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二十四节 上船

临高启明 第二百二十四节 上船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李广元看呆了,心里默默的想着:我大明竟有如此神乎其技,若能广收此等奇异人士,驱为先锋,当得是所向披靡,驱髡大业有望啊!

到得宅邸之中,李广元先安排他们到一处跨院休息。各人洗漱更衣后,又喝了一盏凉茶,便有家仆来请:“老爷已经在外书房备好酒宴,请各位赴宴。”

跟随仆人来到外书房,李广元早已在院门口相迎,又是一番谦让后,才让海象和尚坐了主宾。席上众人把酒言欢,罗和图善饮,又说起了当初跟着罗和英血战三良的故事,众人无不击节赞叹,说起青霞故事,又是一番磋叹感慨。都说若是天下百姓和这位姑娘一般,何愁髡贼不灭。

几人聊得入港,酒添了又添,一直到了掌灯时分。此刻罗和图喝的酩酊大醉,由两个家人将其送回了跨院休息。席上只剩下了李广元、罗和英和苟循礼三人。李广元让家人先撤了残席,换了几样精细小吃,沏上当年的新茶,这才转入了正题。

“法师、林兄,这次髡贼再袭广府,矫号称制,是有心在这里割据一隅,还是打算挥军北上,逐鹿中原?”

“琼州髡贼是不会回去了。”罗和英首先接话,“但要说他们挥师北上,逐鹿中原,却也是无稽之谈--广东这一块肥肉,只怕他们也吞不下去。”

言罢他笑了笑,端起茶盏--喝得却并不是新茶,而是用井水镇过的澳洲水,又抹了抹沾上澳洲水的胡须。这澳洲水最是清凉去火,尤其是用井水镇过的,好一阵的心旷神怡。这才接着说:“髡贼在各府、州、县广授伪职,必存了经营两广之念。如今髡贼新法层出不穷,听闻又搞了公务员考试,已然是存了割据这南天一隅之心。”

这算不上什么稀罕的判断,即使是避居乡村,极少进城的李广元也多多少少从外来人的口中知道目前的形势。髡贼割据广南已是定居--若非定局,他也不会来铤而走险掺和这浑水。

“……只是要再北进,却也是万难。髡贼用兵不同流寇。流寇皆以裹挟的莠民为前锋,精锐在后。看起来声势了得,每起兵席卷了三五县就能号称十万之众。髡贼所用的却是自练精兵,每次要攻打某处,总是先聚精兵于一处,又借着髡贼的火器犀利,就算官府能有雄兵百万,却总也打不过他们。”

这几句,原本不是罗和英的见识,而是数年前他和一位黄义士交谈得来的信息。说起这位黄义士,当初虽只见了一面,但是二人倒都是惺惺相惜,黄义士当初和髡贼真刀真枪的见过阵仗,说起髡贼的各种情形,可比身边这个自称“髡事通”的海象和尚强多了

说罢,他先看了看李广元的脸色以判断自己这些话是不是说的太重了,有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的威风的嫌疑。看到李广元果然面露踌躇之色,急忙又把话往回圈:“那髡兵虽然精锐,毕竟数量上还是要少许多。纵然他全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这两广横亘数千里,大山层峦,还有不计其数的俍、侗、瑶……原本多是不服王化之辈,如今髡贼来了,只会趁机作乱。而各处又有许多朝廷的忠义之士起兵。髡贼处处分兵,已然有了疲态。”

这番话倒也不能说是假话,从1635年攻占广州开始起,绵延不绝的治安战便在两广各地展开,尤其是粤北各处,一度更是如火如荼。不过经过1636年一整年的治安整肃,这种遍地烽火的局面已经大为好转,虽然治安战在许多地方依旧零星的存在,但是再也没有1635年年底到1636年年初那一段时间地方面危如累卵的局面了。

但是对身处元老院的“重点治理区”东莞县的李广元来说,远方的消息实在有限,他也只是隐隐约约的听说了一些暴乱的事情,局面发展到了哪一步,他是完全没概念的,只能听二人胡扯。

苟循礼也赶紧来添油加醋:“罗兄所言甚是,髡贼虽自称先宋苗裔,样貌相类。然膻腥已久,髡发短衣,行髡礼髡俗,绝非中华。彼之人少,自登岸蛊惑乡野愚民,帅众以利驱之,全无大义,只因义在我大明。髡贼其势汹汹,实甚惧我大明。前何总兵驱髡战败,髡贼所收之降卒,俱判以恶役苦劳,以消磨其志。贫僧在广府所遇何总兵士卒自琼州归来者,俱言髡贼驱使甚苦。偿闻流寇、东虏多募降兵以充营垒,然髡贼不用,非不能用乃不敢用也。髡贼所侵州县,亦有斯文败类从之,髡贼皆不敢用,圈之‘学习班’,教蛮夷之学,毕以髡学试之,方可授微末小吏。髡学虽有种种精妙,其利皆在工商,不若我中华孔孟之道,浩浩荡荡,上下千年。以工商之学而治天下芸芸众生,皆为歧途,此诚胡虏无百年运也,髡人必亦知之。是以髡贼畏我大明之义!”

自逃离广州城以来,苟循礼还是头一次能这样直抒胸义,一番话十分的畅快。他扫视了李、罗二人,发现他们还在细心琢磨自己的这篇华夷之辩,得意之余忙把自己信马游缰的高论拉回,“贫僧昔日在临高时,观髡贼练兵,确有过人之处,将兵虽众,如臂使指,号令俨然。然髡贼每练一卒,所费甚重,粮饷军械,不无十倍于我兵。髡贼重商,以其行贾之利,哺其军资。可叹我大明之商贾,为蝇头小利而蛊,勾连通渠,却没想到今日之财资,皆为明日之刀剑。”

苟循礼说到这里,勐然间却发现李老爷正悠然自得的喝着冒着气泡的澳洲水。这澳洲水不也是商贩运过来的,这一干“反髡”之士却却安然享之。真是说不出的滑稽。心中暗暗羞愤。然而他毕竟是“客”,自然不能指摘别人,只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压压心中之火。

李广元此刻满腹的盘算。贸然的起兵抗髡他是不甘愿的。一则他的本钱有限,不过区区数百庄户长工而已。髡贼只要兴兵讨伐,这李家围顷刻便会灰飞烟灭。异能人士的到来,多少给了他一点勇气,但是仅仅这些,还不足以让他下定决心。

李广元的反髡动机,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髡贼“厘清田亩”给他的造成的财产损失;又包含着亲族亲信被抓让他失去了面子的愤满;但是最关键的是,他内心身处对“当官”的渴望。

不错,这位在本地颇有势力的李家族长,虽然宗族繁茂,财产众多,但是族中迄今还没有过一个举人,在全县来说,他家只能算是“大户”,还称不上是“缙绅”。

没有显赫的功名,李家在东莞始终是低人一头,和缙绅们打交道也每每也占不了便宜,办起事来,别人一张名帖就能办得事情,他得花上大把的银子。

奖励科举,鼓励族中子弟读书这些事,他自然也是做得。但是李家一族绵延虽久,但是真正发迹是从李广元的父亲那一辈才开始的。想在科举上有所突破,着实还急了一些。

因此他对“偏门”颇为在意,国子监开捐的时候,他替族中子弟捐了监生--但这毕竟和正儿八经的科举功名不一样。

前些日子,过去的一位朋友专程来拜访,暗示他朝廷即将反攻,只要他能“起兵呼应”,功名不成问题。李广元这才下了上船决心。

罗和英一边时不时的插上一两句话,一边注意着李广元的表情。他也明白李广元虽然“上船”,但是依旧是“首鼠两端”,得有些东西来坚定他的心。

他突然像想起来什么似的,道:“李兄,这次我来给你带了几本奇书。”

说罢,喊来自己贴身小厮直去取书过来。李广元接过书就感觉纸质甚细,再一看这书面上画着一名手持朴刀,背插硬弓的银甲武士,骑在一匹黑马之上,那马前蹄扬起正昂首孝立于漫天风雪之间。一见此画便觉得武士萧杀之气夹携着画中的风雪扑面而来。画侧有一行行书“大雪满弓刀”,又有一行硬朗的小字“大明经略辽东始末”。再仔细一看,就发现刚才被武士画像所吸引而忽略的题头那“战争史研究”五个宋体字份外的煞风景。这五个字下还有小字“辽东战局专辑”,书面下方又罗列着“登来之乱对辽东局势之影响”、“浅析八旗制度”、“黄台吉登基始末”……李广元看的直摇头,好一副将军出塞图被这些胡涂乱写的字给糟蹋了。

海象和尚一眼便识得此书,“这可是髡人的《战争史研究》?”

罗和英故作讶异的问道:“海象和尚看过此书。”

“此书去年便流传于广府、江南一带,我与学社同好也一齐研习过。”

“请先生给我等批讲一番。”

海象和尚也不推辞,挑着里面的重点,又说了一番。李广元一边听着,一边随手翻了几页,大概看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