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喷神 > 第25章 喷不在强,够赢则灵

喷神 第25章 喷不在强,够赢则灵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56 来源:笔趣阁

冯见雄前世重生之前那个世界,有一款热门网游,名叫吃鸡。

他当初是抱着批判的态度,作为第一批玩家俯视接触过的。那大概还是2017年四五月份的时候。

那个游戏按照五大洲分不同的服务器,而冯见雄因为接触过早期,所以知道游戏初期时各服的人性生态。

在2017年5月份以前,北美服、欧服、澳服、南美服,那里面个个都是耿直BOY。搜刮不关门,墙角不卡视野,伏地不拉高视角……简直就是把游戏当成了“穿越火线”那种弱智小学生枪法狗玩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但是,5月份之后才接触的萌新,只怕就不知道那段曾经的美好时光了。

因为亚服的老阴哔们开始挂加速器扩散了,调教了全球耿直BOY,从此世界再无一片不阴的净土。

当时网上有些人在喷:亚洲人真特么阴!

但冯见雄这样有见识的人才不会盲目采信这种说法。

只有他这样的有识之士,才知道并不是亚洲人都阴,而只是华夏人和棒子阴。

哪怕是扶桑人,其实也不阴的。

扶桑人或许会很变态,会很残忍,但他们真的没那么阴,也不擅长内斗拖后腿(陆军马鹿和海军马鹿的问题不算,只是路线之争和对喷)。

相比之下,看看华夏和棒子的悠远文化,各种攘外必先安内,外斗外行,内斗内行。棒子的阴险比华夏更甚,看看后世冯见雄重生之前,棒国70年来无总统善终就知道了。

可是,冯见雄从来都不觉得阴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相反,人类应该从其中看到积极的意义。

那就是,一个文明只有上升通道充分,人民才会被千百年来的历史,给千锤百炼到阴险无比。

换句话说,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阴了就能造反成功,阴了就能考取功名做官。

而最最促使华夏人和棒子相信阴和厚黑学力量的原因,在于那些人都相信,只要赢了,历史就是你写的,到时候那些不择手段的细节都可以模糊掉。

该担心的不是不择手段了会被人黑,而是输了更会被人黑。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也甚矣,是故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谤归焉。”

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纣王的暴行,也比后人说他干过的暴行少得多。因此君子最该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行径不够君子,而是应该担心自己变成失败的那一方。

失败了,天下间的坏事儿就都会是你干的。

赢了,哪怕过程嘿嘿嘿,不要紧。两千年后人们还是叫汉人,不叫楚人。

不说刘邦朱元璋那些农民领袖多卑鄙吧,但至少他们的不择手段程度肯定比史书写的多几倍。项羽那样的人,残暴肯定还是有点残暴的,但肯定不如正史记载的少好几倍。

如果跟扶桑人那样,天皇就是天皇,武士就是武士,农民就是农民。农民怎么阴都翻不了天,天皇“八紘一宇,万世一系”,2600年都没人能造得了他的反。

或者至少跟欧洲人那样,没有形成统一的文明孤岛,拿破仑或者元首哪怕想不择手段爬到顶,还是有整个世界来“行侠仗义”把他们打下去。没人能一手遮天篡改历史,那相信大家也会收敛一点(事实上拿破仑和元首还是比较收敛的,没敢不择手段)

甚至跟阿三一样,首陀罗就是首陀罗,再努力还是只能种田。贱民就是贱民,再努力还是碰别人一下就要被棍子打(别人还不敢拿手直接打,因为不可接触)

谁还耐烦去去阴、去“穷则思变”、去“穷**计”?

亲自去过阿三国,见识过阿三的慢性子的人,恐怕都会对那种因为相信“人是有来生的,既然这辈子就这样了,不如积德下辈子投胎个高点儿的出生”而拖拖拉拉得过且过的人生观印象深刻。

当时冯见雄就在想:“可惜越南猴子太穷逼,吃鸡都玩不起,不然以越南猴子那种跟棒子一样被科举和改朝换代文明熏陶的出身,肯定也是一群内斗内行的老阴哔。”

……

有些话,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在辩论赛上讲,有些就不行了。

比如十几年后冯见雄从吃鸡上得到的那些老阴哔感慨,肯定不能用。

不过子贡的话,别的比照分析,修饰一下,好歹都能说。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也甚矣,是故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谤归焉。”

“所以对方辩友忽视了穷则思变的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变了有用,不择手段可以被原谅和掩盖。如果是在一个有充分廉耻或者历史惯性的的文明范畴内,人们的行事是否敢不拘一格,是否敢创新,就要受到极大的制约。”

“因此我们看到在中韩,哪怕不穷的人,也在思变创新。思变的程度可能比扶桑印度那些穷的人更甚。”

“导致人思不思变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穷不穷,而是思变能不能有效果的社会大环境。”

“只有跳出汉文化圈的桎梏,看到外面的整个世界,我们才能发现,穷则思变并不是举世而皆然的普世真理——这只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文化圈里的局部真理。”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穷未必思变。思变也并不主要因为穷这个因素的促进。”

针对金陵师大队的专注一点进攻,马来亚大学方面自然也是节节抵抗。

胡彪正面回应了好几次,但可惜他们对这个角度一无所知,抵抗显得比较无力,只能是强调这个论点和辩题相关性存疑,强调“思变”和“不择手段”不能混为一谈。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按照既定大纲转移战场,寻找别的主动进攻点。

可惜冯见雄怎么会任由对方转换战场呢。

于是一时之间,场面看起来竟然有些搞笑,完全不像是国际大赛该有的样子。

用一个笑话来比喻,就像是网上说的玉皇大帝跟如来佛祖互相开喷的节奏:

“我历经一万七千劫!”

“你被猴子揍过!”

“我主宰天界!”

“你被猴子揍过!”

“我麾下十万天兵天将!”

“你被猴子揍过……”

……

双方在口干舌燥兼心浮气躁中,完成了总结陈词。

马来亚大学方面,因为被揪住了一个点,迂回得有些难看,凌乱。

金陵师大这边,虞美琴最后的陈词则显得风度得多。

不过这种揪住一点咬死不放的打法,多多少少也让评委们内心觉得有些小家子气。

主持人萨贝宁等虞美琴坐下,宣布进入下一个环节:“感谢双方的精彩发挥,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对抗激烈的比赛。现在有请本场评委对双方辩手提问。”

从上一届,也就是2005年开始,国际大专辩论赛把评委对辩手的提问纳入了常规环节。从此每一场比赛总结陈词完了之后,评委代表都会就一个比赛过程中某一方辩手刻意闪烁回避的问题,再揪住拷问一下,一般是强制要求正面回答。

这个环节多多少少也解决了早期国辩中双方因为赛前套路准备得太多、随机应变不足而出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自只专攻自己有把握的点,回避对方问题”的情况。

早些年以排炮预演著称的金陵大学队等队伍,最怕的就是这个环节。

今天这场的评委中,负责提问的是著名诗人俞秋雨。

或许是因为马来亚大学队虽然前面正赛中场面有些难看,但毕竟该说的都说了。

对方就揪住一个点进攻,能问的也都问出来了,问不出来的嘉宾再问也是浪费时间。

所以俞秋雨避重就轻地问了点技术细节,就把马来亚队轻轻放过。

不过对于金陵师大队,就没那么容易放过了。

因为金陵师大队作为进攻方的时候,始终只逮着自己的一个点说,很容易被人觉得“除了这一点,别的都不懂,不透彻。”

俞秋雨斟酌了一会儿,审慎地问:“请问反方辩友,你们一再强调‘穷了也未必思变,不穷也会思变,因此思变的主要因素是上升通道是否充分,而不是是否穷’。

那么我想问,你们对于最彻底、最根本性的变,也就是社会结构式的颠覆歌命怎么看?哪怕在印度、在日本,在历史上其他贵族政治盛行、天生地位注定的社会,不是也有那么多社会进步么?这种颠覆式歌命本身,难道不是穷则思变的产物么?”

正方的胡彪听了,竟然松了口气。

“惭愧,居然让评委们问出这个问题,这应该是我问的才对。该死,刚才被绕晕了。”胡彪如是暗忖。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首先,‘思变’不能等同于‘铤而走险’,而更近似于‘不择手段’,因为变是一种创新。所以一个社会有农民起义造反,不等于他们就思变了,这只是一种掠夺财富权力的本能,就跟豺狼要猎杀动物吃肉。

思变,是一种社会歌命的创新,一种新的手段、方法、社会模式。正如我们看到,简历新的注义的,往往不是最窘迫的人。拿破仑并不是活不下去的穷人,我国早年歌命的很多先行者并不是贫农出身,他们不歌命也不会饿死。而恰恰是他们思变、创新后形成了一套模式,而后吸引进来的跟随者当中,有大量的贫农、社会盲流、种种混不下去的三教九流。

因此,思变与否,确实与是否穷困无关。哪怕在最没有上升通道、最不思变的社会氛围内,最终形成思变火花和理性光辉的,也不是那些穷的人——就比如哪怕在印度,历来的改革家难道都是被压迫最深的首陀罗么?并不是,很多都是吠舍阶级的富商。”

摩迪就是一个吠舍。

俞秋雨和罗胖子对视一眼,两人不由自主地一齐微微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