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二百九十章 养兵

帝胄 第二百九十章 养兵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4:37 来源:笔趣阁

(求收藏)

孝帝大声说道:“不行!朕不答应!”

他快步走到卢森身前说道:“你不是想要荣华富贵吗?想要位极人臣吗?想要萌荫子孙吗?朕都给你。大汉自立国至今没有一个文官食邑超过二百户的,朕给你五百户!大汉立国至今没有一个文官外姓封郡王的,朕给你!大汉立国至今没有一个文官得到免死铁卷护佑子孙后代的,朕给你!你想出师未捷身先死?朕不答应!”(注1)

他大声的喊,歇斯底里,哪里还有一个帝王的样子。

他吼完了,拉住卢森的手,眼睛红红的说道:“朕……离不开你!”

卢森老泪纵横但却笑的那么幸福,他用颤巍巍的手握着孝帝的手,感受彼此的心意。

“陛下,老臣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已经活的够久了。老臣能遇到陛下这样的明主,恨不得再多活二十年,十年,哪怕五年也好。让老臣再为陛下多做些事情,但是陛下啊,臣真的老了,老到已经看不清奏折上的文字需要别人读给我听,老到走不了三步路就开始气喘吁吁,老到一躺下没有人搀扶着就再也坐不起来,老到一闭眼就看到阎王爷在朝着我招手。”

他笑着哭:“陛下,臣不怕死,只想死得其所。这军机处也该轮到新人们大展拳脚了,老臣再占着位子不离开,只能阻挡他们为国效力的脚步,成为他们施展抱负阻碍。候大人老到练达,裴大人锐意进取,再加上一个文武全才的周延公,这军机处必然是新人大放异彩的地方。诚如陛下所说,老臣在军机处一天,他们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本领,只能看着老臣的脸色做事,唯唯诺诺,委屈了一身的本领才华。陛下,为大汉计,老臣也该挪动挪动了。”

孝帝哽咽着说道:“闭嘴,你明知道……明知道朕不是那个意思。”

候申和裴浩也红着眼睛说道:“卢大人老当益壮,我们还需要在你身边多学习,我们就好像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还要靠你领着我们走。

卢森看了看孝帝,再看看面前这两个和自己相比朝气蓬勃的后学晚辈,他笑着说道:“你们不必太自谦,其实我知道,你们心里都盼着我赶紧退下去才好呢,对不?”

候申和裴浩脸一红,没有否认。确实,正如卢森所说,他们两个在暗地里都曾经想过,若是前面没有卢森的话,自己是不是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他们敢!”

孝帝怒吼了一声,狠狠的瞪向候申和裴浩。两个人立刻就被孝帝凌厉的视线看的低下头去,大气都不敢出。

卢森有些得意的笑了笑道:“看吧?陛下还是偏向着老臣说话的。只是陛下……他们这样想错了吗?”

孝帝怔了一下,有些跟不上卢森的思路。

“陛下,身为臣子在政务上若无攀比之心,只会人云亦云的碌碌无为,这样的臣子就是合格的吗?候申,裴浩,周延公三个人论才皆在老臣之上,老臣若不是先帝旧臣资格老一些,见到这样的三位后起之秀内心中或许会更加的嫉妒吧。陛下刚才维护老臣训斥了侯大人和裴大人,老臣感动莫名,但是陛下,老臣想要说的是,偏听偏信则无异于堵住了耳朵蒙上了眼睛,从而领陛下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兼听则明啊。”

他对候申和裴浩歉意的笑了笑道:“二位大人,得罪了。”

候申和裴浩这才明白卢森的用意,禁不住心里的愧疚心更加的强烈起来。说实话,他们两个人在军机处没少受到卢森的指点。虽然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认为这位当了将近二十年宰相的卢大人其实不过就是资格老一点,论真本事绝对比不上自己。可是此刻他们俩在内心的翻江倒海中却明白了一点,若是换做了自己,绝对做不到卢森这样。

刘凌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听到卢森又把话题带向了别处,他心里深深的感到了一种无力的悲哀,卢森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这是在想陛下留遗言!或者是在为陛下最后一次出谋划策!他是想在自己临死以前尽最大的努力帮陛下做一些事,包括敲打一下进入军机处后越发不可一世的候申和裴浩,尤其是以天子门生自居的后者。

反正他决心要死了,不怕得罪人。

他有心劝阻,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朕知道了,朕都记下,若是忘了的话,你就狠狠的骂朕。朕给你这个权利,以后朕要是犯了什么错误你就当面指出来,就算是骂朕都可以,朕绝对不会计较!书记官呢,给朕出来记下朕今日说下的话,以后再想卢森在朕面前直言无罪!”

廷史跑进来刚要答应一声,却看到老宰相卢森对自己摇了摇头。再看看孝帝的脸色,他有些左右为难。不过很快他在心里就做出决断,提笔在纸上记录下孝帝今日说的话。

候申心里一震,暗想道陛下今日听到卢森准备赴死的话相比是急的有些失去理智了,怎么会做出这么多没分寸的事情来?且不说这直言无罪的权利,因为这虽然算是殊荣但却并不怎么招人妒忌,毕竟那些满嘴跑马车的御史大人们差不多都有这个权利。他在意的是孝帝之前对卢森的承诺,已经超出了理智的范围。

北汉国小民少,所以在高的爵位基本上都不会封赏食邑。二百户,已经是封赏的极限了。而对卢森一张嘴就给了五百户,这不得不说孝帝现在已经失去了理智。至于封为郡王,这更是让人无语了,大汉立国至今还没有封过一个异性王爷,就算当初帮着先帝建国的那几个功勋大将都没敢往这方面想,更何况卢森这样一个文臣?就算他功劳再大,还打得过开国功臣?至于免死铁卷,本朝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虽然这样想,但是候申理解孝帝此时的心情。孝帝登基至今能举步维艰的维持着,完全靠着刘凌和卢森这一文一武两个人支持,有刘凌,外事无忧。有卢森,内事无愁。说句心里话,候申并不反对孝帝履行刚才对卢森做出的承诺。因为这样一来的话,他也就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

而裴浩想的则是陛下的宽厚仁慈,陛下的爱才,陛下的体贴,还有陛下难得一见的温情。他不认为孝帝表现出平凡人的懦弱和依恋有什么不妥,相反,这才是他心目中明君的形象。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不是帝王,而是神仙。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而刘凌看到的,则是他二哥的真性情。作为帝王,平时的伪装太厚重了,厚重到连他二哥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原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卢森见那廷史已经记录下了孝帝的话也无可奈何,毕竟在皇帝和自己这两个人之间选择,廷史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这也是他的本分是他的职责,他的工作就是记录帝王每天的言行举止。

“谢陛下的厚爱,老臣……”

卢森擦了把眼泪,哽咽着说道:“老臣还有最后一件事请求陛下。”

他收拾起心情,尽职尽责的完成着属于自己的使命。

“你尽管说,朕无不应允!”

卢森看了一眼刘凌,有些歉意的说道:“老臣不懂军务,但老臣也曾听说过兵贵精而不再多。前阵子欧阳专谋逆手下从贼者号称三十万,却被王爷率领四万精兵打的落花流水。由此可见此言不虚。我大汉如今疲弱,百姓生活困苦,连年战乱土地荒芜,朝廷今年施行了新政鼓励百姓开荒种田,可是老臣从下面递上来的折子得知,分到土地的百姓手里有粮食种子却发愁没有人去种!这些年不断和大周开战,平定叛乱,百姓中适龄的男丁都从了军或者从贼,战死者十之六七。”

“以我大汉目前的国力,也养活不起现在这十余万大军。老臣的意思是,百姓们分到了田地却因为家中没有劳力无法种植,光凭老弱妇孺如何才能恢复元气?不如趁着大辽与大夏打得不可开交拼出了真火损失巨大,不管双方誰胜谁败恐怕两年内都不会觊觎我大汉的机会退兵还农,精兵简政。”

“解放出一批不能真正为国出力的士兵回去种田,这样一来的话一是减少军费的开支,二是能尽快恢复百姓的活力。当然,老臣对军务并不擅长,或许只是胡言乱语。”

他转过头问刘凌道:“王爷不是也说过,大汉兵力越多,反而越容易引起大辽的觊觎吗?”

刘凌不想打断卢森这个时候提出来的建议,再说卢森说的也正是他想的,所以他点了点头道:“正是。”

卢森得到鼓励后继续说道:“若是我大汉只有三五万兵马,料来大辽也不会指望着咱们出兵攻夏了吧?”

裴浩皱眉道:“可若是只有三五万兵马,如何抵御外敌?不管是大辽,大夏还是大周都是用兵百万,若是大举来袭,拿什么抵挡?”

卢森道:“裴大人说的没错,所以老臣的建议是屯田养兵。”

注1:关于爵位食邑切勿深究,此情节为杜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