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946章:大动作?

席卷天下 第946章:大动作?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想要家财万贯,美宅楼阁,妻妾成群,一切都是建立在有足够高的爵位基础之上。

在汉帝国没有什么比爵位更加重要了!

获取爵位的途径其实有不少,将田种得好一些,对一些工具进行革新或是发明有用的新工具,在官场文职的某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很多方面都是获得爵位的方式之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没有比上战场更便捷的方式了。

种田取得成绩?对于绝大多数的汉人来讲,种田是一项必要的技能,可是大多数人也只是会种田,怎么去种好田就不懂了。

现如今一头埋在种田上面的汉人越来越少了。

有爵位在身的汉人,谁家中没几个奴隶?种田的活都是交给奴隶去干,他们更加乐意多加锻炼身体和武技,好在受到征召的时候上战场去博取未来。

革新或是发明新工具的门槛并不低,那得是长时间处于那个领域才累积足够的经验和知识,一百个里面能出一个革新或发明工具的人都算是多了。

官场文职?总要先有那个机会去跻身官场,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将自己负责的领域做好。

其实有那个本事去当官的人,他们要是能选择才不会去当地方官,更加乐意进入军方系统,也会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军方一员。

毕竟能治理好地方就代表能力不差,肯定认为自己在战场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上战场不是绝对的安全,可特么吃饭都还能被噎死,哪有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想要获得多少就要付出多少,其中就包括风险。

“要是没有来西域,俺可能永远是个白丁。”王勉现在可是个上造,爵位是到西域之后挣的:“家乡那些一直等着征召的人,他们现在老后悔了。”

自元朔十一年之后,汉帝国就没有再大规模地发布征召令,甚至连郡县兵都极少调动到战场。

郡县兵是汉家成年男儿每年必须服役的徭役之一,大部分就是在本县服役,进行一些操练和训练,更多的时候是在强调纪律。

虽说成为郡县兵是在为成了常备兵一员打各方面的基础,可实际上真正能进入到常备兵的人并不多。

元朔十年之前,郡县兵还会被收拢调遣到某个战场。

到元朔十年之后,有机会被调到某个战场的郡县兵是越来越少,甚至到了元朔十二年就再也没有郡县兵调到战场的记录。

一旦不能上战场,郡县兵的出路也就等于断了,就真正是成了单纯的服徭役,什么盼头都没了。

早些年开放了中南半岛,元朔十年开放了西域,有勇气又敢搏一把的人皆是背上包裹离开家乡,剩下的人之前觉得那些人傻,到现在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傻瓜。

村子里的人并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天南地北汇聚到了一起,有来自北方的雁门郡人士,有从冰寒之地的辽东而来,来自最南边的苍梧人也有,更多的则是来自西北。

要是在中原腹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会以区域抱团,一个小村子形成不知道多少个派别。

对于身在时刻都可能有危险的西域,他们从国内的哪里来的都不重要了。

在西域人眼里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符号,那便是汉人。

西域人才不会因为某个谁来自辽东就不杀,也不会因为是来自西北就有不同程度的敌意。

只要是个汉人,身在西域是能够比西域人享受更多的方便或者说特权,但那是建立在剥削和压榨西域人的前提下,可想而知享受着方便和特权的同时会有什么风险。

在西域定居下来汉人所在的村庄,早期的时候是要面临马贼的突袭,就算是各支马贼被剿灭,可身处的区域依然是有着很多西域人,他们平日里可没少被带有敌意的西域人偷袭,为此又引发了很多的后续。

搜拿袭击汉人村庄罪犯的事情每天都在西域这一片土地上发生,鉴于汉人的确是不好惹,也让西域人惹不起,大多数西域人根本就不敢瞒报或是窝藏。

真要碰上了窝藏而又瞒报的情况,通常是以某个村庄被除名,村子里的西域人不是死就是成为奴隶,成为那一个事件的结局。

汉人从不手软,很有效地震慑了西域人,是没有完全将反抗和敌意压下去,但的确让敢于袭击汉人的西域人减少。

至于那些还依然敢找汉人麻烦的西域人,他们视名气大小渐渐成为某个西域人抵抗组织的首领或是重要人物,团结了相当数量与汉人有血海深仇的西域人。

西域人反抗?汉人中枢的政策暂时没有改变,不反抗是晚点死,反抗就早点去死。

帝国中央会不会改变政策,对于执行者来说只有去执行的份,像是这一次西域都护府再次向民间征召人手,就是来自长安的一封公文,兵部要求将西域再梳理一遍。

西域都护府与西域汉人之间的关系很融洽,一方是是作为保护伞的存在,受保护的一方也尽力地反哺。他们在西域属于绝对的少数,与内地自然是要有些不同。

“后面才来的人,他们可来晚了。”李冰已经带人走了五个村子,该发的物资发了出去,该带的人和货也带了:“最早的时候,各国的甲士是不多,可至少是有。现在嘛……”

另外一点,越来过来能够参与的战事就越多,哪怕是没那个运气砍死一个敌对甲士来获取公士的爵位,依靠累积参与获胜的战事也能升爵。

目前西域应该被灭的国家已经不存在,剩下的那些根本没有勇气和胆量违逆汉帝国,大型战事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哪怕是能够被称为中型战事的规模也没有,有的就是一些小规模的围剿行动。

一行人是向着延城而去,先是在莎车会合了另外的一支队伍,半途中不断有新的队伍汇集过来,很快整支队伍的人数就超过了五千人。

“要说朝中诸公真不愧是辅佐真龙的大智者。”苏仁满满都是赞美地说:“广纳异族女为妻妾是个好法子。”

在西域这个地方接纳西域女人,不单纯是为了美色或是关乎到香火延续,其实是等于让那个西域女人后面的西域人成了天然上与汉人亲近的群体。

五千人之中,超过三千五百人都是西域人,他们的女儿或姐妹都是嫁给了汉人,身份也变成了汉家的亲戚。

在西域千万别小看汉家亲戚这个身份,它能让汉人不去烧杀抢掠,也能在相关的税收方面得到一些优惠政策,必要重要的是能被挑选随军出征。

有了汉家亲戚这个身份,面对其余西域人无论是在哪一个方面都不会怂,欺负了他们就能找汉人来站台,汉人要是受到威胁则是会引出后面的西域都护府。

现在就是那么个情况,可能同样是作为西域人,但因为自家有个女人嫁给了汉人,就能唱两嗓子: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

也不能说是西域人跟随汉军出征,正确的说法是他们跟着汉人出征。是作为一种几乎是万能的角色,需要的时候为汉人挡刀子,伺候汉人的起居,被吩咐的时候冲上去和某个谁谁谁拼命。

西域人无法获得爵位,却是有机会成为归化籍,要是能够成为归化籍可是一件祖坟冒青烟的事情,代表不但是他,连他的子孙后代都能骄傲地吼嗓子“我是汉人”,成为强盛帝国的一员,受到庇护的同时,也成了能对其他民族作威作福的腕了!

当然了,成为一个归化籍可不容易,两三年过去了,获得归化籍身份的西域人寥寥无几,倒是获得良民证的西域人有那么些。

西域人跟着自己的汉人亲戚出征,对于他们来讲最实际的好处还是能够获得财货,可以是在征战同样是西域人的过程中尽情劫掠,也能是在后面从亲戚那里得到赏赐。

没有民族观念的西域,就算是汉人表现得那么明显了,可是察觉自己这个民族会消亡的人依然是属于少数。

像是选择将女儿嫁给汉人的西域人,他们的观念无比的朴素,将女儿嫁出去就能成为二等特权阶层,不会再受到汉人的袭扰和劫掠是一方面,要交的税也会适当地减少。

他们看到了最明显的好处,有了好处就愿意给汉人当狗腿子,至于说几年或数十年之后的什么事情,想不了那么远咯。

延城曾经是龟兹的王城,现如今它是西域都护府的主驻地,另外一个被西域都护府重视的驻地是在白龙堆。

蒲昌海从汉人来到西域之后就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必须掌控的地方,不但因为白龙堆是西域的交通枢纽,还因为那个地方是西域的重要产盐区。

控制好食盐就能掌控住周边人们的生死,这一点汉人早就掌握了诀窍,西汉也是凭借对西域食盐的控制,一步步完成了对西域各国的宗主权,比较可惜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融合”。

东汉是借鉴西汉的手段重新控制了西域,曹魏以及西晋也是使用相同的手段,就是都没有真正将西域融合下来。

这一代的汉帝国会在西域使用酷烈手段,很大的原因就是看到了从西汉到西晋对西域所用手段的有限成果,倒是从张氏凉国的一些作为得到了启示。

张氏凉国没有向东扩张,是采取向西扩张策略。他们每攻占西域一地,对待西域人要么是杀要么是驱赶(或抓捕为奴),果然是有效地让那一片土地真正控制在手中。

刘彦所建立的汉帝国无非就是按照张氏凉国的政策在对待西域,就是汉帝国一下子将整个西域给光复了,还是需要分几个步骤,不好一下子将步伐迈得太大。

西域都护府的主驻地会设在延城,是这边对现阶段的西域都护府来讲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延城位于北山(天山)之南、葱岭之东,于阗河向东是一片盆地。

那一片盆地是西域少有的适合农耕的区域,到现代之后是成为一片沼泽地带,可现如今地貌非常不错,已经在被汉人大规模地进行开发。

“我们会在这里进行集结。”苏仁安置好了方论这一支队伍的驻区,进行必要的交代:“你们也看到过来的人了,应该明白这一次行动规模不会小。约束好你们带来的西域人,不要出什么岔子。”

被招募过来的汉人对苏仁这个西域都护府的军侯感官非常不错,同时知道接下来就是在苏仁麾下效力,自然是恭恭敬敬地应命。

“别瞧苏军侯的名是仁……”王勉左右看了看,讲出了自己道听途说来的消息:“他在焉耆那边可是一位能止小孩哭啼的角色。”

过来西域的人都知道焉耆,对于焉耆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也有各自的听闻。

汉人进军西域遭遇的抵抗,要算起来是在焉耆那边最为激烈,导致的是焉耆人也遭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焉耆人的待遇几近是与羯族无限靠拢,可以想象是什么个人头滚滚的场面。

“奇怪了啊!”方论自认为不是没见识过大场面的人,看着偌大的驻地,又结合过来的所见所闻:“看着不像是简单的围剿,疏勒人经不起这样的待遇,对付疏羯倒是够了,可是……”

“咱们旁边的营区,里面有两个师。”王勉神秘兮兮地说:“俺估摸着是有大动静。”

常备军一个师就是五千人,两个师就是一万人。

西域这么个地方能让汉军出动一万人,再加上招募来的两万左右汉人勇士,以及搭配的过八万西域随从、辅兵之类,不会只是要剿灭哪些家伙。

“会不是匈尼特人?”方论突然兴奋了起来:“听说疏羯人就是跑去投奔了匈尼特人,一定是对付匈尼特人吧!”

王勉一个愣神,随后也跟着兴奋起来。

现如今的汉人怕的是没地方获取军功,敌人太少能够获得的军功也就少,谁都想着能够跻身到某一场大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