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924章:从今往后

席卷天下 第924章:从今往后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除非是根本没有思想的傻子,要不然是个活人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烦恼。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身为一国之君的刘彦。

公事上的烦恼是怎么来治理国家,不使国家与民族在自己的治理下衰败,极为重要的是应该给民族留下一些什么精神财富。

私事的烦恼则是一众女人以及儿女,尤其是对子嗣的教育和未来的安排。

类如桑虞这个级别的三公九卿,他们的烦恼是身在其位能不能称职,可别辜负了君王的信任,要不下场绝对会很严重。

除了公事之外,桑虞这个级别的人物,他们最为费心的还是家事。

站得高,代表摔得重……

若是芝麻绿豆一点的小官,除非是犯了天大的事情,要不然并不会去涉及到家人。

到了三公九卿这一级别的官职,只要是犯事就不会是小事,因为犯了小事并不会被刻意追究,只有犯了君王不能容忍的事才会被处理。

官越大,一旦真的被处理的话,别想着能自己扛下来,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本身被处理时牵扯到的人就绝对不会少,平时与自己深交的那些人以及自己的一些下属,绝对是一倒霉就是一大片,同时家族被清算是属于必然的事情。

那并不是所谓的株连,是那些被牵连人绝绝对对有从犯事高官那里获得过一些好处,哪有好处占了又不承担后果的那种好事。

所以官越做越大,更是要谨小慎微对待每一件事情,没可能动不动就利用职权牟利,但是一旦动用私权牟得的利益就会异常庞大。

当官的过程与盖房子其实差不多,夯实自己的基础,不使自己踩在快被凿烂的高台之上方能走得稳当,要不然高台稍微抖一抖就散架该被摔死了。

桑虞隔天去了宫城找到刘彦,请求给予三天的休沐。

刘彦能够理解桑虞产生了何等的惶恐,没有进行安慰,更没有多余的表示,仅是准了。

已经临近新的一年,元旦日便是刘彦称帝的时间,近期是最为忙碌的时刻,桑虞在这么个时间点请假显得很不一般。

桑虞用了三天的时间反思近十来年自己的经历。

三天之中桑氏府邸的气氛便是凝固状态,便是婴儿也会被父母约束哭泣,大人更不是不敢有任何的喧哗,除非是需要走动要不然都是待在自己的屋内。

高门大户不需要出门购物,从日常的食材到一些奢华物品,一般是由卖家带着商品上门,桑府出现反常是被人从一些细节猜测出来。

第一天的时候,同僚送来拜帖想要拜会桑虞,主要是觉得桑虞在这个时间点不办公很不寻常,却是被桑氏足够份量的人出来解释,说是家主有要事无法会客。

到了第二天,桑府的直系成员有值班的人都是下班立刻回家,没有像往常那样会闲逛;没有值班的直系亲属则是消失在众人视野。

第一天的时候,桑府周边的各座府邸就发现了反常,第二天更是确认下来,无不是在猜测桑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桑府这边的异状根本就瞒不了人,一个家族的子弟要是都缩在府邸之中,那就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有同等份量的同僚送去拜帖也没有被接受,说明出的事情不会小。

桑虞在书房待了三天,第四天清晨踏出房门,重新出现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

那一幕首先是被一直守在门外家老看到,他提起来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去,脸上笑得像是一朵菊花地躬身行礼。

家主能有笑容代表已经捋清楚了思绪,到了三公九卿这一级别,一旦思维清晰,只要不是君王真要搞,其余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差别只是付出的代价大不大。

“这几日,皆有何人送来拜帖?”

“回家主……”

家老要有好记性,至少要将家主会问的一些事情了然于胸,也就将名单一一说出来。

“送去拜帖。”

“诺!”

桑虞终于走出书房的消息很快就在整个桑府传遍了,特别提起桑虞出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

整个桑府就好像是从严冬一下子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婴儿又能重新畅快地哭泣,人人不需要时时刻刻板着一张脸。

吃早饭的时候,桑虞没有像往常那样训斥犯错的族人,相反是很和颜欢色地问了一众为官的族人一些事情。

“家风严谨乃是立足之本。”桑虞放下餐具,环视众人一圈,说道:“尔等需得谨记!”

众人诧异的同时,刚刚放下去的那颗心又被提了上来。

“国朝即将改制。”桑虞先对几个同辈的兄弟笑了笑,看向那些小辈:“新的制度会提供更多的官职,尔等切记不可强求。”

三省六部制度的确是会比三公九卿制度多出更多的官职,桑虞知道任何一个家族都在摩拳擦掌想着族人能占更多的职位,自己这个家族也是相同的打算。

“几位兄长、贤弟。”桑虞看向了同辈份的族人:“若是受到征召,可否下地方为官?”

大兄桑万有很多事情想问,场合却不是那么合适,选择带头表态答应下来。

“桑氏已经不需要锐意进取了。”桑虞重复提了一遍:“以稳重为上。得空可以读一读中庸。”

三天的时间让桑虞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自己得到的雍容附合身份,家族也是北方顶尖的存在,一个家族所能拥有的已经足够。

该有的几乎都有了,求强又该是强到什么程度?

难道是强大到能取代当前的统治者家族?

一顿早餐的时间,桑虞的态度表达得非常明显,他已经是内定的尚书省首脑,同辈的兄弟就不好再锐意进取。

一个中枢就那么多坑,桑氏已经占了其中最重要三个职位中的一个,并不是占越多的坑越好。

小辈倒是应该锐意进取,就是不要待在中枢,应该下到地方去。

有些事情不用说得那么明白通透,桑虞的那些话被转达到整个桑氏,全部的人也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为人处世了。

桑虞重新上班,马车行走在街道上,看着繁华或是萧索的景色,精神层面与以往却是全然不同。他已经知道日后自己的定义,不用刻意的低调,却也不能处处显示存在感了。

到了宫门处,早来的一些官员看到了桑虞的马车,几乎所有人都是将目光移动过去。

“这几天没发生什么事吧?”冉闵看着正在下车的桑虞,又说:“闭门三日了呢。”

没人去回应冉闵的问话,他们得到桑虞请求休沐,桑氏族人能闭门不出就不走出府邸。

谁都尽力在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层次足够的人是知道桑虞在宫城与刘彦有过一次交谈,层次不够的人连桑虞是出宫城才闭门都不知道。

桑虞下了马车,一路上被问候都能给予微笑回应,显得比以往更加的平易近人。他看到了冉闵顿了顿竟是走过去,三步距离的时候率先拱手行礼,给冉闵错愕地愣了愣才回礼。

看到这一幕的人不管表情有没有变化都是内心愕然,身在中枢为官的人都知道桑虞与冉闵曾经闹得很不愉快,后面虽然没有爆发冲突却也是能不往来绝不往来,见面也是互相当对方不存在。

今天,桑虞竟然主动靠近冉闵并行礼?不得不使人多想。

桑虞又互相与其他人见礼,不理解那些各色目光,对冉闵说道:“美阳侯晚上若是有空闲,可愿意小酌?”

又是意外得旁人差点惊掉了下巴,他们将桑虞的行为看作是在主动求和。

冉闵却是大大咧咧地说:“晚上约了肃孝、元子、安石、睿才和恒安。”

那些是太尉和四个“征”字级别将军的表字。

“你……”冉闵疑惑地看着桑虞:“怎么变得怪怪的?”

桑虞却是笑而不语,连被拒绝都没半点烟火气。

时至今日,桑虞觉得冉闵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尤其是冉闵求王爵无果之后的一些行为更是充满了大智慧。

桑虞的确是在主动向冉闵和解,他不止是会这样对冉闵,连以往那些因为南北之争发生矛盾的人都会一一化解。

所有人都在若有所思,他们知道桑虞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大事,只是猜不出究竟是什么事,要不然桑虞才不会突然间有这么大的变化。

宫门在响亮的“嘎吱”声中被打开,门外的众人分成两排列队而入。

他们需要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步行才能抵达建章宫的正殿,期间不需要肃静,但也不能大声的喧哗。

“子深。”纪昌没有回头,他的身后就是桑虞:“如此作态,妥吗?”

桑虞是在队列的第二顺位,他的身后是太仆田朔,第四位置是廷尉庾翼,再往后就是吕议、蔡优,按官职顺位排列。

在队列的一侧,太尉徐正走在最前面,骠骑将军冉闵是第二顺位,随后就是“征”字级别的四位将军,往后是中郎将级别的人。

“御使大夫这种转变令闵有些怕。”冉闵也不是故意插话,是真的怕。他又想刺激一下桑虞,就学纪昌的话:“妥吗?”

“以往牵绊甚多。”桑虞必须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前些日子偶然与今上……”,停下来,露出唏嘘的表情:“方知处事之道。”

既然桑虞的改变是与刘彦有关,就没人再吭声了。

短暂的安静之后,互相之间的交谈才又继续,聊的是称帝大典的一些事,互相打探各自的准备进度。

距离元旦日只有六天了,该做的准备其实都已经妥当,接下来就是一再地重复核实,确保仪式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三公九卿级别的那些人却是一路上相对沉默,他们都在思考桑虞的转变,思索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改变。

“大典之后,昌便卸任丞相之职了。”纪昌会是汉国的第一任高度集权的丞相,却不会是最后一任丞相,只是改制之后的丞相有些多:“子深就任过(右)丞相,后为御使大夫,掌尚书省很合适。”

三省六部之下,丞相就不再是文官之首,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会成为三个大部门的首脑。

中书省就是一个进行决策的部门,最高首脑就是中书令,次官为中书侍郎,又设中书舍人专门应对君王,往下还有各种官职。

尚书省是一个执行的部门,最高首脑为尚书令,设置左右仆射二人,左右丞二人,左右司二人,郎中一人,又有六部尚书以及众多属官。

门下省是负责审议,侍中为最高首脑,侍中却不是固定一人,可以有多名的侍中,往下是门下侍郎,又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等职位各司其职。

改制是一件大事,涉及到所有官员,每一个人的职位都会出现变动,中枢对此已经商讨了将近四年,确认各部门首脑人物以及次官一级。

这一次改制与军方的关系却是不大,只是取消了太尉一职,军方的最高官职改为大将军,依然有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四“征”、四“镇”、四“平”、四“抚”这些将军和各中郎将也没有变动,只是与文职一样有了定品。

刘彦不会去搞什么以文统武的破事,却也没再惯着军方,常备军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可是郡县兵却是划给了六部的兵部,同时后勤资源也归属兵部管理,等于是给军队上了一把锁。

为了让军方大佬别蹦,也是一种交换,文官最高定品是二品,也就是中书令、尚书令和侍中是二品,大将军却是一品,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为二品,四“征”、四“镇”、四“平”、四“抚”这些将军为三品。

相对于之前的三公九卿制度,刘彦这一次的改制是打算一步到位。

大佬们其实能够看出改制之后是进一步的君王集权,部门多了职权也就被细化和分散,但是谁都不敢炸刺,只是觉得对君王的制约完全没有之后真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没有了丞相就没人再去牵制君王在民政上的决议。

总归来讲,改制是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刘彦的强势却是压下了一切。

改制对于中下层的官场人士却是好事,他们不会去管高层的烦恼,只知道自己的上进空间变得更加宽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