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四百二十四章织布工坊

明末疯狂 第四百二十四章织布工坊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当马守信到来的时候,吴世恭已经差点忘记了这个自己在南京忽悠过的人了。不过来的就是客,接到通报以后,吴世恭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本来也就是见一面,吃顿饭,最好马守信来点投资的事,可是见面以后,马守信却很意外地向吴世恭提出了要观看士兵操练的要求。

要不是马守信有着松江府巨富马家的背景,吴世恭可能就把他轰出去了。对于汝宁军的兵丁,吴世恭虽然还不能够完全做到爱兵如子,可他也绝对不会让这些兵丁被外人当猴耍的。

再说,汝宁军兵丁人数、装备和战术操练都是绝密,也绝对不可能让马守信这个外人看的,所以到了最后,吴世恭也就让马守信参观了自己的一队亲兵的操练,当然也只是在校场上练了一套拳脚和一套斧枪,打了一次靶。

可就是这样的操练,马守信也是看的兴致勃勃,他完全就象现代平民百姓到部队里参观一样,完全是看花了眼。到了最后,在吴世恭的同意下,马守信甚至拿着装填好弹药的火铳打了几枪,这让马守信大叫道不虚此行。

而吴世恭之所以这么款待马守信,也无非是想着让马家到汝宁府来投资。因此在亲自接待以后,吴世恭就让张学斌陪同马守信到处参观一下,并且探询一下马家到汝宁府投资的可能性。

可回报的消息却相当不妙,虽然经过了此次汝宁之行,马守信也对吴世恭的汝宁军有了相当的好感,可只要谈到具体的投资问题,马守信总是岔开话题,到了最后。张学斌也听出来了话外之音,原来马守信在马家根本就做不了主。

虽然吴世恭对此结果有些遗憾,不过这时候给马守信看脸色也于事无补,反而是平白地得罪人,毕竟到了现在为止,也只有马守信这个外乡大商人到汝宁府来看看的。于是,吴世恭还是在马守信告辞之前设宴款待了他。

不过在这个宴会上,吴世恭也就做出最后的努力了。他向马守信提出要马家在汝宁开设一个织布工坊的要求。而这个织布工坊的地皮由汝宁军来,工坊的屋子也由汝宁军出资按照马家的要求建造,并且还让四海钱庄无息贷款给马家一年二千两银子。

此外。汝宁军还承诺将五年内每年保底从这个织布工坊内采购一万匹的白布,其余的布匹也将由四海商行帮忙推销。而汝宁军却只要在这个织布工坊内占有三成的股份。织布工坊的一切管理也将由马家来。

当然,汝宁军也是有要求的:

首先就是织布工坊的棉花将由汝宁军提供,提供不了的部分才能够让马家向外界采购;

其次就是要马家招收汝宁当地五百名织工,要马家保证这些织工每天吃饱。而相应的工饷也只是每天二十个铜板,几乎就是忽略不计的;

最后就是交换给马家汝宁军的织布工坊和被服工坊两成的股份。不过那两家工坊的管理也将由马家接收到。

马守信一听这条件。简直就是惊呆了,这完全就是吴世恭在向马家送银子嘛!

马家正是当时名闻天下的松江布的主要制造者。可是在松江本地,织机织布行业的竞争也相当激烈。熟练织工的薪水也越来越高,又因为出口海外的渠道被福建郑家逐渐垄断,所以松江布的卖价也被郑家人为压低了许多。

因此,现在的马家织机的开工率是不足的。从自家设在松江府和苏州府的织布工坊内调出百架多余的织机也是毫无问题的。

而现在的吴世恭又是送地皮,又是送工坊房屋,所以马家只要把多余的织机运到汝宁,再派出一些熟练的织工培训一下新招收的织工。甚至都不需要借贷那些无息的贷款,也可以把这个织布工坊建造起来。

棉花原料的运输虽然可能远一些,不过汝宁本地便宜的人工,就是去除布匹因为本地产可能会打个折扣,卖不到松江布的高价也没问题。

因此马守信就在心中默算了一下,只要每年吴世恭包销一万匹,马家所占七成的股份至少也可以获得四千两的收益。

至于那些招收的五百本地织工,无非她们是新手,可相比较她们的工钱是松江本地熟练织工的五分之一,也就不是一个问题了,最多织布的速度慢一点罢了。

还有汝宁军织布工坊和被服工坊,这两家工坊马守信也在这几天参观了解过。马守信知道这两家工坊现在也只是处于收支相抵和微亏的状态中,只要提高的工艺和加强了管理,这两家工坊就很快能够扭亏为盈。而这两成的股份完全就是吴世恭白送的。

马守信估算了一下,就是自己的父亲马墉不同意到汝宁开设织布工坊,那拿出自己的一些私房钱,再加上可以无息贷款二千两银子作为周转资金,那马守信本人也可以把这个织布工坊开设起来。

其实马守信也知道,当自己流露出不能够在马家做主的时候,陪同的那些汝宁军高官眼中也流露出了失望的神情,而吴世恭的语气中也多少有些遗憾。这让马守信的心中也不是滋味,是个男人就不愿意被别人轻视,于是他年轻好胜之心就起来了。

马守信立刻在宴会上敲定了在汝宁开设一家有着百架织机的织布工坊,并且与吴世恭立刻签订了契约。宴会以后马守信马上赶回松江张罗织机的运输,并且招募了十几位熟练织工和织机工匠赶回汝宁。而他这次随身带着的管事就留在的汝宁安排着织机工坊的建设。

而吴世恭之所以提出这么优厚的条件,除了也有千金马骨的考虑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汝宁军可以从中获取相当大的利益。

对于现在的汝宁军来说,前后收拢了超过三十万名的流民家奴,虽然也开设了很多屯田庄子和工坊,可是还是有许多劳力无法安置。

尤其是那些单身女子或者孤儿寡母家庭,她们的生活都比较艰难。这次马守信的织布工坊开设以后,就至少可以解决五百名这样的女劳力的吃饭问题。甩掉了这些包袱,对于汝宁军紧张的财政也多少是种缓解。

而汝宁军原先所有的织布工坊和被服工坊因为原料采购的价格高,技术太差而最多生产出来一些土布,除了汝宁军自用以外,在外面的销售价格和数量都是不高。

因此,每年织布工坊和被服工坊都处在一种微亏的状态中。可是为了维持这两家工坊内女工的生计,汝宁军每年还不得不拿出一大笔银子来补贴。所以到了现在,还没有人来购买这两家工坊的股份。

虽然这次吴世恭送给马家两成的股份,但如果马家能够让这两家工坊起死回生,汝宁军即可以丢下了这两个大包袱,又能够盘活这块财产,这种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一万匹白布的包销,每年汝宁军自用也需要这个数目。再加上四海商行在河南各分号的销售,多卖掉一、二万匹布匹也是毫无压力的。这也为四海商行增加了一条新财源。

更让人振奋的是,吴世恭为常猛的济民垦荒商行寻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在新开拓的垦荒庄子内,除了保留一些口粮田外,其余的都耕种棉花。

没有了粮食的诱惑,那些流匪的威胁也将少了很多。再加上棉花到底是经济作物,田亩所得肯定比纯粹种粮来的高。无非就是麻烦一些,要卖掉棉花买进粮食,可是有了织布工坊的收购棉花,那问题也就解决大半了。至于买粮,可以再通过唐六到湖广买嘛!

而吴世恭付出一些什么呢?一块种不了粮的河边地,一群闲的发慌的家奴出力建造工坊房屋,再加上几百两四海钱庄的利息。支出也是忽略不计的。

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可是吴世恭和马守信都没想到,这个织布工坊的开设,为汝宁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