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七百七十六章劝说

明末疯狂 第七百七十六章劝说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四年九月初一日,汝宁军终于远远望见了山海关。

“咦?关城内出了什么事?”吴世恭望见山海关内开出了一支三千多人马的明军,立刻是大惑不解地问道。

虽然早就派快马报至山海关,但山海关内的明军也肯定会在汝宁军到达的时候,派出一队人马来确定身份。可是现在却出动了三千多人,这人数也太多了一些。这让吴世恭是惊疑不已,担心山海关内出了变乱。于是吴世恭立刻令全军戒备,并派快马去联络这支明军,要搞清到底发生了设么状况。

几番来回传话,了解清楚以后,吴世恭才得知:当松锦大战惨败的战报奏至朝廷以后,却发生了一种诡异的情况——只有辽东向朝廷递奏章的,却没有朝廷向辽东传旨意的。所以还留在宁远和山海关的文武官员都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朝廷倒也不是一点儿旨意也没下。崇祯皇帝还是根据兵部的建议,给吴三桂加升提督职衔,让他“收拾残败”,总统各镇残兵,成为武职的军事统帅,并要求他“上紧整顿,徐图再举”。所以现在在吴世恭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实吴三桂已经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了。

不过这个临时的紧急处置又在朝中引起了许多议论,许多人认为六镇总兵一起逃跑,理应治以重罪,现在吴三桂反而得到提升,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

但现在在辽东的最高文官——巡抚方一藻,他的儿子与吴三桂有着金兰之义,吴三桂也对方一藻执父礼。而辽东监军高起潜又收了吴三桂作为了干儿子。所以这俩位吴三桂的干爹也为吴三桂说了不少好话。

再加上吴三桂在逃至宁远以后,收拢了溃散明军三万多。加上宁远城内的守军,他的手中就有了四万兵马。绝对成为了辽东军将中的首号。

所以在这时候,崇祯皇帝已经不敢对手握实际兵权的总兵官们过于严刻了。况且吴三桂出自辽东军事世家,在辽东本地官军中的影响力极大。而且他手下的家丁故部训练有素,是明军中少有的精锐部队之一,因此,在前方军情紧急的情况下更不能得罪。

就是其他几位逃跑的总兵,朝廷也一概没有处理,唯一的例外是带头先逃的王朴,因为影响实在太坏,而且他已经成了没有实力的光杆总兵,所以王朴就被朝廷逮捕进行审问。并于第二年被斩首。

可朝廷虽然麻木不仁,但身在辽东的官员可是坐立不安啊!他们总是要做些什么,生怕自己什么也不做,事后就会被崇祯皇帝治罪。因此,巡抚方一藻和监军高起潜就集合起在山海关的众将。议遣兵救援,而诸将莫敢应。最后独副将杨振请行。而吴世恭遇上的正是带着自己部队出征的副将杨振。

得知真实情况以后。吴世恭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杨振了。说他不对吗?杨振在如此情况下。还能不惧个人安危,敢去救援困在松山城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可谓是忠勇的楷模;说他对吗?明军已经在辽东兵力空虚,而杨振就是在以卵击石,在这一路上肯定会被清军击溃,白白送掉这支明军。让辽东的兵力更加空虚,这会让辽东的形势进一步的恶化的。

于是吴世恭就派人阻拦住杨振部,并亲自劝说杨振道:“杨副将!军情紧急,多说客套话也没意思。本官也不是要咒你。鞑子的大军就在本官身后紧追不舍。你一去松山就会迎头撞上,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就算你运气好,到了松山又能怎么样?松山城内官军大部已在突围时全军覆没,你们根本也回不来。要不然本官怎么会独自回撤而不顾洪督师呢?奉劝一句:还是等等,等大军集结完毕后才一同出兵吧!”

一开始得知汝宁军的归来,杨振还挺高兴。因为当他得知汝宁军是冲破清军重重阻截,而且是成建制归来的时候,还以为这支劲旅将会与自己一起去救援松山呢。为此,杨振甚至按自下决心,将要把自己部队的指挥权交至吴世恭的手中。虽然他是去执行一个敢死的任务,可是能不死谁愿意去死啊?

没想到遇上吴世恭以后,却听到了一番打退堂鼓的话,杨振的脸就一下子沉了下来:“不劳吴总兵费心了。末将军令在身。”

停顿了一下,杨振觉得还是有些不死心,他苦口婆心地劝吴世恭道:“吴总兵!久闻您是宇内第一勇将,这次不仅是毫发无伤归来,而且救了这么多的儿郎,确实是名不虚传。而如今辽东大厦将倾,正该各镇精诚团结。只要解了松山、锦州之围,把督师大人救回关宁,辽东之局面还可收拾。末将就在此保证:只要吴总兵请缨,末将必执鞭坠镫相随,并愿为大军先锋。”

遇上这么一个死脑筋,吴世恭就有些无奈了。他对杨振道:“本官的儿郎刚归,疲兵不得远征,总得休整两、三个月,补充粮草军需。”

接着吴世恭看到杨振将要开口辩驳,他连忙举手阻止道:“你别觉得本官是敷衍于你。现在我们面对的可是鞑子的十万大军。因此,起码集结起六、七万军队。可我们加起来还不到三万五千人,我们俩谁都不会撒豆成兵,而兵力不足,再会打仗又有什么用呢?”

“可是想在那里来的六、七万军队呢?”杨振反问道。

“那现在宁远和山海关内有多少官军?”吴世恭就要摸家底了。

“宁远城有着吴三桂吴总兵的四万,山海关里除了末将的军队,还留有不到万余。”杨振回答道。

“那好!只要朝廷给本官三个月的时间,大造战车,再调拨一些火器、粮草和马匹,就可做好援救的准备。这里木材不缺,匠户也不少,加紧着造批战车毫无问题。至于火器、粮草和马匹,辽东的库中本来就不缺,只要调拨出即可,根本不需朝廷大批送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