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只听延安的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只听延安的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面对杨震的指责,科瓦廖夫只是一耸肩膀道:“杨震同志,这是远东军区军事委员会与远东区党委的共同决定,同时也是得到莫斯科批准的。所以,我劝你还是接受为好。否则,到时候可不单单是那十几万吨粮食的事情了。”

看着有恃无恐的科瓦廖夫,杨震眉头皱的紧紧的,良久才道:“科瓦廖夫同志,如果不是看在之前我们相处还是比较愉快的份上,我今后一粒粮食、一两肉都不会给你们的。但是科瓦廖夫同志,你们是不是太自私了?”

“这样,雷达的事情一旦我们会想办法摸透其技术的,过后会与你们共同研究。但只是共同研究,毕竟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技术。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们在使用上还是有经验的。相互研究,要比你们闭门造车好的多。”

“至于粮食的问题,我会和东北局以及军区其他领导商议。不过眼下这么大的数量,我们拿不出。科瓦廖夫同志,你要考虑到我们的承受能力。每年十五万吨的数量,很抱歉我们根本做不到。”

“你们所需的日本海军的活动情况,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部分方向,将部分重点调整到驻旅顺的日本海军舰队身上。不过究竟能够提供给你们多少,那就是现在我们无法保证的了。要知道,我们之前的情报重点还是放在关东军身上。”

“而现在,科瓦廖夫同志,我想你来的目的不会就这么简单吧。就这点事情,你完全可以去找东北局与东北工委,还用不到这么急三火四的来找我。我想我们之间还是不要遮遮挡挡的为好。”

“我想苏联方面将你调任驻哈尔滨总领馆的武官,恐怕是别有隐情吧。科瓦廖夫同志,咱们相交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你究竟是做什么,我心里还是有数的。你的顶头上司恐怕不仅仅是远东军区司令部吧,如果我没有猜错你那边可是手眼通天的。”

对于杨震的话,科瓦廖夫只是呵呵一笑,说出来的结果却是相当的让人意外。不仅让杨震意外,还大出郭邴勋所料。科瓦廖夫看了看杨震,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如实相告道:“到底是杨震同志,这脑袋转的就是快。我这次急着见你,的确是有些事情。杨震同志,我这次来是奉莫斯科的命令有些事情想要询问你。”

“据我们驻重庆的顾问团所知,你的部队已经被重庆政府正式收编,重庆政府还授予了你中将军衔。我奉命了解一下,你现在究竟是听延安的还是听重庆的。杨震同志,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够理解。”

“另外,就是你们对待美国人究竟是什么态度。这件事情,也是莫斯科急于想要了解的。杨震同志,你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做脚踏两只船。我们不能允许我们的盟友,并且是但得到我们大力帮助的盟友,在依赖我们帮助的同时还投靠美国人。我们绝对不能允许出现你们中国人中所谓的脚踏两只船的行为。”

“杨震同志,你知道为了你们的发展和壮大,苏维埃可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的。可以说没有苏维埃的扶持,你们走不到今天的地步。就是现在,苏维埃还在违反与日本人签订的国际协定,向你们出售现役的武器装备。”

“所以,苏联党绝对不会允许在眼下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之下,身后出现一个亲美的军队。而我今天来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听听你们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杨震同志,我知道你是一个狡猾的人。但在这件事情上,我希望能够听到你真是的态度,而不是企图糊弄过关。”

听到科瓦廖夫的话,杨震明白这是江北再给自己下最后通牒那。不过他却只是淡淡的笑道:“科瓦廖夫同志,咱们先说你的第一个问题。你知道我这些天在关内做了些什么吗?我想如果你知道,就不会问出第一个问题。科瓦廖夫同志,我想以你灵敏的耳目,应该知道关内战场上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杨震的话,让科瓦廖夫微微一愣。中国关内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作为一名情报人员他清楚。他们现在在国民政府还驻有军事顾问团,甚至在三战区就驻有军事顾问,还在为国民政府提供军事援助,关内战场上发生的大事件根本就瞒不了他们。

但是这与眼前这位抗联的最高军事首长有什么关系吗?他不只是进关去汇报工作吗?就算他进关是与中国国内的某些事件有关,但从此次事变发生的时间以及皖南与延安的距离来看,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那段时间之内赶到皖南的。

皖南地处中国江南,又处于中国政府第三战区与日占区交界的地方。那里没有机场,更没有铁路。从千里之外的延安赶到皖南,即便是最快的速度,也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从他抵达延安到事件发生,根本就不可能给他充足的时间去从延安到皖南。

看着科瓦廖夫一脸不信的样子,杨震淡淡的道:“科瓦廖夫,我可以告诉你,皖南部队整个突围北上的行动就是我指挥的。而且突围行动开始时,我就在皖南部队之中,并全程经历了此次行动。”

“科瓦廖夫同志,从延安到皖南的确有上千公里的路程。不过你忘了,这点路程对于徒步行军的确需要太长的时间。但要是乘坐飞机,这点路程却是算不上什么,有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我们的确在江南的各个根据地没有机场,但是临时抢修一个没有塔台,只有跑道的临时机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凭借我们关内部队的能力,搞到一张从延安到苏南或是皖南的航空地图并没有任何问题的。”

“说了这些,科瓦廖夫同志应该明白我的态度了吧。如果说之前你们还有怀疑的话,那么现在我应该已经表明了我态度。你想重庆方面通过这件事情,恐怕已经是恨我入骨了。我又岂会笨到将脑袋送到别人的刀子下面?”

“我之所以接受国民政府授予的军衔和番号,就是为了在日本人面前表示中国人一致对外的决心。别忘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破裂,对外表现的一致这也是你们的苏维埃所希望见到的。当年的抗日团结统一战线,不也正是你们一力促成的吗?”

“至于在政治和军事上会不会听从他指挥,我想既然远隔千里也就没有那个必要了,不是吗?重庆政府既不能给我一文的经费、军饷,更不可能给我拨发一发弹药、一粒粮食。除了口头上的支持之外,我更是什么都得不到。”

“科瓦廖夫同志,我今天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只会听延安的,至于其他的那要看延安的意思了。我想我说了这些,你应该明白我的态度了吧。这个表示,你也可以应该向莫斯科交差了吧。”

“不过说起美国人,我想我们之间的交集究竟有多深,你们应该也很清楚。我对美国人的态度,说穿了就是和你们当年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至于会不会在今后亲美,呵呵,美国人还没有那个资格让我们俯首帖耳。”

“我的态度就是装备和物资该拿必须要拿,在将来有一天需要协同作战的时候,配合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至于其他的免谈。当然我也知道,美国人的援助不会是无偿的。但我想有些时候事情的发展,不见得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了。”

杨震虽然没有直接回答科瓦廖夫的第一个问题,但是也变相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于第二个问题,杨震回答的极为干脆,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一是他固然没有任何投效美国人的意思。第二个,他也现在承担不起与江北彻底翻脸的后果。

很明显,对于杨震的这两个回答科瓦廖夫可谓是相当的满意。有了这两个回答,再加上自己亲自坐镇哈尔滨进行观察,应该可以向莫斯科交差了。江北自还叫做俄罗斯时候起,这个民族就一直信奉武力和强权。

对于他们来说,武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方案。只要有军权在手,腰杆子才会硬。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说话才会有底气。这也是科瓦廖夫为什么会找杨震,而不是去找至少在名义上的抗联最高领导人,东北局第一书记总指挥。

只是科瓦廖夫满意了,杨震却并未满意。看着得到了想要答案,而显得有些轻松的科瓦廖夫,杨震却是道:“科瓦廖夫同志,我想你今天来见我,目前又被任命为驻哈尔滨总领馆的武官,也就意味着你身上的江北驻抗联联络员的身份并未解除。”

“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你来说在一些事情上还有发言权。尽管这件事情并不应该归我这个军区司令管,但有些事情我想你我之间还是先谈一下为好。免得到了具体谈判时候,再搞的被动。”

“今天在这里就你我两个人,你我又是老熟人了,我也就没有什么忌讳,有话直接挑明了。对于你们提出的每年供应十五万吨小麦作为抗联偿还你们债务的要求,我们即不可能答应,也没有那个能力答应。”

“如果你们同意在这个数字上减半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在大豆与玉米,以及其他畜牧产品和农产品上斟酌一下提高供货量。如果你们不同意减少小麦供货数量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很遗憾。我们宁愿你们切断我们的所有外界通道,也不能答应你们的这个明显已经超出我们可以承受能力范围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