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四百五十章 都是将死之人,何必再去扫兴

四百五十章都是将死之人,何必再去扫兴——

四百五十章都是将死之人,何必再去扫兴

尖啸声由远而近,“咚”的一声响,炮弹砸在城隍庙顶上。青石加固的城隍庙坚固无比,只被震下了层层灰土。

额勒登保坐在梁下,层层土灰帮了他一头。没什么色动,太原之战打了一个多月,清军丢掉了半个城池,指挥部时刻都在中华军的炮弹威胁下,他已经习惯了。

赚取了晋北诸地之后,中华军对太原城的进攻并没有一帆风顺。甚至来讲,头一个月中华军都只是在外围小打小闹。

直到七月后,后勤补给路上一座座水泥碉堡、炮楼立起之后,中华军这才真正对太原城发起猛攻。

同样时间,西安城却已经落入了中华军的手中。

双方同时开打,进展差距拉的却很大,然事实如此谁也改变不了。陕西战场有原襄阳义军部,有詹世爵部和南向阳部,还有原四川义军的一部做支援,近乎集结了中华军一半的兵力。自然是摧枯拉朽横扫明亮残部。

而山西战场中华军的兵力却远不是那么充分。东北地区和直隶都需要大量兵力屯守,整编之后大量的部队被牵制在了原地。

陈虎麾下的四个团,即本部主力一团、李成光部第九团,冯景山部独三旅、韩进韬部独四旅,升级换代改革为师后,除第一师重新入关之外,第九师李成光、第十五师冯景山、第十六师韩进韬全都留守在了东北。

跨海进攻北京时,梁纲手下的三个战斗团是近卫团、一团和三团。主力一团后随陈虎重新出征,三团也重新南下归入了南向阳麾下,固然直隶地区重新补入了齐志远的第六团、陈霸的第七团和王权的第八团以及程绍元的第十一团。

但全军大整编后,这四个团的升级师却不可能像近卫团和主力三团一样第一时间内就全部补充满员。

北京以北有相当多的战略要地需要守卫。

再加上出战山西时,为了迷惑额勒登保,掩盖中华军的真实战略意图,第六师和第七师两部被佯动到了直隶河南交界处,梁纲能第一时间用在山西的兵力就更少了。

山西的北方靠近内蒙,时刻都会处于蒙古骑兵的威胁下。而南面的河南这是中华军的地盘,不论从哪一方面考虑,梁纲都应该从河南境内发起对山西的进攻,而不是在河北跨越太行山直接进攻山西。

南向阳部当时在彰德、卫辉一带的集结和第六师、第七师的整体南下,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所以,额勒登保把山西境内七成的兵力部部守在了豫晋交界。

事实却证明,梁纲耍了他一手。在额勒登保全副精神集中在南部的时候,禁卫师主力、第八师配合炮兵师全力向着固关、娘子关一线攻去,走井陉直插山西腹地。

平定州知州赵林平开城投降,不费吹灰之力中华军就拿下了太原的东大门。当时太原城内兵力并不充沛,如果强攻,付出一定伤亡代价后是拿的下来的。

但梁纲心底的打算不仅是要拿下山西一省,更要全歼清军在山西的步骑精锐。所以只留下了第八师一部驻守平定州,看住这条太行通道,然后禁卫师主力和八师的另一部就全力向着晋北攻去。短短旬月时间,便顺利拿下了代州、保宁、大同、绥远等地,部兵设防,彻底关住了山西的北大门,截断了北路山西和草原的联系。

嘉庆手下的清兵精锐,除了骑兵意外,能真正拿的出手的就只有两支。一支被他留在了身边当亲卫,人数在三五千人间,全火器配置;另一支就是额勒登保的火器营。撤入山西之后,被嘉庆大力补充了一下,不仅顺利恢复了元气,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了万人规模。是一支真正的强力军

清军的兵工厂很不得力。虽然立足稳定之后,立即重组了兵工厂,嘉庆一点都没有疏忽和耽搁,可现在清军补给的枪炮依旧是以进口军火为主。

可是,西伯利亚的俄国人人数有限实力也有限,现今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府治下,不仅民间的火枪大量输入了中国,连军队的补给仓库中都是空空如野。甚至一部分驻军都处于空手状态中。

一句话,连续的军火买卖之后俄国人也无力再继了。清军北方的外援已经断绝。

上万人的火器化精锐,配合着索特纳木多布济和绵恩手下的两万蒙古骑兵,再有大批的绿营兵在握,额勒登保重兵在手这才有了独臂支撑山西局面的信心。

可是随着晋北的丢失,大军退入蒙古的后路被断,额勒登保有些坐蜡了。赢下这一战还好,赢不下可就只能从潼关退入陕西了。让额勒登保和整个山西清军担忧的是,现在的陕西局势也是岌岌可危。如是这条后路再被丢失,那他们就彻底陷入了中华军的团团包围中了。

战局形成之后,额勒登保立即就向嘉庆请示,看该如何办才好

陕西虽然是嘉庆的驻足地,可随着宝鸡之战的失败,陕西清军实力已经落后了山西清军一大截。额勒登保的意思是,从山西抽调一部分军力巩固陕西防线,保障他们这一支方面力量的后路。

山西的绿营兵还就罢了,火器营和两万蒙古骑兵却是如今满清朝廷的支柱力量。嘉庆是缺不得这支强力军的。可嘉庆拒绝了,他命令额勒登保全力以赴的打好这一仗,陕西之事无须牵挂。

接到旨意的额勒登保只能摇头苦笑,要是下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人无须牵挂陕西,那他早就请旨了。

这都是无意义的。

陕西中华军大军云集,只看那一个个番号,额勒登保自己就心寒,更别说下面的小兵了。

中华军现在是第十师张世虎驻河南,二师张世龙、十三师陈烂屐在云贵和广西,十九师在两湖,十八师在安徽、山东,十七师在南洋。九师李成光、十五师冯景山、十六师韩进韬在东北,十一师程绍元在冀北,禁卫师主力、第一师、第八师、第六师、第七师在山西,四川义军四个师在四川,剩余的十二个整编师却全在陕西。

虽然这十二个师里杂牌很多,真正那的出手的只有三、四、五三个师,可对比对面的清军来,绝对是无可比拟的优势。

即便没有宝鸡之战,明亮也挡不住中华军的进攻,更别说清军自己先伤了元气了。

额勒登保不认为明亮部能守住陕西,事实证明了他预料的准确性。但这是可悲的准确性,如果额勒登保能够有选择的话,他宁愿自己的这次预料是错误的。

当西安城陷,陕西提督柯藩战死的消息传入山西后,山西籍的绿营兵军心立即就动摇了起来。

错非整个七月中,两边都是小打小闹。而且仗着骑兵众多,额勒登保屡次出击中华军的补给线,斩获了一些小胜鼓舞了军心士气,怕是只这一个消息传来,山西的绿营兵就会出现大规模逃亡。

反观此时的中华军,兵力调集已经完毕,禁卫师一部虽然退回了北京,可是第一师的到来和第六师、第七师的进入,却使得在晋的中华军实力不降反升。

只是为了扎进北面的口子,整个第七师和第八师都留在了大同、绥远一线。嘉庆皇帝虽然拒绝了额勒登保的提议,可却从没有放弃重新打开蒙古——山西通道的打算。

大批的蒙古骑兵进袭冀北,他是在用明明白白的‘围魏救赵’来调动中华军退出山西。

只是骑兵师和第十一师坚决顶住了蒙古骑兵的冲击,在最艰难的时候梁纲也没有从山西抽调回一兵一卒。直到第一师和第六师、第七师相继进入山西之后,这才抽调回了禁卫师的一部分回防北京。

两个师用在了北线,禁卫师一部用作后勤,炮兵师‘雨露均沾’,真正在第一线战斗的步兵师只有第一师和第六师三部。

六万人的兵力,大半的火器化步兵和超强的重火力,用来进攻一个火器营绝对是稳操胜算。但因为两万蒙古骑兵的存在,陈虎部只能‘保守再保守’。中华军现在,不仅后勤补给道路上的禁卫师建立起了一个个水泥碉堡、炮楼和转运站,连太原城外的中华军大营也被建的跟一个小城似的。

战争进行了三年半,土水泥的配方虽然依旧不为外人熟知,可是却挡不住清军对此物的认识。

在大部分的中国人眼中,它是那样的神奇一堆粉末合水搅和搅和就成石头了?以至于都重新有了‘水石’这么一个新的名号。

这一战中,它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威力。无论是后方的转运站、碉堡、炮楼,还是前方的大营驻地,都有它的身影频繁显现。

额勒登保对此是束手无策,禁卫师在后勤补给路线上隔不多远就建立一个转运站,配合着周边的碉堡、炮楼,完全不是只有冷兵器的蒙古骑兵可以攻克的。而后勤补给通畅的第一师和第六师,发威起来也不是额勒登保单单一个火器营能够抵挡的。

七月后,正式开打以来。只是半个月时间,太原城周边各个要地就丢失殆尽,而且太原城池也被中华军攻占了大半个。现在额勒登保残部只能龟缩在城南的一带。

最初时候,额勒登保还期望着华北二次泛滥的大水能够牵制住中华朝太多的精力,比如粮草、银钱什么的,以至于陕西、陕西的中华军都无力在继续发起进攻。

可是大水泛滥了之后,山西的中华军不仅没有显现后劲不足,反而是越打越狠,越打越猛。

额勒登保到了如今地步,只能放开一切繁思杂念,全力以赴的指挥部队,多杀一个中华军是一个了。

太原城南大街。

往日繁华的景象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炮弹一片片的耕犁,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成了破烂和废墟。

但是就是这样的地形,尤为的让中华军难受。

断壁残垣中部队摆不出整齐的队列来,散兵前进却是正如了清军的意。他们早就清楚正面对抗不是红巾军的敌手,所以,打枪在城中成为了辅佐手段,刺刀见血和火药包、手雷成了这些天来两军厮杀的最主要手段。

一队散兵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前方,他们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大意。几天的城中巷战下来,有太多的中华军无必要的倒下了。

火器营这帮子满清铁杆,个个顽固的要死,也阴毒的要死。火药包这样的大杀器就是他们事先用出来的。

虽然中华军早早的把大口径臼炮拉到了攻城战中,但因为太原城中还有不少百姓存在的缘故,中华军并没有无节制的使用。陈虎更是明白的下令,要尽量减小对老百姓的误伤。

可是清军不在乎。特别是到了后期,这些火器营的满清死忠了解到太原之战注定的失败结果之后,完全的丧心病狂起来,把城内的百姓都拉出来给他们做挡箭牌。

昨天的对战中,清军就先用小股人马yin*了第一师的一个营追击过来,然后在中华军追击过程中驱赶了大批百姓阻挡了过来,清军的炮兵却趁着机会毫无顾忌的猛烈开火起来。

上千百姓安全脱险的只有三百多人,一个营的中华军也折损了近五分之一。

单是中华军几百人的伤亡不算什么,百姓何其无辜?此事性质之恶劣是开国内战争之先河,犹未可恨

并且清军现在也学会了用地雷,把大号的炸药包或是陶罐装上火药埋在废墟里,等到中华军赶到时候,引线一点,杀伤力不可小瞧。

“啪啪——”

几声火枪声响。散兵分队立即匍匐地上。清军打冷枪,只是滑膛枪准确性太差,几杆火枪一起击发也没打中一个。

突然,一个中华军散兵从地上跳了起来,“地雷——”

话音没有落下,站起的身子也没来得及跑出几步重新卧倒,他旁边空地上就轰的一声爆出了一声巨响。

细碎的瓦砾雨点般打出,这个散兵就像是后世战争中被机枪扫射了一样,整个身体上爆出了无数个小血眼。

人被冲击波抛出,没有落地就断了气。

“打,那堵破墙——”散兵队长对着手下唯一的一个单兵火箭筒小组吼叫道。手指指着周边十几二十米内的仅有的一堵破墙。

火药不是什么稀罕物,清军太原之战准备的肯定是充分的极。但是火药引线不安全性极高,引线太长的话不仅埋起来麻烦,燃烧时间也会挺长,战场上那是会耽搁时间的,而且更主要的是,竹管内燃着燃着它自己可能会灭。

所以,不管是红巾军还是清军,在绞杀战场上埋设地雷时都不会把距离放的太长,有个四五丈远就足够了。

太原城内就应证了这一观点。清军把地雷埋得都非常的近,埋伏在地雷引线边的那一位,多半也是伤员或是死忠。

燃烧需要氧气,竹管上戳几个窟窿,氧气不一定就会进去的。而窟窿戳的太多的话,引线燃烧的‘嗤嗤’声音就会外泄。这可不是过年时花炮上的细拗引线,引燃火药包的引线,不说都有小指粗细,两根并在一块也差不多了。燃烧声音还是挺大的,刚才跳起的那一个散兵就是趴在地上听到了‘嗤嗤’声这才跳起的。可惜依旧没救回自己的一条命。

“嗖——”喷嗤着炙热的火焰,火箭弹准确的命中了那堵断墙。

期间火枪声又连想了山下,但散兵分队还是无一人受伤。

剧烈的爆炸后,两个散兵弯低腰平端着火枪,小跑着到了爆炸点。一层砖土下,稍微一拨就露出了一双人脚。

第一师和第六师在一点点蚕食着清军城内的地盘,打烂了太原城,只能算是打老鼠碰破了陶碗,还不到投鼠忌器的地步。

祁县。

县衙里,歌舞戏笑声一片。索特纳木多布济怀抱着一个姿色艳丽的美女大碗畅饮着美酒,一双手已经插进了美女的衣服下面。

大堂下面,一帮子满蒙贵胄也个个形骸放浪。他们算是想明白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个的破事成山堆呢趁着今个还没死,快快活活的享受才是真的。

陕西丢了,唯一的一条后路也断了。北面被中华军扎口袋似的锁的一丝风不透,打也打不过中华军,自己这支骑兵最后的命运如何,他们都清楚了,失去了最后的希望,自然就变得毫无顾忌起来了。

就像邱清泉一样,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中神经错乱到捞个女学生做战地夫人,临死前的疯狂不外乎如此

“主子……”,衙门外,一随从看着绵恩的脸色叫道。要不要进去斥责一通呢??

“罢了,罢了。”绵恩台阶上良久不动,最后颓然一摇头。转身大步的迈下台阶,向着自己的驻地走去。

都是将死之人,何必还去坏这个‘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