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领主天下 > 一百七十四章 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马文涛将贺功言能够制造遂发枪的事情禀报给萧毅之后,萧毅心中大喜。他知道这遂发枪和火绳枪相比起来那可是意义重大。那不仅仅是能够防风防雨的问题,而是意味着装弹时间和射击时间的大大减少。如此一来,在一定的时间内火铳的射速就会大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弥补这个时代火铳威力不足的缺憾。

至于射程更远,射击更准确的线膛枪和后装线膛枪萧毅暂时不想。饭总得一口一口吃,不能一下子吃成个大胖子。只要遂发枪定型之后批量生产用来装备军队,那对于那些最多配备火绳枪的满清军队来说也是具有了很大的优势了。

发明遂发枪的毕懋康萧毅以前在看书的时候也是知道的,但是却不了解他的详细情况。而且他发明的遂发枪也没有被当时的朝廷大量采用去装备军队。其中原因不详,萧毅也没有兴趣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了解遂发枪对于火器发展的革命性意义.br/>鞑子经过了这几次的重创之后暂时应该是没有能力再南侵的,萧毅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进行北伐。双方暂时处于了一个战略的相持阶段。这段时间按照萧毅的计划就是迅速的扩大的兵力,将自己周边的地盘给稳定下来。等到力量积蓄的差不多的时候然后再伺机北伐。

等这批新兵招收上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武器都是要以火铳为主的。这样训练起来也是简单快捷一些的。对于火铳兵最主要的训练内容就是队列训练和射击训练。这这方面内容训练纯熟之后再在其他兵种的配合下经历上几次实战,他们基本上就是一名合格的老兵了。

萧毅越想越兴奋,仿佛眼前已经出现了枪炮轰鸣的战场情景。虽然他一直以来所有的胜利都是靠着冷兵器的部队取胜的,但是他知道这并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自己之所以能够取胜,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有鞑子因为骄横而轻敌的问题,有自己部下本身的英勇,而且也与鞑子不重视火器,军队中火铳兵太少也有很大的关系。

鞑子自从公开与大明反目一来,在战场上的胜利一直依赖于他们引以为豪的骑射本领。而拥有大量火器的明军却在他们的刀弓之下节节溃退,这让鞑子对火器的威力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要不是老野猪皮被大炮打伤,估计他们攻城的时候还是用的扔大石头的投石机去砸城墙的。鞑子在大炮下吃了大亏,这才重视起了大炮,但是并没有同时重视单兵装备的火铳。在鞑子现在的战斗序列中,配备火铳最多的还是那些战力底下,士气低落的绿营兵。而鞑子视为精锐的满蒙骑兵仍然使用的是刀弓来作战。

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枪炮的大规模装备和应用就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萧毅知道这个潮流,并且打算顺从这个潮流。而鞑子却是要逆潮流而动,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清朝末期的时候才会出现成千上万拿着大刀长矛的辫子兵在几十个洋枪兵的攻击下溃不成军的闹剧和杯具。这种杯具在世界上也不是绝无仅有的。二战时期,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英勇无比的波兰骑兵骑着骏马,挥舞着锋利的战刀向德国人的坦克冲去,结果可想而知。

这种潮流是迟早要席卷世界的,萧毅的意外到来只是将它的时间提前一下而已。

萧毅对马文涛道:“马管事,这件事情你做的不错。你回去之后将所有原属军器局的工匠都统计出来集中到一起,成立一个研发小组,专门负责制造这种遂发枪。由你和贺功言共同担任主事。”

马文涛挠挠头道:“请问国公爷,这研发小组是什么意思?”

萧毅想了想解释道:“就是专门制作遂发火铳的一个衙门。而且你们直接听本国公的,其他人都管不到你们。你明白了吧。”

马文涛一听自己是个衙门的管事了,而且还是受国公爷亲自管的,心中也颇为高兴,呲着牙花子憨笑了起来。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冷板凳了,没想到现在咸鱼翻身了还成了一个衙门的堂官了。听国公爷的意思,自己都算是国公爷的心腹了,心中更是乐的不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最好的火铳来。

萧毅又让萧勇给马文涛支了五百两银子,作为他们研发小组的启动资金,先到市面上买制作火铳需要的材料。日后自己再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将这个相关纪律和奖惩措施都制定出来,这个摊子就算基本上支起来了。

既然人家是一个衙门,那必须得有办公场所吧。现在城外工匠营地还没有建成,而且出于保密的需要,也不能将研发小组和那些其他工匠混在一起。想了想,萧毅派了一名亲卫让他带着马文涛去找徐华让徐华在城内僻静的地方给安排一处地方作为研发小组的研发场所。

马文涛欢天喜地的跟着那名亲卫去了知州衙门,萧毅正准备起身回后院的时候,萧贵又进来了。

“大人,按照您的命令,五千骑兵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准备出发!”

萧贵接到陈子龙传达的萧毅的命令后便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将骑兵集结好了,这是向萧毅来请示出发的命令了。

萧毅问道:“这次你派谁指挥呢?”

萧贵道:“属下定了萧铁。”

萧毅摇摇头道:“这次的任务并不需要攻坚,也不是打硬仗,需要的是伺机而动,萧铁的性子不太合适,让武功领队吧。”

萧贵想象,沉声应道:“是,属下遵命!”

萧毅又问道:“关于收编刘泽清残部刘全的事情,你准备派谁去?”

萧贵凝声道:“属下准备亲自走一趟。”

萧毅蹙眉道:“这会不会有些冒险,我可不愿意为了一万多名面条兵而让我的萧大总兵有所闪失啊!”

萧贵闻言心中颇感温暖,笑着道:“大人请放心,那刘全要想留下我,一没有那个本事,二没有那个胆子,属下不会有事的。再说这件事情除过属下暂时好像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萧毅想想也是,只好叮嘱道:“你将剩下的五千骑兵都带去,让萧勇也将亲卫营的那些精锐带上护在你身边。”

萧贵笑道:“大人面对几十万的鞑子都没有皱过眉头,却为了一个小小的刘全而摆出这么大的阵势,那真是给足了那刘全的面子啊。”

萧毅也是笑道:“杀气腾腾,真刀真枪的敌人不可怕,但是那些意图不明,心怀叵测的敌人却是最可怕的。人心是最难琢磨的东西啊。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人物是在阴沟里翻船的。久的不说,原本的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也算是一员悍将,就是因为太过于粗心大意,相信了许定国的甜言蜜语所以才被杀害的。所以,我们不能不防啊!单刀赴会的事情毕竟只是故事而已,我们自己可不能逞能啊!真正的将军既要能克敌,也要学会自保。你明白了吗?”

萧贵身子一挺,昂然道:“大人放心,属下明白,一定会谨慎从事的。”

萧贵又道:“大人,上次跟您说过的扬州的刘肇基总兵等人今日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请属下交给大人。”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萧毅。

萧毅接过书信打开迅速的浏览了一边,面带喜色,站起身来笑道:“刘总兵信中说和诸位将军后日会来滁州拜会我。这是好事啊。现在我军马上要扩军,我手下可用之人也太少。若是有刘总兵等人的相助,那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对了,扬州还有一个叫做陈于阶的人,善于研制火炮,你可知道?”

萧贵想了想道:“这个名字属下倒是听过,但是并没有和他见过面。难道大人想将此人也收于麾下?“

萧毅道:“你可不能小看了此人。他虽是一介文士,但是却对火炮有独到的研究。你上次去援救扬州的时候,想必也是对于扬州城头的大炮威力有所见识了。那些大炮就是这个陈于阶改进过的。”

萧贵讶然道:“这个属下上次也听说过了,扬州城上的大炮就是比鞑子的大炮打的远而且还准,要是没有这些大炮的话,说不定扬州城根本撑不到我军到来就被鞑子攻破了。如此说来,这个陈于阶还真是个能人了。”

萧毅点头道:“没错。我现在手下不缺排兵布阵,征战沙场的将领,最缺的就是这些技术人才。所以,这个陈于阶是一定要争取过来的。算了,你的担子够重了,这件事情等刘总兵他们来了之后我在从他们嘴里了解下情况再做打算。”

萧毅又道:“去凤阳的人马现在就出发吧。让武功记住一定要见机行事,不可硬拼。你明日再出发去和州吧。”

萧贵点头应诺,然后退下去布置去了。

萧毅看着桌上的沙盘,想着民间常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段篱笆三个桩。自己现在这摊子铺的越来越大了,以前一些不明显的问题现在也逐渐的暴露了出来。别的不说,就说这财政的问题。他现在手中的资产根本没有统一系统的管理,大部分的钱是在知州衙门的府库中,少部分的是在自己府中。知州衙门的钱是徐华兼职管着,自己这边还是萧勇兼职管着。一个是知州,一个是亲卫营长,平时本来就事多还要管这些,更是累的慌。现在看来很有必要要找个专门的人才来将这摊子接下来。

唉,不说二十一世纪了,到那个世纪最缺的都是人才啊!萧毅拍着脑门叹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