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共存?

帝胄 第一百九十一章 共存?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4:37 来源:笔趣阁

“屯田养兵?”

裴浩重复了一遍卢森的话,若有所思。

卢森点了点头道:“之前我和王爷谈过一次,当时只不过是有这方面的初步构想,这几天我深思熟虑了一下,觉得这个办*适合咱们大汉现在的国情,真要是能彻底的施行下去,用不了几年国力经过就能完全恢复过来。”

他看了孝帝一眼接着说道:“保留四五万人左右的常备军,在装备和训练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力求打造出一支精兵来,即便是正面对敌大辽狼骑也不会落了下风。至于身体条件差一些或者家中独子的,就返回乡里屯田,忙时种地,闲时训练,这样就能解决现在百姓青壮劳力不足的问题。我从兵部要来各地新兵的报备看了一下,现在玉州,坛州,应州,槐州这四个地方就有新兵不下十万人,而这些新兵大部分都是过不下去的农夫跑到军队里混饭吃的。”

“这些人,指望着他们打仗拼命显然不切实际,还不如让他们踏踏实实把庄稼地种好。这些青壮劳力都是好把式,给他们锄头和种子,他们就能种出一片绿油油的秧苗来。三百人的一个屯田点,照顾五百亩地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难。粗粗的算一下,留下出色的新兵替补已经伤残的老兵,然后将混日子的人都退回去屯田,至少能空出来十几万青壮劳力!”

得到提示的候申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一幅从未看到过的壮美画卷,他激动的站起来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三百人一个屯田点五百亩地,十几万人那是多少亩地?只要天公作美给一个好年景,只怕用不了两年咱们的庆州仓就能存粮数百万石!”

卢森笑着打断他道:“现在多得是荒地,只要开出来,若是老天爷再给一两场豪雨,那就都是肥得流油的好地。这些屯田的壮丁闲暇的时候还可以负责维持治安,等遇到大战的时候拿起兵器就能杀战场。只要将屯田的粮食分给他们一成,他们就能把这地当成自己家的一样珍重。若是有外敌入侵,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好日子,他们都会变成饿狼,猛虎,用獠牙将那些入侵者撕碎咬烂!”

裴浩补充道:“只要他们将地种好,粮食丰收了,可以按照他们平时出工的多少给相应的奖励,让他们不用上战场也能立功受奖。这样的话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自己也在为国出力!”

话题一开头,看到了希望的人就再也止不住嘴巴。他们几个人都从这种自古就有却偏偏被忽视掉的办法中看到了勃勃的生机,看到了万亩良田上长满了齐刷刷金灿灿的麦子,谷子,看到一车一车的粮食运送到粮仓里。

孝帝也被他们的设想勾起了兴致,补充道:“按照军队的制度给他们职务。设伍长,什长,队正,校尉,屯田点配备兵器,这样的话乡里的治安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过上了好日子,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拿起锄头造反!”

卢森道:“如裴大人所说,给他们相应的奖励,甚至出力最大的人可以折算军功。若是某个屯田点的产量位居首位,那这个屯田点的所有壮丁每个人家里都赏赐五亩勋田,不必缴纳赋税,这样一来产生攀比之心,不愁壮丁们不出十分力。”

刘凌皱了下眉头,欲言又止。

孝帝注意到了他的表情,笑着问道:“老九,你觉得怎么样?”

刘凌嗯了一声说道:“勋田可以给,只要把粮田种好为大汉真正的出了力,这样做无可厚非。但若是给他们军功的话,只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战场拼命刀头舔血,军功反而不如种地来的便宜,只怕到时候人人都想去种地了。”

孝帝愣了一下道:“说的对啊,折算军功这事就算了吧。前阵子我还和老九商量过,把咱们大汉的官制,爵制,勋制都改一改,改动后爵位勋功受赏都会变得比原来苛刻一些,官制品轶也会相应的降低一些。毕竟咱们大汉现在的官制太混乱了,光是二品武将,一品文官加在一起就有百十个,说出去都是笑谈,就好像咱们大汉的官位来得多容易似的。”

“我想恢复唐制,结束官制混乱的局面”

孝帝神情坚毅的说道。

话题一转眼就从屯田到了官制上,转化之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只是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老宰相卢森之前提到的自己领头出征的事。也不知道是大家都忘记了,还是选择了刻意的回避。

孝帝是不愿意在提那个话题的,他不愿意看着为国操劳了将近二十年的老老臣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裴浩和候申也不愿意提及,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在和老宰相卢森比起来,都显得那么渺小而自私。刘凌更不愿意提起来,不说为国家为卢森考虑,就单单考虑卢森是自己未来的岳丈他就必须阻止卢森那样去做。

而卢森,似乎也不想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下去,因为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卢森看了看孝帝望过来的热切目光笑着说道:“陛下,议题是不是换的太快了?屯田的事还没有具体细化,官制勋功的事不如稍微放一放。”

孝帝笑了笑道:“是朕太心急了,总想着把事情一股脑都解决掉才好。”

他情绪平复下来,笑着坐了回去。

“卢老继续说关于屯田的事吧,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办好了,咱们大汉不愁强大不起来。”

卢森点了点头道:“其实这个想法还是王爷最先跟老臣提出来的,还是王爷在南下平叛之前。王爷当时跟老臣说咱们大汉一直想富国强兵,但是现在却搞错了顺序。”

孝帝道:“哦?老九,你说说怎么搞错了顺序?”

刘凌让卢森提这件事的本意就是不想自己过多的搀和进来,毕竟那些武将们都把他看成主心骨,真要是裁兵减员,指不定有多少人到他这里来叫屈呢。若这件事再是自己提出来的,说不好那些将领们会不会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本来想做个好人,现在看了卢森显然是不想自己做恶人,非得拉着刘凌一起下油锅不成。

刘凌苦笑,正看见卢森投过来的目光,那视线中有那么一点得意洋洋。刘凌回瞪了一眼,心说果然人老奸树老滑。卢森毫不客气的回瞪一眼,那意思是别想让我一个人背黑锅。

刘凌施礼道:“陛下,这只不过是臣弟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而已,想不到卢老有心,竟然从中想到了这么多。”

先把暗器挡回去再说,刘凌在心里得意的笑了笑。

“富国强兵,这就是顺序。而咱们大汉现在做的却要颠倒过来,是强兵富国。”

他遁了一下道:“富国而强兵,说的是国力富足之后,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来打造一支强兵。一切补给,供应,全都充足。以强大的国力来武装军队,扩充军队,若是国力强大的话有百万雄师也不是梦想。如西夏大辽皆拥兵百万确实令人艳羡,臣弟是一介武夫,自然也希望指挥的军队越多越好。但是,西夏和大辽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战力,和之前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不无关系。”

“西夏李家,自唐以来一直深受中原皇室的隆恩,不管是谁来做皇帝,李家都会第一时间宣誓效忠。数百年的韬光养晦才有今日的崛起,其这百余年间步步蚕食周围的部族,领地之大其实早已经超过了大周,比之于我大汉更是要庞大太多了。而北方的契丹人,则是抓住了突厥王族迅速衰落的机会,逐步的将整个草原控制在手里,再加上石敬瑭把富饶的燕云十六州拱手相送,实力为诸国之最。”

“而我大汉却没有那么辽阔的领土,也没有那么充足的兵源,为了自保而大力的提倡武备,反而让国力逐渐的衰落。大汉自先帝时期执行的政策就是强兵富国,想先建立起强大的军队然后开疆拓土,却忽略了大汉本身根本就支撑不起二十万大军的消耗!”

刘凌总结道:“所以,以大汉目前的国力来说,养活五万到六万的常备军队尚可,再多反而会拖了国家发展的后退。就好像一个有一双粗重拳头的巨人,就算力气再大,若是每天都吃不上饭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饿死。所以先富国而后强兵,对外不妨示之以弱换取时间,对内则不能放松加快前进的脚步。”

他看了卢森一眼道:“所以卢老想领兵殉国而活百姓的想法还是收起来的好,这样做治标而不治本,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今天卢老以自己的牺牲为解脱搪塞大辽,那明日换谁来为国捐躯?”

听刘凌将话题又撤回来,卢森心里没来由的一热。

“是老臣考虑不周,老臣也是……唉……只是王爷,若是一味的示人以弱的话,会不会找来兵祸?”

刘凌笑了笑道:“那就看咱们大汉周围的几个巨人,是不是能踏实下来了。若是他们之间和平共处的话,难保不会有人闲极无聊对我大汉的领土生出觊觎之心。而若是大周,大夏,大辽这三个巨人总是无法共存的话,咱们就有的是时间来壮大自身,从而具备与他们一争高低的实力!”

他笑的很随意,很淡然,却透着一股自信。

笑的很漂亮,很狡猾,就好像一只善于迷惑猎物的豹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