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802章 神奇的旅长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802章 神奇的旅长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李勇和他的战士们经过数天的铁路运输,这一天夜晚来到了进出东北的咽喉要道山海关。

忙完了防寒准备的李大旅长在战士们期待的目光下只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所知道的山海关。

山海关古称榆关,后改名山海关,关城不大,中间为钟鼓楼,四面城墙有四个门,南门叫望洋门(站在城门能看到大海),北门叫威远门(威慑北方的游牧民族),东门叫震东门(震慑东北的外敌),西门叫迎恩门(面向北京皇城方向)。

山海关当地居民还有一个计算关内和关外距离的简单算法叫“里七外八”意思是山海关距离北京是七百华里,距离沈阳是八百华里,后来经过考证,这个说法基本正确。

列车停靠了将近一个小时,在加水加煤和检修以后又出发了,出了山海关就算是东北了,而东北的气候和关内是截然不同的。

没出山海关都叫关里,出了山海关就是关外,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叫法,让战士们大吃一惊的是,没出山海关的时候是感觉气温下降,而一出了山海关则是满地的雪白一片。

东北下雪了,白天气温在零度以下,夜晚降到零下十几度。

大家都知道东北冷,下雪什么的都可以理解,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只隔一个城墙,关外下雪关里却没有,这是什么原因。

当地人也解释不了,反正就是这么奇怪,老百姓说是老天爷安排的,关里和关外好象是两个世界,不但气候有差异,就连人的性格也有区别。包括说话的口音,饮食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

一出山海关,距离沈阳就只有四百多公里,按现在的行车速度。不到十个小时就能到达。时间看似不长但滋味却很难受,大家终于知道了李勇为什么要多准备防寒装备的原因了。

棉衣早就换上了。平板车上的战士们猫在卡车的车厢里,把厚实的蓬布全都放了下来,遮挡火车运行时从缝隙里钻进来的寒风。

北风夹带着雪粒子从所有能钻进来的孔洞向车里渗透,从眼睛都看不到的缝隙里刮进来。战士们低声咒骂着,这该死的雪,怎么感觉象是无孔不入一样。

这时候客车里则是另一个景象,具有独立取暖装置的燃煤锅炉点火,脚下的暖气管道都是烫手的,车厢里的温度也保持在二十度左右。

车厢里能放下六十多个战士,也就是说。警卫连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可以不挨冻,其余的就只有在外面和寒风抗衡了。

在客车里的是警卫一排,排长三牛嘀咕着,这大雪天可真够戗。二、三排的同志们算是遭罪了。

遭罪也只好是硬挺了,运行中的火车让他们想轮换进来暖和一下的可能都没有,李勇用步话机告诉和战士们在一起的二排长小成和三排长宁二子,实在不行就让战士们站起来活动活动,别老坐在一个地方不动。

两个排长则是请旅长放心,没什么了不起的,这点冷都挺不过去还叫什么部队,还叫什么西北王牌,比这更艰苦的环境不知道经受了多少次,现在只是小意思而已。

李勇想想也是,现在是十二月份,东北最为寒冷的季节是一、二月份,也就是说,还没到最冷的时候,温度也不算太低,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列车经过一夜是运行,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顺利到达了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

沈阳是东北最大的城市,古名曾经叫过奉天、盛京等等,也是东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后世建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和民用航空港,也是当时对朝鲜前线进行各种物资支援的集散地。

终于有人负责接待他们了,大型军供站把李勇和战士们从车上全部接了下来,还准备了大量的热食和热水,就连洗澡的热水都准备好了。

在一点取暖装置都没有的火车上冻了十多个小时,这时候泡在热水里的感觉说不出来是多舒服,爽啊,爽的大家都直哼哼,现在才知道什么叫泡热水澡了。

来了一大堆接待的工作人员,负责人告诉李勇,他们要在沈阳休整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休息以外还要更换服装,要把服装的样式换成志愿军的衣服,也就是和朝鲜人民军样式差不多的军装。

军供站的效率就是快,补给二百多人的部队对他们来说只是小意思,战士们也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堆积如山的物资和弹药了,用战士们的口气来说就是,那家伙,长这么大还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的物资。

西北野战军是几大野战军里最穷的一个,战士们平时都苦惯了,看见太多的物资确实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圆一样。

沈阳要负责在朝鲜的几十万部队的吃喝拉撒,物资当然要多,李勇明白,这些物资看着不少,但是和美军是没法比的,人家美国人的物资补给才是真正的大户人家,是真正的地主老财。

吃饱喝足了,又泡了一个热水澡,睡醒后还换上了一身新军装,战士们的精神头马上就来了,在军供站里嘻嘻哈哈的打闹着。

几个接待的负责人知道这支小部队有特殊使命,一切事宜都可最好的的来,站长还向李勇介绍,部队要在第二天的中午发车,经过几个小时的运行后,在傍晚的时候到达中朝边境城市安东,然后再乘夜色过江。

李勇告诉负责人,弹药补给就算了,他们来的时候沿途也没有发生战斗,但食品最好能给补充一些。

负责人则是告诉李勇,这不算什么,东西有的是,就看他们是不是能搬走,只要能搬走就随便拿,要多少给多少。

站长的回答很是让李勇怀疑,还有食品随便拿的?都说东北富裕,但也没富裕到这个程度上吧。

看出了他的怀疑,站长笑嘻嘻的解释,咱们每天都要向朝鲜发运大量物资,可是这些物资能有一半落到前线部队战士们的手中就不错了,大部分都要在途中被美国人的飞机给炸掉,知道他们是上前线的部队,自己能随身携带不是省得再补给了吗。

李勇想想也是,站长说的话不无道理,他们这二百多人只要到朝鲜,所有的后勤保障都要由后方提供,还不如出发的时候多给他们带点,只要他们能拿的动。

又是一夜的猛睡,天亮的时候大家的精神头都养的很足,战士们也对出发去朝鲜充满了期待。

中午饭后开始登车,然后在工作人员注视的目光下火车缓缓开动,渐渐的越跑越快,沈阳市区林立的高大烟筒又让警卫连的战士们震惊了一次,李勇告诉大家,东北被称为中国的莱因工业区,而沈阳更是东北的中心城市,是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城市,高大的烟筒是必不可少的,沿途还能看见别的城市,也大部分都是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城市。

沈阳到安东的距离是三百多公里,和日喀则到拉萨的距离差不多,可是交通运输条件就差远了,东北铁路网很早以前就已经全线贯通,去前线的部队和物资基本上是靠铁路运输。

从沈阳出发一个多小时以后又看到了一个城市,站名写的是本溪,沿着铁路边上的就是本溪钢铁厂,庞大的场区规模让战士们目不暇接,老天爷,还有这么大的工厂??这得用多少人在里面做工?

这样的问题还是得李大旅长告诉大家,因为别人根本就不知道,文化人李佳也不行。

李勇告诉大家,本溪钢铁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工厂的规模很大,工人的总数达到了十万人。

十万人在一个厂子里做工?包括李佳在内,战士们全都傻了,从大西北偏僻农村出来的战士们想象不出十万人在一个工厂里干活是什么概念,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李勇接下来告诉大家,这还不算什么,本溪钢铁厂还不是最大的,他们沿途还能看见更大的工厂,鞍山钢铁厂,而鞍山钢铁厂的工人总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三十多万,这真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旅长李勇的神奇大家都知道,整个独立旅就是由他一手组建的,所以对旅长的见多识广也就见怪不怪了,而且还习惯于有问题就找旅长请教,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漂亮姑娘李佳就越来越觉得奇怪了。

李佳可不是农村出来的,不好糊弄,人家是念过很多年书的学生,是大城市人,在参加解放军以前跟着国民党三十六师走南闯北的,地方也没少去,为什么连她都不知道的事情旅长却能象开玩笑一样信手拈来?

不过,李佳可不象何翠花那样肚子里藏不住东西,看到在给战士们做介绍时李佳看过来的惊异目光,李大旅长只好是装糊涂,反正我就是不说,你这丫头也不是老子的上级首长,还能怎么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