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四百九十六章让人棘手的吴世恭

明末疯狂 第四百九十六章让人棘手的吴世恭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本来在如雪片一样的弹劾奏章内,叶忠的那一抹红肯定是会被忽略的。甚至这奏章根本引不起内阁和司礼监的重视,因为叶忠的级别太低了。说到底,叶忠只是河南监军肖月桂手下的一名监军小太监。

还好,漕运总督朱大典虽然也弹劾了吴世恭,不过在他的奏章里还是实事求是地把吴世恭在淮河边上的功劳呈报了上去。虽然这功劳在分润以后是偷工减料的不得了,但起码印证了叶忠请功奏章的准确性。

直到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和朝廷大臣才惊讶地发现,此次中原剿匪竟然有着这么些大胜,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大胜竟然都是这位臭名昭著的白丁和他的部队创造的。

这情形倒引起了崇祯皇帝的好奇,他立刻吩咐下去,要翻阅吴世恭的奏章,以此来两相印证,寻找出事情的真相。崇祯皇帝已经即位了七、八年了,他已经很熟悉那些文官的尿性,所以已经知道不能够偏听偏信了。

可是领命的太监下去寻找了一圈,却发现根本没有吴世恭的上奏。吴世恭这个人很有“自觉”,秉承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优良作风。既然把他的官职给免了,那他索性不白费功夫上奏章了。

再说,以前吴世恭所上的奏章也递不到崇祯皇帝的案前。吴世恭那个小小的守备,虽然通政司也接收他的奏章,但基本上都给大学士一阅以后,就转发兵部处理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吴世恭要给崇祯皇帝传话,就需要通过写给秦公公的私信的原因了。

不过这规矩倒也不是朝廷单独针对吴世恭的。只要设想一下,大明朝每位守备以上的武官,每个月上次奏章讨要军饷。那崇祯皇帝还不得烦死了啊?

而且不仅仅是吴世恭,连李禄和赵铭的奏章都找不到。这次他俩再也不敢搭吴世恭的顺风船了,对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恶劣后果,这俩人都是不寒而栗了。

而且细心寻找以后,崇祯皇帝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汝宁、归德和南阳叶县这里的地方官员却几乎没有人弹劾吴世恭。

还是王承恩的一句话解开了崇祯皇帝的疑问:“那薛侯家的女婿看起来还是立有微功的,就是与同僚关系太糟了。皇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当然,也有一位归德的官员弹劾吴世恭,那就是宁陵县知县余子琏。余子琏也知道自己带走民团闯了大祸,害怕吴世恭先弹劾他。所以也就先下手为强了。

而且余子琏弹劾的内容相当骇人,他在奏章中说:吴世恭在汝宁、归德大肆敛财,蓄养军兵,而且广邀人心,其谋不轨。要朝廷对吴世恭多加提防。

你也不要说。最了解自己的人肯定是敌人。这余子琏的奏章也是最接近真相了。可是就这么一份孤零零的奏章,怎么会引起朝廷的重视呢?再说。余子琏和吴世恭的私仇又不是什么秘密。朝廷也就把这份看起来骇人听闻的奏章,当成了余子琏借机报复了。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召集首辅温体仁和抱病的兵部尚书张凤翼来商议此事。温体仁的回答很简单:现在剿匪是首务,有着吴汝宁这支强军,总是一个臂助,至于其他罪责,可以罚俸、削官或者秋后算帐。暂时以不动为好!

在这里,朝廷根本没有去想要把吴世恭调离,另外调一个武官去带领汝宁军。不是那些朝廷大臣疏忽了,而是明朝的体制决定了只能够如此。

如果文官领军的话。那么调一位文官倒没什么。可是武官领军,如果调一位武官,按照明朝的规矩,调离的武官将把他所有的家丁都带走。也就是说,将把这支军队的军官全部带走了。而一下子没有了军官,任何强军也立刻会变成了弱旅的。因此,除非武官把他的家丁骨干都打废了,一般朝廷是不会逮捕和处决战败的武官的,更不会随便调动武官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武官保存实力的原因。这也可以从前面吴世恭虽然被一撸到底了,但朝廷依然要其待在汝宁军戴罪立功的原因。如果把吴世恭放走了,吴世恭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汝宁军的军官全部带走,因为那些军官都是向吴世恭签了契约的家丁嘛!都是吴世恭的私人物品。

而现在的吴世恭已经没有官职了,所以罚俸、削官等处罚就毫无作用了,也只有秋后算帐了。不过崇祯皇帝和这些大臣们也有些棘手,吴世恭没了官职倒对他难办了,除非吴世恭是犯了那些杀头的大罪,否则的话,因为没办法处罚,只能够看着吴世恭为所欲为了。

可接下来几份重量级的奏章使得崇祯皇帝和朝廷重臣更是下定了决心,再也不能够对吴世恭放任自由了。

首先就是五省总督洪承畴的奏章。在这道奏章中,洪承畴对吴世恭是大发雷霆。洪承畴进入河南以后一路所见所闻,当然对汝宁军的强悍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就想把吴世恭和汝宁军收归帐下。

没想到洪承畴立刻吃了一个闭门羹。吴世恭非但不主动寻找洪承畴,连洪承畴召集众将到信阳议事,吴世恭都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还不仅仅是如此,吴世恭还给洪承畴来了封最后通牒般的来信:警告洪承畴的大军在汝宁府通过的时候,要严守军纪。

这把洪承畴给气了个半死。那位吴汝宁认为自己是谁啊?难道他以为自己是汝宁府的土皇帝啊?难道认为自己五省总督的官职号令不到……?

可洪承畴和幕僚一商议,发现自己这个五省总督确实号令不到吴世恭。现在的吴世恭已经不在官场了,官场上的那套等级对他就没有用了,吴世恭根本没义务要听从洪承畴这位五省总督的命令。

而汝宁军,也可以说是吴世恭在汝宁府地方招收的民壮,是个保卫家乡的民间组织。让他们保卫汝宁府可以,可要把他们调进剿匪大军,那就要看汝宁军的首领——吴世恭的心情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