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四百二十三章喜忧参半

明末疯狂 第四百二十三章喜忧参半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也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大明朝也确实挺倒霉的。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气运不济了。

于是洪承畴就被迫亲自带领军队赶往西宁平叛。而农民造反军趁机“分陷关陇。”等到洪承畴平定了兵变腾出手来镇压农民造反军时,农民造反军又陆续撤出陕西,分别开往山西、湖广和河南。

也不提洪承畴和农民造反军捉迷藏了。应该说,河南巡抚玄默在围剿农民造反军的时候,表现得也是可圈可点的。

当玄默重视起农民造反军再入河南以后,他把自己的大军从汝州移驻到卢氏,并且令左良玉、汤九州等部各陈兵守住要害,确实有效地挡住了农民造反军大规模地进入河南。

而河南本地的洛阳副将王绍禹,开封游击陈永福等军将也屡屡出击,接连打垮了几股闹得比较欢腾的河南本地乱匪,虽然河南的乡野间依然处于乱匪横行的状态,可毕竟遏制了局势进一步恶化。所以在崇祯七年的八月到十月底,河南境内也得稍宁数月。

而吴世恭也趁着这个难得的休整期,在汝宁做了几件大事。首先就是汝宁全境和归德府的屯田庄子获得了大丰收。这次近年来少见的大丰收,使得汝宁军的粮仓爆满。而那些投靠流民的人心也迅速地安定了下来。

由于朝中一些汝宁、归德籍的官员得到家中的来信,知道了在纷乱的河南竟然有这么一块乐土,因此对汝宁地方官是大加赞赏,而这个称赞也很快传递到了崇祯皇帝和各位大学士的耳中。

这时候崇祯皇帝就回想起了,当时汝宁知府关可颂所上呈的奏章中所提出的三项法令,所以立刻对此赞叹不已。而关可颂立刻也被龙口美誉为“能臣”。

而吏部也准备破格提拔关可颂了。可是当这个消息传到汝宁以后,关可颂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喜悦于自己将要升官;另一方面却在担忧,因为他知道汝宁府这情况都是吴世恭的汝宁军干的,而自己也只是发布了一下法令,事后也就从汝宁军那里多收了一些常例,其他具体的事务却什么也没有办。

关可颂更知道,如果没有汝宁军这支强军威慑,流窜在河南四境的乱匪早就肆虐到汝宁府来了,哪里来的大丰收啊?如果朝廷只是简单地提拔自己。却不给自己一支强军,更把自己放到例如陕西、湖广等农民造反军活动频繁的地区,那么关可颂就是再有三头六臂,就算是发布了三十项法令,那里的局势照样不可能得到好转的。

可向朝廷坦白:汝宁府的安宁其实都是那个被撤职的吴都司的功劳?那关可颂肯定也是不舍得的。放弃了眼前这个升官的机会,那下次升官也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这可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同样拥有幸福的烦恼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官升三级的“名将”李禄。这瘸子吹牛的话不仅传到了吴世恭的耳朵里。而且传遍了整个河南官场。

而缺兵少将的河南巡抚玄默怎么会浪费李禄这支强军呢?他三天两头发布调令,要把李禄这支强军征调到剿匪第一线。

可李禄哪里可能变出来军队啊?他只能够用“部队大战后需要休整!”“天气不好难以行军!”等诸多理由来拖延着调令。

现在的李禄已经长住在汝宁军大营中了,他天天恳求着吴世恭派出一些军队让他糊弄过这一关,可吴世恭怎么可能随便损耗自己汝宁军的实力呢?于是李禄就悲催地被吴世恭抛在一边了,他这时候连上吊的心都有了。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李禄也不去学学赵铭,虽然不能够升官。但至少自己也没有危险吧。这时候的李禄也肯定知道了祸从口出的真实含义了吧!

而汝宁府的大丰收也使得归德府的士绅大为眼红。济民垦荒商行趁机把触角伸向了归德府。在得到吴世恭的首肯以后,常猛立刻在归德府建立了一个分号。以济民垦荒商行为大股东占有四成股份,联合了归德府地方官员和大小士绅,仿照了汝宁府实行的《禁荒令》。把归德府的抛荒地全部集中了起来,召集流民,准备在来年大干一场。

而这次大联合也充分展现了常猛油滑的手段,使得归德府地方官员和有头有脸的士绅都多少得到了一些好处。更可贵的是,归德府分号也承诺把多余的粮食平价卖给汝宁军,并且那些屯田庄子的管理和护庄队的指挥也都归汝宁军所有,这也让吴世恭对常猛是刮目相看。

不断得到吴世恭夸奖的常猛是干劲高涨,接着他就想在接近汝宁军控制区的开封府、汝州和南阳府等地扩大屯田庄子。

可这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了,济民垦荒商行的其他股东对开发那些地区的兴趣不大。道理很简单,那些地方毕竟是出了汝宁军的控制区,只依靠少量的护庄队,可能连田里的青苗都要被那些饿疯的流民给吃了。

再说,现在哪里种田,哪里可就成了香馍馍了,那些流匪就会象一群苍蝇一般蜂拥而至。而汝宁军也不可能及时地照应住这么大的地方。所以那些大股东认为到那些地方去垦荒的风险太大。

对此吴世恭也不可能强迫那些大股东,济民垦荒商行的业务拓展也暂时陷入了一个僵局。可是一位意外的访客却把这个僵局给打破了。那就是吴世恭在南京见过几面的高级男公关——马守信马二公子。

是个男人就想做出一番事业,马守信也不例外。虽然在外人眼里,马守信陪着南京城内的公子哥吃喝玩乐仿佛是很潇洒,可马守信知道那些公子哥对自己的轻视,也知道自己在马家的地位不高。所以当送别吴世恭时,听到了吴世恭的一番话,马守信的心立刻就给拨动了。

可说到底马守信也是位公子哥,让他自己拿主意肯定不行,于是趁着一次回松江府的时候,马守信就把自己与吴世恭会面的情况告诉给了马家族长,自己的父亲马墉。

听了以后,马墉当然是不以为然。一位入赘的勋贵子弟,一位被免职的武官,一位到南京城借银的武夫,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啊?

可是听到了自己的二儿子语气中总有些倾向于想与吴世恭合作,马墉也不好打击马守信的积极性,于是也就勉强同意了让马守信到河南汝宁去看一看。

而此次难得的出门,却让马守信大为震动。马守信一直在大明朝最繁华的城市里风花雪月,就是难得听到一些天下的状况,也总是一些干巴巴的介绍,根本没有一点直观的认识。

可这一路上,虽然经过的是大明朝最富饶的地区,可是见到贫民流离失所,路边倒毙的现象是层出不穷。

所以当马守信到达了济宁,从客栈掌柜听说河南乱匪横行的状况以后,马守信都想要打道回府了。还是四海商行济宁分号的掌柜一再保证了旅途安全,马守信才将信将疑地去往了汝宁府城。

马守信是随着四海商行的商队一起走的。一进入河南归德府,马守信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大道旁的流民人数很多,可是只要看到四海商行的旗帜,他们都远远地避让开,根本不敢靠近。

于是马守信饶有兴致地询问起了率领商队的掌柜,那位掌柜就告诉了马守信:在河南地界就没有人敢惹汝宁军的四海商行。上次惹四海商行的那群匪帮,已经被汝宁军砍了一万多个脑袋呢。

马守信毕竟是与公子哥们打惯了交道的,所以他的观察能力也挺强,因此他怎么看怎么觉得那名掌柜轻描淡写的话语中带着些得意。

又听到了砍了一万多首级,如果不是这名掌柜吹牛的话,那么这次自己要见的那名到南京城借银的武官肯定就是一位疯狂的屠夫。这时候的马守信倒有些兴趣了。

可是马守信的惊讶之旅才刚刚开始。当他进入了汝宁府以后,马守信感觉到自己仿佛进入了两个世界。这里的大路上没有一个流民,也见不到乞丐和路边倒毙的尸首。农夫们在农田中耕种着,只是经常遇上一队队士兵在道路上巡逻着。

这些士兵虽然没有马守信在南京城看到的那些守卫南京的士兵盔甲鲜明,但是他们身穿布衣,行动有据的显示出了精悍。只是看到了四海商行的旗帜,他们也就在简单盘问以后就放行了。

可是当马守信向那名掌柜恭维吴世恭练的好兵的时候,那名掌柜是大笑不已,接着他向马守信介绍说:这些其实都不是吴世恭的士兵。有的是民团,有的是内务司组织的护庄队、护路队。而汝宁军的兵丁比这些人精悍多啦!

马守信不禁对那名掌柜的话而感到咋舌,他根本想象不出比这些人还精悍的士兵到底会是个什么模样,而这个疑问一直被带到了与吴世恭见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