩埋并不是很深,地下墓室只距地面六七米而已,听盗墓贼前辈说过,若是汉墓,起码有二十米深呢!确定结构后,我就拿出几年工程兵的看家本领,设定盗洞,以指南针和水平仪定位。我们分工合理,组织严密,我们白天拿地质勘查做掩护,晚上拼命挖掘。有专人放风。安全措施我注意的极其严格,我可不想把一个横着的乡亲拉回老家。所以盗洞里面有木头支撑,并且制作了简易防毒面具(就是两层口罩中间放上活性炭。活性炭一般药店里都有买。这是部队里学的防化知识),大家轮流,不出三天,就打了一条五百米长、一人大小的盗洞,直通施姓大汉奸墓室。

当年建造这个坟墓的时候,大汉奸还是做大官的,有人看护,死后不怕被人盗墓,所以几乎没有设计机关一类的。墓室以青砖粘合糯米汁、鸡蛋清,极其坚固,一般工具很难打通,又不能动用炸药。最后用陈年老醋才轻轻化开了砖石粘合,通入墓室。

说道钻进坟头里面去捞死人的殉葬品,大家虽然眼红的不得了,到了要紧关头个个心虚,胆小如鼠!我摇摇头,难成大器。一咬牙,反正越南战场上什么样的死人都见过了,还怕一个几百年的死尸,说不定烂得连骨头都没了!

我头顶安全帽和矿工灯,身穿一件紧身皮衣,戴上安全口罩,腰间绑了一条绳子,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叫人把我拖出去!说着我就在黑乎乎、粘湿湿的盗洞里爬了半里路,钻进墓室!

这汉奸的墓室造得颇为空大,我都可以直起身来,穿着皮靴的脚淌在水里。这边的土质属于砂土,容易渗水,当初建造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几百年过去后,时间摧跨了一切防御措施!经过一个白天的通风,坟墓里面的秽气早就散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含盐泥土湿漉漉的不舒服气味,就像在海边吹风一般!

说真的,第一次爬到死人住的地方心虚之极。我在越南战场上死尸见多了,但是再跑到坟墓里面的感觉又不一样,当下只觉得心发慌,听以前的盗墓前辈讲,不少坟墓中的尸体日久天长,都变成了僵尸,我们也得预备一下,偷偷把附近村子里的一条黑狗宰掉,狗肉预备当夜宵,那黑狗血撞在水壶里面,若是真有邪气,立即喷上去破邪!

坟墓里面倒是干净,四面光秃秃的青石板墙壁,甚至连棺材都没有。我寻思,莫不是真得过了几百年,连棺材烂掉了?心中不禁大骂:“这汉奸身前害人不够,死后还要连累老子白跑一趟!”

我想尸体和棺材都会烂掉,可是金银财宝可都是坚硬无比,总不能白走一趟?当下就硬着头皮在奇怪的黑水里摸来摸去,除了几根枯骨和一些瓷碗,别说金子,连块铜都没有!晦气!开门不红!

我顺手操起几只破碗,垂头丧气地爬出去。大家虽然怀疑我私吞了财宝,但是又没勇气爬进去!这样我们第一盗墓以失败告终,只拣了几只破碗拿做纪念。大家顿时没了盗墓的性子,一哄而散。

而日后拿破碗让行家鉴定,竟是宋代哥窑瓷器,若是完整,价值不下十万。我们顿时后悔不已,再想去大汉奸墓碰运气,其时已经叫政府保护起来了!

唉!我们说是把考古队挖坟墓的技术学了个七七八八,但是却根本不会勘探,不知道哪里的地形有大墓,哪里埋有宝贝!而且即使文物到了我们手里,没鉴宝的眼光,形同废物!

业余盗墓集团解散之后,只余下我和王二两个人了。我是孤家寡人,自然无所谓,王二则是二流子,自言无处可去!我和王二合计一下,还是做考古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吧!不禁可以学到真技术,万一顺手,就捞一把!

从此我和王二两人听说哪里有考古队就去哪里做小工,当时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第二波考古**的时候,我们这些技术工不愁没地方吃饭。我们都是土木出身,技术精湛,又有经验,很受那些为缺乏基层人手而头痛的考古队欢迎,一来二去,居然在考古界混了个不小的名声。光专家教授级别的人物认识了不少,有时做完了小工,都是他们推荐去另外一只队伍里面!

忽然有一天,说道有只考古队要去内蒙古,问我们去不去?内蒙古而已了,又不是南极,怕什么,欣然答应,于是前去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