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八节 香云纱

临高启明 第八节 香云纱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陈琳平日里接触到的人,大多言辞含蓄委婉,说话有分寸,讲究一个“中庸”,很少听到这么感情奔放的词句。他到底是年轻人,李幺儿这一番话不由地激起他胸中的热情。忙道:“小人也不敢说做出什么大事业来,但求能将这份家业发扬光大,就已是满足了。”

李幺儿笑而不言,这年轻人言不由衷啊。她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你们这里做香云纱吗?”李幺儿忽然想到了这个广东丝织品中最出名的品种。

陈霖一脸茫然。纱自然丰生和是织过的,但是香云纱这个名词他却是闻所未闻。道:“小人没做过,也没听说过。”

李幺儿想了想又问:“就是用薯莨染色的纱。”

“薯莨?那是莨绸,”陈霖点头,“有有。”

“可有成品?”

“原先倒是有,只是经过兵灾,存货大约已经没有了……”

李幺儿面露失望之色。香云纱是广东传统丝织品中的拳头产品,在旧时空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一时,挺爽柔润,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着,受到消费者欢迎。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赞誉,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

按照李幺儿看到的资料,香云纱是民国时候才正式出现的绸缎品种。不过这么一个品种显然不是凭空出现的。她后来又查了些资料,发觉原来明代就有类似的生产工艺,还有出口的记录。

如果能将这种绸缎改进后大量生产,不失为本地绸缎出口的拳头产品。

虽然记载上有,但是李幺儿还没有见过真正的香云纱,问陈宣也是一问三不知。

“虽没有存货,不过小人妹妹身边还一件莨绸的小衫,首长要是想看的话,我取来就是。”

“好,你去取就。“

陈霖赶紧把陈清叫来,让他回去问妹子要一件莨绸小衫过来。

不过片刻,陈清送来一个布包。陈霖打开一看,正是陈玥的贴身的一件小衫。

这是妹子的贴身之物,拿在手里多少有些尴尬,便将布包呈了过去。

李幺儿将料子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又揉搓了一番。道:“这不是纱……”

“这是莨绸。”

陈霖说得没错,这的确是一件莨绸,料子被染成了棕黄色,织物本身是平织的绸。手捻上去软滑,但是手感颇厚。仔细看,无论蚕丝质地染工还是手感,都比较差。远不如她见过的其他绸子。

“这是本地丝织得吧?”

“首长好眼力。”陈霖道,“这就是丰生和织造的。染也自己染的……”

“你们会染?”

“首长您说笑了,这薯莨染色又不是什么秘密,再普通不过了。”陈霖有些奇怪。绸缎染色所需的各种色料,除了靛蓝本地有大量种植之外,要么是外地所产,要么是干脆是南洋来得,大多价值不菲。唯独这薯莨就是本地的大面积种植的,本身并不值钱。除了莨绸之外,莨布亦很常见。

“没有涂过泥?”

“涂泥?”陈霖这下茫然了,“为什么要涂泥,涂抹了泥巴不弄脏了吗?”

李幺儿现在知道了,原来这会只有莨绸,并无后来的香云纱工艺。

按照旧时空的标准,香云纱其实指的是一种传统工艺,比较宽泛的说以桑蚕丝的面料为底胚布,做了矿物涂层的工艺的面料,都叫香云纱。

旧时空的纺织品市场上因为香云纱种类繁多,各有所好。同样是香云纱面料,不同类型的香云纱,有薄有厚,有软也有硬,不一而论的。

以市场价来说,从低到高是素绉缎香云纱,珍珠缎香云纱,龟纹香云纱,冠乐绉香云纱。

这是常见的几类。传统上的香云纱是素纱,没有印花。现代香云纱根据不同的品种又花纹,有印花,都会影响到具体价格。一般而言,有印花的多为莨绸类,素绉缎香云纱和珍珠缎香云纱最多,手感软,属于绸缎面料。

纯色的香云纱,莨纱类的比较多,手感相对硬一些,透气性好一些。古代有女穿莨绸,男穿纱的**。一般冠乐绉香云纱,龟纹香云纱属于莨纱类。传统的香云纱基本就指这一类。

严格一点说,香云纱必须是采用纱为底胚布,用薯莨汁染过,再用顺德一带的河泥涂抹再经过晾晒而成的才叫香云纱。

显而易见,这件莨绸只能算是广义香云纱。从它的手感质地来看,显然也不是什么高档货。

“你们没试过用纱染吗?”

“纱?”陈霖一愣,忽然明白了,“首长说得是罗吧。”

“对,就是罗。”李幺儿脸上有些发热了。因为纱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绸缎种类,大多用来指轻薄通透的纺织品。在绸缎分类中多是指罗。罗的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形,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特别适合做夏季服装。

“用薯莨染罗倒也做过,亦有销路,就是不太多。”

“为什么不多?”

“绫罗绸缎是有钱人穿得,一般百姓随不禁,可有多少人能穿得起的!”陈霖道,“小人倒是听说江南头等的富庶之地苏杭两府,贩夫走卒都有穿绸缎的,亦不知真假。单以广州一府来说还真是没什么销量。”

“苏杭的贩夫走卒是不是穿绸缎我不知道,不过这香云纱却是夏天的恩物,若是能批量做出来,不论内销外销,都有大的市场。”

“可是绸缎价值不菲……”

“所以我们要把养蚕的成本打下来,丝多了,绸缎就便宜了。还有这作坊,织起来着实太慢了……你叔父说这里一年到头才能织几百匹绸料--这也太少了。一年织上几万匹,价格也肯定会下来。”

陈霖糊涂了:“价格下来了,岂不是赚得少了……”

李幺儿道:“你不会算账!东西赚得利钱少不要紧。你一匹绸子赚一两银子,一年卖一百匹,也不过赚一百两;我一年能卖一万匹,每匹赚一钱,却赚了一千两。只有大伙都能来穿了,丰生和才能挣大钱!”

陈霖还是转不过弯来,不过他知道澳洲人决定的事情自己还是少违拗为好。当下连连称是。

“我们去厂子里看看。”李幺儿说。

“是。”

“这丰生和原是你家的产业,想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你都熟悉。”

“小人十多岁就在作坊里帮忙父亲料理产业了。”

“不过如今的丰生和和过去可不同了。”李幺儿说,“假以时日,还要大变样。”

陈霖唯唯诺诺。心想缫丝织绸自古以来就是那么回事,莫非澳洲人还能不用蚕丝凭空织出来?这些年来市场上澳洲货倒是出了不少,从来没听说过有澳绸澳布的。

“这一片倒座房,原始丰生和的账房。我们也萧规曹随,在这里设立了管理处。虽然叫法不同,意思是一个意思。”李幺儿漫步在走道上,“前院,主要是对外交往之用。我打算等开春之后,便在这里设栈收茧。这些房子就是为此预备的。”

自己设栈收茧这事,陈霖的爹也想过,而且一度还想过扩大自己的缫丝间,织造全用自己的丝,不用外丝。

自己缫丝不用外丝,首先能保证生丝的质量。收购生丝全靠收丝账房的眼力和操守。若无一位得力可信的丝账房把总,收回来的生丝质量如何就全看运气了,运气更糟一点,连份量都不够。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陈霖道:“首长,自己做丝自然有许多好处,可是其中亦有难处。”

“想来是有人趁机煽动蚕农?”

“首长料事如神。”陈霖点头,“若是能做到优质优价,收丝那是主客两便的好事。只是内中纠葛甚多,从中渔利的人亦不少。无知百姓又往往易被人蛊惑……”

“这我知道。不过我看你们厂子里还是有缫丝间的。”

“是,我家是本地大宗,在南沙本地,有族里撑腰,我父亲还能拿捏得住。但是外村的蚕农,那就摆不平了。所以丰生和是又收丝又收茧。”

李幺儿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的蚕桑改良里,最重要一条就是工厂缫丝,不再制作土丝。今年我先试试水,顺利的话,明年会推行全部到全县……”

陈霖暗暗乍舌,心想不亏是澳洲人,口气都这么大!不知道他们打算怎么去说服蚕农--最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就是蚕茧的卖价不如生丝,只要蚕农家里不是劳力短少,都会选择缫成丝再卖。总不能拿刀架在脖子上强迫蚕农不做丝卖茧吧?

“……除了收购干茧之外,这里我还预备着要销售蚕种。第一批蚕种很快就会从临高运来了,这些库房暂时就作为蚕种仓库。”李幺儿说着又问,“你们这里的蚕农的蚕种是怎么来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