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领主天下 > 一百七十三章 统统该杀!

明末之领主天下 一百七十三章 统统该杀!

作者:不抽烟的老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1:15 来源:笔趣阁

(-听到萧毅问起,徐华接口道:“国公之前在西北,可能对这汪氏兄弟没有听说过。这汪氏兄弟说起来在江淮地面上还是有着不小的名气的。他们名气大,不仅仅在于他们善于经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属于民间十大商帮中最负盛名的徽州商帮。”

萧毅闻言好奇的道:“徽州商帮?之前我只听说过山西商人最会生意,难道这徽州商帮比山西商人还会做生意?”

徐华笑道:“国公爷有所不知。其实这徽州商帮和山西商帮在民间的名气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却有很大的不同。”.br/>萧毅问道:“什么不同?”

徐华道:“这山西商人在十大商帮中是崛起最早的一个。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许多山西人走南闯北开始经商。在我朝时逐渐兴盛起来。他们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古、辽东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他们的实力在是北方商帮中唯一能与徽州商帮抗衡的一个。之前我朝九边的边军中军需物资都是和这些山西商人进行交易的。

山西商帮据说能够拥有这么强的实力与他们多年保持的一个传统密不可分。”

萧毅虽是历史系的学生,但是却对这些民间商帮并不怎么了解。他对山西商帮的印象只是来源于原来的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那里面的山西著名的乔家大院中那些古朴的古朴的院落、古朴的砖墙、古朴的陈设,气势恢宏的晋商发展史的画面若隐若现地浮现出来……,其他的就不清楚了。现在徐华这么一说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急忙问道:“什么传统?”

陈子龙平日里大都是舞文弄墨,哪里有徐华了解的这么清楚。而且商贾被人视作贱业,这些士子文人更是不屑于了解这些的。但是陈子龙并不迂腐,他知道这些商人会在将来对萧毅的大业有很大的帮助。既然徐华说起来了,他也认真的听了起来。

王效彦本就是泥腿子出身,对这些更是不太清楚,也是竖着耳朵认真听。

徐华看着大家都被他吊起了胃口,有些小得意的微微一笑道:“古人云:学而优则仕,一般百姓家中培养子弟读书都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报效朝廷,光耀门楣。但是这山西商人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学而优则贾。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样一来,最优秀的人才都成为商贾,山西商帮想不崛起都难啊!”

徐华说完后看了一眼萧毅,却发现萧毅面带不悦之色,心中一愣,急忙道:“国公爷,可是下官哪里出错了?”

萧毅摆摆手道:“不是你的问题。听你这么一说,这山西商帮就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了。而且你刚才提到这些人经常贩运盐铁等物至辽东,蒙古,而这些地方居住的就是建奴和蒙古鞑子。如今看来,这蒙古鞑子多年不断骚扰我大明边界,还有建奴从弱到强,逐渐壮大,以至于到现在占了我大明半壁江山,这些定然与这些见利忘义的山西商人有着莫大的关系。若不是他们不断的给这些满蒙鞑子提供粮食铁器等。这些鞑子如何能够猖狂至此。如今这山西更是被鞑子所占,这些晋商为鞑子做起事来更是明目张胆了。朝廷一直严令禁止民间向辽东蒙古私运盐铁等鞑子急需品,但是这些山西商人却是置若罔闻,眼中只有钱财二字。依本公看来,这些人通通该杀。”

三人都是被萧毅这杀气凛然的话吓了一跳,怎么说着说着国公爷就要喊打喊杀的,而且还是素未蒙面的山西商人。但是他们仔细一想,萧毅说的确实不无道理,这些山西商人的行径的确是通敌叛国,就算杀了他们也是一点不与冤……

萧毅看着三人的脸色,知道自己有些激动了。他刚才听徐华讲话的时候忽然想起之前曾经在一本网络小说上看到过清朝夺取大明天下的过程中,山西的商人出力不少,后来有其中最著名的八家被封为八大皇商。小说里还提到这些晋商在两国交战的时候还在偷偷摸摸的从大明走私铁器,皮毛等运到鞑子那里去的,而且还出卖情报,为鞑子入侵中原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当时萧毅看的时候也是气的牙痒痒的。

萧毅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然后道:“商业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商人却是有国籍的。本公相信,鞑子在江淮肯定利用了不少的商贾作为眼线来获取情报。效彦,你的民法司和军统司下去要多将注意力放在这些来来往往的商贾身上。只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暗通鞑子,一律以叛国罪抓起来严惩不怠。”

这个晋商的事情让萧毅觉得自己的注意力不能只盯着那些鞑子明面上的兵力,也要注意到那些暗流。两国间的战争不是光靠单纯的军事手段就可以解决的,是需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手段来共同作用的。他现在有了一个想法,所以想迫不及待的见见那汪氏兄弟了。但是他在接见他们之前还得了解一下这个所谓的徽州商帮。

“徐大人,那你再说说这徽州商帮的情况吧。”萧毅冲表情有些凝重的的徐华轻轻一笑道。心中暗忖自己是不是刚才将老丈人给吓到了。

徐华看萧毅很快的收敛了情绪,并且很快就联想到了鞑子有可能有商贾做细作的事情,心中暗暗佩服。听到萧毅发问连忙凝声将他所知的情况介绍起来。

徽商大都出自于徽州一带。徽人经商,源远流长,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徽州山地居多,可供耕作的土地很少。但是人口益增,无奈之下只得出外经商行贾。

其二。徽州之地物产丰富,且水路便捷,也为出外行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甚至佛郎机,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

徽商最基本的特性是诚实守信和儒雅风范,在经营理念上,坚持“生财有道”的义利观,见利首先思义,认为义重于财,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持诚信经营,讲究商业道德,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奉行秤准尺足斗满。并且,做到薄利多销,让利于客。反对强取豪夺,鄙视对顾客欺诈行骗。同时,还热心社会公益,乐善好施。在用人之道上,坚持任用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儒雅之士,并且,注意培养他们学习思考的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和收藏家。经商致富以后,在家乡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桥,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在民间颇有仁善之名。

可以说徽商相比晋商最大的不同就是晋商重利而徽商重义。

徐华将自己所知尽可能的全部说了出来,说完后看着萧毅的表情。

萧毅听的是不断点头,这徽商行事风格跟那些山西商人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了。他对这徽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定要见见汪氏兄弟,跟他们好好谈谈。要是谈的好的话,自己的那个计划就要借重他们了。

“这些徽商如此仁义,那着实是很值得敬佩的。徐大人,你安排一下,明日本公见见那汪氏兄弟。就安排在我府中吧。”萧毅向徐华道。

徐华应诺。徽州商帮一向无论是在民间还是朝廷都是名声甚好,自己对那汪氏兄弟也是早有耳闻,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这些大商人若是能投靠萧毅,那么萧毅自然是如虎添翼了。

萧毅看三人事情都说完了便又问了问这几日城中的情况,吩咐他们在城中多搭建一些粥棚,让那些前来应征的青壮不会饿着肚子。

说完这些,陈子龙先行告退了,他还要写那些萧毅吩咐的奏贴以及传达给谢虎子的命令。

徐华王效彦二人留了下来,他们从怀中掏出几个长短不一的锦盒交给萧毅道:“国公爷,这是那汪氏兄弟所赠的礼物,下官不敢私自收留,请国公爷过目。”

萧毅若有深意的看了两人一眼,接过那几个锦盒,打开一看,这第一个里面铺着柔软的金色绸缎,上面端放着两枚晶莹透彻、圆润巨大的白色珠子。第二个锦盒中则是两粒个头稍小,但是也是圆润透亮的白色珍珠。第三个锦盒中则是一条已经颇似人形的山参,个头差不多有一个刚出生的莹儿差不多大小,看起来却是异常的珍贵。

女人和鸟类的十六个共同点之一就是对闪闪发光或者亮晶晶的东西都会非常的感兴趣。萧毅看着那几枚珍珠忽然想到了这句话。他将那几个装有珍珠的锦盒放到自己身边,然后将那装有山参的锦盒推到徐华跟前笑道:“这些珍珠本公有用就替你们收下了。这人参可是好东西,两位大人最近也是非常的操劳,就收下吧,正好好好的补补身子。”

徐华两人一愣,琢磨着萧毅的话,看着他的笑容,忽然感觉到其中有一丝恶趣味的味道,两人急忙推辞道:“国公爷,下官身子好的很,不用补的,真的不用补的。”

萧毅一愣,看着他们的样子,忽然明白了些什么,一下子“哈哈”大笑起来了。

两人被萧毅的笑声给弄得有些窘迫,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萧毅知道两人一定是误会自己的意思了。他说让他们补身子那只是一句随口的客气话,并没有多想什么,但是被两人这么一推脱便悟出了一些其他的意思。

他的思维有时候很奇怪的,他刚才在笑的时候忽然想到是不是该给自己这个未来的老丈人找个暖被窝的。还有王效彦跟孙家那女儿的事情也差不多该办了。咱国公爷可不是后世那社工党,要想结婚还必须得够二五八团的条件才可以。干革命么,只要你有合适的对象,什么时候结婚都行。娶了媳妇可以继续干革命,打天下啊!

萧毅又好言劝了几句,两人这才将那人参收下退了出去。

萧毅刚想起身回后院的时候,管家谢宏走了进来恭敬地道:“老爷,有一个自称是工匠营管事的汉子要见你,就在大门外。”

萧毅一听知道是那位曾经担任过军器局副使的马文涛。他来找自己应该是自己叮嘱他的事情有眉目了,心中一喜,连忙道:“快请他进来。”

管家应了一声正准备退出去的时候,萧毅忽然瞥见桌上那几个锦盒,又叫住他道:

“谢管家,你知道这城中哪家的首饰铺子手艺最好的?”

谢宏一听国公爷问他这个,当即来了精神道:“老爷您可算是问对人了。小老儿自小在这滁州城中长大,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要说这手艺最好的首饰铺子,那就属城东大街的凤鸣轩了。很多达官贵人的女眷的首饰都是在那里定做的。”

凤鸣轩?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萧毅终于想起来就是自己上次在那里给徐琳和琦玉买首饰的店铺。于是点点头道:“好,就那里了。这几个珠子你拿到那里,让店家给加工一下。要做成两对珍珠耳坠,两条珍珠项链。价钱多少,你决定吧。你先去找萧勇支些银子,然后抽空过去吧。”

那谢宏第一次给国公爷办差,自然是精神抖擞,将几个锦盒小心的收了起来就退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