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一品仵作 > 第四十四章 螳螂捕蝉

一品仵作 第四十四章 螳螂捕蝉

作者:凤今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41 来源:笔趣阁

四更时分,淮州刺史府里,暮青问政时住过的东苑屋中点着盏灯。

步惜欢阖眸倚卧在围榻上,窗风拂来,袖影翻动。

屋里静得落针可闻,灯架上的烛火摇了一摇,待火苗儿扶正,屋里已多了个人。

“主子,监察院密奏。”月影边说边将密奏呈过了头顶。

范通取走密奏呈到了榻几上,步惜欢坐直了翻阅密奏之时,月影已禀奏了起来。

“启禀主子,如您所料,北燕使节团此番出使果然不止带了国书。探子们经多方刺探,查知大图帝曾微服出宫,在风月楼里见过北燕副使陈镇,二人所谈之事难知其详,刺卫们费尽手段才从北燕使节团的官船上刺探到了些许消息。据查,北燕的官船在沂东港开船前曾接触过一艘戍守远岛海域的战船,并从船上卸下一只箱子,里头放的是珍稀药材。”

明知求亲必被大图拒绝而为之,主子认为元修绝不会做无用之事,既然为之,必有胜算在手,故而命监察院详查。可大图新帝即位后借清剿废后一党为名清洗大内,这三年来,随侍的宫人、暗卫皆是亲信,刺卫们很难从洛都宫中探听到消息,只能从北燕的官船上下手。官船停在英州港,远离洛都,守卫较之洛都皇宫和驿馆松懈许多,这才探听到了一些消息。

可是,查探到的消息叫人甚是不安。

眼下,大图急需珍稀药材的人只有皇太后,而北燕的药材必定不是白给的。

大图帝会不会……

月影不敢将猜测说出口,他相信主子自有决断。

步惜欢阅罢密奏,手一握一松,密信化作齑粉,窗风一送,如霜遮面。

“魏卓之到哪儿了?”步惜欢倚回榻上,阖着眸漫不经心地问。

“回主子,魏大将军半个月前出了鬼风湾,这几日如海上风浪不高,也该抵达两国海域线了。”

“北边儿呢?”

“北燕帝驾应该下月初会抵达沂东。”

“战船呢?”

“也快抵达两国海域线了。”

北燕帝要遣使向大图递送求亲国书的事在朝中引发了动荡,消息一传过来,主子就命魏大将军亲率战船出海,以海上演武的名义穿过星罗诸岛进入东海,在南兴和大图的领海线上待命。雨季海上风急浪高,战船前两个月时常靠岛避风,故而航行了半年才抵达两国海域线。

北燕使节团抵达大图英州港后,战船忽然奉旨出海,也朝两国海域线而来,名义同样是演武。与此同时,北燕帝下旨巡视江防,六月抵达了下陵江边。正巧,主子要六月出京,朝臣们对此颇为担忧,有人猜测北燕帝此番到下陵巡视江防,怕是料到了主子会前往岭南接皇后殿下回国,故而只等主子离开汴都,北燕便会兴兵渡江。但也有人认为六月正值雨季,江上风浪大作,北燕的水师还没有在雨季水战的能力,燕帝巡视江防很有可能是想将主子牵制在汴都,以便令使节团伺机谋夺皇后殿下。

最终,主子命章都督严守江防,按原定计划出京南巡了。

不久,江北传来了消息,北燕帝果然没有兴兵渡江,但却忽然下旨前往沂东巡视海防。朝中担心这只是借口,元修的目的很可能与求亲一事有关。

这些天,来自朝中的奏折,以及来自北燕、大图和海上的密奏雪片子般,在皇后娘娘回国的这当口,局势忽然浑不见底,很难看清元修和巫瑾在图谋什么。

月影窥视了一眼围榻,步惜欢仍然阖眸卧着,睡着了似的,唯有烛光在眉宇间跃着,时明时灭。

“传朕旨意,明早起驾前往岭南,诸事依照行程,无需变动。”

“是!”月影虽然不解,但他一贯不多嘴,领了旨意便要退下。

步惜欢却忽然道:“传替子来。”

月影刚要退下,听闻此话步伐一乱,下意识地窥去一眼。

步惜欢起了身,目光落在榻几上,轻轻地抚着桌面,五年前那人留下的气息仿佛化作月光窗影,近在眼前,却穿指而过。

月影敛目垂首,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

*

同是这时辰,辇车出了洛都宫门,巫瑾回到了延福宫。

太后已经安歇,大殿门口却立着个人,红裙迎风而舞,如夜里盛开的火莲。

“她走了?”姬瑶问。

“嗯。”巫瑾淡淡地应了一声,走进大殿经过姬瑶身旁时并未停步,只是边走边道,“下月初八启程,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姬瑶回身看向巫瑾,嗤笑道:“然后呢?我就在这深宫里被幽禁着,虚度一生,直至终老?”

巫瑾停下脚步,却未回头,“你若去了,一旦事败,兴许会死。”

“死?”姬瑶的眼底浮现出一丝讥嘲,望着夜空幽幽地道,“我生为鄂族女子,自幼立志,却遭幽禁,至今一事无成。死?死有何惧?自古能留名天下的女子寥寥无几,我姬瑶就算赴死,也要死而有声!”

*

九月初七,送嫁仪仗启程前日,一队茶商进了钦州石沟子镇。

这镇子是大图的铁矿重镇,镇西面有座石山,盛产铁矿,山后有条山沟子,建有一座关押重刑犯的苦牢。官府常年驱使重刑犯和雇佣役夫开山采矿,石沟子镇上住的多是役夫的家眷,干着脚店、打铁的营生。

傍晚时分,黄风遮着晚霞,镇子上空蒙着层风沙,街上混杂着一股子铁腥、汗臭、马粪味儿和酒食香。店家在街上招徕着顾客,见有商队运着货物行来,急忙上前抢客。

商队规模不小,有马二十来匹,车五辆,东家、随从、护院及镖师等五十余人。东家是个白衣少年,相貌平平却气度不凡,镖师们在马背上提刀冷顾,任店家们如何争抢拉扯,连那白衣东家的衣角儿都碰不着。

这冷森森的架势惊了镇上的店家,街上很快静了下来,许多人出来看热闹,都想知道这东家什么来头,竟比矿上的监军还牛气。

镖头冷冷地道:“我们东家不喜吵嚷,镇上哪家客栈宽敞,能容得下我们的人马货物,带路就是!”

镇子上的客栈比不得大城的,最大的客栈也没有门楼雅设,只是后院儿宽敞些,能拴马停车,且有几间大屋,里头儿是通铺,一间屋子挤一挤能睡十几二十人。

店家小心翼翼地将商队的人马货物安顿了下来,天刚黑,商队的人来到客栈大堂用饭,大堂里摆的是老旧的方桌长凳,众人围桌而坐,小二忙活着上菜。

掌柜的到主桌前敬酒,堆笑着打听道:“这位东家好气度,不知是打哪儿来的?”

问话间,掌柜的窥了眼白衣东家身旁,他身边坐着个锦衣孩童,孩童低着头,腼腆得很。

自边镇贸易开通之后,镇子上常有商队往来,可从未见过带孩子的商队。

“洛都。”白衣东家道。

“哟!原来是都城来的贵客,失敬失敬!”掌柜的急忙拱手,心道怪不得!都城遍地达官贵人,这东家必定是有来头的,于是套起了近乎,“近来都城的盛事可是一桩接着一桩,听说明日就是神女殿下回南兴的日子了。上个月,殿下率军路过镇上,就是打小人客栈前的这条街上过的,东家歇在小人店里只管放心,店里的酒菜虽然比不得都城的精细,但保准肉香酒醇,姑娘**!不是小人吹捧,这镇子上的姑娘啊,身段儿不比人差!不知东家可需解乏?”

不料东家尚未开口,镖头便道:“我们东家成婚了,夫人有命,不得在外沾花惹草。”

东家被抢了话竟然不恼,反倒淡淡地笑了笑,咬着“夫人”二字道:“夫人之命不敢不从,回头给你在夫人面前请赏。不过,话说回来,我成婚了,你又没成婚,你可需姑娘解乏?”

镖头听见那“夫人”二字,先是面容一僵,继而脸色铁青,话似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不必!”

“你不需要,兄弟们需要。”东家自顾自地说罢,对掌柜的道,“把姑娘们唤来吧。”

掌柜的顿时眉开眼笑,赶忙唤人去了。

过了片刻,酒菜刚上齐,一二十个姑娘就从街上涌进了客栈,人满为患的大堂里忽然就亮堂了起来。

姑娘们显然得了提点,一进大堂就绕开主桌,直奔镖师们去了。

到了桌前,姑娘们散开,往镖师们腿上一坐,斟酒布菜,陪聊逗乐,气氛霎时热闹了起来。

大堂里越是热闹,越显得主桌气氛冷清,一个粉衣姑娘往一个镖师怀里偎去,娇声道:“镖爷,你们镖头好臭的一张脸,奴家怕……”

镖师哈哈大笑,“我们镖头又不是豺狼虎豹,能吃了你不成?”

……

这顿饭吃了约莫半个来时辰,酒足饭饱之后,掌柜的搓着手道:“各位镖爷,要是想快活,小店有上房。”

砰!

镖头闻言将筷子往桌上一搁,寒声道:“行了!酒也喝了,乏也解了,明早还要赶路,今夜早些歇息。”

姑娘们顿时哀怨了起来,粉衣姑娘泪眼涟涟地道:“镖爷,您舍得奴家吗?”

镖师尴尬地笑了笑,“对不住了,姑娘,我们镖头发话了,这趟镖是大活儿,不敢纵乐太过,等运完镖回来再找姑娘快活。”

说罢,将一锭银子放在了桌上。

粉衣姑娘顿时眉开眼笑,拿了银子就招呼姐妹们走了。

东家带着孩童径自回了上房,镖头安排人守夜,随从们忙着为东家打水沐浴,其余人等皆回房中歇息了。

二更时分,客站打烊,大堂后院儿都安静了下来,掌柜的回房睡了,小二在柜台后打着盹儿,上房屋里,一道黑影从西窗跃入,轻如黑风,落地无声。

屋里,东家未眠,镖头也在,而跃进屋中的人正是今夜被粉衣姑娘缠住的那名镖师。

“主子。”侍卫一落地就跪了下来。

“嗯。”暮青未更衣,也未摘面具,仍是一副少年东家的模样,问道,“如何?”

侍卫道:“是探子,手段没新意,也就手法还算老练。”

“看来就是今夜了。”暮青倒了杯茶,却没有品茶之意,只将茶水搁在桌子上,从怀里取出本医书来,说道,“那就等着吧。”

“传令下去,今夜都打起精神来。”月杀吩咐道。

“是!”侍卫领命之后就自西窗跃了出去。

月杀来到窗边倚墙而立,将房门、窗子和屋里的一人一物皆纳入了眼中。

呼延查烈把腿一盘,坐在圆凳上打坐了起来。

夜静如水,夏虫争鸣,梆鼓从二声敲到三声,茶水从热气腾腾到茶釉暗结,屋中静得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子夜时分,三更的梆鼓刚敲过两遍,虫鸣声未止,桌上的茶水却忽然泛起了若有似无的涟漪。

“怕吗?”暮青问着,眼却未从医书中移开。

“会比王族政变那夜可怕?”呼延查烈连眼都懒得睁。

暮青浅浅地扬了扬嘴角,她不该带这孩子同行的,但还是带上了他。他是个想成大事的孩子,一生都要与凶险博弈,带他经历凶险才是更长远的保护。

说话间,茶水泛起的涟漪已大了起来,虫鸣声止住时,街上传来了马蹄声。

小二被惊醒,揉着发涩的眼睛往外望去,见火把的光亮从门缝儿里透了进来,门外却没人叫门,只有森冷的铁甲声。

“怎么回事?”掌柜的披着件外袍从后院匆匆地进了大堂,一边问一边往外看。

小二傻站在柜台后,不敢答话,只知摇头。

“门外的可是官爷?”掌柜问了一句,但没有得到答音,于是提心吊胆地往门口走去。

手还没碰上门闩,大堂内忽然掠来两道人影,揪住二人就退进了后院儿。

侍卫将受惊的掌柜和小二推入柴房,冷声道:“安静待着!想活命的话,听见任何声响都不要出来!”

说罢,就将房门关上了。

柴房的门关上的一刻,客栈的门轰然倒塌,弓手们闯入大堂,张弓搭箭,淬了毒的箭矢泛着幽光,齐指上房。

一个将领率兵涌入大堂,还未下令上楼,上房的门就吱呀一声开了。

神甲侍卫们执刀而出,凭栏护驾,暮青领着呼延查烈从屋中走出,立在楼梯口看向了大堂。她面色波澜不惊,目光所及之处,弓手们却不由自主地拉紧了弓弦。

“来者何人?”暮青当先发问。

将领暗暗地握紧了长刀,他率兵闯入客栈在先,气势占据上风,本以为暮青会闭门不出,由神甲侍卫拼死护驾,却不料她打开房门,镇定行出,先声夺人,也夺了他们的气势。

这女子果真名不虚传!

将领先发制人却输了气势,一时间不知该不该回话,气氛就这么陷入了死寂,紧绷的弓弦声仿佛双方的拉锯之音。

这时,一道答音忽然从客栈外传来,“都督的老熟人。”

这是个女子的声音!

话音落下时,围住客栈的铁骑已让出条路来,两个黑袍人走进了大堂,风帽一摘,露出两张面孔来。一人鹤发白须,仙风道骨,是个老者,而另一人花信年华,眉目之韵叫人一见便能想起江南的云烟弱柳,那眉那眼,还真是熟人。

沈问玉!

沈问玉的目光顺梯而上,落在暮青那张粗眉细眼的脸上,烛光昏黄,往事如烟,她经常想起那年三月盛京的雨和那年六月葛州的火,那雨是一场浩劫,那火却是涅槃。上苍施加在她身上的所有的苦痛都源自一人,她不止一次地想象着与这人再见的场景,今夜总算得偿所愿了。

“都督没想到吧?你我今生能在此相见,而且还是这等场面。”沈问玉笑着问道,气色红润,全然不似病弱之人。

暮青并不意外,沈问玉在大皇子府出任谋士时深得宠信,南图自古就多神医圣手,巫旻命御医院的圣手们为她诊疾解毒也在情理之中。

“是没想到你当年竟能远渡重洋,来到大图。”暮青说话间将面具摘了下来,说道,“你我数次交锋,的确算是老熟人了,不过,以此面貌相见似乎还是第一次。”

沈问玉道:“是啊,当年在古水县时,是我怕见都督,后来在盛京时,是都督怕见我,你我数次交手,不是隐于幕后便是对面不识,今夜相见还真是第一次。”

二人隔着大堂叙旧,像多年未见的老友,如果不看这满堂刀箭的话。

“不过……今夜只怕也是我与都督最后一次交手了。”沈问玉忽然将话锋一转。

暮青扬眉不语,毫无惧色。

沈问玉道:“想当年,我三次败于都督之手,屡折不挠,忍辱负重,终成今日之事。这一回,是都督败了。”

“哦?你凭什么认为是我败了?”暮青问。

“就凭我们的人马已经将客栈包围了,凭这石沟子镇早已在我们手中,凭都督身边这区区五十护卫就算杀出客栈,也杀不出镇子。”沈问玉笑吟吟地扫视了一眼凭栏戒备的侍卫们,说道,“神甲军,身披神甲,袖藏冰丝,刀枪不入,削铁如泥。可你们终究是肉身凡胎,我不信你们个个儿铁臂铜颅,百毒不侵。”

侍卫们听闻此言,面色如铁,无动于衷。

沈问玉看向暮青,接着道:“说起来,我们能掌控此镇,还得多谢都督。大图皇帝即位之初血洗大皇子党羽,我们无处安身,苦无对策,不料都督执政鄂族后下令开通丝茶之路,得两国通商之便,这镇上常有商队往来,我们的机会也就来了。我们在镇子上开了青楼,慰劳监军和来往的商队,矿山上的将士们成日对着一群囚徒役夫,没半年就被温柔乡给拿下了……上了大皇子的船就是大皇子的人,不止这镇子,那矿山、那苦牢,也早就是我们的了。多亏了那座矿山,我们积蓄钱粮兵马,招买来往行商,这些年,我们的人不仅掌控了许多矿商要镇,连朝中都有我们的眼线。这一切,都督功不可没。”

听着这番话,暮青漠然不语。

沈问玉忍俊不禁,轻笑道:“都督或许不知,你从离开洛都的那天就被我们的眼线盯上了,你以为你易着容,就无人识得你?都督这张脸啊……我可是日夜都不敢忘呢!想当年,你一介贱籍只身从军是何等的孤勇无畏,而今你身份尊贵,南兴皇后、大图神官、镇国郡主……呵!侍卫们紧张你的安危,一路上岂能不露破绽?就像今日傍晚你们刚进城时,店家们连你的衣角都摸不着,哪个商队如此戒备森严?都督眼里越是装着天下朝局,就越是看不到贩夫走卒,越是习惯了有人护驾,就越是习以为常,乔装出行,人人都能看出你是贵人,唯有你察觉不出。说到底,贵人的日子过久了,人就容易忘了自己的出身,遗憾的是,都督也没能免俗。”

暮青依旧不出声。

沈问玉朝暮青盈盈一福,说道:“你我相识已久,我今夜也算是让都督输个明白了,还望都督莫要嫌我聒噪,更莫要后悔。”

“后悔什么?”暮青睨着沈问玉,眸光依旧淡然无波,“悔不该开通两国贸易,让你们得了钻营之机?我也望你莫要太看重自己。你对你自己而言固然重要,但你若认为对朝廷而言,你们重得过国家安定,百姓安居,那就是你们太看重自己了。开放贸易市镇,惠及两国百姓,朝廷岂会为了杜绝蝇营狗苟而废利民之政?农有其兴,水得其治,商路通达,民富国安,何悔之有?”

大堂内烛光昏黄,老旧的楼梯竟恍若御阶,女子一袭白衣负手立于高处,目光睥睨,气度卓然。

沈问玉幽幽地一笑,目光终于寒了下来,“这就是我最厌恶你的地方,满口天理公义、天下万民,世间就你一个忠义之士,旁人皆是奸佞宵小。”

暮青道:“错!古往今来,世间从不乏忧国忧民的治世贤士,也不乏舍身忘死的忠义之士,我只是一个在其位谋其政的人,不敢食民脂而不为民,更不敢妄称忠义。人当生而有志,生而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只是心怀志向,并与天下间那些忧国忧民、舍身忘死的贤人义士同一信仰罢了。”

“信仰?”沈问玉听见笑话一般,嗤笑着问道,“信天理公义吗?我要信天理,早死在江南沈府里了!天理不曾助我,我信天理何用?天下万民于我无助,我何必怀那为民之心?”

暮青缄默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她和沈问玉了。

沈问玉道:“人当生而有志,生而有所为……我的确生而有志,只不过,人生际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志向。如今,我志在更高处。”

“哦?”暮青扬了扬眉,问道,“那你擒住我后,打算如何用我达成你的志向?”

沈问玉也不问暮青怎么就笃定她要擒她而非杀她,只是笑了笑,神情既盼且怨,“擒住你,我就能见到我想见的人,雪我从前之恨,成我今后之业。”

“你想见的人?元修?你想用我威胁元修?”暮青问。

沈问玉道:“我只是想让他来见我,我发过誓,终有一日,无需我求见,要他来见我!此誓我可是一日未忘。不瞒都督,早在北燕使臣抵达英州港时,我就传信给他,告诉他我一定能擒住都督,若他不来见我,都督被别人抢了去,亦或死伤在我手上,可莫要怪我。他会来的,为了你。”

沈问玉幽幽地看着暮青,这话她本可以不告诉她的,可她觉得说出来快意,“你可知我为何早就知道能擒住你?因为你我再聪慧也终究是个女子,心有所属,便会方寸有失。当年,我被情所迷做下蠢事,将自己蹈入险境。而你……你与南兴帝分离数载,夫妻相见在即,却半路杀出个北燕使节团搅局,你岂能不担忧他们坏事?岂敢置身明处,由送嫁的仪仗护送你回南兴?你一定会乔装先行!所以,在他下旨遣使来大图递送求亲国书的时候,我就知道机会已至,不论他有何图谋,你今夜败于此镇,都算是他把你送到我手上的。”

暮青轻微地蹙了蹙眉,这是她今夜遭围后初露喜怒,眉心里仿佛锁着缕缕烛光,似杂乱无章的心绪。

沈问玉看着暮青的神情,目光幽沉,冷冷地问道:“都督是打算束手就擒还是刀剑相见?”

暮青转头看向客栈窗外,似乎在估算着能否杀出重围,谈天般地道:“对你有用的人只有我,一旦我束手就擒,除了我和查烈,其余人都得死。这些年,侍卫们跟着我出生入死,我是绝不会把他们的性命白白送给你的。刀剑相见吧,能不能生擒我,看你的能耐,能不能保住首级,看你的命!”

沈问玉冷笑道:“你以为你能杀得出镇子?”

“你们也不一定杀得出去。”此话颇有深意,暮青睨着大堂中的弓兵们,问道,“张了这么久的弓,手臂可酸?”

弓兵们岂止手臂酸,连腿都跪麻了。

那将领转头看向弓兵们,见众人满头大汗,手脚颤抖,弓已经张不开了,不由心头一惊,这才意识到暮青和沈问玉聊得太久了。

他猛地仰头看向暮青,眼中惊涛翻涌——人言英睿皇后清冷寡言,她和沈先生聊这么久,莫非不是因为宿敌相见,而是有意为之?

“闲话无用!还不动手?”于先生急声催促,此乃英睿皇后,纵有重兵围之,也要防她逃脱!

迟则生变!

沈问玉冷笑道:“你眼下能使的也只有这些雕虫小技了,既然你不愿束手就擒,那就让我看看你狼狈的样子吧!”

说罢,她手刀一落,急忙后退!

“放箭!”将领一声令下,毒箭嗖嗖射出,却像被风吹打了似的,歪斜无力,连上房外的栏杆都没碰着。

弓兵们张弓太久,这箭一放,手筋顿时如同被弓弦拉断了一般剧痛难忍,加之腿已跪麻,后退补箭自然慢了一步。

就在这稍慢之际,将领扬刀喝道:“杀上去!”

百十精兵黑水般涌上了楼梯,月杀率一队侍卫护住暮青和呼延查烈,其余人杀下了楼梯。

区区百十精兵岂是神甲军的对手?眨眼的工夫,人头齐飞,血泼大堂,屠杀吓破了弓兵们的胆,纷纷丢弓弃箭,往客栈外逃去。

沈问玉和于先生已在长街上,二人坐在马上临高望去,见几个弓兵从客栈飞出,街上的铁骑兵刚打马避开,一颗人头就从大堂里飞了出来,砸在于先生的马下,鲜血泼红了马蹄。

战马扬蹄长嘶,于先生急忙安抚马匹,这时,街后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报——”斥候小将尚未驰到客栈门口,慌乱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

沈问玉回头望去,见街上让出条路来,一个小将策马疾驰而来,盔帽已失,甲衣染血,肩头扎着支箭。

沈问玉惊问道:“出了何事?”

小将到了跟前儿,翻身下马,高声禀道:“报沈先生!大事不好!矿山上出事了!汪监军忽遭黄参将和苦牢监守刘戍所杀,矿山上现已大乱!末将赶来禀报军情的路上发现了朝廷兵马的踪迹,一路拼死奔驰,随行的斥候军已遭朝廷兵马剿灭!”

“什么?!”于先生刚安抚好马匹,听闻此话险些从马背上仰下去!

轰!

仿佛雷音天降,南门方向忽然发出一声巨响!

“报——”一个小将从街北策马而来,人未到,已高声喊道,“东门发现朝廷兵马,大军现已攻城!”

于先生和沈问玉望向东门,街上出现了慌乱之声,铁骑兵们举着火把来回望着东西二门,脸色煞白。

石沟子镇是座小镇,只有东西二门,矿山在西,西面发现了朝廷兵马,东门又遭突袭,岂不是说镇子被朝廷大军包围了吗?

小镇驻军不足千人,城墙低矮,年久失修,能扛多久?

“朝廷兵马怎会突然出现?”于先生望着杀声震天的东门,忽然转头望进客栈,“不好!中计的是我们!”

朝廷兵马不可能来得这么及时,除非一切早有计划!

这石沟子镇是大图朝廷和英睿皇后联手设下的圈套!

沈问玉一声不吭,夜风穿街而过,火光飘摇,人影重叠,滚滚黑烟熏得她双目刺痛,攻城声、厮杀声都仿佛从她耳畔远去,只留下一句冷淡的话语——你们也不一定杀得出去。

她缓缓地望进客栈,屠杀的惨烈景象映入眼中,她看见的却仿佛是自己方才轻慢得意的笑。屈辱感涌上心头,她回头怒道:“慌什么!暮青在此,镇子里还有千户贱民,拿下暮青,绑出老弱妇孺!我就不信,朝廷敢逼我们屠城!”

“沈问玉!”伴随着一声怒喝,一道寒光从客栈内射出!

这时,围困客栈的兵马已乱,正望着东西二门的方向不知所措。街道狭长,客栈门口横着一地尸首,战马不能近前,沈问玉面前不知何时已无人防守,那寒光从客栈内射出,向着她的喉咙而来!

沈问玉大惊,命悬一线的瞬间,一把将身旁并骑的于先生扯了过来!

于先生冷不丁地遭人一扯,登时就要堕马,那寒光恰在此时刺破火把的光亮而来,咚的一声钉入了他的天灵!他睁着惊恐的双眼,缓缓地跌下马背,连声儿都没来得及吭就断了气,尸体堕下马背,惊了二人的战马。

沈问玉惊魂未定,身下的战马一扬前蹄,登时就将她给掀了下去!

一声闷响,尘土飞扬而起飘摇而落,沈问玉却没能起来。她堕下马背,后身着地,五脏受震,登时绝了气息!

气息虽绝,五感仍在,她睁眼望着灰蒙蒙的天,看见一颗颗带血的人头冲散了弥漫在夜空中的狼烟,星河烂漫,却带着血的气息。

兵马退如潮水,人声缈若风烟,她被弓兵们扶了起来,一个骑兵握住她的手腕,刚要将她拉上马,一道寒光泼来,那骑兵的手臂忽然被斩,血泼了她一脸。

弓兵们急忙扶住她撤退,前头的人却在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暮青手执剖尸刀杀入弓兵阵中,一刀废一人,人倒如墙塌。

沈问玉明明已听不清人声,耳畔却偏偏传来了清晰的童谣声。那些童谣、话本,一声声如同刀子般割人血肉。

从军西北,智救新军,披甲还朝,断案练兵,一朝昭告女儿身,二帝争雄两国立。

凤驾南巡,问政平叛,护兄回国,国复民安,神女降世兆祥瑞,两国婚书再争锋。

呵!

听听!

世间聪慧有志之女何止暮青一人,上苍却独独待她亲厚,生是一介贱民,却是凤命神尊。

而她,生是侯府贵女,命却坎坷漂泊。

她名问玉,生而有问鼎凤位之志,却因情失智,身中奇毒,远走葛州。幸而她命不该绝,九死一生来到南图,取信大皇子,出任女谋士。

女谋士啊……

古往今来,世间有几个女子能任皇子幕僚,在诡秘莫测的三国政争中指点风云变幻?

她走上了政治舞台,暮青却沦为后宫女子,正当她为此感到愉悦之时,暮青竟然突然折道淮州,平叛问政,不仅破了北燕和南图联手的大计,还助巫瑾登基复国,敕封神官,执政四州!

什么阴司判官,转世神女!

上苍不公!

同朝生人,生而有志,为何命运竟有云泥之别?

她恨!

沈问玉猛地盯住前方,一口气冲上喉咙,也不知哪里生出的力气,竟一把取出身旁弓兵箭筒中的毒箭,推开左右,手持毒箭就朝暮青扑了过去!

暮青杀出重围,脚下踏着血路,眉目被血水糊住,一抬眼见一支毒箭刺来,仰避之际抬指一刺!

沈问玉毫无痛楚,只感觉到手肘忽麻,手掌一松,毒箭落地,不过一息之间。

这一息之间,暮青已蹬地而起,身子尚未站起,刀已借势而出!

噗!

沈问玉的大腿被划开一道血口,鲜血汩汩涌出,她踉跄一下,跪了下来。

这一跪,跪在暮青面前,刹那间,多年来百折不挠的隐忍骄傲、苦心经营的心血大志都仿佛毁在这一跪上,沈问玉喉中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怒嚎,奋力拾起毒箭,含血喊道:“为何你要与我生于同朝?!你贵为皇后,贵为神女,权力美誉该蚀你之心,荣华富贵该蒙你之目,你今夜该败给我!该败给我!”

呼延查烈执着染血的弯刀跟在暮青身旁,看着沈问玉癫狂的神态,目光讥诮。

的确,世上有许多人身居高位之后便会纵情声色,渐丧大志,他的父王也不例外。但暮青自律甚严,这些年来,习政习武,未有半日松懈,心志之坚,刀锋之利,更胜于从前。这是沈问玉不知道的,也或许是她不愿知道的。

“贱人!妖女!拿命来!”沈问玉双目血红,高举毒箭朝暮青刺去!

就在她举起毒箭的一瞬,长街尽头忽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铁蹄飞踏,黄尘漫天,地平线上,一弯弦月将沉,一队铁骑披星踏月而来,为首之人脚踏马镫,身悬于马侧,夺过箭筒,跨马挽弓!

一弓开三箭,罡风过处,人仰马翻!

此时此刻,神甲侍卫们已将围困客栈的叛军骑兵杀退了半条街,暮青面前遍地伏尸,而沈问玉跪着举箭,并不遮挡她的视线。她放眼望去,见那三箭破开人群,气吞万里,力拔山河,见那挽弓之人自血海中驰来,身披黑甲战袍,眉宇深如冥渊。当年那一双日月朗朗的眼眸,时隔经年再见,已星河不再,只余狼烟。

暮青怔在街上,眼睁睁地看着当中一箭刺入沈问玉的胸腹,带血穿出!另两箭则射向了她身旁的侍卫们!

暮青猛地惊醒,扑向呼延查烈,一把将他护在了怀里!

呼延查烈呆住,脑中嗡的一声,顿时一片空白!

电光石火间,一道剑风疾刺而来,只听噗的一声!月杀正面迎战,剑力逼得那箭一偏,手臂却遭罡风一绞,袖甲崩裂,口中喷出口血来,与那箭一同撞进了客栈大堂。

同时,侍卫们也遭箭气罡风逼离了暮青左右!

沈问玉仰面倒了下去,看见一人策马而来,马蹄从她身上踏过,踏得她口吐鲜血,五脏尽碎,百骨尽折,她却睁着眼,死死地盯着策马之人。

那人未看她一眼,经过暮青身旁时大风一卷,便将人点住,卷上了马背。

精骑队随那人策马驰出了长街,乱蹄从她身上踏过,将骨肉皆碎的她踢卷向街旁,任黄尘蒙住双眼,火把烧了尸身。

曾经的问玉之志在任幕僚的岁月里萌发成了参天伟树,却最终在铁蹄下零落成泥了。

……

而那人率精骑队驰过长街后直奔东门,东门已被朝廷兵马攻破,精骑队迎面遇上率军入城的将领,勒马扬声道:“西门已破!逆贼于、沈二人皆已伏诛,逆党正在绑杀妇孺,殿下命侍卫们清剿逆党,我等先护殿下撤离,尔等速去平叛止乱!”

那将领看向暮青,见她坐在马背上,脊背挺直,面色冷沉,不由被那威严所慑,急忙拜过,率兵止乱去了。

精骑队到了城门口,取出朝廷令符来,畅行无阻地出了城。

石沟子镇向东十余里,一道岔路口,精骑队弃马入了山林。

林中草木幽深,星光细碎,暮青立在空地上冷冷地望着那人。

那人回过身来,星光从眉宇间照过,点亮了那双深沉的眼眸。

刹那间,一切仿佛还在当年,又早已不是当年。

风过山林,飒飒萧瑟,许久后,他道:“多年不见,阿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