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947章:先辈威名不可坠

席卷天下 第947章:先辈威名不可坠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如果说汉人是在什么时期最为骁勇,往上数的话,当之无愧的是刘彻时期的汉人!

那个时候的汉人也不是从一开始听到战争就嗷嗷叫,是先历经了卫青收复河套,再有霍去病干了封狼居胥的伟大事业。

不管是卫青收复河套,还是霍去病干了封狼居胥,直接的体现就是让国家一下子多出是上百个封君、关内侯、列侯,获得封君以下赏赐的人更是无法计算,就算是老百姓都能享受到肉食价格暴跌的好处。

战争带来了荣耀,又让那么多的人得到了身份地位以及财富,汉人自然是对战争有了热情,导致以后的每一场战争,汉军的大兵团在前面开道辗轧,后面是无法计数的民间骁果自带干粮追随。

卫青和霍去病的时代结束之后,再没有汉室的将军能够率领军队打出辉煌的大胜,可是汉人依然对战争有着足够多的热情,不但是军方酷爱战争,民间也是追求战争。

那是无数场的战争摆明了一件实事,他们已经打出了足够的心气,坚定认为自己一方必定会获得胜利。

而胜利必定会得到该有的厚赏,导致刘彻后面培养的李广利没有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的骁勇善战,军方依然力挺李广利,民间骁果也是没有断绝自带干粮随军而战。

“贰师将军曾经就率领大军经过我们的脚下。”苏仁骑马立于矮坡之上,手握腰间的刀柄,一副盼顾自雄的模样:“有史料记载,先汉的大军脚步可不止是停在大宛,还揍了当时的康居,也跟安息人干了一场大的。”

矮坡的西面是一片遥望无垠的草原,蓝蓝的天与地上青青的草原成为一线,任何人看到都会觉得眼前的景色迷人。

关于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历史,西域都护府的将校近期被强迫重温了一遍,苏仁得到那些姿势很乐意和麾下的军官分享。

“要说起来,贰师将军的名号就是因为他的目标就是到贰师城夺取良马,才有了这么一个名号。”苏仁一开始其实也不知道李广利为什么有那么一个名号,还是听了军中长史讲历史才知道:“他第一次进军西域,到了郁成麾下数万人马跑得只剩下几千人,连当时的郁成都打不下来。”

《史记》明确记载道:

太初元年(公元前一零四年),汉武帝刘彻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领属国的六千骑兵和郡国那些品行恶劣的少年好几万人,以这些兵力去攻伐大宛,预期到贰师城夺取良马,所以叫他“贰师将军”。

原浩侯王恢为军队带路做向导官。

李广利的部队已经西遇盐水,沿路的那些小国家恐慌,都各自紧紧地守住自己的城堡,不供给汉军粮食,打又打不下来。能攻下来的就有饭吃,不能攻下来的,只好几天就离开。等到达郁成,兵士只有几千人了,都饥饿疲乏。攻打郁成城,大败,死伤的人很多。

李广利和麾下商议:“至郁成还不能攻下它,何况到大宛王都城呢?”

失去信心的汉军就被李广利带着撤退。往返花了两年,回到敦煌,士兵剩下不过十分之一。

后面李广利派遣使者给汉武帝上奏章说:“路程遥远十分缺乏粮食。士兵们不怕打仗,只怕挨饿。兵少,不能攻取宛国。希望暂且撤兵,多派兵后再去。”

汉武帝得知所奏,大发雷霆,派使者拦守玉门关,说军人敢有入关者立即斩了他!

李广利害怕了,因而留驻敦煌。

……

所以了,汉人第一次对西域的用兵真是以凄惨收场落幕,并没有一出场就大杀四方什么的。

“贰师将军第二次出兵大宛,率众十八万,携校尉五十余。”苏仁要是没有经过‘再教育’,还真就相信了民间的一些传言,以为贰师将军李广利轻轻松松带着两万多汉军就打下了大宛:“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以万数计算。他们多带粮食,兵器、弓箭等极为齐备。此耗费掏空了国帑,使全国动荡不安,终于打下了大宛。”

西汉时期的校尉可不是现在的校尉,那个时候校尉就属于军队的中高层,聚集起五十以上的校尉,代表是的是至少五十支常备精锐之师汇集。

也是有了第一次进军的失败,汉武帝刘彻认为要是连大宛都下不下来,那些原先臣服的西域各国会有反覆,汉人极可能会遭遇到整个西域的抵抗,才不计成本地收集物资给李广利进行第二次远征。

恰恰是有了第二次远征的胜利,才让西域各国了解到汉人的强大以及不可冒犯,后面又用车师进行血祭,连带不断蹦跳的康居而被汉人打了一个半身不遂,迫使匈奴人放弃西域全面龟缩到漠北。

“我们现在还享受着李广利的萌荫。”苏仁说的是军中长史的说法:“是有了先辈打下的赫赫威名,才让我们可以轻易地压服整个西域。”

这个说法是有相当多的人不同意,认为是他们这一代远比祖先更强,理所当然会将西域人像狗那样的压着打。

可是,但凡理智的人都知道的确是先辈的萌荫,先辈威猛的表现让西域人知晓汉人的强大和可怕,要不就不会是他们这一代汉人杀过来,几个王国争先恐后想要投靠,那些举起反抗大旗的西域人还没和他们开战就自己先腿软。

人与人对抗时,对上了有勇悍名声的人,没打会事先心虚。

国家与国家对抗,有赫赫威名的国家不断会让对方先心虚,己身也会因为底气十足爆发出远比平时更多的力量。

自西汉之后,汉人就有了“一汉当五胡”的说法,这一点不但汉人自己深以为然,连带胡人也是深信不疑。因此在数百年的时间之中,汉人就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要不是司马氏一家子玩脱了,导致出现五胡乱华,胡人面对汉人时永远会是心气不足的那一方。

也正是从五胡乱华之后,汉人不再是优越种族的存在,此后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没有做到真正让胡人觉得自己矮汉人一头。

那个是体现在哪怕是朱棣一再出征草原打得游牧民族喘不过气来,可草原民族依然没觉得自己比汉人差的实情之上。

汉人是从自己觉得没什么可以骄傲的时候开始,屡次遭遇挑战的时候自我分化异常严重,甚至到后面过亿人对抗数十万敌人都没顶住,甚至闹出了“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出来。

……

西汉的汉人为子孙后代打出了威名,萌荫了东汉、曹魏、西晋。

他们这一代的汉人,尤其是读了史书的那一批人,最低的下限是追上先辈的荣耀,上限是彻底解决世界上的所有异族。

远在延城坐镇的李匡,注视着山川舆图,对着众将校以及佐撩说:“我们的事迹也会传颂万代!”

西域都护府的这一次动作很大,不止到扫平辖区之内的已经发现的敌对势力,还要将疏羯消灭或是驱除出国境。

众多的备份方案中,有一份甚至是将目标定在了与匈尼特人狠狠打上一场会战。

坐镇庙堂的人去策划战争,身在前线的人则就是执行方案。

方论骑在马背之上,身躯是随着战马的迈蹄而在跟随节奏摇晃。

懂得骑马的人都知道一点,骑在马背上绝对不能硬邦邦,应该是尽可能地放松,正确的骑马姿势不但自己不会太过疲劳,连带马匹也能更加自在,要不骑马的人会累得要死,马也会经不起折腾。

方论的周围就是自己的七个随扈,与他武装到牙齿相比,随扈们别说是有一身完善的甲胄,大多是连一件金属兵器都没有。

现如今掌握冶炼技术的国家(民族)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有冶炼技术又有足够资源去利用的国家可能一只手都数不完。

西域这个地方,掌握冶炼技术又有足够矿产的国家只有那么两三个,无一例外都是被汉帝国除名。

汉人进军西域之后,原先有兵器的西域人反抗的不是死了就是成了奴隶,剩下的西域人不想惹麻烦只有按照规定将兵器上缴。

像是这一次跟随汉人出征的西域人,他们手上的家伙基本是汉人提供,手里能有一柄金属剑、刀或带着矛头、枪头的长毛、长枪,还是跟随的汉人足够阔绰,要不就拧着根木棒或削尖的木棍吧。

也不是每一名被征募的汉人都能全副武装,不过至少是有一件金属兵器,有一套完善甲胄的还是属于少数。

他们从延城出发已经接近一个月,先去了北山以北,剿灭了几支乌孙人马贼团,会合了几支由乌孙人为主的仆从骑兵队伍,才绕道北山西面进入捐毒(现代帕米尔)地界。

捐毒在西汉时期是个城邦之国,后面是怎么亡国并消失汉人并不清楚,等待这一代的汉人过来,该地界已经是疏勒的一部份。

“你杀了几个?”王勉策马靠近方论,说话的时候自己比了个‘三’的手势表示自己干掉了三个:“可惜全是小卒子,只有赏钱,不算功勋累积。”

方论比较好运,他凭借自己的箭术了得干掉了乌孙的一个千夫长,虽然说箭杀的功劳减半,可也够功勋升一级爵位,回去等西域都护府下发文书,自个儿就是三级的簪袅了!

对于真正的高爵者来说,簪袅似乎并不算什么。

可是对于一个最高爵位就是不更的村子来说,簪袅爵位就是顶尖级别,尤其是在西域的簪袅更加了得,会多了五百亩的牧场就不说了,还有一匹马、三头牛和二十只羊。同时西域都护府那边还会塞来两个小妾,平时下发物资也会多上不少。

两人正聊着,前方的远处传来了阵阵的号角之声,队伍中的军官反应非常迅速。

“咱们所在的屯被点名了!”王勉兴奋得脸都发红了:“这一次一定要杀个能升爵的!”

方论对于升爵同样有着无限的渴望,下意识就摸了摸悬挂在马颈一侧的骑弓。

身在军伍要是平时留意,时间一场听号鼓声能够大略听出想要传达的意思。刚才的号角声是在提醒大部分,前方的斥候发现了千人以下的敌军,已经有游骑兵部队咬住敌军,让大部分出动人马过去增援。

兴致冲冲的方论和王勉带着随扈,跟着所在的屯抵达战场,看到满地的尸体和正在收拾战场的友军,脑门上就像是被泼下一盆冷水。

“真特么!”王勉丧气地骂道:“这伙什么来路,太不经打了吧?”

不想引起什么误会的方论没下马,是骑跨在马背上靠近敌军的尸体,努力辨认来自何方:“我没认错的话,大部分是疏羯人,少部分好像是匈尼特人。”

在西域这么一个地方,谁干掉了敌人就有资格去收拾战利品,是远比其它地方更加需要遵守的规则。

“谁让你们脱离队伍的!”李冰满脸寒霜地呼斥了几句,后面却是说出了让人欣喜若狂的话:“归队,我们有活干了!”

按照编制,常备军一个屯是两百五十名战兵,因为招募了汉人骁果,同时汉人又带了西域人随扈,一个屯是膨胀到了两千人左右。

他们按照军令向西不惜马力地驰骋,大约是赶了三十里的路,看到的是一支拖家带口正在迁徙的牧人队伍。

“都特么懂点规矩!”李冰需要约束自己征募的汉人骁果,又由这些汉人去约束自己的西域人随扈:“特别是让你们带来的西域人手脚干净一些!”

远处那一支正在迁徙的牧人大队已经乱了起来,车队完全散开各自逃命,却有大约两三百的骑兵向着他们过来。

追击而来的人,包括汉军、汉人骁果和西域人随扈,没人在乎正在迁徙的人是哪个民族或谁。

对于汉军来说,他们灭掉的部落不知道有多少,没人会去对一个又将要被灭的部落有什么好奇心。

汉人骁果会有好奇心,但他们是杀戮的执行者,会在杀戮结束之后再去满足好奇心。

跟随前来的西域人随扈想法最简单,管他是谁,干掉活人和抢走财货远比什么好奇心更实际。

至于说西域人不杀西域人,什么时候西域有这样的说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