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七百三十七章 太不地道了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七百三十七章 太不地道了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当然,也不排除江北方面在自身对于这种远程轰炸机需求量也不小的情况之下,不愿意提供新飞机,而改为提供二手货。这批伊尔四轰炸机不仅都是二手货,甚至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原有装备这些飞机的部队换装同型号新飞机后,将旧货转交过来的。

对于江北这种依旧充好的做法让李延平和郭邴勋很愤怒,但几次提出抗议却均未得到任何的回应。加上之前江北违约,拒绝提供两种发动机的生产技术的前例,想要报复却是有心无力的李延平,便暗中做了这些手脚。下令军工部,限制江北方面专家接触美国运输来的新设备。

对于这件事情前因后果心知肚明的杨震,自然不会真的去追究那个人的责任。非但不会去追究,而且在杨震看来,有些必要的报复手段还是要有的。否则,江北那些人真的以为自己拿他们无能为力而为所欲为。

想了想,杨震道:“科瓦廖夫同志,我想问你一句话。去年我们在签署飞机以及坦克技术转让的时候,你们怎么答应的?是不是全部的无偿转让?但现在你们却拒绝提供飞机与坦克发动机的技术。”

“科瓦廖夫同志,你也是军人。应该明白如果不提供这两种技术的话,那些装备无异于一堆废铁。没有了发动机,在战场损耗极大的情况之下,我们怎么办?甚至很有可能连抢修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花了大笔的外汇,甚至不惜背上卖国贼的罪名将我们的矿产资源开发权转让给你们,就换来你们缺少了最关键技术的一半还不到的技术?你们是当我们是傻子,还是缺心眼?”

“做事情留一手,最关键的技术不给我们,你们就是这么当老大哥的?就是这么执行国际主义精神的?别忘了,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付费的。你们就是这么履行协议的?今后谁还敢同你们做生意?”

“现在虽然答应提供,却让我们拿出大批粮食来交换。还有今年年初签订的协定,你们又是怎么执行的?合同中规定的新飞机为何会变成一堆二手货?首先违反协议的不是我们,而是你们在先。现在你们却是反打一杷,指责我们违反协议,你们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不地道了。”

“你们要求的日军目前部署的情况以及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很抱歉我们现在也无能为力。你应该知道日军对中国人的防范,尤其是在去年战役失败后,日军对伪满军已经极为不信任,所有的调防工作都对他们进行了隐瞒,我们现在的情报来源也有限。”

“科瓦廖夫同志,你应该知道情报的收集能力与情报来源直接相关。我们现在对日军的调动和兵力部署的情况,掌握的也不太多。对于他们的下一步计划,尤其是海军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更是无从掌握。”

“你也知道限于目前我们的处境,我们的情报资源基本上局限在陆军身上,对于你们最想得知的日本海军情报和远程航空兵方面的情报根本没有来源。所以,就是想提供给你们情报,现在也是有心而无力。”

“至于你说的雷达,科瓦廖夫同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别说我们提供给你们这方面的资料,就是现在我们接触这些雷达,都要受到美国人的限制。所有的维修和保养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根本就不提供给我们。就是想提供给你们,也没有东西可以提供。”

杨震的回答,让科瓦廖夫不由得老脸一红。只是这些事情都是莫斯科的决定,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情报分支机构负责人能够解决的。不过到底是情报人员出身,脸皮已经厚到了一定的程度。

快速平静下来的科瓦廖夫摇头道:“杨震同志,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已经同意向你们转让了发动机的技术,而且全套图纸已经陆续的开始转交。对于这件事情来说,我们也算是完成了协定。”

“至于飞机的事情,那是因为事出有因。杨震同志,我们的产量不是无限制的。你们的供货要求时间这么紧,在还要满足伟大的苏联红军自身需要的前提之下,我们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提供到数量足够的新飞机。”

“杨震同志,在西部边境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之下,我们自身也需要大量的远程轰炸机。现在我们的自身产量除了满足我们红军换装之外,剩余的产量短时间之内根本无力完成这个合同。考虑到你急需,所以才从我们现役装备之中抽调出一批。”

“那批伊尔四轰炸机虽然是二手货,但大部分装备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并且我们在其他的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补偿,除了你们订购的那批db三轰炸机之外,我们又额外赠送了你们三十架。我想这些已经足够弥补了那些轰炸机的不足。所以,你说的那些我们违反协议的事情,并不足以解释你们目前的做法。”

“杨震同志,就算是美国人对提供给你们的雷达严加控制。但为什么自本月初开始你们对我们的专家接触其他工业设备,进行严格的限制?这难道不是违反协议?还有情报的问题,杨震同志很抱歉,你的解释同样并不能让我满意。”

“关东军的调整和补充,以及日本海军舰队活动情况是苏维埃急需的情报,也是关系到苏维埃远东地区安全的头等大事。这一点作为掌握大量对日情报来源的你们,并不是什么难事。杨震同志我认为你们这是有意识的在推脱,自己在国际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看着科瓦廖夫并不接受自己的解释,杨震笑了笑道:“科瓦廖夫同志,我觉得已经说的够多的了。我刚到,很多的情况我并不是很清楚。你提出的我们单方面对你们设定的限制,我需要进行调查。”

“问题是究竟出在美国人这里,还是我们这里,必须要等有了结果之后,才能得知。科瓦廖夫同志,你知道随着设备的引进,我们聘请了不少的美国方面的工程人员。如果我们做的太大张旗鼓了,美国人那里恐怕不好交代。”

“我进关的时候,留守军区主持工作的军区政委和参谋长,已经几次接到美国人抗议我们违反协议我们允许你们的专家接触这些新式设备。我们他们如此做,是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得罪美国人而采取的临时行动。至于情报和雷达方面的事情,我只能解释到这里。你信或是不信,就不能是我能决定了的。”

说到这里,杨震的话题却是一转道:“科瓦廖夫同志,你们的胃口是不是有些太大了?我想我们根据地目前的一年粮食产量,我想作为一江之隔的邻居,你们是心中有数的。你们如此的狮子大开口,还拿以前的合同做文章,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粮食是什么,粮食是军队的根本。没有了足够粮食供应,在强大的部队也是一滩散沙。你们一张嘴就是十五万吨小麦,难道不知道我们的人也需要大批的粮食吗?你应该知道,这十五万吨小麦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你们拿着原本就应该给我们的东西,要挟我们满足你们的要求。但我们的死活,你们却是不管,这算是什么?没有了粮食,我们如何谈与日军作战?科瓦廖夫同志,如果我们失败了,你们的东部安全恐怕又会回到之前的情况,我想这对于你们来说压力远比从西部地区想远东区运送粮食要大的多。”

“还有,一年十五万吨的小麦,亏你们也张的开嘴巴。难道你们不知道粮食的产量与天气有直接关系?一旦我们按照数量提供,今年要是遇到什么天灾,那么整个根据地的人就都得饿肚子。”

杨震的话说的很直接,根本没有什么遮掩。而对于科瓦廖夫来说,也并未觉得难堪。这个决定是远东军区司令部和远东区党委的决定。整个远东地区人口稀少、气候恶劣,原本就并非是粮食产区。

整个远东地区所有人口和几十万驻军每年需要大量的粮食。而这些粮食目前几乎全部依赖西部农业地区提供。这对于只有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与西部腹地相连的远东区来说,压力无疑是相当大的。

更何况这条铁路运输的还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其他的日用生活品以及大量的装备和人员。如果不是弄到了北满地区煤炭开采权,整个远东地区所需的煤炭也同样需要从西部万里迢迢的运来。全部所需的粮食从西部运来,所占据的运力太大。

为了改善远东区的粮食供应状况,在调查了抗联所辖地区尤其是其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去年粮食产量后。远东军区军事委员会以及远东区党委在几经研究,最终与莫斯科商议,每年从抗联的根据地范围征集部分粮食以及畜产品,解决远东区的粮食问题。

不过考虑到粮食数量太大,很容易引起抗联方面的反弹,所以在经过与莫斯科沟通后,原本不在准备提供的米格三战斗机以及t二六坦克两种装备发动机的技术,此次一并转交给抗联作为交换。

这么做虽然有些不地道,但是为了远东地区粮食供应战略安全上的考虑,科瓦廖夫并未感觉到远东区党委这么做有什么不对。毕竟对于其他的方面来说,苏维埃的利益和远东区几十万驻军的粮食安全才是高于一切。在这一点上,科瓦廖夫与远东军区军事委员会并不不同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