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七百七十七章到底谁想造反

明末疯狂 第七百七十七章到底谁想造反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吴世恭接着劝说道:“至于人,本官的儿郎有着三万,让宁远吴总兵分一半给二万,这不过分吧!你这里有三千,其他地方拼拼凑凑怎么样也能凑出一万。让本官全权练上一个月,就勉强能成个样,就可达到出征救援的条件了。”

“可就怕时间一长,松山、锦州两城无法支撑?”杨振担心道。

“三个月,松山城应该无恙,而锦州则听天命吧。”吴世恭也是实话实说,“待到准备完全,大军先击破鞑子阻截,先至松山,把洪督师与城内一万多军民救回再说。接着寻机再救援锦州吧!”

其实这是吴世恭在归程中考虑出的破局方法。这次出征虽然明军是惨败而归,可是吴世恭却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点——清军对车阵加火器的打法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无论是当时洪承畴用此战术推进到锦州城脚下,还是汝宁军用此战术平安归来,清军都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所以吴世恭就要很好的利用这一点。他设想了采用车阵加火器的加强版:用一个个大车组成的小型车桶阵围在部队的前方与两侧,相互支援,并且中间留有通道让骑兵反击,就是把部队变成一座“移动的城池”。

而且这次吴世恭也将让全军携带足够的粮草,不惧清军截粮道,也可让全军随时就地扎营,更不用分出兵力保护军中的粮草辎重。

只要采取此战术,虽然是极端保守,没有击败清军的可能性,但是却完全可以击退清军,并击破清军的阻截。而汝宁军也就是做到这点就够了。

只要能突到松山,甚至运气好突至锦州。就能把起码一万的明军给救回来。之后吴世恭将会放弃锦州、松山、杏山等城,把明军的防线退至宁远城这一线。这么一收缩兵力,再加上有着宁远和山海关互为犄角,明军在辽东虽然是无力再攻,但足以防御了。

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也将脱身而出,他将率汝宁军主力返回汝宁,加入到中原大战去。最多就在辽东留下一员将领,再留下万人即可。对于汝宁军来说,辽东毕竟是一个很次要的战场。

不过要执行此计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吴世恭全权指挥;二是要有起码六万兵力。

按照明朝的传统,这样的大军应该都是由文官统领的。可是吴世恭在松锦大战时已经吃够了文官们的亏,他是怎么样也不会再把自己部队的指挥权交由他人的。

而吴世恭更不会为了朝廷莫明损耗自己的实力。虽然凭着现在汝宁军的实力,可能勉强能达成救援任务。但吴世恭绝不是雷锋,他能出动自己的部队去救援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所以他就需要起码三万的炮灰部队。围绕在汝宁军主力的外围作战。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把那些明军也都同化。让其变成汝宁军的一部分。起码是汝宁军的外围部队。因此,吴世恭就有了起码需要六万大军的这个要求。

吴世恭虽然是真心实意地劝说着杨振,可杨振却不敢相信吴世恭。而在这里,吴世恭就有个信息盲点,他并不知道朝廷已经任命吴三桂为辽东的武官之首了。

可这消息杨振可是知道的。所以吴世恭虽然说的是头头是道,但杨振却是心里明白。就算是执行这个军事计划,也将是由吴三桂来指挥,更不要说明朝原先文官指挥的传统了。所以怎么样轮,也是轮不到是吴世恭的。

于是杨振摇摇头。开始了退而求其次:“吴总兵虽说已有腹计,可朝廷会否同意,谁都不知。而救人如救火,末将也是奉命行事,怎敢拖延?如吴总兵不吝,给末将一些兵丁吧!也多些救出督师大人的希望。”

杨振当然不是要吴世恭的嫡系部队,他看中的是吴世恭救援出来的那些溃兵。可是这话一说,吴世恭的脸顿时冷了下来。他已经把所有带回的部队看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怎么会让外人染指,更不会让杨振随意挥霍。于是吴世恭一口回绝道:“无人!”

虽然有些失望,但杨振对吴世恭拒绝调些兵力补充自己部队的做法,也有着心理准备。于是他就再次退而求其次,道:“那吴总兵总肯给些马匹、兵器和辎重吧!”

“也无!”既然已经是不客气了,吴世恭就不介意不客气到底了。现在辽东的每一点人和物都是宝贵的,吴世恭不会让杨振肆意浪费,就算是他的动机十分高尚都不行。

“哎——!”杨振长叹了一声,他向吴世恭拱拱手,也不再多说什么,就想要扭头就走。

“等等!”吴世恭想要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努力,他最后劝道:“现在辽东兵力已不足,你如此做,虽可博得一个身后名,但于朝廷何益?于天下何益?肆意妄为而已。留下,从长计议吧!”

杨振点点头,同意吴世恭的说法。他又不是一个傻子,知道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是万中无一。可是杨振的心中也是很委屈,他苦涩地说道:“军令如山啊!巡抚大人勒令末将不得停留,要即刻出兵。”

“那……!”吴世恭一听这话,就觉得有些希望,他连忙说道,“那杨副将稍等一会儿,就在此处停留一晚,等本官入山海关劝说一二,最起码不能让你的部队白白的去送死。”

杨振想了一会儿,有些犹豫地答应道:“那好!末将就等到明日午时。盼着吴总兵有好消息。”

吴世恭立刻把汝宁军留给了余继指挥,让其把部队安置在山海关外明军的大营中,接着,他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叩开了城门,入内去寻找巡抚方一藻和监军高起潜了。

而方一藻和高起潜也早就得知了汝宁军的归来,他们已经聚起了城中文武,并派人到城门口相迎吴世恭。毕竟归来了这么一支明军,而且人数又是这么的庞大,这让这些天都难以入眠的方一藻和高起潜都是大喜过望。

可是一见面以后,双方顿时爆发了激烈地争吵。吴世恭当然把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而方一藻和高起潜则是竭力反对。他们都被洪承畴的惨败给吓坏了,根本不敢再派出一支如此庞大的明军,要不然,再来一次惨败,明朝在辽东可真的要唱《空城计》了。

再说,方一藻和高起潜都是绝对支持吴三桂的。吴世恭来个分庭抗礼已经是难以容忍了,他竟然想要夺取吴三桂的一部分部队,并想掌握辽东的主要军权,这无论如何都是方一藻和高起潜绝不会答应的事。

双方是唇枪舌剑,吵了一个天昏地暗,到了最终,吴世恭见今晚也吵不出一个结果,于是也是退而求其次,要求最起码应该取消杨振救援松山的命令。

在吴世恭看来,多保存明军在辽东的兵力,也符合方一藻和高起潜的利益,只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他们应该会取消这一荒唐的命令的。

没想到方一藻和高起潜的脑子里是相当清晰,所以他们断然拒绝了吴世恭的请求。而在这个问题上,吴世恭对这俩人绝对就是鸡同鸭讲。方一藻和高起潜可都是政治人物,所以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对于方一藻和高起潜来说,只要他们派出了兵,证明了他们是努力去救援松山的,那就可以向崇祯皇帝交待了。至于这样的派兵是否可行?杨振的死活又是如何?这俩人根本不会去关心的。

说到最后,吴世恭也终于被惹毛了,他开始拉一派打一派,对高起潜苦劝道:“高公公!本官可是出身自与国同休的勋贵之家,而你是天子内侍。这大明朝有个安危,皇上有个安危,咱们俩就是想跑也跑不掉。不像是那些文官,他们的后路可是挺多的啊!”

高起潜一听这话,也苦着脸难以开口。吴世恭这道理挺对,可是现在的高起潜也是骑虎难下。

不过这话也立刻把在座的文官们都给激怒了。兵部代表张若麒立刻叫嚣道:“鄙夫!尔竟敢公然挑拨君臣,居心不轨!该杀!该杀!吾将弹劾你!弹劾你!”

“弹你玛德头啊?”吴世恭立刻发挥出他的嘲讽技能,“太祖爷祖制,领军本应就是出自五军都督府,而文官就不该插手兵事。而现在又是如何?文官不仅把手伸至军中,而且昏了头竟然来指挥军队了。有什么仗你们指挥的好?把我们这些总兵官都当成了小卒来耍了。告诉你:你们文官最多决定该不该打?而如何打?在什么时候打?都应该由我们武官而决。这才是太祖爷文武相制的本意。而你们现在都要把武事都给把持了,到底是有何居心?是否把文武事都吃抹干净以后,再把皇上的权利都抢过去?你们才是造反!吾也将弹劾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